调查研究是当代社会公民可贵的品质和能力。然而,做好调查研究并不容易。因为,单个人的认识能力常常是有限的。承认人的渺小与无知,是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前提。我们立身处世时很难不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思考问题,于是行动碰壁便难以避免。但,归根究底,人类之所以会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思考问题,还是由于“情境异化”。
“异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重要成果,本义指的是由主体作用的客体却反过来支配主体,从而使主体丧失基本能动性。“情境异化”的产生,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其一,“情境异化”来源于主体的“自信”。人在进行社会活动时常常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个“我”其实就是“主体”。人天生把自己当做主体,而把异于自己的人事物当做客体,这自然产生了轻视客体存在的主体优越性。其二,“情境异化”来源于主体对客体的“标签化认识”。这个“标签化认识”或来自本本、条条,或来自过时了的实践经历,或直接起源纯粹的虚构胡思。其三,“情境异化”这一现象的形成在近现代特别受到精准分工的影响,这是时代对人的制约。一方面,精准分工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另一方面,精准分工使人的能力只是得到了片面的改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下中国,人们常常局限于职业的必然性要求,或舍鱼而取熊掌,或舍熊掌而取鱼。因此,可将“情境异化”理解为由于情(主观)境(客观)二要素只对立不统一而产生的异化,可将之具体分为“情境预设”与“情境独断”,虽然前者是因、后者为果,但这两者不是分开的,而是同时产生,即预设中有独断、独断中有预设。从哲学层面反思,我们天生是唯心主义,不彻底的唯物主义依然是唯心主义,所以坚持唯物主义重在“彻底”二字,而这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摆脱了“情境异化”对自身发展的束缚,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具有自我革命的决心,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调查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调查研究须驳“不求甚解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有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中华文化自古重视“得意忘形”,认为读书写诗作画明白大意(道)即可,不必深究外在的形体(器),而是保持“难得糊涂”的品味和状态。可以说,这也是当代中国人忽视调查研究的历史因素,因为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而传统对人的影响既潜移默化,又难以根除。现在看来,对“不求甚解”的主观解读已经影响到某些人的调查研究作为了。对此,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号召全国上下来个“追根究底”学习大讨论,因为,解放思想永远在路上。否认了这一点,也就否认了变化了的实际对于调查研究的客观要求。
总之,我们应当使调查研究成为发掘并解决社会问题的有力武器。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绝对不能脱离现实,只搞书本上的理论上的调查研究,他应当走出去,在社会中认识社会,在交往中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