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文杰的头像

王文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5/12
分享

钢城记忆 | 怀念青春 怀念钢城的味道

钢城记忆 | 怀念青春 怀念钢城的味道

文/王文杰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我一直以为,在古人创立的所有制度中,考试制度是最能体现平等竞争精神的制度。在“自由报考,统一考试,公开张榜,择优录取”的原则下,一张考卷,摆在你面前,不问出身,不分阶层,你祖宗是谁,你爷爷是谁,你爹是谁,你干爹是谁,这都不重要,只有勤奋和考试成绩才是王道。

考卷面前,人人平等。考试制度作为平等选拔人才的国之重器,考卷就是江山,考卷就是天下,考卷就是人才,考卷就是前程,考卷就是荣耀。考试制度成为拼爹模式的前置程序,阶段性的打破了拼爹、拼爷、拼祖宗、拼关系的四拼模式,也保证了阶段性的公平与公正。

这一张承载着家国梦想的考卷,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像一支兴奋剂,刺激了无数人的神经,像一把火炬,点燃了无数家族的希望。很多人,为了盼望自家祖坟上的那一缕青烟,不惜头悬梁,锥刺股,把自身潜力挖掘到极致,这便是制度的力量。只有这样平等的制度,才能创造出诸如“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千古佳话。作为国之重器的考试制度,裹挟着光荣与梦想,穿越古今,一路走来,每一个朝代都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不管经历多少风雨,生命力依然澎湃勃发,到现在也没有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普通人,虽然不能通过考试制度光宗耀祖,但是凭着平等竞争的机制,我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考入东北的一所工科大学。正是古人发明的这种代表着平等、公平竞争的考试制度,才让我这样的农民,有机会进入大学,进入城市,进入工厂,不再以农民工的身份到工地上搬砖。

1983年9月,在北方即将进入丰收的季节里,我怀揣着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扛着类似于蛇皮袋子的行李,独自踏上了开往东北的绿皮火车,去追寻一个蓄谋已久的青春梦想。

那一年,我十八岁。

那一年,我平生第一次走进一座城市。

中国之大,所到之处,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风物,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特色,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历史,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创造着一方地域文明,守候着一方不一样的精彩。

这是一座以钢铁闻名的城市。因为有铁矿,就有了钢铁,有了钢铁就形成了产业,钢铁产业造就了钢铁的城市,钢铁的城市塑造着钢铁的精神和气质。钢铁是这个城市的历史,钢铁是这个城市的文化,钢铁是这个城市的灵魂,钢铁是这个城市的自信,钢铁是这个城市的宏大叙事。

钢铁城市,自然有着钢铁般的性格。高炉里翻滚着钢铁的洪流,空气里飘散着钢铁的味道,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与钢铁有关。钢铁是谋生之本,钢铁是养家之道。每个家庭都是钢铁世家,钢铁养活了每一个人,钢铁养活了每一个家庭,钢铁养活了一座城市,钢铁壮观了一个时代的繁荣,钢铁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家国情怀。

这是一座将钢铁技术上升为大国重器的城市。一个产业要想生生不息的传承,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因钢铁而立,因钢铁而兴,因钢铁而崛起,钢铁大学,应运而生。这所大学为我国冶金系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钢铁人才的集散地。一座以钢铁闻名的城市,一所以钢铁为主要特色的大学,将钢铁技术上升为学问,上升为高等教育,上升为国之重器。

这是一座以玉佛而闻名的城市。这里不仅有钢铁,还有岫玉。钢铁的城,因钢铁而立,因钢铁而兴,因钢铁而繁荣,因钢铁而辉煌,又因玉而有了佛缘。

一块重达260多吨的岫玉,在地下修炼数亿年后,终于横空出世,经过精雕细琢后,以世界最大玉佛的姿态,坐落在钢城玉佛苑内。佛是一种精神信仰,玉,是一种精神气质,玉佛,是气质和信仰完美融合的最高境界。这是天地精灵的修行之旅,这是钢城注定的佛缘。

2007年同学聚会,来此参观。站在这巨大的玉佛下,感受最强烈的是极大的震撼与敬畏。玉佛虽为现代作品,但关于玉石出世、成佛过程中的种种奇异自然现象,已成当地现实版的传说,由此可见,佛的力量和人们膜拜的虔诚。

“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这是一座以千山闻名的城市。钢铁的城,温润的玉,让我们领略一座城市的意志和大自然的馈赠,文化的山,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领略这座城市的另一特质,这便是千山的魅力。因山峰众多,又状似莲花,千山又名千朵莲花山。千山因其秀美和历史文化底蕴,而招致文人墨客的青睐和赞美。古往今来,文人才子汇聚于此,达官显贵来此游历。

在千山留下诗篇的人很多,包括乾隆和王尔烈等,但是基本上没有太出名的诗句。到目前为止,明代张鏊的“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最受推崇。张鏊本是南昌人,在南京为官。南昌可不是一般的地方,用王勃的话说叫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许是被王勃的光光芒所掩,也许是自身才华撑不起那些绝美的风景,面对着家门口的三清山、龙虎山、鄱阳湖、滕王阁,张鏊总也跳不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类的绝美佳句。不知道为什么,来到千山,情境就不同了,尤其是到了祖越寺,不仅让张鏊眼界大开,也触发了憋屈多年的灵感,经过一番摇头晃脑之后,“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的佳句跃然纸上。后来,大书法家启功先生踩着凌波微步,以兰花叶片般柔美的线条儿,将“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书于千山大门两侧,成为千山掷地有声的广告语,让千山更加声名远播。自从这两句诗被认可后,张鏊终于发现自己擅长的不是诗词,而是广告词。

作为一个真正有文化的官员,所到之处,能为地方留下几个文化标签儿,也算是一种贡献了。我以为,就凭这两句广告词,给张鏊评一个国家特级劳模,或者作为千山的旅游形象大使,也是完全够资格的,在这里,我必须投他一票。

开学的第一课,老师们就轮番讲演,男孩子就是要从事钢铁事业,钢铁就是男人的事业,从事钢铁事业的都是国家的栋梁。那时候的老师都很真诚,都非常尊重自己的专业,真正把专业当成事业。每次听到老师富有激情的演讲,浑身就会充满力量,以至于到现在我都搞不清楚忽悠和教育的区别。在学校,被老师们“忽悠”,走入社会,被领导们忽悠,我们的定力,就是在不断地被忽悠中长成的。

作为学生,学习和读书才是正经事,道理谁都明白,但是我以为最无聊、最无趣、最枯燥的便是学习专业课了。以我大半生的经验证明,读专业书最为明显、也最为立竿见影的作用就是容易入睡,三两行读下来,便已进入梦香。听老师讲课更是如此,当一觉醒来,早已下课,根本不知道老师何时走出教室的。直到一学期的课都讲完了,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才从头儿自学一遍,以便应付考试,只要及格便是万事大吉。不是老师们讲的不好,而是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好学生。

大学期间,最美好,最轻松的事情就是做梦。在我做过的所有的梦中,最优质的梦都是在白天做成的,这大概就是世人常说的白日梦吧。那时候,梦想着不用学习就能考出好成绩,梦想着自己的学业和爱情都能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时候,我经常想,如果大学里没有了考试,便是人间天堂,遗憾的是,这样的天堂只能向往。

专业课实习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进入生产车间,第一次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产业,有如此惊心动魄的力量,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像大型钢铁企业一样,有如此宏大的生产场面。

我一直感到很庆幸,我的大学是在一个钢铁的梦想中度过的,更为庆幸的是,处在一个钢铁年代,并且深入其中。在我的青年时代,有幸走进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见证了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最辉煌的年代,见证了钢城人独特的血性与豪迈。

青春的校园里从来不缺少运动和浪漫,冰场是我在东北求学经历中深刻的印记。由于学校场地不大,再加上东北气候的原因,冬天,学校就把操场变成冰场,同学们在冰上翩翩起舞的场面,比南方的校园多了很多浪漫和诗情。但是,遗憾的是,四年的时光里,我居然没有学会滑冰,现在想起来,自己是多么的愚笨,多么懒惰。

大学校园里,与青春相伴的少不了音乐和歌声。在校园歌曲的流行季,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歌曲,总是给人以力量,彰显着时代特征的校园歌曲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主旋律。“外婆的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声声叫着夏天”。“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等等。那些表达真情实感的、充满人性光辉的、触动人心的歌曲,才是永恒的经典。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每每听起,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和震撼。

紧挨着大学校园有两处风景,一处是烈士山,另一处是二一九公园。山和公园的名称由来都和战争有关,一处是为了纪念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一处是为了纪念战争胜利的日子。烈士山象征着战争,二一九公园代表着和平。烈士山是市内的最高处,登高望远,既可以早观朝阳晚看余晖,也可以辨别老家的方向。二一九公园是隐藏在钢城的柔性之美。寒冬过去,冰雪消融,当一曲北国之春,在公园里响起的时候,我们在悠扬的曲调里寻找家乡。沿着湖面,远远地望去便是东山,多少次,望着挂在天上的月亮,就会想起家乡。

课余饭后,烈士山和二一九公园差不多每天都要去的地方,我一直以为,这烈士山和二一九公园就是大学校园的一部分。

如今,新校园在千山景区附近依山而建,拔地而起。烈士山依然高耸,二一九公园的景致依然美丽,老校园却是永远的去了,只有翻看老照片的时候,才能惊讶到当年走过的地方。关于青春的印记已经随着老校园的轰然倒塌随风潜入历史,没有了记忆中的老物件,我们这些曾经的老校园的主人,彻底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游子。

南果梨是钢城秋天的精灵,是典型的鞍山特色,鞍山味道。钢城的秋季,便是南果梨飘香的季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大概也只有钢城的某一个特定的地方才会长出如此特别的味道,除此以外,应该是别无二处的。对于钢城的游子,南果梨的味道正是家乡的味道。对于我,却是一种青春的味道,一种怀念的味道。

评书绝对是鞍山的名片,刘兰芳、单田芳等评书大家都是从鞍山走向全国的。刘兰芳,一部《岳飞传》引爆全国评书热潮;单田芳,以一种平民化的粗狂风格,名震天下,家喻户晓。刘兰芳、单田芳几乎成了评书的代名词。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每缝重大节日,学校都会请刘兰芳到学校演出。评书江湖的热闹与火爆就是从鞍山评书艺人刘兰芳、单田芳开始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钢铁代表着粗狂与豪放。难以想象,在钢铁的城市里,会有一个弱柳扶风、娇花照水的林妹妹。按常理,这样的女子应该出产在江南地界,林妹妹本就是那江南女子,这钢铁之城断然不会出产林黛玉的,可现实就是这么一反常态。一个土生土长的林妹妹,就活脱脱的出产在这钢铁之城,不靠演技,不靠颜值,硬生生的靠着和林妹妹气质的契合度和忧郁的诗人气质赢得了观众。“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一角成谶,黛玉香消玉殒,晓旭随风而去,向世人诠释了另一种青春。林妹妹陈晓旭,永远的去了,那个经典的林妹妹永远的留在了屏幕上,留在记忆中。

不知道为什么,说到林妹妹,我总会想到那块260多吨重的玉石,经过数亿年的修行,在林妹妹所在的钢城出世,一方美玉立地成佛,这和宝玉有什么关联,可是剧情和现实又是这么贴合,堪称石头记的现实剧。

大学期间,老式有轨电车是钢城的重要交通工具。当时的钢城是为数极少的有着老式有轨电车的城市。行走中发出的咣铛咣铛的声音,那是车轮撞击铁轨发出的声响。如果不到钢城,这样的老式有轨电车,只有在电影里的老上海、老北京才能看到。

学校门口就有电车的车站,五分钱一张票,通行非常方便,老式有轨电车成为同学们上街首选交通工具,我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火车站。有些同志,一听说去火车站,马上就想起东莞,想起东莞的种种热闹,心思马上浮躁起来,脸上荡着诡异的笑。其实那时候的火车站和改革开放后东莞的热闹一点儿关系没有。我们去火车站,是为了一碗冬天的朝鲜冷面。乘坐有轨电车,来回只需要一毛钱的车费。这朝鲜冷面,只有在数九寒天的晚上,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才更有味道,吃起来才会更过瘾。半个鸡蛋,一两片苹果或鸭梨,酸甜味道的冰凉的汤,几根黄瓜丝儿,撒上一些辣椒面儿,用筷子搅拌几下,酸酸甜甜的入口,冰凉舒爽的感觉沁人心脾。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晚上12点之前必须回到学校,否则大门关闭,进不了学校,只能露宿街头了。除了朝鲜冷面,还有那些开胃的朝鲜小菜儿,也是大学期间的最爱,这些朝鲜特色饮食,丰富着钢城的餐饮文化,充实着钢城的地方特色。多少年过去,每次吃起朝鲜冷面,依然相信上大学时的味道才是正宗的味道。

钢城的老式有轨电车,带着咣铛咣铛的声音陪伴我们走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这是一座城市历史深处发出的声响,是一个时代的记忆。随着钢城的变迁,老式有轨电车早已成为文物。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有轨电车经过的重要站点,鞍山站、五一路、烈士山、市立医院、钢院、科技馆、解放路等,依稀记得沿途的那些风景。公元2007年,大学毕业20年聚会的时候,再也没有见到老式有轨电车的踪影,再也没有听到车轮撞击铁轨发出的咣铛咣铛的声音,如今只能在博物馆里寻觅历史的遗迹了。

钢铁的繁荣,带来市民生活的富裕和热闹。记得那时候,在钢城中心的闹市,有一家百货商店,专门售卖南方的各种食品,叫南味商店。走进这家商店,品味江南的味道,感受江南的气息。除了南味百货商店,还有几处百货大楼,或是什么商场,那是钢城最为繁华的地方,是钢城人集中购物的所在。如今,那些曾经的现实的存在,已永远成为钢城历史的一部分。

酸菜是东北的家常菜,也是东北人的最爱和乡情。在当时,我一直不能接受酸菜,四年的大学时光,我几乎没怎么吃过酸菜。毕业后到了河北唐山,慢慢开始接受了酸菜。酸菜是东北人特有的饮食文化,是东北游子的乡愁。我虽然不是东北人,由于在东北上过大学的缘故,每次去东北,总想吃一顿正宗的酸菜。东北酸菜的味道和口感,绝不同于超市里售卖的用醋精泡出的假酸菜。

绿皮火车,是那个时代,从一个城市走向另一个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东西南北的交通命脉,直到有了高铁,绿皮火车才退居铁路运输的第二线。我对绿皮火车最深刻的记忆是票难买以及车厢里人挤人的全程无座儿,从鞍山站到北京站,要站立一宿的时间。那时候,出外旅行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像现在,飞机、高铁、出租车、私家车的发展,已经让出行变得轻松、舒适、快捷。一个拉杆箱一个双肩跨,可以在机场、高铁室内外平坦的路面上自由行走,方便的电梯免除了背上背下的负重辛苦,再多的东西可以办理托运,一天跑上几个城市,如履平地,轻松自如。旅途愉快已经不仅仅是一句祝福语,而是可以看到感觉到的现实状态。

我的大学时代,是一个新奇的年代。

那时候,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每一个新生事物,都给人以方向,给人以力量。

那时候,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有新希望。

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怀揣着一纸毕业证书,我们各奔东西,去实践一个空手套白狼的理想。

一切已经成为记忆,成为过往,多少年过去,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不再慌张。

回首往事,我们依然记得青春的模样。

青春,是胸怀天下,是行走江湖,是背井离乡。

青春,是辛弃疾的少年愁绪,年少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青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青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青春,是崔护的人面桃花,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青春,是林徽茵的人间四月天,醉了岁月,醉了少年。

青春,是海子心底散发出的阳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青春,是杜甫的家国情怀,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是李白的清风明月,李白斗酒诗百篇,不尽长江滚滚来。

青春,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青春,是无所顾忌,是少年轻狂。

青春,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

青春,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青春是自由自在的无所牵挂。

青春,是好高骛远,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青春,是想的多做得少。

青春,是春乏秋困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三月。

青春,是一觉睡到自然醒,太阳晒到屁股上。

当国家民族遭遇危亡的时候,青春,是义无反顾的血战疆场。

抗联打此过,子孙不断头。青春,是东北抗联的血性豪装。

青春,是乱世中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少年豪放。

青春,是盛世中的书声琅琅,以学为主,兼学别样。

青春,是岳飞的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忧伤。

青春,是王安石的感慨,春归只如梦,不复悲凄凉。

光阴荏苒,世事沧桑。

人生所有的向往,已经开始变得发黄。

回首往事,黯然神伤。

那些心中的山水,早已没有了心跳的慌张。

那些眼中的风景,早已不再令人神往。

那些激昂的青春,早已被岁月消磨的精光。

那些风中的少年,早已没有了青春的锋芒。

那些曾经的理想,早已欠付停机。

那些吹过的牛逼,早已写在失信黑名单上。

那些所有的过往,早已怀念成亲切的惆怅。

怀念东北的漫天大雪,怀念北国的春天。

怀念校门口的老式有轨电车,想再听听咣当咣当的声响。

怀念烈士山的石阶,怀念二一九公园的垂柳,怀念公园的夜色。

怀念校园大门上李铎题写的牌匾,怀念校园的教学楼,怀念校园的图书馆,怀念校园的滑冰场,怀念校园的大食堂,怀念校园的集体宿舍,怀念睡在上铺的兄弟。

怀念东山的风景,怀念千山的春夏秋冬。

怀念独具风味儿的南果梨,怀念正宗的东北酸菜,怀念冬天的朝鲜冷面。

怀念钢城的煤焦味儿,怀念机器轰鸣的车间,怀念钢水奔流的生产场面。

怀念机械制图,怀念画法几何,怀念机械原理,怀念机械零件,怀念材料力学,怀念公差与配合,怀念那些兢兢业业的老师。

怀念曾经的苦闷与快乐,怀念永不回头的青春岁月。

怀念校园里的旧时光,怀念大学时所有的遇见。

怀念那一座已经消逝的无影无踪的老校园。

(2021年5月4日草于北京家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