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文杰的头像

王文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09
分享

偶遇笔架山

偶遇笔架山

游览笔架山,纯属偶然。

当秘书告诉我办理这个案子要去东北的时候,我心里立即充满了顾虑。有顾虑倒不是对东北或东北人有什么成见或不满,相反,因为我在东北度过了四年大学时光的缘故,自己也算半个东北人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我身上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深刻烙印。我虽然是河北人,但口音里却带着明显的东北口音,每次接待会见客户的时候,当事人都通过口音特点判断认为我是东北人。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津津乐道的讲一些在东北上学时候的一些民风民俗和一些趣闻趣事儿。有顾虑是因为经常听说一些律师同行到东北办案遇阻,甚至遭遇暴力的事儿。

最终架不住当事人真诚且期盼的目光,我决定接手这个案子。签订代理合同、组织整理工程证据材料、立案、交费,很快等来了开庭的日子。锦州开完庭后,感觉比我预想的还要好,所有的担心都没有发生,心情不错,于是便有闲暇看看当地的风景名胜。抬头看天,除了工作,我想起了生活,旅游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问及当地名胜,当事人兴致勃勃的要带我去看笔架山,没想到,到此这一游,便留下了深刻印象。

吃过锦州的烧烤,尝过渤海湾的海鲜,却不知道锦州有座笔架山。

八月的北方是闷热和干燥的,即使是在东北,也少不了桑拿的天气,何况锦州只是刚刚出了山海关不远。我们乘车向着大海的方向奔去,沿着宽阔的马路,掠过城市的风景,海风吹进车窗,已经可以闻到大海的味道,大海的气息很快就填满了我们的周遭。顿时感觉这天空逐渐开始变得湿润起来了,人也神清气爽起来了,心里充满了期待,期待看到辽阔的海天,期待扑面而来的海风,期待闻到新鲜的没有雾霾的空气。想像着大海汹涌澎湃的样子,心里便涌动起惊涛拍岸的力量。车子停在渤海的岸边,一座宽大的海滨广场呈现眼前,广场通过数级台阶通向海滩。海风,海浪,海阔的天空,海水的味道,一下子把我们带入另一片天地。我迎风而立,目光掠过翻滚的海浪。遥望着远方,苍茫的海雾中,一座很不起眼儿的小山映入眼帘,一眼望去,顿时感到的不是惊喜,而是失望。这山其实不算山,只是高出海面一点点。因为海面很开阔且波涛汹涌的缘故,这座小山就显得很不起眼。如果不是朋友眉飞色舞的介绍,或许根本不会注意到这样一座小山。看着山的高度,我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打消了,甚至都想放弃这次游览。朋友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不断地向我述说着小山的神奇。看着波涛汹涌的海水,我问,天桥在哪里?朋友说,潮水退下去的时候,天桥就会自然显现,我们乘坐快艇上山,下午两点左右潮水就会退下去,到时候我们可以步行回到对岸。为了不扫朋友的兴,也为了一睹天桥这一神秘的奇观,我遵从着朋友的热情。上午9点左右,我们乘坐一艘能承载七八个人左右的快艇,自海岸出发,一路乘风破浪直奔这座山下。海风在耳边呼呼作响,出于一种安全的本能,也是因为胆儿小的缘故,我全神贯注的紧紧抓住船上的栏杆,生怕一不留神就会被风吹到海里。因为穿好了救生衣的缘故,心里的惊恐自然也就减少了几分。迎着呼啸的风,踏着汹涌的浪,抬头望去,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外形和笔架颇有几分相似,依其形意和神似,当地人管此山叫笔架山。全国各地像这种形似笔架而作笔架山的一定不在少数,但此处的笔架山却有几分奇特之处。单就这形似笔架,还算不上奇特,但这笔架山立于海中,定是天下孤绝了。

路不长,山不远,还没有淋漓尽致的乘风破浪,很快就来到了山下。下了快艇,我们开始沿着台阶向上一路攀爬,台阶在茂密的树荫下蜿蜒而上。在山上,我感受着大海的气息,在大海上,我们踏着山的坚毅。这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小岛屿,有了大海这般吞吐日月的宏阔背景衬托,海雾缭绕间,便幻化出一种仙境了,小山也颇有了几分仙山气象,这或许就是受佛、儒、道、神众家青睐的原因吧。

山上地方并不大,但是建筑物却不少。自下而上,移步换景中,我看到山门之内,有真人观、吕祖亭、太阳殿、雷公祠、电母祠、五母宫、方丈院、三清阁等众多庙宇及点缀品,这些建筑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相连相接处,大概也是全部使用石头,颇有几分吴哥窟的建筑特色,只不过规模气势不及吴哥,但这却是笔架山的第二个奇处。阁中供奉道家、儒家、佛家,为三教合一的寺庙。三家合住一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存在谁领导谁的关系,用各自的理念共同营造着天地正气,用教人向善的普世价值观共同坚守着天地正义。不幸的是,人类却筑墙挖沟,圈成为自己谋利的工具。这世界本是人家盘古为万物生灵开出的天地,寒来暑往,生生不息中万物生灵守望并继续着这份造物的传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地球上来了一伙儿自称人类的家伙,把自己当成天地的主宰,更有狂妄者把自己当成宇宙的主宰,他们成群结队,拉帮结伙儿,荷枪实弹,视万物为无物,肆意践踏、驱赶和屠杀,甚至连自己的同类都不放过。他们高喊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裁的口号,以替天行道、维护天地正义的名义将地球据为己有。他们打着天地正义的旗号,其实早就忘了何谓天地正义。站在主峰之上,望大海之辽阔无边,看天地之苍茫壮阔,站在盘古大殿前,想象着天地混沌初开时的模样,我好像看到盘古开天辟地的那颗初心在胸膛里不安的跳荡,这世界早已不是初创时的模样。

在山与海岸之间,有一条神奇的沙石甬道,由岸边通往山上,形成一条通路,名曰天桥。当潮水涨起时,天桥隐没在波涛之中,笔架山变作了孤岛,悬于万顷浪涛之上。当海潮渐渐落去时,一条从陆地通往山上的通道便开始时隐时现的显露出来,潮水落尽,“天桥”便完全裸露出来,直通大笔架山。每当涨潮,海水又从两边向“天桥”夹击而来,“天桥”在海浪中渐渐变窄,直至完全隐去。到笔架山,必须走一走天桥,否则就错过了一分神奇。

下午2点左右,我们从山上走下来,大潮已经退去,早晨的波涛汹涌已经变得风平浪静,凹凸不平的砂石地上,尚有部分海水留在凹坑里。就在这样一个地段,因为你的皮鞋不能蹚水,脚下的石头会伤到你的脚。头脑灵活的商家,在此卖起了拖鞋。还有的当地人,支起锅灶,现煮海鲜叫卖。

乘风破浪中,我们感受这波浪滔天的气势。当潮水退去,上午的水漫金山,已然化作一条通向岸边的通途。只在上下午这样一个瞬间,人类的沧海桑田便是这样一番神奇的变幻。

笔架山,你伫立海中,涨潮时你和陆地相离,落潮时你和陆地相连,你就像母亲身边的孩子,时而离开母亲身边去贪玩,时而回到母亲的怀抱来撒娇。

神奇的笔架山,当我走近你,了解你,我的心底就会自然而然的吟出刘禹锡那个发了霉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笔架山虽然少了雄奇险峻,却多了几分灵性,这确实是一座不一样的小山。刘禹锡的千古名句虽然发了霉,这山水的意境却是全新的。

这一来一去,路途之上,顺分顺水,天气也没有太大变化,没有了曲折,我这文章写起来也就没了迂回,少了起伏的张力。

此时,正是旅游旺季,此地,游人如织,信仰海鲜的人远比信仰道、儒、佛教的人多。看着这神奇的笔架山,看着座无虚席的饭店,看着海吃海喝的游客,再看看略显孤寂的殿堂,我以大海为墨,天桥为笔,以蓝天为纸,有感而发,挥毫写下一首小诗,辑录于此,以示王律师曾经到此一游之意。

案牍劳形琐事繁,

偷闲一游笔架山。

潮涨飞舟乘风渡,

潮落徒步踏沙还。

三峰耸立如笔架,

盘古开得天地宽。

道儒佛教齐供奉,

三教合一旺此山。

游人如织多行乐,

不拜神仙吃海鲜。

       ——2016年9月游览笔架山时所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