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个礼拜前,妻子就念叨说,让我星期六一定要去榆林看望刚上高一的女儿小米。
8月31日(星期六)一早,我提着妻子收拾起的一个塑料袋子,和捆成一个方块儿的羊毛毡就乘班车去了城市榆林。
坐第一趟班车在十二点多,我站在了城市榆林长途汽车站外的路边上。一个未接电话是女儿打来的,回了她的电话,“爸爸刚下班车,这就打车来看你”后,提着行李抽着一支烟,朝车站南端的等车点走去。左看看,又看看,小心地绕过“斑马线”,秋后正午的阳光里,我丢掉烟头,拦了一辆出租直接去了榆林中学。
十三块钱,半个钟头的样子,走进榆林中学的大门,穿过宽阔的校园,绕到女生公寓楼下,看一眼那熟悉的、亲切的3号女生公寓楼,我有些激动地向楼上走去:两个礼拜不见了,女儿她不知怎样了?九天军训结束了,她瘦了吗?学校的生活她能不能习惯……
楼梯上干干净净,楼道里一尘不染,地板上疾走的倒影很是显明。楼梯、楼道,虽有些空朗朗的感觉,但我并不觉得孤寂。运动鞋摩擦地板发出“刺啦刺啦”的响着,听起来是愉悦的、幸福的。
“吱呀——”一声儿,轻轻推开22号宿舍的门,先看到的是女儿床铺对面床铺上那个还叫不起名字的娃娃,她在专心看书。女儿小米正坐在床沿,手里捧着一包刚打开的方便面吃着——见我进来,她把方便面搁在床头一端的小木柜上,站起身来笑着朝我走来:“爸爸,你来了!”
把行李搁在床铺上,瞅了一眼,觉得女儿黑了些,也瘦了些,我不敢说出口,只是笑着问:“小米,你在学校的生活还习惯吧?”
“嗯,还好吧!”她说着,静静地站在我身边,专注地望着。
“小米,你还没吃饭吧!饿了没?”我一边打开折叠得方方正正的羊毛毡,一边问。
“嗯,我等爸爸来了一起吃。”见我要重新铺床,她应着把被子抱在了门前的床上。
父女俩整理好床铺,女儿开始试她妈妈给她买的新衣服,她一会儿脱下这件,穿上那件站好,一会儿又试试这件。期间,她的同学一边看书,一边说:“毛衣和牛仔裤都合适,就是外套太短了。”我看也是,和女儿商量决定把毛衣、牛仔裤留下,外套带回家退给商场。
整理好床铺,试过衣服,女儿把我带来的地方小吃一个馃馅儿递到同学的手里,我带着她坐了公交直接去了长途汽车站附近的“袁记肉夹馍”小吃店。点了两份担担面、两个肉夹馍和一份面皮儿,我们不急不慢地吃着,话题自然转向了她的妈妈。
上回,我们就是在这里吃的早饭,妻子说这家的擀面皮很好吃,分量又足。只是第二天回家时,由于要赶车不记得带她再吃一份:这回我是一定不会忘记给她带一份的。
女儿吃饭的确是品尝式的,没有要紧事,一顿饭大概能花费一个钟头的样子。今天也不赶时间,我一边抽着烟,一边看她吃饭。这时,我突然觉得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幸福的事:她的样子和小时候没有多大变化,总是那样斯文,斯文的有些调皮甚至是可爱。
期间,总有过往的食客们投来好奇的眼光,食客们的眼光又多半儿是落在女儿的身上,或者是一旁搁着的两只空碗上——那老碗也的确够大,估计在两斤左右。
品尝过“袁记肉夹馍”,坐在隔壁“喜洋洋”门前的台阶上,我一边抽烟一边和女儿说话,我们一起看城市里人来人往,看过往的车辆和远远近近的景致。
我说:“城市够大,楼高车多,人来人往够热闹、够繁华。我们要是能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那该多幸福!”
女儿说:“城市够大,楼高车多,人来人往够热闹、够繁华。我们要是真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那也未必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20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