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夫的头像

石夫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12/02
分享

大柳塔煤矿记忆

——“著名作家访神东”矿嫂冯恩焕采访记

2021年9月29日,中秋才过,国庆将至,阳光正好,彩旗飘扬。早上九点,“著名作家访神东”文学采风创作一行,在神东集团国际交流中心,分组、分选题,分别奔赴基层单位采访。

九点半,我在神东新闻中心采访一部记者贾永丹的陪同下,采访了神东集团大柳塔煤矿矿嫂冯恩焕女士。红河左岸,东岸民居,繁华气派,商铺林立。抬眼看时,见是唐苑主题餐厅、相逢渔火烤吧云云。

乘坐电梯上楼,来到门前看时,那门闪闪亮,一幅对子依旧鲜艳夺目。可见里面的主人是一位极讲究的人。进门,她一面泡茶、端水果,一面热情地招呼我坐在沙发上。

她中等个头,穿一身咖啡色衣裤,短发烫着大花儿,发福的脸上笑容可掬,一双大眼神采奕奕,年纪约五十岁开外。我点上一支烟抽着,说明来意后,对她笑道:“请问你哪一年出生?怎么称呼?矿上的人平时又怎么称呼你?”

“冯恩焕,1968年10月15日生于宝鸡市陈仓区。平时呢,矿上的人习惯叫我冯姐,我觉得这个称呼特别亲切。”她坐在沙发左面,把茶几上的水果盘往我面前挪了一下,笑道,“我的名字,不像那个年代的什么花呀春的。我的父亲当时在宝鸡县政府工作,他给我起这个名字,寓意让我学会感恩,精神焕发。要求我一生做人,要有善念,对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好名字,知恩图报,精神焕发。能感觉到你是一位对工作,对社会极其负责的人。而且你的性格也爽快,善于语言表达,特别健谈。”贾记者端着摄像机,面对我们专心录制。我坐正身体,看着她又笑道:“冯姐,你是哪一年结婚的?又是怎么来到大柳塔的?”

她几乎没有思考,就如是讲道:“1988年正月初六,二十岁的我和杨建林结婚,我们是初高中同学。老公的名字也有意思,建林,为祖国建设一片大森林,为建设祖国做贡献。他出生于1965年1月13日,大我三岁。结婚前,我在宝鸡草帽制品厂上班,还是团支部书记。婚后半年,过完中秋节,我们从陈仓区动身来大柳塔。那时条件艰苦,我和公公、婆婆搭乘一辆卡车,辗转三天才到这里。十六晚上在佳县招待所住一晚,十七晚上又在神木招待所住一晚,十八早上才来到大柳塔一个叫‘上广场’的地方。那里偏僻,距离神木一百多里路程,那时根本没路可走,只有沙子路。”

“老公刚开始在韩城矿务局上班,我们在那里住了一年。初来大柳塔煤矿,他和别的工人一样,不是打井口就是拉线。提到老公,我不得不讲一下老公公杨明汉。1986年10月,老公公和另外37人,从韩城下峪口矿来神东大柳塔——即早期的三十八军。初来乍到,他们和地方政府交涉、沟通,在那不毛之地建设基地。第二年腊月,韩城矿务局一二九师(129人)也来到大柳塔煤矿,其中,就有我的老公杨建林。他们的口号是,“艰苦奋斗、开拓务实,争创一流。”

听她讲得如此精彩,我真不忍心打断,但为了采访任务,我还是笑着插话道:“冯姐,你刚来矿上时具体干什么工作?当时矿上的情况怎样?”

她略一思考,又如是讲道:“88年农历八月十八,我跟着公公、婆婆来到矿上,开始在日化车间工作,是一名化验员。92年3月吧,矿上成立了生活服务部,我就开始在洗衣房工作,并担任班长。那时,矿上生活十分艰苦,人们住的都是牛毛毡棚。一排四户,挤得满满当当。没有洗衣房前,工人都是自己洗衣服,那衣服简直泥水不分,才泡进水里拉出来,就得换水。好在“五当沟”水库水源充足,不然真不知道该怎样解决洗衣服的难题了。”

“洗衣房有了洗衣设备后,洗衣服就方便多了。每天开放时间为:早8点到下午5点半,收费标准:每件衣服3角钱。当时没有烘干机,衣服不能及时晾干,工人们也不敢每天洗衣服。直至98年,公司提出提高矿工“幸福指数”,取消了洗衣收费,并购置了烘干机。一天三倒班,工人班班能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我们洗衣工作忙得那才叫一个不亦乐乎。虽然工作繁忙,但见他们穿着干净的衣服工作,我们这些洗衣工也觉得脸上光彩。能为他们服务,是我们的荣幸,我们打心里高兴啊!”

我一边听她讲述,一边做着笔记,又抬眼问道:“冯姐,你为煤矿事业奉献三十年,期间有没有遇到伤心难过的事儿?”

“我和婆婆张秀芳,是第一批来到大柳塔煤矿的家属。煤矿处于开发建设初期,荒芜人烟,遍地黄沙,和韩城有着天壤之别。当时,我确实很迷茫。一天,我在火炉旁烤火时,不小心把裤子烧坏了。那是我订婚时买的一身红色衣服,没想到裤子烧坏了。想再买一条裤子穿时,四处打听才知道这里根本没有卖衣服的,更不要说别的什么市场了。我这才意识到为什么这几天上顿下顿吃的都是土豆,连一点蔬菜都没见到。那时,我心里第一次产生了要回去的念头儿。”她抹了一把眼泪,继续回忆着往事,讲道,“几天后,我发现门口进来两个全身黑乎乎的家伙。要不仔细看,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两个家伙,竟然是我的老公和老公公。看清是他们父子,我上前抓了一把,两个身上的衣服早冻得硬邦邦的。以前在韩城矿务局,每天下班的时,父子俩在单位已经洗漱干净,这里却没有洗澡的地方,父子俩只好这样回家。我老公,唯一的一身矿工服也只能冻硬了穿着。当时,我心疼极了。也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和老公在这里干出个样子来,不能让他们的辛苦白费。”

待她的情绪稳定后,我又追问道:“冯姐,我刚才听你说刚来大柳塔时,你产生过要回去的念头,后来回去了吗?情况怎样?”

“在矿区生活了3年后,1991年我决定带着八个月的儿子回一趟老家。”她很快调整好情绪,又笑着讲道,“矿区当时还没有通班车,公公几个月前就开始为我联系顺车。当时条件有限,联系的顺车只能把我捎到韩城。到了韩城后,我带着儿子,一路换乘班车,走了3天才回到娘家。一进门,父母见我浑身泥土,头发蓬乱,衣服破旧就责问,你去的是什么地方?咋和建林把日子过成这样?我一边安慰父母,一边解释,是因为走了很多天路没有洗漱的原因。了解了情况,父母就不愿意让我回大柳塔了,希望我和孩子留在老家生活。可我还是带着孩子,又一次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大柳塔。”

采访临近结束时,我又问道:“冯姐,请问你是哪一年退休的?退休后有没有觉得生活单调,或者空虚?”

“老话说,吃一碗饭,就得付出一碗饭的劳动。在岗期间,辛勤劳动,能为矿工兄弟着想,为他们付出,退下来我心里踏实。”她依旧面带笑容,朗声讲道:“2018年10月,退下来后,我参加了老年大学,和‘百日成长’社会活动。每天坚持读书,或学习书法,或打太极拳,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据了解,矿嫂冯恩焕在工作期间,先后被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授予:矿业公司先进工作者、神东三八红旗手、银牌班长、金牌班长等称号。在日化车间、洗衣房、公寓部工作期间,她先后担任洗衣房班长和公寓班长,她响应公司提出提高矿工“幸福指数”,曾带领所有成员利用旧床单做鞋垫,绣制“平安福”,赠与他们。也曾带领所有成员在矿工兄弟的工作服上,绣“安全生产”红色字样。300多工人,人人有份。她们发扬“下千辛万苦,尽百倍努力,精益救精”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广大矿工兄弟付出一份爱心。

1993年,矿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都逐渐得到改善,冯恩焕和丈夫杨建林如愿以偿,在铁西分到了60平米的楼房。1995年,神东矿区的小区规模已经基本形成,建起了文体中心,家属楼通了班车,出行就方便多了。2014年,在冯恩焕和杨建林的鼓励下,儿子杨瑞环也加入神东,成为神东第三代煤矿人。

一个半小时的采访虽是短暂,但收获满满,感受深刻。是矿嫂冯恩焕的讲述,再现了神东集团大柳塔煤矿30年的记忆,是她见证了神东集团大柳塔煤矿的艰苦创业,发展和崛起,并一步一步走向辉煌。是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为矿区增色添彩,是她带领班组成员,尽职尽责为矿区一线生产的工人兄弟保驾护航。

她该是劳动人民的榜样和旗帜。我深信大柳塔煤矿、神东集团,有着如此大爱无私的一代一代矿嫂,和一代一代辛勤劳动的矿工兄弟,中国煤矿事业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

2021年10月10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