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边有一个二狗子,还有一个沈二娘,他俩不同年代的人却在同一时空相遇,二狗子是他的小名,他真正的大名叫做“韦三”,后来改成了“韦山”。二狗子家祖传男丁三代都是独苗,二狗子和我们是同龄人,人家都说二狗子小时候命硬,但遭遇却是非常可怜的人,他从小就没爹没娘,后来跟着爷爷过日子,再后来连爷爷也舍去了他,早早就云游世界去了,就剩下他孤苦伶仃一个人过着自己“潇洒”的生活,没有人管没人理,想干嘛就干嘛地活着,当时我们真羡慕二狗子。没人管没人理,没有钱交学费,后来二狗子干脆就不上学了,在家里睡着大觉,睡醒了就起来做饭吃,没米下锅了就去东家借借,西家找找。时景不长,二狗子开始吃起了百家饭,今天李家,明天张家,但就是不到沈二娘家,因为他和沈二娘两老一样也是领着五保过日子的。要评成份,二狗子成份是最好,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十足的无产阶级。随着二狗子慢慢长大,生产队经过研究决定安排二狗子去放牛,从此以后,二狗子就有了第一个新的职业,也是村里最轻松的职业,那就是放牛,二狗子从此成为了一名放牛娃。当二狗子已经挣工分的时候,我还背着破烂的书包上着小学呢。而沈二娘却是我们奶奶级的前辈,沈二娘姓沈,具体叫什么名我们也不得而知,沈二娘的老公在家排行老二,所以村里的人一开始称呼她为“沈二娘”,随着年龄增大,后来就多了一个称谓就是“二奶奶”,我们称呼她老伴叫“二爷”。沈二娘没有生育子女,也没有领养孩子,她俩口子过的就是五保户的日子。沈二娘最大的本事也是她最大的坏毛病就是“撒泼”,有时候气不过的人也会说她是“泼妇”,只要你一惹她,她就没完没了的给你骂街,她要骂你,可以能骂上你一天一夜,从不停嘴;沈二娘还有一个生理毛病就是小便失禁,远远就能闻到她身上的尿臭味,这使得老老少少都敬而远之,只要远远见到她,就假装看不见,把帽檐往下一拉,两手指头轻轻地捏着鼻头,低着脑袋绕道而行。
二狗子名字难听,但是命大、命硬。那年的初冬,天气的别的干燥,就连小溪边,田埂上的小草的根部都枯萎了,牛儿在空旷的田间啃着都是枯草;满山的大红花树的叶子紧紧地贴在枝头卷成了一个个的小圆筒,随风一吹沙沙作响,飘飘然然洒落在树根的地上;鸡公山上的百合草和山药青中带黄,这正是天高气爽的时候,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参天大松树正“啪,滋滋”冒着油,傍晩时分,一大片包围着村庄的樟木树正散发出淡淡的木香味的时候,太阳开始落山了,红彤彤的,和云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火烧云,一片火红的天空,很好看。把我们的村庄映衬得格外的妖娆美丽。当人们正在拖着疲惫的身子收工回家休息的时候,突然间一声嘶声裂肺“失火啦”、“救火呀”的声音,打破了天空,打破了宁静村庄,这时候,全村一下子全都沸腾了起来。大人们,小孩子,纷纷从家里跑了出来,就连鸡狗蹦跳乱串起来,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朝着失火的方向望去。然后大人们都不约而同的又跑回家去,拿自家的水桶、脸盆什么的,只要是能装水的,顺手一抓就又往外跑,向着火的方向跑去,路过水塘边顺手把水桶一捞提上一桶水,接着跑,你一桶我一桶救火去了;有的直接把树枝一折下就是扑火的工具,紧张的忙碌了起来。原来是二狗子家里着火了,火势很大,火光四射。大火把火烧云的天空在衬托得格外的光亮。大人们不让我们小孩走到跟前,但我们远远就看能到熊熊大火在风中像疯了似的,到处乱串,忽东忽西的随风两侧摇摆,火势范围越来越大。一阵风吹来,殃及到了二狗家的柴火推,连他家小菜园的篱笆墙也全燃了,“噼里啪啦”的简直就是一片火的海洋,好在二狗子家离邻居家有一段小距离,不然可能还会波及到左邻右舍。
闻讯赶来的人们,泼水的泼水,打火的打火,大人们试图把大火切断但都没有成功,从燃烧的屋里拼命地抢出一些为数不多的衣物、家具和粮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扑救,大火终于熄灭了。火势控制住了,但二狗子的房子也就差不多没了,只有东倒西歪的房梁上还冒着一丝丝青烟,屋基上零零碎碎的火星在热气中渐渐消失,整个房子基本上就剩下一堆土墙和破碎了的瓦砾。
一陈手忙脚乱的喧闹之后,村子里开始安静了下来,我们也都回家吃饭睡觉了。只剩下生产队的干部和几位村里的长老在嘀咕商量着如何安排二狗家的事后。后来听大人说,二狗子在烧柴做饭的时候自己睡着了,火势从灶台里引到柴堆而引起的火灾,在救火的过程中被发现的,当时他还睡得挺香,但被救出却毫发无损,人们都说二狗子命真大、命真硬。
二狗子房子没了,就暂时住进了爷爷家,他这一住就长住下啦,自从房子被烧了以后,他年弱体衰父母也相续离开了人世,就剩他和爷爷相依为命了。失去依靠后,二狗子在也没钱交学费上学,从此辍学在家,也就开始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了。随着二狗子的年龄增大,村干部开始商议,村里的牛由二狗子跟韦伟健大叔一起放牛,一天工分按八分计算(一般大人每天出工按十二分计算)因为他还不算成人,再有就是放牛又不算太大的体力活,所以按每天八个工分给他计算。他们每天放牛是上午和下午两次。如果遇上极端天气他们可以不用赶牛出栏去放养,但得给牛喂干草饲料。二狗子有了第一份职业以后,人变得勤快了起来,他除了学会照顾了自己,还会照顾起了爷爷起居。不上学以后,二狗子长得真快,成为了一个小大人,也慢慢成熟了起来。时隔不长,爷爷也因病离开了二狗子,离开人世,只剩下二狗子一个人过着自己的生活,二狗子不得不为自己操心着,他变得更加勤快。二狗子放牛,从不空手的,除了放牛,他还随身挑着一对簸箕,照顾好牛群的同时还捡起牛粪混杂着草皮和树叶子发酵当农家肥料;他还每一天还割草照顾年幼的小牛和出工比较多的主力耕牛,有了二狗子的照顾,生产队里的牛群养得肥膘肥膘的。
在春耕夏种用牛耕作的日子,白天,二狗子他们就更加忙活起来了,除了放幼牛和老牛之外,他们还要早早起来割牛草,一部分送到田间地头,一部分留到晚上收工的时候,留给干活的牛吃。放牛,如果只是放幼牛那就不太好放了,没有成年老牛的带领,小牛是很难管理的,幼牛极为不听话,它们活蹦乱跳的,到处乱串,到处乱跑。所以春耕夏种季节也是二狗子他们最忙活的时候。冬天就好一点,草枯叶黄,基本上就是喂牛饲料,主食就是晒干了的稻草和晒干了的花生杆,早晚喂牛的时候还得配送一桶热腾腾的热水,热水里掺杂一些米糠之类的“小吃”,这样牛吃起来就不至于太干。一般每天早上喂饲料,快到中午的时候,天稍微暖和点的时候,也会把牛放出来活动活动,这时候牛群就像疯了似的野外狂奔了起来。冬天没有什么农作物,放牛也相对轻松点,只要牛群都在他们的视野里就可以,任凭牛群到处乱串,每天放大半天的牛就可以了,下午早早的就把牛群赶回了牛栏开始喂食饲料。不过如果遇上了阴雨绵绵,而且很冷的天气时候,牛群们也只能窝在牛栏里啃啃干草了。漫漫地,二狗子就练造了一身放牛的好本领,也变成了一个养牛的好手。二狗子他们不但白天放牛晚上还巡逻,防火防盗,给牛当起了保镖,还给牛当起了“医生”,守护着待产的母牛,照顾着病牛,呵护着幼牛。
当上生产队的放牛娃以后,二狗子不再羡慕同龄人在学校里上课,他很喜欢现在的职业,他平时也攒着肥料,在村子后山上种了一块自留地,他也学着人家种些玉米、红薯、花生、黄豆等等农作物,这样也可以补贴自己的粮食所需,有时间的时候,还可以躺在牛背上看着小人书,可以坐在牛背上学着吹笛子。他虽然识字不多,但不影响他看连环画小人书。看完了小人书后,二狗子就把它转换成为故事,转述给我们听,这时候,我们开始觉得二狗子长大了,有本事了,他学会了很多东西。每次在放牛的路上,细心的你你会发现,出栏的牛都喜欢在路上拉粪便,然后呢,二狗子就在每一个牛粪上都插有一根草。乡俗里有一种不明文的规定,当牛粪上插了草,证明这坨牛粪已经有了主人,等主人有空的时候再把他们捡回去当肥料。等他放牛收工回来的时候,二狗子再挑着两个大簸箕捡起了牛粪,然后堆攒在自家的后山上一起。
不过也有人不管这套,应该是先到先得才对,凭什么你用一根草就能把它独自占有了呢?沈二娘就是其中一个,不管二狗子怎么做标记,对沈二娘来说都没有用,该捡的我还是捡。等二狗子放牛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牛粪不见了,他就想是谁干的事呢?细心的他发现沈二娘的自留地地头农家肥堆边多了好多新堆的牛粪,二狗子或者会肯定地怀疑了沈二娘所做所为。晚上吃完晚饭后,二狗子就上门找到了沈二娘,开始他语气重重的问着沈二娘:“二奶奶,是不是你把我的牛粪给捡了?”。这一问可不得了,这回可有好戏看了,沈二娘好几天没有吵过架,肚子里憋着气还挺不好受,早已不习惯这种没有吵架生活,当她一听到二狗子这一问,气就不打一处来:“牛粪是你家的牛拉的吗?凭什么是你做标记了就是你的啦?”。她用了一个晚上的功夫,嘴巴没有合拢过,劈头盖脸的把二狗子以及他家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她还一会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两手拍拍地,一会儿又是手舞足蹈的指着二狗子鼻子破口大骂,声音大得好几百个分贝,搞得全村鸡犬不宁。二狗子这回摊上大事了,闯上了枪口了。不善于吵架的二狗子,不善于表达的二狗子,只有哑口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这回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如何收场;不知过了多久,二狗子在邻居解围下离开了沈二娘家,这才避免了这一场的战争延续性,二狗子憋了一口闷气很不开心的回了家。这回二狗子和沈二娘开始结上了梁子。
沈二娘骂人骂起来呀,就字字珠心呀,每一句话,每个字眼都是一颗子弹,一发炮弹,只要一砸向敌人,肯定会让人措不及防,毫无还架之力。村里几乎每一个人见识和领教过过沈二娘的厉害。平时不是小心翼翼的躲开,就是不理不睬,什么都不怕,就怕惹沈二娘生气。只有我们这帮坏小子就是不一样了,我们只要在放学路上遇见沈二娘,就会拿沈二娘来寻开心,反正沈二娘也认不出我们谁是谁家的孩子,她骂也骂不出什么名堂。我们一边唱着“二奶,二奶,嘴太碎,犯太岁,岁岁如此,断子绝孙,没人送终”;一边围着她跑,让她打我们,也打不着,打不着,她就骂;骂够了,骂累了,沈二娘也只能边走边骂了,嘴巴里一直都是念念有词,这时候,我们也乐呵呵的回家做饭做家务。慢慢地沈二娘的骂街也就变成习以为常了,它就像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一个调料品,没有它人们还不习惯了呢。
今天骂东家,明天骂西家,这种日子已经是沈二娘的生活全部,沈二娘本性并不是很坏,她本来也不是这样的人,只是一生的不如意,生活压力给她带来的不幸,导致她晚年对社会与生活的一种态度,就像一般的人常常都会犯一种坏毛病一样,时间长了也就变成了人的一种习惯与全部。但是,不管沈二娘怎样,村里的人们都非常尊敬她的老伴“二爷”的。不管沈二娘在外面怎样,二爷也不会管制她,他已经习惯了她,也就由她去吧。该吃饭的时候还是吃饭,该睡觉的时候还是睡觉,就当沈二娘没发生过什么事,村子里的人也不会跟沈二娘有太多的交锋,已经习惯了她,不再放在心上。
一天下午,二狗子他们正在放牛的时候,原来好好的天气,忽然显得特别的闷热,天色也开始暗了下来,这时候,二狗子他们预感到一场暴风雨要来临了,他们即刻吆喝着牛群赶紧往回赶。紧接着天变得越来越黑,乌云密布,还刮起了一阵阵狂风,只见小草花朵甚至大树都开始摇摆。南方的天就是这样,说变就变,不一会儿功夫,就由万里睛空变成了高压的天气,加上低沉的乌云,压得人都透不过气来,紧接着就是一道道闪电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雷声,好像是一把把晃着寒光的匕首要划破了漆黑的天空。牛群在雷电中逛奔,速度变得更加加快了,这个场面看起来有点像我们在电影大片中看到的场面一样,牛群在狂奔要失控了,这样会很危险,尤其是年幼气盛的小牛们,它们不忘边跑边吃的,咬一口路边的草又接着狂奔起来。地面上开始出现了豆点大雨滴,一滴一滴的,很快要下雨了。牛群奔跑路过沈二娘的自留地也不忘咬上一口长得正旺的玉米,有些牛还跑到自留地里糟蹋着玉米东倒西歪的。这回麻烦了,沈二娘能放过他们吗?正当二狗子在懊恼至极的时候,豆大的雨珠从天上倾倒下来,风更猛了,雨更大了。二狗子他们被雨淋的就像一个落汤鸡一样,沈二娘的玉米地那就更糟了,在牛的踩踏之下,加上大雨的冲刷,玉米在地里东倒西歪的,惨不忍睹。此时此刻,二狗子的心情五陈杂味,他领教过沈二娘的厉害,他不知所措,只等着再次更大的“暴风雨”来临了!
雨停了,躲在牛栏里的二狗子他们拧干了衣服,正要去地里把沈二娘的玉米补救补救,走到了半路,果然,远远就能听到沈二娘的骂声,这不,二娘又鬼哭狼嚎起来,又是撕心裂肺的大喊,那声音呀,喊得够带劲的,穿透力极强,足以让所有的人驻足观看,让所有的人从家里跑出来探个究竟;有看热闹的,有闲聊指指点点的;看情景第二场“暴风雨”真的要来了,二狗子他们这回会很难收场。“牛群们怎么一点都不争气呢?那不弄,就偏偏和沈二娘家的玉米地过意不去的呢?偏偏就选沈二娘的玉米地来踩踏呢?”二狗子心底里在埋怨着这群牛,不给自己争口气,偏偏惹上了沈二娘。他们头不敢抬,恨不得有一块地缝能穿进去似的,两个人在嘀咕着商量着办法来终止这次的不愉快。不知道过了多久,生产队长出面了,直接赔偿给沈二娘五十斤玉米,并让二狗子他们把玉米扶正补救补救,这个事才算平息下来,落下帷幕。不然这个夜晚肯定是没完没了的了。
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二狗子便早早起来,独自一人挑着自家积攒的农家肥给沈二娘整个玉米地里的玉米全部施肥过一遍,并给玉米培土加固,弄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看起来玉米地没受到任何损失似的。经过了这次施肥和培土,沈二娘的玉米长势特别好,比别家的玉米长得都还好。看着自家的玉米长得那么好,可乐坏了沈二娘,少见沈二娘在别人面前夸起了二狗子。二狗子与沈二娘的心结也许从这开始给解开了。
日子一天天过,每天太阳还是照样升起,随着时间的流逝,二狗子一天天开始长大,变成一个强壮的男子汉。而沈二娘也开始年老体弱,也没有力气再骂别人了,村子里慢慢回归了平静,几乎听不到沈二娘的骂声了。我们也开始远离家乡上中学去了,住校。偶尔周末回家还能看到二狗子和沈二娘。后来听说,又是一次下雨天,沈二娘去菜地里摘菜回家路上,由于路滑,沈二娘不慎摔倒了,大腿被摔骨折了,老人这一摔呀,老人伤了元气,可不得了,老人呀,年老了最怕的就是摔倒。听说当时是二狗子发现了沈二娘摔倒,然后是他一个人背着沈二娘到十里地外的樟木人民公社卫生所上药包扎的,那时候医疗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简单包扎好以后二狗子又背着沈二娘回家调理静养。回家后主要靠中医草药来敷着伤口。由于沈二娘和二爷年岁已高,二狗子自告奋勇请示生产队队长,承担起了照顾沈二娘的重担,二狗子每天除了放牛,还起早贪黑的,上山采药,回来给沈二娘熬药换药,他忙里忙外的,打柴烧水照顾着沈二娘一家。看着二狗子辛劳忙碌的身影,沈二娘心里五陈杂味,眼角渗出一点点泪花凝成泪珠,然后她举起满是皱纹的右手颤颤巍巍放到眼角,轻轻的抹去泪水。咳,一个非亲非故的孩子那么细心的照顾着自己,想当初还真不该那样对待二狗子。想想,遇见二狗子还是她老人家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二狗子用他的真心换来的老人的良知;唤醒了老人天性的母爱;温暖了老人的心;软化了老人对他的误解和对社会与生活的不满。在二狗子精心照料下,老人病情控制得非常好,身体恢复得也很好,但是她再也不能再走动了,只能呆在家里养伤,偶尔还能到院子里晒晒太阳。老人家里所有的大活小活都是二狗子打理,他干起活来非常的利索。两个老人看着孩子辛劳地照顾着他们,脸上就多了一丝丝笑容,他们很开心,好像年老得子一样,心里乐开了花!有了二狗子的照顾,老人算是享福了。他们自己感到很幸福了,觉得自己已经不枉为一生了。通过这段时间交往以来,他们两个老人已经把二狗子当成了自己的孙子一样看待,平时不忘了老人惯有的唠叨,叮嘱的二狗子注意身体,还不忘了问寒问暖的。有时候还和二狗子聊聊天,唠唠家常,说说他们的过去。二狗子时不时安慰他们的不幸,有时候也不忘了分享他们的喜悦,老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
有时候,老人还自作主张地向媒人示意叫媒人给二狗子介绍对象,真想看到二狗子成家立业,拥有幸福的家庭。
幸福总是来得太快也太短,正当老人享受幸福时光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但对老人来说,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二狗子因为身份特殊,根正苗红,那时候我们也正上初三快毕业的时候,二狗子被应征入伍了,凭着二狗子的强壮体格入伍是绝对的优势。走入绿色军营的那一天,二狗子身穿着绿色军装,戴着大红花,冲着老人笑了笑,老人的泪水再也遏制不住,她掏出手帕默默地抹眼泪,然后挥手向二狗子告别,她再次叮嘱二狗子“有空就回来看看,奶奶想着你”。二狗子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他哭喊着“奶奶”!他也不忘了叫老人多注意身体,平时该做什么,什么不该做,都叮嘱了一遍又一遍,总是不放心,“我不在您身边的时候,要多保重身体,一定照顾好自己。”老人强忍着泪水,点了点头。二狗子还不时叮嘱着生产队大队长,叫他平时安排村里的人来帮照顾老人,对于二狗子的要求,生产队大队长都满口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二狗子和沈二娘分别了,从此以后村里再也看不到二狗子和沈二娘的身影,村里变得格外的宁静了起来,这种宁静村民们早已经不习惯了,他们习惯着有沈二娘和二狗子一起的身影的不平静的生活模式。自从二狗子踏入军营以后,沈二娘就再也没有到过院子,就连自家的大门的门槛都没有迈出来过,最多的时间都是依靠着半开的门而坐,目光呆板,凝视着远方,手里还拿着二狗子在部队里寄回来的军装照片,沈二娘想二狗子了。沈二娘变得郁郁寡欢,从此不再说话,后来不到半年,沈二娘就去世了,她再也等不到二狗子回来,再也看不到这辈子对自己最好的人,她是带有一丝失落而离开了这个人世,从此以后村里再也没有沈二娘这个人… …
服役几年后,二狗子开始转业到很远的地方去当了一名让我们羡慕不已的工人,退伍转业的哪一年,二狗子回过一次家,回来后,他已经没有家了,由于多年失修,爷爷留下来的房子早已破烂不堪。他这次回来主要是要拜祭一下他的双亲和爷爷奶奶他们,但他也没有忘记给沈二娘上了一炷香。再后来,二狗子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因为他在家乡再也没有任何牵挂,他在远方已经有了属于自己幸福的家。时间一长,村子里再也没有人提起过二狗子和沈二娘的事,只有深深地烙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