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子若轻尘的头像

子若轻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24
分享

王记饺子馆

从哈镇美食采风回来后,大家都还在回味着采风时邂逅的那些让人心心念念的特色小吃,因了这个缘故,我便又想到了王记饺子。俗话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过饺子。”觉得在府谷,再好吃的饺子,也没有王记饺子馆的饺子好吃。

王记饺子馆者,外地人在本县经营的老字号店,也是一家规模很小的饺子店。名字一般,不见经传,但食客们却趋之若鹜,交口相赞,县城老街里有名有姓的饭店不下几十家,而若论饺子馆,则独数此家,更无二家。

有朋自远方来,一句:“走,上王记吃饺子去……”就不知道包含着多少内涵。众里寻它千百度,一大碗水饺,就让王记饺子馆吸粉无数。

直到现在为此,王记饺子馆的老板我尚不晓得名字,人们都叫他老王,大约六十出头的模样,见人总是笑眯眯的,一脸真诚,看不出半点生意人的那种狡黠。

老王是绥德人,也可能是米脂人,我们这里把榆林市以南的几个县域统称南六县,所以对本地人来说算是外地人。其实,本地外地都不打紧,绥德县还是米脂县都不看重,饺子好吃才是重中之重。

这么多年下来,老王把个小小的饺子馆开的风生水起,热火朝天,一边赚着我们的银子,一边博着食客的眼球,攒下了人脉,也出足了风头。

从开张伊始的上世纪末一直到今天,王记饺子馆的店址改换了好几次,门面也变化了好多回,但迁来迁去,变来变去,老板没有变,味道没有变,饺子的价格坚持平民路线,随着经济发展价格虽有波动,也基本保持平稳。

这也是其能够走红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好吃还不贵,不需要你说的天花乱坠,食客们就认这个理。

我和王记饺子馆的缘源,大约要推到很多年以前。那时候,我刚从蒙地调回府谷铁厂工作,这个片儿店也刚来府谷县城开业,店面就选在离十字街不远的五金公司门前。

当时,十字街附近的新府食堂还在,每天顾客盈门。王记饺子馆就开在新府食堂的斜对,一排杂货门市的左边,几层细碎台阶的上面,很小的片儿店,餐厅连同厨房就是窄窄的一个小间,正中过道一条,靠墙方桌几张,尽管看上去简陋,却也让人觉得清爽。

吃货们得个空子赶来,风卷残云吃一盘羊肉馅饺子,再吧唧吧唧喝一大海碗饺子汤,临走的时候,大汗淋漓,满面红光,烟火日常,就过出了活色生香。

有一次,我和两个高中时的同学偶遇,大家便图谋一聚,在做东的那个同学提议下就去了王记饺子馆。

时隔多年,当时的具体情节已经忘记了,不过,吃的饺子却没有忘,因为那个味道真心很香,这是我第一次吃王记饺子,也从此就喜欢上了吃饺子,价格好像才一两元一碗,的的确确是既美味又实惠,一吃之下,和王记饺子馆就有点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一般的饺子,工序都一样。陷儿要用调料煨足,皮儿要用擀杖碾薄,然后巧手操作,装陷入皮,无缝捏合,这些动作一气呵成,饺子也包的浑然天成。但王记饺子馆的饺子皮不用擀杖,而是用手捏几下就包馅,可见其面和的筋道。

虽说是随手拿捏,可饺子出锅,饺子皮依旧很薄,入口倍儿爽,倍儿香。如此操作做还有一样好处,就是省却一道工序,缩短了饺子上桌的时间,让饥肠咕噜的食客减少了心急如焚的等待。

可别小看这上货速度快,天下武功,唯快不废,召之即来食之即去,也是王记饺子馆能够好评如潮的一个利器。

一般的饺子,都是用手挤捏成俊俏的形状,王记饺子馆的饺子,即使随手一握,也有模有样。更兼吃起来皮儿柔软,馅儿喷香,让你口舌生津,余味绵长,吃了一碗,还想再来一碗,想不吃到撑都难。

后来,随着店面扩大,王记饺子馆搬迁到了原水利队一楼,和我们单位正好相对,大约就隔一条马路的距离,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来二去,我没少光顾。

一般都是临时起意,吆喝几个同事,下班后不回家用餐,直接来到王记饺子馆打牙祭,在等饺子下锅上桌的时间,点一碟泡菜,要两头老蒜,一边喝啤酒,一边谝闲传。谈天说地,书生意气,不知不觉就熏熏然。最后一大碗牛肉饺子下肚,饱嗝儿打起,日子也就有滋有味。

那时候,府谷县的经济正在腾飞的路上。卖煤的卖煤,开矿的开矿,经营典当行的经营典当行,煤老板、大款、生意人、打工汉,鱼龙混杂,把个弹丸之地的陕北小县,生生打造成比肩接踵的繁华之所。

王记饺子馆,权谋机断,顺风撑船,仿佛一夜之间,店面大了,食客众了,雇的员工也多了,经常见店门口贴一张启事云:

“兹有本店招聘包饺子女工若干名,包吃管住,月工资X千元。招聘条件:年龄在35周岁以下,仪容端庄,整洁大方,没有拖累,手脚麻利……”

呵呵,这个启示有点意思吧,不像招工,倒像征婚。

不过也属情有可原,因为王记饺子馆的后厨和餐厅只隔着一扇大窗,是开放式的,厨师和帮工在里头的和面,拌馅,包饺子,顾客在外面都可以一目了然。这也正是老板的良苦用心,时移世易,人心不古,现在假食材,暗箱操作越来越多,王记饺子馆的操作过程干脆来个透明模式,便于大家监督。以此让你来的舒心,吃的放心。

从这一点看,王记饺子馆的招聘条件还是无懈可击的。不是说美食不如美看吗?厨房站几个美女,桌上放几样美食,岂不更能招徕食客?

以后的以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国家经济陷入低迷,府谷也概莫能外。当初人们头脑发热,把钱都放到典当行赚利息,钱是从银行贷,再到典当行放,结果,典当行一倒闭,银行催贷才不管你死活,人们就忙着躲债、要账,经济也随之一落千丈。

那段时间,大家不是在讨账或者躲债,就是在讨账或者躲债的路上,再不了就是在法院的民事诉讼庭上。这样的时候,即使山珍海味上桌,也味同嚼蜡,自然也没有心情惦记王记饺子馆的饺子香还是不香。

经济不行,好多饭店不是倒闭就是转让,但王记饺子馆依然如故地惨淡经营,期待着有朝一日可以时来运转,绝处逢生。

在此期间,王记饺子馆的门店又做了一次搬迁。这回搬到了紧邻秦晋饭店的永安旅馆二楼,店面小了许多,餐厅为丁字结构的一纵一横,满座可容纳二三十人。

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依靠多年积攒下来口碑和人脉,王记饺子馆不显山不露水地低调经营,终于走出了难以为继的困境,把老字号招牌一直悬挂到至今。

现在,王记饺子馆虽然没有了昔日风光时的红红火火、门庭若市,但店面依然挺立,饺子的味道仍然让人留恋。牛肉羊肉一日金贵至一日的今天,其饺子的平民价格仍然延续。至于二师兄身价倍争,早已经不是新闻。据说农村找对象相亲时,女方要问男方家里是不是养猪?还有一种调侃:肉店老板问买肉的顾客:“是首付还是全款”。

呵呵,肉价涨的疯狂,但王记饺子馆的饺子价格却没有怎么涨。我有一次和老板闲聊时说到这个话题,老板说了一番很有见地的话:他说:食材涨价大家都跟风,那是为了保持原来的利润。王记饺子馆不涨价,只不过是少收入了一部分利润,既然经济下行,生意都不景气,大家都少赚一点银子有什么不行?

从这一点上看,老板的经营有方,行事有度还是可圈可点。

生意兴隆时,不做假,不欺客。经营惨淡时,达观、顺其自然,该怎么办还怎么办。低调,稳健,不事张扬,正如老府谷人的处事方式——厚道、地道、有道。王记饺子馆能够混迹府谷老街二三十年,彰显老板的处世为人和经营理念。

前几年,电视台开始推出一个栏目:“舌尖上的府谷。”专门推广久负盛名的传统美食,风靡一时的有:刘亮凉皮子,古城蔺家各卜米凉粉,麻镇驴肉晚托……而且,在新区办过几次像模像样的美食节,上面提到的几家风味特色都在美食节齐齐亮相,既挣了银子,又赚了名头,可谓名利双收。

论资历,论美味,王记饺子完全可以登堂入室,比美食节之列,但王记饺子馆一如既往没有参与这些为了提高身价,夺人眼球的神操作,只是默默无闻地在老街一角的小店里包它的饺子,迎来送往的都是它的老顾客和回头客。

多少年了,岁月风风雨雨,时光起起落落,有时候擦肩而过,有时候刻意去过,留给我记忆深处的都是光影流走的各种风情,而王记饺子馆业已长成了府谷老街的一道靓丽风景。日子辗转,兜兜转转,无论美食的口味如何变换,只要说到饺子,我就会想起王记饺子馆的饺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