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空气很新,微风很轻,路旁遍布花木,树上时有鸟鸣,虽然太阳初升,但已经光彩照人。感觉又是一个见素见美,眉生细香的好日子,我便和文友们相约,一起去哈镇采风。
越高梁沟,过清水川,一路向北行,沿途都是耳熟能详的风景。故乡的这一方土地,尽管由于年轻时因远赴内蒙求学和工作,而略微有点生疏,但这几年,一有闲时就随着大家看风景,四面八方走,东南西北行,县域内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几次三番地来去,都已经看遍了,也看腻了。
不过,话说回来,今天要去的哈镇却还是一个例外。
哈镇位于府谷境内清水川的尽头,北去数公里就是内蒙古准格尔旗的五字湾乡。准旗以前的旗政府所在地——沙圪堵镇,离府谷只有不到百公里,相比之下,很是繁华。已经过去的上世纪末,一直是府谷人逛大城市的首选之地。而经哈镇进入准旗,就是人们到沙圪堵开眼界的一条必由之路。
所以,哈镇这个地方,虽然弹丸之地,却也小有名气。
大约十多岁的时候,因大姐家住在准旗五字湾乡的王其疙瘩村,我跟着母亲去探望姐姐,路过一回哈镇,但现在想来对于这个小镇已经完全没有多少印象,只依稀记得乘了一辆老式解放大卡,沿清水川河滩一路黄尘,坑坑洼洼的河床,卵石成堆的便道,让大卡车如同风浪里的一叶小舟,左右摇晃,起落无定。
车到哈镇终点站,再往北就跨省,两家没有班车通行。我们在哈镇吃了一些家里烙好的干饼,喝了一点凉水,又肩挑怀抱,带着大包小包,向十几里外的内蒙挺进,然后上山下沟,不知道走了多少时间才到了目的地。后来,好像还路过一回,不过,是夜里,只看到一片黑咕隆咚。
当时留在记忆中的哈镇,也就是那一大块硬的能磕掉牙但香美无比的干饼。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今天的哈镇之行,竟然也与一场美食邂逅,当然,此是后话,暂且搁下。
就这样,正抚今追昔,感慨岁月繁稠,感叹世事如流,我们乘坐的中巴车已经来到了哈镇街头。
随着众人下车才发现正赶上这里过集,感觉哈镇还是老样子,街道不宽,巷子狭窄,集市上尽管人不很多,却依然显得拥挤不堪。沿街摆摊叫卖的小贩不少,真正买东西的人却不多。其间,有卖鸡的,卖鹅的,还有卖衣服杂货和小吃的。有省亲返乡的城市人,有赶着驴车的老大爷。熙熙攘攘,自成一道风景。
因为和蒙地相邻,总感觉乡民很坦诚,言语和行事颇有豪侠和粗犷之风。我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转了一圈后,对哈镇的街巷、风俗人情以及今天这个集市的内涵,已经一目了然。
这个地方,短街窄巷,七拐八绕,几乎没有一处巍峨高耸的建筑,不过,屋舍看上去有了些年头,有一处弃置的老屋,房檐缺失,主梁歪斜,但从架构上看,有柁,有檩,有椽子,这些木质建材,现在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所以,今观之,尚觉古朴雅致,不入俗流。
哈镇学校座落在街道东北角,规模建制不算小,因“哈工大”的名气,同行的老师便戏称其为“哈大”。不过,“哈大”吸引人眼球的当数校院内的秀芳楼,这是当年马占山将军建造的图书馆。为二层柱体构造,一楼放置了一些抗战纪念品,二楼有木梯相通,但入口却被一块铁皮盖住了,据说是为安全起见,也据说上面空空如也。
其实,作为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应该好好打造一下才对。让游客和莘莘学子们时常忆苦思甜,吃水不忘挖井人,感知今天安逸生活的来之不易,对扭转时下年轻人贪图享乐的风气,提升国民素质都很有意义。从目前的情况看,可能当地的官员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一圈转下来,午时渐近,酷暑逼来,天气已经变得热不可耐。汗水开始泛滥,肚子也在叫唤,于是来到一个名字叫“六六顺”的酒家,这可能是哈镇街上颇负盛名的一个饭店,据说所有菜肴都有特色,所有食材都自己操作,是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
这年头,大肉珍馐见怪不怪,肥鱼海鲜不受青睬,食客们喜欢农家菜,要的是原生态,不只要美味,还要有口味,更讲究品味。
既入座,但见三两样蘸料,五七种凉盘。匙筷精巧,碟碗耐看,中排边列,大杯小盏,真是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美食不如美看。”不过,对于饥肠咕噜的大家来说,美看事小,美吃才重要。眼见得精美菜肴陆续摆齐,文友们便一齐动手,直奔主题。
凉菜抢先上来,大大小小依次排开。里面首推一种本地名吃,叫猪灌肠。是把清洗干净的猪肥肠,灌入加了肉末、葱姜以及其它各种调料的荞面糊,在大铁锅里面蒸熟,然后蘸着蒜泥醋汤开吃,是疗饥解馋的美味,也是下酒佐饭的上品。
挨着我坐的杨老师是性情中人,也是很有范儿的吃货。他品尝过之后,赞不绝口,极言其美,我便紧随其后,大快朵颐。
其实,我觉得另外一种风味米凉粉更美。此物,晶莹如玉,透亮若脂,软滑似酥,尤物也。
今天店家的米凉粉显见是做足了功夫。观之,晶莹剔透,清新爽滑,软韧鲜嫩。 食之,绵柔滑腻,唇齿生香,脾胃舒坦,余味悠长。一吃之下,便心心念念,再不能忘。
米凉粉这种东西无怪乎称其为粉,真心是粉妆玉砌,欺花胜雪。旁边置放的则是香气扑鼻的大海碗调和汤料。即使不入口中,食欲已经大增。
好吃也到罢了,店家更在一边推波助澜,言米凉粉开胃泻火,清心明眼,提神醒脑,养容补颜。哈哈,看来今儿不吃到撑显然不行。
其实,要说泄火清胃,不能不说本地的另一风味——酸粥。操作过程是把质量上乘的新米放在谓之浆水的酸汤里面发酵,然后捞出来在锅里闷成粥即可,我说出来简单,做起来却难,要把握火候做到恰到好处更难。行家里手做出的酸粥,米粒饱满,色泽金黄、微酸带甜、滑黏清香,余味绵长。食之清热,败火,开胃,健脾。对于居家小户而言,实是不可多得。
有《卜算子.咏酸粥》为证:
米饭送夕凉,酸粥迎春晓。
佐以葱花腌蒜头,吃过都称道。
看淡肉夹饼,讨厌小笼包。
纵使果腹尽素食,也比油污好。
说来话长,还是书归正传。我们品尝的可能急了一些,精美凉菜里还有一盘猪头肉也可圈可点。街头小贩卖的猪头肉大都是作表面文章,颜色好看,但味道却一般。六六顺饭店的卤猪头肉据称是古法炮制,秘方打理;其味入口,香而弥久,肥而不腻。
知情者说其店每每:猪头肉香招蜂惹蝶,往来食客比肩接踵。我四顾与座诸君,但见食者啧啧有声,互相抿嘴,竖指,言语不及表述,而猪头肉之香美,则潜心入肺矣。
未几,热炒陆续上齐。记有:肉砂锅、清炖鱼、黄焖鸡,七七八八,诸如此类。其中,炒豆腐特别鲜嫩,让人印象深刻;炒蘑菇口感厚重,让人回味无穷;闷鸡肉别有异香,让人食之难忘。
其中有一道菜名字叫拔丝山药,就是把马铃薯用黄油煎炸,至熟再以糖汁浇注,成黄亮色泽,晶莹剔透。以筷夹起,则糖汁成线,互为交连,牵牵拌拌,丝丝缕缕,是为拔丝。真是别处不多见,此间独一家。能文的孙老师触景生情,当即口占一绝:
马铃薯块冰糖烧,,
赤焰暴炒火候巧。
金黄绒丝千条拉,
甜绵酥软万般好。
其时,菜上八味,酒过三巡。菜是六六顺的招牌菜,酒乃本地佳酿康万春。说到康万春酒不得不多说几句。康万春酒美,美就美在窖藏二字。这家酒厂位于海则庙办事处的孙崖尧村,厂区傍山,山削为壁,壁上凿开,洞里就是康万春酒坊的藏酒所在。
此洞深约数十米,为"几"字形。从左面的洞里进去。通身纵贯,再从右面的洞中出来,入口和出口相间不过数米,外置一室,正好将洞口包罗在内。室为展品室,洞乃藏酒洞。康万春酒的特点是纯粮食佳酿,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洞藏,据说所有产出的美酒,都要珍藏至少五年以后才面世。在此期间,概不外售。而且,卖酒则卖酒,却从不大张旗鼓地去打广告,搞推销。因为,那样实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康万春酒坊,虽处深山野岭,貌似长在深闺,但早已名声远扬,好饮者,尽人皆知,无有不识。上门买酒的人常常三三两两,络绎不绝。紧俏时候,更得排队预约。其名气之可观,从中能见一斑。
另外一点,衣不如新,酒不如旧,会喝酒的人都知道:越是够年月的珍藏,喝起来才越有分量。因此酒坊主人张总又在门口开挖地窖,准备老酒一部分洞藏,一部分窖藏,反正所有的美酒,都一定要放够时间才露面。这也是康万春酒能够让人为之倾倒,心心念念的另外一个原因。
话题可能有点扯远了,但自古才子风流,佳肴美酒。只有二者得兼,相辅相成,才可以尽兴。我赘笔这些,其实,就是想说明:这一餐美食打动人心。
席间,有主人时致殷勤之意,有歌手大行演乐之技。有书法家泼墨挥毫,有文友即兴献艺,真正是其乐滔滔,其意融融。
但这些都无从说起,因为,我已经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