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曦昌的头像

王曦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06
分享

小人书

小人书

王曦昌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的童年几乎都与小人书(连环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我的童年也是一样,小人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我的家乡是个半山区,若论此地山的归属,算是长白山余脉。那时候,交通不便,没有电,也没有收音机,几乎处于半封闭的状态。全公社七个大队,都分布在不同的山脚下或者山坳里,所有的路都是土路,所有的河床上的桥都是用石块垒砌或者用两根木头随便搭起的便桥,每逢连雨天,什么车都不能通行,几乎一年中很少看到汽车的踪影,整天见到的是牛车马车毛驴车,听到的是鸡鸣狗叫、牛哞马嘶。偶尔来了一辆大解放或者拖拉机什么的,孩子们都会围上半天看稀罕。当时每个大队虽然都有一所小学校,但学校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小学校能有300多学生,而小的小学校也就是100多学生。不管小学校的学生多少,7所小学校都没有图书阅览室,更谈不上图书馆了。就是公社的中心小学,也没有图书阅览室,所有的小学生几乎都没有课外读物。实事求是说,我在读到小学的4年级之前,还没有见过小人书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们那地方,几乎每户人家都为填饱肚子起早贪晚地在田地里劳作,哪里顾得上孩子的课外读物呢。再说,在孩子家长那里,或者说,在小学校的教师那里,从来没有听说过“课外读物”这四个字。孩子们上学用的书包,很多都是孩子的母亲用一块简单的布料缝制的,使用文具盒的学生,都是一种奢侈。我们小学生用的笔,除了铅笔外,一般使用的就是用箭杆(截取的高粱秸秆的最上端)上安装上一个笔尖,然后,蘸着蓝色的墨水写字,当然,墨水也不是买现成的墨水,一般都是在小卖店买的蓝色的颜料片,化成墨水。所以,上学时,不仅要带着箭杆制作的笔,还要带上自制的墨水,一不小心,墨水渗透出来,书包里的书和本子,就遭殃了。在这样的环境里,谁敢奢侈能买小人书看呢。那时候,我们小学所有的小学生,几乎都没有课外读物,我们下学了,如果太阳没有落山,就操起农家的劳动工具,帮助父母做农活了,而秋冬季节,最常做的活计就是打柴禾或者拿起粪筐子去捡粪。

我上小学4年级的时候,暑假结束刚开学,班级里一个叫黄河的同学,带来几本小人书,这可是稀罕物,记得一本小人书的名字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本是《杨门女将》,一本是《白毛女》,同学们都争抢着看。黄河同学的舅舅在沈阳,是他在暑期去舅舅家,临走时表哥送给他几本小人书。

这个黄河,平时学习不好,而且喜欢打架,给同学留下的印象是个极其调皮捣蛋的学生,学习好的同学,都不跟他来往。黄河发现他带回的小人书,同学们都特喜欢,他就想歪主意了,他把三本小人书都收了回去,然后规定:谁看他的小人书,必须给他一支铅笔,或者给他一块橡皮。这样,有的家里没有钱的同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身边的同学看小人书,还有平时跟黄河关系不好的同学,就是拿来铅笔和橡皮,黄河也不借给看。我没有多余的铅笔和橡皮,但是我又特别想看黄河的小人书,我问黄河一个琉琉能不能换看一本小人书,黄河先是不同意,后来,在我的央求下,终于跟我达成协议,黄河先让我看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可以说,这是我小时候看的第一本小人书,一看就入迷了,反复读了好几遍,我当时想的是,我看这本小人书的权力是拿一个琉琉换的,那我就要多看几遍,否则,我就亏了。看过黄河的三本小人书后,我就期待能看到更多的小人书,但这个期待让我落空了,一是不知道哪里卖小人书,就是知道了哪里有小人书卖,我也买不起,家里根本就没有钱买小人书,不光我家买不起小人书,学校里的小学生,基本上都买不起小人书。

我第二次接触小人书,是我考上初中以后,在县十六中读书的时候,班级里有几个同学,他们的家就住在镇上,有个同学叫金景贵,家里有小人书,而这个同学跟我关系还不错,他的小人书,经常借给我看。记得当时看过的小人书有三国方面的《舌战群儒》《姜维献书》《草船借箭》《张松献地图》《煮酒论英雄》《单刀会》等;《水浒传》方面的有《快活林》《李逵元宵闹东京》《林冲雪夜上梁山》《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石秀探庄》等,此外,还有不成系列的《东郭先生》《鸡毛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杜十娘》《西厢记》《山乡巨变》《木兰从军》《宝莲灯》《红岩》《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等,此外,镇上有专门租借小人书的小铺,我也偶尔去光顾,但看一本小人书,需要1分钱租金,所以,不能总去租书看。后来,“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在“破四旧”的时候,我们学校的红卫兵发现不少小人书宣传封资修黑货,凡是能找到的就都给没收、统一烧毁了。

再后来,学校不上课了,我跟同学开始大串联,先去的是北京,在北京住了29天,正好赶上了毛泽东主席接见红卫兵。回来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在我去北京的那些日子里,她几乎每天都去学校打听我的消息,要知道,我们家距离我上学的县第十六中学,路程是9公里,而且要翻8个大岭的。我从北京回到家里,母亲是又惊又喜,但她不让我再出门去搞什么大串联了,他真的担心15岁的我,在大串联中发生什么意外。母亲为了把我留在家里,开始到远远近近的亲属家里去借书给我看。要知道,母亲可是不识字的,她根本就不知道什么书有用,什么书没用,但母亲还是千方百计给我借了《大八义》《小八义》《三侠五义》《封神演义》《西游记》《杨家将》《呼家将》《罗家将》《隋唐演义》等书给我看,我当时根本没有鉴赏图书价值的能力,所以,母亲给我借来什么书,我就看什么书,这些书中,有的是唱本,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些书叫做通俗小说。但母亲一直没有借到小人书,现在想来,那个时期,农村人很少有买小人书看的。

想想我走过的人生,最感兴趣的事情,还是看书。我对图书的喜爱,始于小人书。后来,上了大学,视野逐渐开阔,方晓得小人书是少儿的启蒙读物,想要从书中获得知识和启示,还得看图书馆收藏的成人书或者去书店购买各种图书。当然,世上的图书浩如烟海,不管怎么喜欢都是看不完的,只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书看。

磕磕绊绊的生活告诉我,有书相伴的日子,就不寂寞,活得就充实。书,永远是我最亲密的伴侣。

  (此文发表在《夕阳红》杂志2022年9月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