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晓峰的头像

王晓峰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5/17
分享

我读刘庆邦之四:清汤面里情谊深连载

刘庆邦是我熟悉的一个作家,说熟悉,一个是他和我有类似的工作生活经历。我和庆邦老师都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然后到煤矿参加工作,先是在井下一线,后来到地面。刘庆邦到地面后先是去了矿工报,后来又去了北京的中国煤炭报,当记者下基层采访写稿子,编副刊写小说当作家,书出了一本又一本,奖拿了一个又一个。而我呢,从井下到地面后,先是在矿党委办公室当了9年秘书,后来又到矿务局总医院办公室当了8年的副主任、宣传科长,这一、二十年时间,主要职责是给领导写哪些“同志们+加冒号”的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和经验材料,到医院后,还兼职抓宣传编院迅(医院内部期刊,一月一期),给矿工报、煤炭报写新闻稿子。为了写稿子,业余时间走遍了矿区数十里的边边角角,当然,业余的业余我也学写小说,后来又换单位还是写材料搞宣传写新闻,业余的业余还是学写小说,二十多年过去了,基本还停留在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再一个说熟悉,是他的小说我看的多,刘庆邦老师写的小说,不论是农村题材的,还是煤矿题材的,所描写的生活都是我熟悉的,有些甚至也是我所亲身经历过的。

刘庆邦很善于描写生活,这些从他的众多小说中可以看的出来。下面,就他的短篇小说《清汤面》谈一些体会。

清汤面,也叫白皮面,常用做法是锅内放清水,加热至水开,再把面条放进锅里,等面条煮熟的时候洒适量葱花、麻油和盐,这种面条的好处是香而不腻,特别适合胃口不好或有病初愈的人吃。然而就是这种最普通不过的清汤面,在作家的笔下却被描述的绘声绘色,一波三折 ,风生水起,充满着缕缕温情和人间的正能量。

刘庆邦擅长写人,擅长写人的心理,特别是细节的描写,这些从《清汤面》开头女工们捡矸石可以看得出,虽然我也是个老煤矿了,但这样细腻的文字我真写不出。

《清汤面》的故事很简单:向玉秀是煤矿工亡职工的家属,丈夫遇难以后,矿上安排向玉秀到捡矸楼上班,因为要上班,上小学的女儿喜莲就无法照顾,向玉秀就给女儿喜莲发3元钱,让女儿每天中午去杨旗阿姨店里吃一碗清汤面,故事就此展开。

喜莲第一次去杨旗店里吃饭,杨旗说啥也不要喜莲的钱。喜莲回去给妈妈向玉秀说,向玉秀知道,杨旗不收喜莲的钱,其实是同情没爹的孩子。向玉秀是个刚强的女人,这从她教育孩子的点滴中可以看得出来。向玉秀自然不会让女儿白吃人家的饭,于是,就又拿出3元钱,和上次的加在一起是6元,让女儿明天一定交给杨旗阿姨,并说如果不收就不来吃饭了。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向秀玉下班回到家,喜莲一见她就哭了,哭得很伤心,还说明天不去外边买饭吃了,中午不用吃饭了。向秀玉一看就知道,喜莲没有把钱交出去。向玉秀就去找了杨旗。杨旗说,咱两个,你是谁,我是谁?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自家孩子在这里吃碗面条,我让孩子花钱,我还有一点人心吗!别的我不说,谁让咱姐妹是一样的命呢!

看到这里才明白,杨旗的丈夫和向玉秀的丈夫是在同一次矿难中遇难的,向玉秀让女儿去杨旗的店里吃饭,原本也有照顾杨旗生意的意思,现在杨旗不收喜莲的饭钱,同样也是因为同病相怜的因素在里面,但生性刚强的向玉秀自然不能容许女儿白吃饭不掏钱,最后以如果不收钱就不让孩子来吃饭了“要挟”,杨旗只好妥协。但收钱是收钱,杨旗还是额外给小喜莲在清汤面里卧了个鸡蛋。为了不接受她人的怜悯,向玉秀宁肯多花钱也不让女儿再去杨旗的店里吃饭了。

到这里,故事似乎已经接近了尾声。但作家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笔锋一转,说一天晚上杨旗找到向玉秀说,你还让孩子去我的店里吃饭吧,要不,我的店就开不下去了。向玉秀问杨旗是不是有人为难她了?杨旗说,不是别人难为我,是大家对我太好了。杨旗说现在才明白了,那么多人到她的面馆吃饭,不是因为清汤面有多好吃,是矿上的人在抬她的生意。尤其是杨旗最后的一句话“秀玉,我的面馆不能再开了,你跟装煤楼的领导说说,我跟你一块儿去拣矸石得了”,一席话,使一个不甘他人怜悯、自立自强的矿山女人形象得到了提升。

刘庆邦的小说,通篇充满着正能量,在这里,作家没有给我们刻意展现工亡家属艰难困苦的日子,而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将人间的最美的温情,在向玉秀、喜莲、杨旗几个人物之间呈现出来。

是啊,向玉秀让女儿去杨旗的饭店里吃饭、照顾杨旗的生意是因为她和杨旗同是天涯“落难”人;杨旗再三不收小喜莲的饭钱是因为她和喜莲的妈“同病相怜”;大伙儿都去杨旗的饭店里吃饭“抬她的生意”也是因为同处矿区一片天;众人去杨旗的饭店里吃饭多给了钱不让找钱更是体现了矿山大家庭一人有难大家帮的人世间的最美情感。

《清汤面》这篇小说从头至尾蕴涵着浓浓的人情味,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娓娓道来,读起来很美,很舒服,通篇洋溢着浓浓人情味。

谁说煤矿职工不懂爱也不懂情,要我说,煤矿的男人女人是最懂得爱、最懂得情的一个群体。由此,我想到了作家的另一个短篇小说《草帽》,写了一名矿工在井下出事故遇难后,为了使遇难矿工的妻子蓝翠屏尽快从苦难中走出来,掘进班的职工在班长梅玉成的带领下,帮助蓝翠屏在井口摆了个混沌摊。在二十世纪末煤矿最困难的日子里,全班矿工在井下达成了约定:全班十二个人每人每天去蓝翠屏的摊上买一碗混沌,使蓝翠屏的生意能够支撑下来。最后,也许是有人走漏了消息,也许是蓝翠屏自己觉悟,总之,蓝翠屏在知道掘进班全体职工在井下的约定后,痛哭了一场,再也不去井口卖混沌了。

不同的故事,同样的温情。我喜欢《清汤面》,喜欢清汤面这种清淡、悠远、香美的味道,耐人回味。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