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心刚的头像

王心刚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4/17
分享

仰望东山

在梦里,我常常徜徉在青石古道,流连在通天路,往返在花桥。这里的一切让我如此难以忘怀。每当有人问我家乡最值得称道的是什么地方,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五祖寺。

钟磬声声,梵音阵阵。仰视北纬30度,五祖寺以别样的禅宗文化吸引了天下人的眼眸。

五祖寺位于黄梅县城北12公里的东山,故五祖寺又称东山寺。五祖寺既是禅宗五祖弘忍的说法道场,又是六祖慧能的得法受衣之地,它既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国际上,特别是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享有至高无上的盛誉。

五祖寺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甚多。从一天门踏上青石古道,可直达白莲峰,沿途有释迦多宝来佛塔、二天门、千佛塔、东塔林、十方佛塔、飞虹桥、求儿塔、油朴树、洗手池、法泉、通天路、授法洞、棋盘石、大满禅师塔、讲经台、象石、放光石、飞来石、德福石刻、白莲池、白莲峰、钵盂石、碧玉等几十处。千百年来,五祖寺既古色古香,又历经沧桑。

据史料记载,禅宗是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传到中国的,达摩被称为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在少林寺面壁而坐,慧可晨夕参承,达摩传心法给慧可。慧可即禅宗二祖。后慧可传袈裟给三祖僧璨。僧璨又传法给四祖道信。后道信将袈裟传给得意门生、五祖寺创始人弘忍。

弘忍(60l一674年),俗姓周,湖北黄梅人。七岁时,从四祖道信出家,十三岁时正式剃度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禅法。永徽三年(651年)道信付法传衣给他。道信圆寂后,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由于学禅的人日益增多,唐永徽五年(654年),弘忍到冯茂山建立东山寺,又称五祖寺。

青灯黄卷,在寻常人眼里,是一种愁苦莫名的生活。但是,弘忍把它看着是一种召唤,一种朦胧的启示,一种隐隐约约的力量。

弘忍是个律己非常严的人。

学禅期间,他黎明即起,挑水劈柴,打扫寺院,舂米磨浆,乐此不疲。静寂的夜晚,伴随凄清的山风,伴随山里浮荡的明月,他静坐习禅,默诵经文。

“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他把这两句话写在纸上,张贴在禅房,时刻警醒自己。

在东山,弘忍大开法门,接引道俗、四方学众。鼎盛时期,东山学道者千万人,常住门徒多达千余人。朝觐者迁延不息。

吉祥之地,引来天下高僧结庐修行,孕育出源远流长的禅宗文化。

弘忍的得意门生是神秀(606—706年)。神秀早年博览经史,唐武德八年(625年)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五十岁时,到五祖寺参遏弘忍,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以求法。平日“禅灯默照,音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出文记”。如此六年深受弘忍器重。弘忍称:“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唐咸亨三年(672年),五祖寺又来了位求法的僧人惠能(慧能)(638—713年)。惠能是广东新兴县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卖柴养母。因闻人诵《金刚经》有所领悟,于是到黄梅东山谒弘忍。弘忍遂命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

相传弘忍有一天为了考验众弟子对禅法理解,准备付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当时,上座神秀作了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指拭,莫使惹尘埃。弘忍看后对大众说:后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劝大家诵之。在碓房劳动了八个月的惠能听人诵之,认为还没有吃透禅法,便改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即于夜间召惠能试以禅学造诣,传与衣钵,当即送他到九江渡口,叮嘱他南下隐居,等待时机。

弘忍圆寂后,神秀在北方弘扬禅宗,成为中国禅宗北派的创始人。惠能在南方传播禅法。从此,禅宗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流传甚广,成为中国佛教的主要派别。

说到五祖寺,我们不能不提东山古道。这条古道依山就势盘绕而上,原是人们登山寻胜的唯一通道,由北宋年间五祖寺住持及各地信众募化修成。因年久失修,东山古道出现了石块移位、下沉等不同程度损毁。为了保护丰富而独特的禅文化资源,加快禅文化旅游区建设,黄梅县报经国家和省文物局同意,对五祖寺东山古道、二天门、古山门3个单体建筑进行了抢救性保护维修。

走东山古道,必须经过一天门和二天门。一天门位于东山南麓古驿道北边三岔路口,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它是用巨快青石砌成,有四足落地式的门楼,足跨登山古道两旁,巍然屹立,十分壮丽。此门是过去拜谒五祖寺必经之门。二天门位于一天门至禅林寺院中间山傍古石道上,始建于北宋宣和中,后来屡经维修,至今尚存。走进一天门,远远地我们就可以见到不少佛塔,它们风格各异,格外惹眼。

进入二天门,佛塔就更多。往北不远,迎面小冈上有释迦多宝如来佛塔,此塔为北宋宣和三年(1121)募化修建。塔体呈八角五级,高6米余,雕刻秀雅玲珑。

《兴复寺田碑》也在近处。它为明万历二十三年明代进士、大同巡抚石昆玉、汪可受同立,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石昆玉、汪可受为黄梅贤达,素有信根,以清廉著称于世。两人念五祖寺弘法演教之不易,以及众僧修行之艰辛,特捐课担五百,以此碑为证,告知子孙“植万劫不朽之善根,证九品不退之胜果”,所捐寺田永世不得返要。该碑刻是黄梅县五祖寺保存较好的文化古迹之一。

二天门上的飞虹桥兴建于元代,桥横跨两山涧谷之上,下有泉流不断,上为向蔡山民出山之路,故称为道源桥。飞虹桥宽5.16米,高约8.45米,长33.65米,无墩,成一弧形飞跨南北,其气势堪称巍峨。

飞虹桥下是飞流而下的山涧。

在这里歇息的山里人告诉我们,天清气朗,飞虹桥安然宁静。而大雨初晴,桥下洪流滚滚,巨大的水流声可传到十里开外,极为壮观。

五祖寺建立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弘忍圆寂后,他的弟子建全身塔于东山之阳,唐代宗溢其为“大满禅师”,塔称法雨塔。宋朝神宗至徽宗年问,弘忍第十五代法嗣法演禅师,住持五祖寺,大兴祖庭,“光明照人,克世其家”,时称“演公天下第一宗师”。微宗为之御书“天下禅林”。这时有殿阁楼台二千五百余问,来学禅的常达千人……

在我的心中,五祖寺仿佛天人撒下的珠子,金光灿烂,古色古香;又仿佛厚重的人文,历经沧桑,流光溢彩。

东山,禅宗的旗帜。

仰望东山,我写下内心的虔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