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现科的头像

王现科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3/21
分享

榆钱飘香

“哥,榆钱你要不要?”

“不要!”

前天晚上,与一哥们喝酒聊天时,他的电话响起,对方是他老家的一位亲戚,说是给他带来了点蔬菜和榆钱。电话中,哥们说榆钱他不会做,就不要了。

听到榆钱两个字,我顿时脱口而出:“要,要……”

哥们听到我的话,连忙改口将榆钱也要了下来。

第二天中午,哥们打电话说,榆钱到了。看着他拎来的一小袋翠绿的榆钱,我兴奋极了。捏起一朵,送进嘴里,慢慢咀嚼着春天的味道,思绪却早已飘荡到了那曾经的岁月里。

我的老家在豫东平原的小村中,记忆中,村前村后都长着高耸入云的榆树。我老家宅子里的空地上,也长着四五棵高大的榆树。每年春分前后,榆树的枝条上便会挂满绿中泛着浅黄的榆钱,沉甸甸的压弯了树枝。这个时候,是人们收获春天的季节。村民搬来梯子,扛着长长的铁钩,身形矫健着蹭蹭几下爬上了树梢,将一串串的榆钱钩了下来,散落在地上,仿佛洒了一地的绿色的硬币。妇女、小孩儿,欢呼着捡起一根枝条,用手轻轻一捋,鲜嫩碧绿的榆钱落满了竹篮。

“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清明过后,树枝上的榆钱就会变黄,再蜕变成白色,一阵风吹过,轻飘飘的榆钱随风飘落在房前屋后。白色的榆钱被一抔泥土揽入怀中,给予雨水的滋养,便会拱出一株嫩芽来。这株嫩芽或长在河沟岸上,或扎根屋后的瓦砾中,只要有阳光和雨露,几年后便会成长为一株挺拔的大树。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外形圆薄如钱币,故得名榆钱。因它与“余钱”谐音,民间因此便有吃了榆钱有“余钱”的说法。

有没有余钱,似乎并没有人考证过。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榆钱在青黄不接的季节里,解决了人们的口粮和蔬菜的问题。

榆钱的吃法有很多种,但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榆钱窝头。

把榆钱洗净控干水分,参入小麦面粉或者红薯干面,和水搅拌均匀,用手团成窝头的形状,放入蒸笼中蒸熟后,热腾腾的榆钱窝头便出锅了。吃榆钱窝头的时候,沾着滴了香油的蒜汁,清香的榆钱和着蒜泥的辛香和香油的清香,那种滋味简直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美味。

榆钱飘落,榆叶便吐露在枝头。脉络清晰、形似小扇子的榆叶,鲜嫩的时候也是一道可口的美味,口感上虽不如榆钱的鲜嫩,却也是十分的清香。记得年少时,每年的这个季节,奶奶做午饭的时候,总会捋一把榆叶,烧一锅榆叶汤面条。一片一片绿色的叶子,漂浮在锅内,让人看上去很有食欲。这样的榆叶面条,我们常常能吃一个多月的时间。不知道是何原因,到夏季的时候,有的榆叶上会长出一个暗红的小包,形状好似人的耳朵下长的”一样。掐开小包,里面空空的。是何原因,却难以找到答案。

榆树的生命力十分强大,无需人们的刻意护理,便能长得高高大大的。人们给予榆树的很少,但榆树馈赠给人们的却是倾尽所有。在那个饥荒的年代,一棵树就能养活一家人的传说深入人心,沟沿边、道路旁、小院内、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均能看到榆树那伟岸的身影。无论是种植的还是自生的,榆树都给予人们春天的味道。

或许是榆树的博爱,天气暖和的时候,榆树的身躯上便会生出很多树虱子,这些蠕动的小虫子紧紧地趴在树干上,贪婪地吸允着汁液,竟然把一棵高大的、生机盎然的树变成枯木。人们因为厌恶这种贪婪得让人恶心的虫子而放弃了榆树。

榆树渐渐地淡出了房前屋后,离开了农家小院,远离了曾经挚爱的村庄。人们对榆树的记忆,只有在春风吹拂的时候,春天的味道才会勾起心底里的记忆。

记得三年前的春天,周末回老家的我刚一进门,妈妈便从厨房拿出一个榆钱窝窝,用手一掰两半,分别递给我和妻子说:“趁热,快尝尝鲜!”

“哪来的榆钱?”

“隔壁你大嫂家刚蒸的,我已经吃过一个了,你快尝尝!”

一旁的奶奶笑着说:“吃吧,吃过榆钱窝窝头,死了都不愁!”手拿榆钱窝窝,我掰下一块放进嘴里咀嚼,一股清香顿时充满了口腔。

榆钱窝窝头是邻家大嫂蒸的,她走娘家时刚好赶上娘家人在捋榆钱,就带回了一些榆钱,拌上面粉,撒上佐料,用手捏成了窝窝头。看到我的妈妈在路上散步时,便大声喊道:“婶子,快过来,我给你尝个鲜物!”

热腾腾的榆钱窝窝出锅了,大嫂豪爽地抓起几个窝窝头,用白布包好塞给妈妈:“拿回家,让俺奶也尝尝鲜!”

“总共4个,我和你奶奶分别吃了一个,你们吃一个,剩下那个你们拿到许昌,给俺的孙子吃!”妈妈一边看着我们吃窝头,一边絮叨着。

看着眼前的这兜翠嫩的榆钱,我的眼前再次浮现出了奶奶那心满意足的笑容。榆钱飘香了,在另一个世界的奶奶,您能否再次咀嚼这春天的味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