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熙之的头像

王熙之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4/17
分享

昆山落聘记

N多年前,我曾两次到周庄,并差点儿成了周庄的居民,但最终还是与她擦肩而过。只是,那时的周庄刚有点儿名气吧,远比不上现在的繁华。

那年7月中旬,我和校友小钱相约去昆山应聘当教师。那时,从芜湖乘火车经南京到昆山需要七八个小时。那天,我们是夜里上的火车,到昆山站时天已大亮。出了火车站,我和小钱径直朝市中心赶去。一路上,看见街头到处是欢迎大学毕业生来昆山落户的标语。后来才知道,那时昆山正值撤县建市,城市建设百废待兴。

上午八点多钟,我们找到市教育局。当时来人事科办事的人很多,他们大多是从外省调入昆山的教师。过了一会儿,一位姓焦的科长接待了我们。焦科长一边询问情况,一边翻阅我们递上去的材料和证件。听完我们说明来意后,焦科长起身朝他背后墙上的地图指了指,然后先对我说:“你是学文科的,派你去周庄怎样?那儿离大观园不远。”我点点头。心想:只要能来昆山当教师,去哪儿都行。我看了看贴在墙上的地图,只知道周庄是昆山南面的小镇,更不用说后来才知道的“大观园”了。

过了一会儿,焦科长转身落座拨通了电话,他和对方在电话里说了许久。因为说的是方言,我几乎没听懂他一句完整的话。但我猜想,肯定是在为我联系的吧。果然,通完电话后,焦科长叫我立即到周庄中学去一趟,并说校长正在等着我呢。随后,小钱也被安排去了淀山湖中学。我们离开市教育局后心里一阵窃喜。

和小钱匆匆作别后,我坐上了开往周庄的班线车。汽车在烈日下穿行,四十分钟后便到达周庄中学。刚跨进校门,就见到在传达室等候我的校长和教导主任。走进办公室,他们见我浑身已湿透的样子,替我端来一盆凉水,叫我洗了洗。然后给我泡茶倒水,向我介绍学校情况,认真翻阅我的自荐材料和证件。教导主任看上去四十岁上下,说一口浓重的吴方言。听他说了半天,才知道他们急需英语老师。我的爱人正是教英语学科的,他们对我们打算来校工作表示欢迎,并同意我和爱人一同调动。校长说:“如果你们来周庄,合同年限最少要签八年,你得事先和家里人说清楚。”我当时倒没把这个放在心上,但校长还是把它说在了先,大约是在替我着想吧。后来,我才知道那位校长姓蒋,是我们安徽老乡,看样子就是一位热心肠的人。

从周庄回来后,我便开始跑起调动的事,一个星期下来还算顺利,商调函也拿到了手。可是有一回,一位熟人跟我说:“父母在,不远行。”正是这话话后来却搅乱了我们的想法。当时我们的孩子才三岁,一家三口去周庄,房子可以租,但孩子怎么办?一连串问题,似乎都接二连三地蹦了出来。但我还是决定再去周庄一趟。

第二次到周庄,已是8月下旬。在市教育局,与焦科长一见面他就对我说:“因为你后来一直没有联系,我们已安排别人去周庄中学了。”他还从抽屉里拿出我的同伴小钱写给他的三封信,说小钱来昆山工作是有诚意的,调动的事也已基本落实。我明白这落聘的责任全在我自己,但我还是去了一趟周庄。蒋校长说这时候已经迟了,我知道调动的希望已全没有了。中午,蒋校长和教导主任把我带到学校对面的一家饭店安排了饭菜,跟店老板说费用记在学校的账上,然后他们告辞了。望着他们,我那时真的感激万分。吃完饭后,我匆忙赶回昆山市区,踏上返乡的路……

2003年春天,我因路过又一次到周庄中学旧址看了看(周庄中学的旧址离古镇新牌楼其实只有百米之远),情形却让我大吃一惊:原先的教学楼已夷为平地,校园里是一片被平整过的砖石碎片。临街那老式的门楼还孤伶伶地竖立在那里,春季开学通知还残缺不全地在风中飘动。我推想,周庄中学可能迁址了。我们在离原校址不远的一家饭店吃午饭时,店老板的话果真证实了我的推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