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被称为智圣,一千多年来倍受推崇。鲁迅先生却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他的意思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过度美化诸葛亮,导致其形象失真,近乎妖怪而不能让人相信。其实不仅这些,纵观诸葛亮一生,让人诟病的地方不止这些。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茅庐之中,诸葛亮用平生之学,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最终提出三国鼎立的战略格局,给刘备开出了一剂“猛药”。其实,这个“鲜点子”的本质,是诸葛亮一开始就在蓄意制造封建割据。从根子里看,诸葛亮给刘备说的这一套,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统一。之后两汉的历史也证明,国家统一,才符合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大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诸葛亮三番五次北伐,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罗贯中为美化诸葛亮,说他知道北伐一事不可为,但为不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才穷兵黩武,屡屡出兵。这样做的结果,导致蜀汉民不聊生,最终灭亡。这一点,更加证明诸葛亮刚愎自用,自负其才,违背历史潮流的事实。我们回想一下,诸葛亮策划的三国鼎立持续了多久?短短六十年!百姓受益如何?无休止的征战,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一切,难道不是诸葛亮制造分裂的恶果吗?!
诸葛亮的自以为是,唯我独尊,还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人们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还要明白,大树底下不长草。诸葛亮长期独揽军政大权,不注意人才梯队建设,造成蜀汉人才“断档”。想当初,诸葛亮辅佐刘备,东奔西跑,狼奔豕突,烧新野、奔夏口、走当阳,大战长坂、火烧赤壁、占领西蜀,几经周折,终于在蜀地得以安身。这个时候,正是发展地方经济,培育优秀人才,改善民众生活的大好时机,诸葛亮却接二连三发动征服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事,不顾百姓怨声载道北伐曹魏,破坏自定的“连吴反曹”战略伐吴。连年征战,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人才更是难以为继。“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就是明证。诸葛瞻因为是诸葛亮的儿子,娶了蜀汉皇帝刘禅的女儿,随后其官职呈“火箭式”上升,先后当过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行都护、卫将军等。如此重要人物,与魏将邓艾一交锋,立即贻误战机,导致绵竹失守,成都不保。诸葛瞻的“进步”,很有些揠苗助长的因素。郭修是魏国降将,不到三年功夫,晋升为蜀汉左将军。这人反心不死,趁一次酒宴机会,刺杀了蜀汉丞相费祎。蜀汉连降将都委以重任,其人才匮乏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南阳武侯祠里有个 “隐居求志”的匾额,是专门赞颂诸葛亮的。愚以为,一个人不管是隐于“野”,还是隐于“市”,关键是要通过隐居,找到心灵净土,求得一份宁静。诸葛亮生活于东汉末年,他隐居的地方,是河南南阳西郊的卧龙岗。要知道,当时的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老家,号称“南都”,是名符其实的帝乡。刘秀起家时,以邓禹为首的二十八宿都是南阳人。东汉时南阳人口240万,王公贵族、皇亲国戚、豪强地主云集,为天下第一大郡。尽管经受东汉末年战乱,但南阳作为帝乡的底气一直都在。诸葛亮为什么要隐居南阳?因为这里是南都、帝乡。在这里,便于他结交达官权贵,获取各类信息。《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纵横捭阖,滔滔不绝,这里面有深度,有广度,就是没有温度。从这些方面看,他隐居卧龙岗,真的是一天都没有闲住啊。诸葛亮是真的隐居吗?从本质上说,他在这里只是象征性地干点儿农活儿,大把的时间还是花在读书、交友、作文上。试问,繁华的南都近在咫尺,都市的华丽车盖、管弦丝竹、锦衣玉食,难道对他没有一点儿吸引力?说白了,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南阳卧龙岗隐居,就是想离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副中心近一些、再近一些,一旦遇到合适时机,与某个封建势力达成共识,就会慷慨出山。刘备三次来卧龙岗,都没有见到他。用现在的话说,诸葛亮是在“摆谱”。诸葛亮的真实想法是:“我这么大的人才,在此韬光养晦十年,你来喊一下,就跟着走了。那么,我的价值何在?!”还有,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么我们随便想一下,“澹泊”、“宁静”两条,诸葛亮做到了吗?他的儿子诸葛瞻做到了吗?鲁迅先生说诸葛亮“近妖”,一点儿没有亏说。客观地讲,说诸葛亮人格扭曲、言行不一,是最轻的了。
除去南阳武侯祠,陕西勉县、四川成都还各有一处,尤以成都为胜,这些建筑是民众对诸葛亮肯定和赞誉的载体,也是三国遗迹的源头。甲辰春节,只身前往成都,但见武侯祠内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红男绿女,谈笑风生,完全是逛庙会的节奏。我混居其中,回想诸葛亮平生功业,浮想联翩,心潮起伏,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诗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