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篦古村勤劳智慧传炎黄血脉,千年汉乡厚德载物承华夏遗风。招扶岗距河南省方城县城东北大约十五公里,是个依山傍水的古街,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招扶岗街道东西长五华里,过去农历逢单集市,邻近的独树镇逢双,两地势均力敌。招扶岗街上学校、医院、商店、饭店设施齐全,依稀可见昔日繁华。
招扶岗的村名,很有来历。公元二十六年八月,东汉破虏将军邓奉,勾结南阳郡堵阳县(今方城县城东)人董䜣造反。公元二十七年三月,刘秀御驾亲征,邓奉见败局已定,只好投降。刘秀诛杀邓奉,招抚众将,平定叛乱。这场战争史称堵阳平叛,因当年刘秀于方城东北二十多里的大岗处招抚叛军,后人将此处称为招抚岗。
招扶岗不仅历史文化悠久,还有特色产品—梳篦。梳篦是一种栉发用具,用以除发垢,过去是家家户户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具。招扶岗梳篦不仅在国内市场有很高声誉,还远销海外,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被列入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招抚岗村民制作梳篦始于宋朝,明末清初最为兴盛。祖辈发挥聪明才智,产业水平不断提升。一是产量高。兴盛时期,招扶岗梳篦年产一千万支,远销山东、山西、陕西等十多个省,制作梳篦匠人多达数百人,国内只有常州同类工厂可与之抗衡。二是分工细。梳篦属于日常用品,价值不高,靠作坊模式,很难盈利。他们科学分工,从进料、选料、配料、装配、包装、外运,形成了严密专业体系。比如,购进竹子,村里统一到“西大山”(大致在西峡一带),其余劈竹、截断、打磨、组装、描绘等工序,都有专门分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招抚岗郭桥、东村、西村、竹园、平原等生产队都有集体性质的梳篦社。三是工艺精。梳篦匠人中流行一句俗语:“摸摸都算,七十二遍”,制成一把梳篦有七十二道工序,要用到锯、大刀、双刀、择刀、折刀、锉刀、篦子拍、等工具,其中有极为讲究的雕、描、烫、刻、磨等工序,制成的梳篦细、密、实,美观耐用,现在很多景区将其作为工艺品出售。
我很小时候,就听父亲说过招扶岗,也见过梳篦这个东西。那么,这个行当究竟是从外地引来?还是当地群众创造?在招扶岗集市上问了多人,竟没有人能说清。笔者推测,很可能是祖辈引进。其原因:一是生活所迫。招扶岗地处山地和平原过渡的岗坡地带,土地贫瘠,在此生存,需要寻找农业之外的路子。二是条件具备。最初招扶岗村民来自四面八方,其中不乏能工巧匠,很可能是其中某位南方人从家乡引进了梳篦生产技术。三是协作意识。招扶岗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在方城东北一带属“外来户”,村民团结包容,同乡扶持之风盛行。
有趣的是,梳篦行业有个特殊行规:百行百业匠人在集市做生意,必须由梳篦师傅先行开口吆喝买卖,否则其他行当不得开口。这是因为,梳篦具有“梳理”“打理”之意,且是“顶”上功夫。这正是:
独处大岗若虎踞,梳篦天下属第一。
集上我不先开口,哪个行当敢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