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算得上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但凡读过便难以忘却。从昆明“一二•一”惨案到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暗杀的前后时间,可以说是云南充满“白色恐怖”的阴暗时代,作为李、闻亲密战友的楚图南,也是反动派刺杀的目标,但他从不被吓倒,他在“警惕后方的黑暗”中,踏着坚定的步伐,斗争、斗争、再斗争,和无数革命先辈一样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贡献了毕生心血。他是山国的儿子,也是民主的斗士。但作为从小土生土长的文山人,我居然对这伟大的文山籍革命家毫不了解,甚感汗颜。
近期捧读楚老作品集、传记、译著,散读了些许关于楚老的书和回忆楚老文章,激起了我深入了解这位伟人的欲望,越是阅读他的著作,心潮越是澎湃,越心生敬仰,楚老的高大伟岸的形象就这样在我心中深深地扎根。
从他的身上,让我明白:伟人之所有伟大,或许是因为他们有“历尽人间无量劫,依然默默自耕耘”的执着;或许是因为他们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气概;或许是因为他们有“身居青云上,根植泥土中”的朴实;也或许是因为他们有“滇山云影映湖光,万里乡心人梦长”的情怀……而这些词句,都是从楚老的书法作品中拾遗而来,每一句都能代表他的一段经历、一种品质,每一幅都写满了他曲折、高尚的人生。
历尽人间无量劫,依然默默自耕耘。这是楚老八十年代初为熊秉明的雕塑作品《老牛》题写的诗句。如今收藏在中国美术馆的这尊“老牛”雕塑风采依旧,楚老的字也更显得苍劲有力。在我看来,这首诗既是写给熊秉明《老牛》作品的,更是写给楚老自己的。1899年楚图南在文山上条街出生,从一个挑水卖的穷孩子到考入北京高师寒窗苦读,从李大钊、蔡和森引路到入党参加革命,从参加协商建国到打开民间文化外交局面,他先后坐过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监狱、受过日本鬼子的枪炮威胁、遭受过特务的暗杀、见过帝国主义的冷眼、经历过文革的艰难。然而,他从“五四运动”之始就接受马列主义的熏陶锻造了坚强的信念,凭着一腔救国救民于水火的热情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克服了“千难万磨”,把一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新中国、献给了文化外交事业、献给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这不正是“刀雕斧凿牛成形,百孔千疮悟此生;历尽人间无量劫,依然默默自耕耘”的最真实、最朴素的写照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句诗是楚老摘录北宋大家张载非常著名的“横渠四句”,这更是古今多少从政者的座右铭。楚图南出生在那个苍黄翻复、陵谷变迁的大时代,他从文山人——“无声的殉难者”杨保堃的身上,看到了旧社会、旧礼教、旧习俗的迂腐,他从衣衫褴褛、苦心孤诣的马克思主义先驱——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身上,找到了新思想、新社会、新未来的署光。在他的内心中就萌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贤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坚定信仰。而在他革命的道路上,无时无刻不把救国救民的大任担当在肩,他曾辗转白山黑水间到处传播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展曲线救国、重返云南开展文化救亡、北上参加协商建国、南下重庆弘扬文教、负责新中国扫盲重任、开启文化外交之先河。今天,若没有像楚老一样的大批革命先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又怎么会有今天的“万世开太平”呢?
驻足青云上,根植泥土中。这首诗是楚老1988年赴郎溪县路过宣城上敬亭山所写,“千峰闻鸟语,万壑走松风;驻足青云上,根植泥土中”这首诗的意境非常高,更是他身居高位、深居简出的真实写照。1986年,身为国家领导人之一的他,生活极为简朴,没有一点“官”气,其居住的卧室仅有10平方米,里面仅有两个木柜和一张简陋的写字台,饮食常常是两菜一汤,其五个子女和夫人,都没有与其共乘一辆公务车的机会。在我收集到的114幅楚老书法复制品中,他偏爱写“梅、兰、竹、菊、松”,比如“兰馨桂馥水流静,竹茂松高山气清”。再如“千山明月坠澄潭,空谷幽兰香且寒;情意绵绵思在远,碧波望断又清山”。还有写了许多清心寡欲的句子,如“俯仰无私天地阔,进退有节世途宽”“心从静处淡,眼向冷中清”“纵有凌云志,不忘菜根香”等等,从他的作品中,我读懂了楚老的那高洁的人格、廉政的品质、刚直的性格、淡泊名利的胸怀,用自己默默耕耘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耕读传家,影响后世。
滇山云影映湖光,万里乡心人梦长。在他的《刍草集》中,我们都能读到他对故乡充满深情的诗意文章“滇山云影映湖光,万里乡心人梦长;遥忆南天春不老,繁花满野四时香”等等。其中,对文山最充满感情的是1941年春天所写的《山国的儿女们(三部曲)》中的“垦荒者的子孙”,他在诗中呼喊道:“我们凭着两只赤手,凿山通道,耕耘田亩,开辟了山林,建造了房舍”,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西畴精神”的开山造地场景,他还写道“这里是无上的乐土”等。其实,在外的游子,思乡是定然的,楚老把思乡的情节,化为救国救民的力量,从1914年离开文山后走上革命救国、文化救国的曲折之路,他再没有时间回过文山。1994年4月11日,他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的儿女按楚老的遗愿把骨灰分别撒进了洞庭湖、滇池,把骨灰盒带回了文山。他就这样静静地与文山这片热土深深地融在一起,从此再不分离。
我在想,楚老从文山走出去的时候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带走。而他再回来时,却以自己的奋斗为我们带来了和平、安宁、祥和的新世界。我又在想,一个人之所以伟大,更或许是因为他经历曲折后依然能以坚定念救国救民的信念;到了耄耋之年依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抱负和为民造福而甘当儒子牛的精神;到了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依然顽强地写出“此身安得化灰烬,爝火传薪暖万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