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彦峰的头像

王彦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随笔杂谈
202007/23
分享

功罪千秋 长平之战的是非曲折

历史如同一阵秋风,残酷无情,长平之战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大规模歼灭战的范例,以至被誉为“歼灭战之最佳战例。廉颇“不若则能避之”坚壁不战,导致王龁无功;白起“能而示之不能”,秘密抵达长平,诱敌深入,迂回包抄。赵括逞强浮躁、轻举盲动,忽视粮道,全军覆灭。白起穷凶暴戾,杀降坑卒,为后世所不齿,留下千古骂名。赵括视死如归,英勇冲锋,后人惋惜悲叹。

2300多年前的一场大战成就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霸业,同时也成了赵人永远不能遗忘的伤痛。美国的巴顿将军在一次战前动员时说:“战争就是杀人,你不杀他,他就杀你”。公元前262年,赵国接收的韩国的上党郡,秦国的王龁率大军攻来,两个月攻破郡城,上党残兵与廉颇带来的援兵会合,在长平筑垒坚守,与秦军对峙。秦军不能前进,秦将王龁一筹莫展。长期的僵持战让两国都着急起来,隐蔽战线上的战争也打了起来。简而言之,在赵国方面:一是派使者到秦国议和;二是多次派人责备要求廉颇出战。三是用赵括替换了廉颇;四是改阵地抵抗为主动出击。秦国方面:一是借赵国使秦的机会,外交上孤立赵国,扼杀合纵力量;二是使用反间计挑拔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散布秦军害怕赵括之流言;三是促使赵王下定决心速战速决,临阵换将;四是秘密启用白起统率秦军,包抄迂回,断其粮道,诱敌聚歼。秦赵初战,是老将廉颇指挥的,这位战国名将,身经百战,但和秦军对垒,就陷落了前沿阵地,损失了兵马粮草,不得不退守二线。这足可以反映了赵军总体实力不敌秦军。主将廉颇针对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和敌兵远道而来我则以逸待劳的实际,遂占据有利地形,坚壁固守,以图相机后发制敌之策。从事后赵军再无失败记载来看,廉颇的战策显然有效地遏止了秦军攻势,秦赵相峙两年多来,不分胜负。赵孝成王想打破僵持局面,坚决使用赵括为主将对阵王龁。但他没有考虑到秦国换将,起用白起。赵括按照对付秦将王龁的方法和白起作战,率领大军挺进敌后被包围,但他依然毫无惧色,以马革裹尸,英勇奋战的必死信念,冲锋在第一线,率领粮草不济,甚至士卒相食的赵军,不顾一切地向秦军发动进攻,最终战死沙场。在这46天的血战当中,赵军大约25万人丧生,秦军近30万人丧生。两军血战,必定要分出胜负,总会有人要输,当势均力敌之时,那就要看上天的眷顾了,秦军后援来了,赵军援军不到。秦军胜了,但秦军是险胜,赵军败了,但败的壮烈。长平尸骨坑中的遗骨,大部分是秦赵双方交战阵亡于山谷中将士,活着是战争打完,将山坡上以及其他地方的尸骨置于山谷,集中掩埋。这些尸骨有赵军的,亦有秦军的,坑杀的只是少数。长平之战事空前惨烈,战后秦军承认60万大军死亡过半,那就是死伤了30万,这个损失只能是由赵括指挥的赵军主动冲击、搏命拼杀造成的。人们对赵括惨败抱有怨恨,叹息他只会“纸上谈兵”,翻开历史书,战国时期有没有发明纸张?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赵括虽然“纸上谈兵”,但并非一无是处,他毕竟血性刚烈,以一将之力,而抗秦倾国之力,创造了秦军死伤过半的骄人战绩,这在秦军南征北战,统一六国的征程上是绝无仅有的。

赵括不仅出生将门,而且受到著名战将父亲赵奢的教导和熏陶,更有随父征战的经历,他原本就有带兵上阵的经验,没有两把刷子,求胜心切的赵孝成王焉能用他?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派赵奢带兵进攻齐国的孤城麦丘,多次强攻未下。随父出征的赵括向其父进谏“以退为进,明收暗攻”之计,遣俘投粮收人心,麦丘城内激变,遂兵不血刃进入了麦丘。麦丘一战,赵括成名,“虎父无犬子”,强将手下无弱兵,成为当时赵国军士对赵奢父子的高度评价。在著名的阏与之战前,赵奢曾向赵括请教如何以最小代价解阏与之围,赵括对于秦赵两军的优劣势以及当前的战争形势进行了准确的分析,遂被赵奢采纳,终于大败秦军。年轻的君王,气盛的将领,都想建功立业,君主信任将领的才能,将领期望回报赏识自己的君主,长平之战,赵括失败,两千多年来被史书说成只会纸上谈兵。但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导致赵军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很多,一味地归罪于赵括,说不过去,如果赵括一点能力都没有,一丝作为都没有,只是一个书呆子,这反间计再好它能管用吗?再妙它能成功吗?如果赵括是一个草包,秦国还会严厉禁止泄露武安君白起为将吗?如果只会纸上谈兵,名将白起就会像捉小鸡一样擒获赵括,用不着换将“秘而不发”,用不着苦战46天,更不会60万大军损失一半。如果赵括无能,别说统领40万大军,就是四千人马也会生出乱子。赵括统率40万大军,在陷入埋伏,粮草断绝之后,连续冲击,坚持了46天,赵括率领赵军悍不畏死向外突围,逼得秦昭王亲自督战,秦国倾其所有,动员全国有生力量,“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意思是将15岁以上男丁全部参战或支前。如此竭尽全力的疯狂,这样大规模的动员前所未有。一个青年将领,率领一群疲惫之师,让强大的秦国吓得不得了,使出吃奶劲。有人说赵括急功近利,以至落入白起的埋伏。急功近利,求胜心切的不是赵括,而是赵孝成王。在赵括出任赵军主帅之前,廉颇坚守不战,赵孝成王多次派人责令廉颇出战,廉颇皆抗命不出,后来赵孝成王以赵括换下廉颇,这说明赵王已经不能容忍廉颇那种坚守不出的行为,赵括为帅,除了出战,别无选择。除了搏杀,就是牺牲。

我们把《史记》通读几遍,稍加留心就会产生种种疑点。若把《史记》之外的冷知识加以剖析,更能发现真相。秦昭王38年,秦军攻赵国阏与城,被赵奢大败。《秦本纪》云:三十八年,中更胡阳攻赵阏与,不能取。《赵世家》载:“赵使赵奢将,击秦,大破秦军阏与下”。长平之战秦军“死伤过半国内空”的代价。秦军重视军功,很大程度上存在谎报战功的真相,说赵军40余万皆降,那是天大的谎言,鏖战三年,赵军没有死伤,挫伤秦军过半(30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谎报军功能够封官进爵,得到极大的实惠,参与作战的秦军上下谁不愿意,加之古代通讯不发达,信息不畅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远离本土作战的秦军谎报战功,也是极有可能的。秦昭王想借助锐气一鼓作气拿下赵国邯郸,扫清统一天下的路障,但这回他的如意算盘想错了。秦军伤亡惨重“陵兵亡五校”,在邯郸保卫战中,赵国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因势利导,一举反击,挫败秦军。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长平之战的历史意义,赵括按照君王授意,主动出击,达到了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预期目的,一举消灭秦军有生力量30万,显然赵国是胜利了。后来,《史记》似乎还透露了一些消息,只不过大家没有注意罢了。那就是一系列高官被处死。秦国最高级别的武将——武安君白起被赐死,相国范雎被砍头,河东郡守王稽,蔡尉被立斩于阵前,将军司马靳被处死等。秦国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秦军在长平、在邯郸之战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秦王这样恼羞成怒,毫无人性的大开杀戒。那就是只有一个问题,长平之战虽然秦国胜利了,但那是残胜,是付出极大胜利所取得的胜利,至于邯郸之战就不用说了,之前,白起就很不情愿主攻邯郸,认为无有胜算,他心里清楚,在长平之战中,他是吃尽了燕赵悲壮之士的苦头。邯郸之战果然不出老将白起之预料,完全失败。在这种情况之下,秦王才会对他们痛下杀手。

赵国周边环境远不如秦国安全,赵国四面皆有强敌,北部的匈奴,西边的强秦,东边的燕国,南部的齐魏,这些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有威胁和吞并赵国之志向,可以说赵国是四面楚歌,惶惶不可终日,时刻提高警惕,日日操练兵马。在短短的16年时间里,赵国打了三场大仗,一场就是长平之战,再一个就是邯郸保卫战,这两次都跟秦国作战。燕国看到赵国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想趁火打劫,据说这一次小小的燕国学了秦国一把,史书是这样记载的:“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遽起六十万以攻赵。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閒。” 没想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燕国被赵国反击,一败涂地。主帅相国栗腹阵亡,副帅卿秦,乐闲被俘投降。赵军乘胜追击,包围燕国都城,迫使燕国割地求和。如果一个别打残的国家,能否有这样的实力和气魄。赵孝成王十九年,秦军渡河攻赵,结果又被打得大败。赵魏联军一直追击到函谷关。秦始皇六年,赵国再次击秦于蕞邑,离秦国都城咸阳只有35公里。长平、邯郸战役之后,赵国攻燕大胜,攻秦又两大胜,而且是兵临城下。这样一来,历史谜团就揭开了,长平之战,也许并不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赵军大败,在这场持续近三年之久的战争中,那是两败俱伤,也许秦国比赵国损失更大。如果是秦国打败了赵国,秦赵再次交锋,应该是赵国经不起摔打,而不是赵国攻秦取得胜利。

长平之战已经载入史册,以赵国惨败,秦军残胜作出结论,赵括是三军统帅,千百年来,承担着指挥这场巨大战役失败的重担,历朝历代对其失败贬损不断,纸上谈兵成了赵括的代名词,成了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另一种解释。人们在责难赵括的同时,可能忘了当时秦赵两国的军事实力,综合国力,以及当时真实的战争状态,兵员结构,国际形势,外交环境,后勤给养等诸多因素。

赵国是残败,秦国是残胜!战后,白起认为赵括的军事才能绝不逊色于其父赵奢,一代名将承认如果当时赵括不死,自己一旦身死,秦国就无人能够抗衡赵括。那是因为赵括率领的赵军悍将猛士对秦军造成的重创,让以尚武为荣的秦国羞愧难当,以至于几年都没喘过气来。如此看来,那个流传了两千多年那个“纸上谈兵”的赵国不是弱智,不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没有实战经验的官二代,而是一位通通晓兵法,作战勇敢,视死如归的英雄。纵观长平之战,赵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赵括不仅没错,而且有功,长平一战,秦军损失30万,这是秦帝国最大的一次损失。此战消耗了秦军的有生力量,纵然赵军是残败,但秦军获胜也是一场惨胜。单单看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赵军是胜了,这就导致秦国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能陈胜追击,一举消灭赵军。错就错在赵军粮草不济,赵国综合国力不强。如果此战换成其他人,未必有这样的战绩。秦赵必有一战,而且是大战,即使没有上党之争,也会在其他地方发生大战,只是时间迟早、长短的问题。秦赵之战,大国争锋,自然很惨烈,一定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赵孝成王接收上党没错,派廉颇守卫上党也没错,临阵换将,不是赵括的错,是赵孝成王的主义,更是赵国国力的不得已而为之。反正得打,早打晚打都得打,一味的被动防守,还不如主动的出击,以攻为守。当年蜀国为了自保,诸葛亮通过主动出击,六出祁山攻魏的方式,以攻为守也是这个道理。赵之惨败不是赵括一个人的错,而在于赵国实力,政治外交,高层决策,其根本在于赵孝成王于军国生死存亡之秋,轻虑浅谋,不在于赵括上任后另行其是、若干指挥环节失误,就赵括本人而言,则不过是“不可为而强为之”,他是在替赵孝成王背黑锅,这个黑锅,一背就是两千多年。

有关长平之战的一些细节,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或许还有新的、更大的发现。抽丝剥茧,不是误导读者,人云亦云,就会深陷历史迷雾之中,永远发现不了真相,只有跳出历史圈,多方分析,才能有所收获。不要说什么是盖棺论定。讲究实事求是,探讨历史真相是每个人的职责,人云亦云,岂不无能?不以成败论英雄,赵括并非纸上谈兵的一介书生,而且足智多谋,作战勇敢,是一代战将,一方统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