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彦峰的头像

王彦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2009/02
分享

戈壁旱荷 向死而生

“西出嘉峪关,北上马鬃山,心中有团圣火,燃烧在遥远的边关……”这是我25年前在驻守马鬃山边防哨所时创作的一首军旅诗。黄河以西,走廊以北,横亘着一座威武的山脉,昂扬起伏,形似奔腾万里,昂首长嘶的烈马鬃毛一般飘逸,山头一律呈深褐色,荒凉而又充满了活力,飞扬的鬃毛在阳光照射下定格成一团团火焰。

车子在宽阔的高速路上飞驰,祁连山、马鬃山张开双臂迎接我们这群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在一个叫桥湾的地方,一头折向雄浑浩瀚的黑戈壁。涌现在眼前的事裸露的砾石,灰暗的峰峦,嶙峋山崖,铁锈的页岩,稀疏的植被,像是被地火燃烧后残留的一堆堆灰烬,猥琐、丑陋,一切恍若月球地表,亘古的荒芜、冷寂。沉默无声,灰暗憔悴,仿佛深藏着绝世的孤独与寂寞。黑戈壁一年四季几乎是同一个颜色,黑色的石头,黑色的山岗,黑色的砂砾。所有的黑色如同深夜的梦魇一般笼罩内心。大漠苍凉,一派枯黄,时有“阵阵狂风不可挡,漫空沙石乱飞扬。穷以大漠连朝暗,多少征人委异乡。”正如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斯文赫定所描写那样:“即便在月球上也难见得有比我们所走过的更为荒凉的地方,很少能见到一个略有生机的荒丘”。

“戈壁”一词源自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方”。《山海经》曰:“黑戈壁”南依昆仑山,东出弱水”。黑戈壁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无人区,东起额济纳河,北抵中蒙界山,南临河西走廊西段,西依天山东段,这片从额济纳到天山北麓,从中蒙界山到祁连山、天山洪水冲积扇坡地的广大地区有近2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马鬃山地区是黑戈壁腹地中的腹地,整个大地布满了黑色的砾石,不管是平滩,还是起伏的山峦,都是同一个颜色。戈壁表面的砾石呈深褐色,神奇厚重,莽莽苍苍,无边无际。这块区域正好位于历史上“草原丝绸之路”进出新疆的咽喉部位。黑戈壁雄浑浩瀚,褶褶皱皱;起起伏伏,绵延不绝。那是盘古开天经历阵痛之后分娩出来的产物,一切处于原始的苍凉和古朴的浑厚……20万平方公里的黑戈壁尽管荒凉枯寂,但却是几千年来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据科学家考证,在地质构造上,马鬃山属北山板块断带,由一系列雁行状山脉组成,大概形成于一亿年之前的造山运动。我突然想起有关地质纪年的名词: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 6000万年以前,青藏高原逐渐隆起,地壳急剧上升,遭受强烈剥蚀切割,山体、丘陵、准平原、盆地构成一幅波状起伏的地貌景观。也因此改变了大气环流,致使印度洋暖湿气流不能到达这片区域,降雨量减少而蒸发量上升,地质地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动植物生存条件逐步恶化。黄土覆盖层被西北风裹挟着向东南移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而留在此地的戈壁砾石长期历经日晒雨淋、风沙磨砺,砾石中易溶矿物质带至其表面残留下来,天长日久,表面形成了一层厚约一毫米左右黑漆的乌黑发亮的深褐色铁锰化合物层,这种戈壁石散布的戈壁滩,仿佛刷上了一层黑漆。

   在驻守边关马鬃山的时光里,我有幸真正地认识了这块神奇博大,苍凉雄浑的土地。马鬃山大部分地区属低山与残丘地段,山脉呈东西走向,低山与山间盆地相并列,经长期狂风侵蚀和洪水堆积,岩石嶙峋,戈壁广布。山地约占四成,戈壁盆地约占六成。马鬃山属温带荒漠气候,年均温度3.9℃,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而年蒸发量却达到了3000毫米以上。整个地区无常年性河流与湖泊,土壤以棕色荒漠土为主,砾石遍布,漆黑一片,植被覆盖度极小,但仍然有顽强的植物生长,荒凉枯寂的戈壁滩上分布着星星点点的植物,照样蓬勃茂盛,笑对苍天。常见的植物有骆驼刺、红柳、胡杨、梭梭、白刺、沙拐枣、沙棘、沙葱、麻黄等植物,它们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拼搏,时光流转生息繁衍,不屈不挠,生生死死……黑戈壁中有很多动植物,超出你我想象的生存本领,向世界默默宣示着生命的坚韧,这是怎样顽强的生命啊!它们中有些是名贵的中药材,为人类做出一定的贡献,有的只是些普通的植物,起着固沙防风的作用。在人们的想象中和常理中,沙漠戈壁中的一切植物为了生存的需要,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蒸发量,一般枝干低矮,叶片细长且呈银灰色,例如被誉为“上千年不死,四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的胡杨,它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把根深深地扎进贫瘠的大地之中,吸吮着一般植物难以获取的养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坚强的胡杨慢慢的适应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十分的耐干旱、抗盐碱。在不同的生长期,它会生长出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叶:苗期的叶,细长如线;515龄,叶形变宽如柳;15龄以后,叶形似扇,颇像银杏,且渐渐革质化,故又有“异叶杨”之称。它的叶几经变化的原因是为了生存,胡杨幼年时期的叶子长的长而细小,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份的蒸发;待到根系扎到地下,有了保障自身足够的水份供应时,树叶逐渐变大,以捕获更多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加快生长的速度。

荒漠戈壁干旱缺水,阔叶植物根本不能生长,所有的植物为了减少水分蒸发,躲避烈日炙烤,维持正常生存,被迫进化出色为银灰的细小针形叶片,在烈日下尽力地蜷曲、萎缩。梭梭、沙枣、麻黄、骆驼刺都具有这样的生存之道。但有一种植物,记住,只有一种植物——“旱荷花”(因其叶子厚实宽大,形似荷花,一些人称之为戈壁旱荷花)却反其道而行,在极具干旱的环境下大显身手,显摆招摇,灼灼绽放,她是戈壁佼佼者,她是大漠的美少女。这种犹如荷叶宽大的叶片,好似玫瑰灿烂的花朵开放在荒凉的旷野中,显得特别得扎眼,矮小粗壮,高只有2035厘米;根为直或弯曲的长圆柱状,叶鞘光滑,紧贴地面。叶生24片,叶端阔圆,叶面硕大,长614厘米,宽816厘米,6月开花,花簇密生,苞片鳞状;呈紫红色,8月结果,果实肾状圆形。很多人对于这种称为戈壁旱荷的植物是那么的陌生,甚至是闻所未闻,凡是目睹它生存状况的人无不为之震惊。蒙古族牧民们称它为“片片花”或“旱芙蓉”,也有叫“大地花”和“旱荷花”的。其实它属于蓼科,学名叫“沙漠矮大黄”或“戈壁矮大黄”,生长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干旱荒漠地区,一般生长于海拔10002500米或的山坡、山沟或砂砾地之中。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均有分布。矮大黄是一味中药,具有清热缓泻、健胃安中之功效。

在干旱缺水的大漠戈壁,旱荷反其道而行,舒展着宽大的叶片,开放着娇艳的花儿,显得那么的从容、那样灿烂,那样壮实,那样坚贞,那样顽强不屈,那样笑傲苍穹,那样灿烂辉煌。旱荷的茎叶中充满了充足的水分,好像根本不在乎水分的散失,它以其优裕的生存状态、独到的生存法则,大反其道,纵情绽放,着实令人疑惑和叹服。在光秃裸露的戈壁上,它是如何维持生命的呢?原来旱荷的叶片上有一层蜡质,每一株戈壁旱荷都有几片硕大的叶片,叶片紧贴根部四散生长,在地上摊开很大的面积,而这些叶片的表面,完全迥异于正常的植物叶片:叶面凸凹不平,疙疙瘩瘩,纵横交错的纹理形成条条“沟壑”,像是布满了沟谷与脉络,形成一套错综复杂而又科学合理的自灌系统,如果雨水落到叶片上,这点昂贵的水分便会毫无保留地沿着其独特的叶片结构上的“沟谷”导流到根部。遇到下雨,这些沟壑就成了输送水分的通道,即使在不下雨的时候,夜晚的潮湿气流通过在叶面上凝成小水滴也会慢慢地汇流到根部,戈壁旱荷抓住每一次降雨的机会,用所有叶片吸足了水分,用以度过漫长的无雨期,叶面覆盖一层蜡质有利于减少水的蒸发。有人看到这这种神奇的植物,除了惊叹其顽强不俗之外,就是想把它移植到花盆,人工种植,但它的根扎得很深,无法挖到底,即使移到花盆里也根本养不活。

就是这么神奇的植物,给常年驻守在黑戈壁的边防军人和蒙古族牧民带来了极大的兴趣,人们对其称呼各异,不过大家很赞同“旱荷花”这种叫法,用他们自己的丰富想象,描绘出“旱荷花”的生长演变历程:远古时期,黑戈壁马鬃山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随着气候越来越干燥,降雨量越来越少,有些植物逐渐消失了,但有些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旱荷花”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它努力地把根扎得很深很深,尽量吸取地层水分,生长在山坡上的戈壁旱荷可以将山谷的水分吸取到山坡上。它的叶片进化出一层蜡质,起到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叶片稍微上翘,叶脉形成沟壑,用以收集雨水和露水,进行有效的自灌。据科学家透露:戈壁矮大黄是世界上已知唯一一种可以自行浇灌的植物。一株成年戈壁矮大黄一般可以积聚4.2升水,而最多的可以积聚43.8升水。由于积聚的水量是该地区其他植物的16倍,所以,它可以在极为干旱的自然条件下茁壮生长,舒展开硕大的叶片,向干旱的黑戈壁宣战。

旱荷花的生命娇艳绚丽,人们很难从它的生命的热烈中看出它正面临苦难,下一刻的它或许就再难开出这样灿烂的花。它自己也很清楚生命之水的枯竭和自己所处的困境,但它依然绽放出最美丽的一抹娇艳,面对生命养分的枯竭,戈壁旱荷没有气馁,没有灰心,它继续努力,等待下一刻天赐生命之水,即使天不赐水,那就利用大漠戈壁昼夜温差变化极大的条件,将冷热空气交换凝结在自己叶片上有限的水分输送到根部,进行自我浇灌,维持生命,并让自己的花开得更加灿烂。这就是生活,在苦难困境中继续保持着热爱,如生命的火焰炽热不息,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够从容吗?无论环境如何艰苦,或许明天终将枯萎,今天也要为生命唱一支赞歌,用上弥留之际的全部力气告诉世人,有一刻呼吸就应展现出自己生命的美丽。戈壁旱荷伸展着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他用自己的生存智慧,在困境中舒展张扬,充分展示自我,尽力为自己争取生存的机会、活得灿烂、活的阳光,活得轰轰烈烈,活的无比刚强,活的无比伟大。

是啊!生如夏花之灿烂,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倘若没有“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无奈,又怎能有“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情呢?是的,诗仙李白才情让人妒忌,但他“天生我才必有用”,自信满满,虽然他的仕途不得志,但他却吟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情,拥有“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谊。尽管仕途坎坷,却依然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趣,尽管有“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悲愤,却怎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志向。于是乎贵妃磨墨,力士脱靴,这就是他,不畏权贵,昂首挺胸。有多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冲天豪气,就有多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热血情怀。文人是最有骨气的,他们用自己的热血高歌生命,让生命灿烂。不管生命如何波折,他们毅然选择用坚持来抗衡,哪怕是用热血祭奠,生命亦如夏花般开得灿烂。恶劣的环境中,要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困恶的环境中,要活出自己的风采。纵使自己征途漫漫无期,也要活出壮士的姿态,诗人的豪情、人生才会精彩,生如旱荷之灿烂,死如胡杨之悲壮。

红日灼烧了整个戈壁滩,天净得像一块蓝布,没有一丝的云彩,黑戈壁一身古铜色,生生摆出一副威武刚猛、铁骨铮铮的气势。世事沧桑,斗转星移。黑戈壁是见过世面的,它见过盘古开天地的壮举,见过女娲补天的豪迈,见过三皇五帝的功绩,见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见过丝绸之路商旅的足迹,见过黑喇嘛、乌斯满的凶残;见过斯坦因、伯希和之流的卑鄙和贪婪,见过斯文赫定、杨镰的正义和执著……有多少潇洒豪放的汉子和柔情多姿的女子在大漠岩石和戈壁之间。任古老的雄风编织着茂盛的故事,任现代多情地流行风狂吻着它刚烈的面容。黑戈壁是苍凉的,黑戈壁也是神秘的,它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等待世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戈壁旱荷在世界上最干旱、最贫瘠的土地上伸展着肥硕碧绿的叶片,绽放着娇艳欲滴的花朵,并结出颗粒饱满的果实,让自己的子子孙孙在荒凉的土地上继续繁衍,见到它的人无不为之惊叹,它那宽大的叶片,一如漂浮在水面上的荷叶,它那一簇簇密集的、紫红色花极像一颗颗红玛瑙,它像一个无畏艰难困苦的蒙古汉子,它像一个个性张扬的美丽少女,它像一位退隐凡尘的智慧哲人,更像一位身负传奇的豪杰侠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