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彦峰的头像

王彦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2102/03
分享

一声道情 一世深情

一声声婉转的唱腔,如泣如诉;一句句震天的长吼,高亢激昂;一段段诙谐的说逗,幽默风趣……或舞台亮相,或土窑练嗓,或行走山路,或田间锄禾,或打谷扬场,或初一十五,或婚丧嫁娶,在故乡,在汾河两岸,在乡下农村,你总能听到道情的吆喝,酣畅淋漓,打动人心,伴着风声回响天际,和着雨水浸润心灵,荡涤出山里人的坦荡,抒发着他们的欢喜与忧愁。

道情最初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是由道士念经、演唱、诵咏道教中的情理而得名的。流传至今的道情已经成为中国曲艺的一个类别。道情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故称道情。为了维护道教的地位,争取信徒,道士在道院大唱道经故事。为了招揽更多的听众,他们采用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来演唱,逐渐将道院里的说唱传至民间。后经艺人们的创造发展,形成了简单的、也是最早的道情清唱、说唱形式,时光流逝,艺术不老,道情随着道教的兴盛而逐步发展起来。历史上的静乐有着比较浓厚的道教信仰氛围,据《静乐县志》载:古静乐道情盛行,从北到南都有私人班社排演,最多时达到二十多个。很多村庄爱好者一到冬季就组织业余班社,请师傅教唱,置办道具,排练剧目,活跃乡村文化。解放前,大一点的村子都有经堂,道情过去被视为“神戏”,旧俗庙会第一场戏为敬神戏,人们总用道情敬神。道情若与其它剧种同台或对台演唱时,也总是让道情先唱,道情不开戏,其它剧种不能开戏,那时唱道情的人极受尊重。

静乐道情是晋北道情的一个分支,它的发展衍变,也直接渊源于道歌、说唱道情,也与当时社会上蓬勃兴起的戏曲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曲高亢苍凉的道情,十里八村路断行人。在黄苇山脚下的中庄乡盆子水村,唱道情的人比比皆是,随便拉出一位村民,都是道情老手,人们戏说“盆子水的人撒尿都是道情调调”,这话说的是有点夸张,但也正恰如其分的说明盆子水唱道情的人是非常多的,也更加的专一。无论冬闲农忙,逢年过节,还是红白喜事,道情一定是盆子水村民茶余饭后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据说邻里产生纠纷,双方不争吵对决,更不动手动脚,而是展开道情对唱,你一言,我一语,总能较出高低,从而达到息事宁人,提高技艺的目的,真可谓艺人多情,一举两得。每年秋收之后,进入冬月,其他村子人们聚在一起闲谈,抽烟,打平伙,喝烧酒,而盆子水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东头、西头、土堂、前头坪、梁上院一眼眼窑洞,一户户房屋,一个个院子,成为了口授心传道情演技的场所,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有青春勃发的少年,有年轻俊俏的媳妇,有牙牙学语的小孩,总之全村男女老少,各家各户齐齐上阵,都会参加培训演练,这一活动俗称“打戏”,关于这一称呼,我是这样认为的,旧时代凡是学艺,勉不了师傅的指点教诲,尤其是学唱戏,更勉不了皮肉之苦,谓之“打戏”,更加生动,而且形象。严师出高徒,没有经历磨难,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打戏”时日,生旦净末丑,板鼓锣笛镲,演奏出动人的旋律,惊动了树上的麻雀,喧闹起迎接新年的浓郁氛围,大家汇聚在一起,为的是切磋演技,希望有朝一日成为道情高手,赢得观众的喝彩。一过完年,各村就张罗着唱道情了,道情班主派出能说会道,善走江湖的“写戏人”外出推荐道情演出。“写戏人”穿行于大大小小的村庄,不管风寒露宿,不畏路途遥远,于是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带回村中,演员们加紧排练,期望赶快演出挣钱养家糊口。从正月初五开始,盆子水道情就游走于各个村庄,吆喝在各种场合,张家儿子结婚,李家媳妇生娃,这个村过庙会,那个村盖新房,老榆树下,村子中心,甚至崖畔上,牲畜圈中,有舞台的用舞台,没有舞台的随便搭起一个临时舞台,一场场悠扬动听,演技诙谐的道情就急匆匆地上演了。静乐道情盆子水村的最出名,盆子水村演员辛存林最出名。盆子水村道情以世袭的方式传承,于是道情便有了许多清规戒律,除非至亲,外人不得入班。改革开放后有了改观,只要想学道情,谁都可以来,也免去了拜师傅的繁琐程序,更免除了“敲打”的皮肉之苦。辛存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道情艺人,不仅红黑生旦扮演得活灵活现,而且文武场上的吹拉弹样样精通。在几十年的演出中,辛存林逐渐吸收融合晋北各个道情的特色,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演出风格。

唱道情在乡间算得上一件大事,是农人们聚集了一年的心劲操办起来的。唱道情往往带着民众对某种神灵的崇拜,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的崇拜信仰神灵,有着不同的唱戏时节,乡亲们称之为庙会。每逢庙会就要唱戏,唱道情就必须供奉自己所信仰的神灵,烧纸焚香,磕头跪拜,人声鼎沸,烟雾弥漫,好不热闹。那个村庄唱道情,消息就像风一样传开了,四邻八乡的人们早早就赶来了。大姑娘小媳妇精心梳洗打扮,穿了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裳,孩子们拿了自己一年来攒的零花钱,男人们也要买上平时舍不得抽的一包香烟,大家结了伴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往戏场院赶,这时候小路上便会涌动起一片艳丽的色彩,女人们彩云般的前面飘,叽叽喳喳说着家常里短,男人们谈论着庄稼的好坏,孩子们互相追逐打闹,谈恋爱的手挽手,一路欢喜往前走,那个亲热高兴劲让人看了眼馋,即便是老汉、老太婆也要拄上拐杖,由儿女们搀扶着步履蹒跚的赶去看道情。此时,会唱几句的便肆无忌惮的亮起嗓子唱起道情来,于是婉转悠扬的道情在田野里荡漾开来。几乎每一个静乐的汉子婆姨,都能吼上几声字正腔圆的道情。

看道情,从一开始就有了欢乐的气氛。《苏三赠银》、《刘全进瓜》、《翠莲传》……总之脱不开王朝更迭、仙狐鬼怪、刑案纠纷、爱情婚配、家里家外的藩篱,演绎着历史、忠奸、善恶、情恨,始终贯穿了忠孝撼天动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一系列传统的思想,所以道情可以说是教化乡民的一个工具。帝王将相、忠臣奸党、府伊县吏、贵妇丫鬟、相公姑娘、白脸丑角、良善奸恶,被多才多艺的道情艺人们演绎的栩栩如生,生动鲜活。浸淫着乡村永难背离的生活况味。梆子一响,锣鼓一敲,嘈杂喧闹的戏场会鸦雀无声。青衣上场,须生下场,老旦登台,花旦下台,流水一样涌来又涌去,喜为前人喜,忧为前人忧,唱道情的动了真情,看道情的哭成一片或笑作一团。听道情的慢慢听了进去,兀自觉得自己已经变成穿戏装的古人,一会是怀才不遇的相公,一会是抛绣球的公主,逼真的情节再配以道情独特的唱腔,衬以锣鼓唢呐、丝竹管弦,激昂处高亢激越,哀伤处沉郁低徊,许多人便渐渐“入戏”,随主人公的悲欢起落或潸然泪下,享受着尊崇荣耀、因果分明、快意恩仇的内心体验。于是大人们便常以道情中某人为典范教育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道情之所以老,在于它的坚实,就像静乐的莜面一样耐饥。同山西其他地方戏曲想比,道情的语言性极强,随机演唱、逗笑成为常态,没有固定的唱词,赋予了演员临场发挥的条件,往往能与现场观众形成心灵的相通,思想的共鸣。而且经常把说、念、唱交织在一起,让你揣摩不透,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道情由于演员较少,阵容不大,一个人扮演好几个角色,呈现出多才多艺,缺了人手也照样演出的良好势头。

道情之所以广,在于它接地气,就像土豆粉一样劲道,成为故乡喜闻乐见的剧目。道情的唱腔,那份高亢,那份粗野,那份激越,那份婉转,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了一幅绝妙和美的画卷。如果你有幸看上一场道情,就会被那生动的表演、柔情婉转的唱腔、特有的乡土文化所吸引。250余首套曲和唱腔、曲牌、锣鼓经,经过历代的传唱,赋予了新的内涵,在音乐上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七弯八转”之特色。其诙谐幽默,精练而独具匠心的言语,彰显了民俗文化的价值。千百年来,道情以美塑人、以情感人,以理育人,深刻影响着静乐人的思想感情,理想志向,道情已经渗透在了故乡的文化血脉中。

道情之所以精,在于它的随机应变,看似土的掉渣的表演形式,却绝无仅有。无需华丽的舞台,田间地头,村口麦场,三五六个人吆喝一声,便可开场。道情表演精彩不断,果断之处,如同秋风扫落叶,断然绝情。猛然间,一声锣响,一声怒吼,枝梢的麻雀被惊起,慌忙逃窜向远方的蓝天。动情之处,板鼓敲响,二胡如泣,眼角掉拉下来,手臂也软了下来,紧紧的撇着嘴,满脸的悲伤。演员哭声凄凉,观众跟着悲悲戚戚。喧嚣之处,锣鼓齐鸣,隆隆如惊雷般炸起来了,在空中碰撞、纠缠,交织成一张网,犹如千兵万马奔腾而来。

道情之所以美,在于它喜闻乐见。一声声婉转的唱腔,一个个优美的动作,哭就是哭,笑就是笑,藏就是藏,露就是露,吞咽辛辣苦涩,根植静地乐土,忘却悲欢离合。静乐道情,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代延续下来,悲壮苍凉的胸怀在尽情地放歌,心中的爱憎情恨、悲怒喜愁与一桩桩古老相传的故事交缠纠结,凝成那么粗犷、又那么悠长的一吼,道出心中情感来。那发轫于天籁,还原于自然的道情;那曾经散发着泥土清香,婉转悠扬如同家门口汾河一样欢畅的道情。不管过去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的那一声声粗犷的道情,依旧在他们心底纵横驰骋。

一声道情吼不尽人世沧桑,一幕演出演不完世态炎凉。道情这种苍凉悲壮的唱腔,粗糙中不乏细腻,悲怆中充满希冀,抚慰每一个浮躁的灵魂,撞击着每一个与它不期而遇的行人。多少回,无数次,我曾为之潸然泪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影视、网络等对戏曲的冲击下,道情也逐渐走向衰落。道情,这种古老的唱腔,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会走多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