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春初,轻轻打开杨老师《抹不掉的记忆》书稿,徜徉在云淡风轻的浅吟低唱中,品味那恬淡超脱、触动心灵的精神笔记,感动于这些文思细密、心境飞扬、浮想联翩的精神话题,体会那带着杨老师体温、心跳和血脉贲张以及灵智机敏的文字,我静静地享受在悦读精彩美文后所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心灵激情澎湃的跳动。
知道杨老师的大名,那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吉林日报》《白城日报》《红色社员报》上,以至近些年的《鹤鸣》报、通榆县作家协会内资《风车》上。他视角独到的新闻稿件吸引着我,并印在我的脑际中。和杨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家族的一次宴会上。我们一见如故,谈家族间的亲情,谈当今的教育,谈新闻的写作……最初在我的印记中,杨老师只写新闻报道,短小杂文,未想到杨老师的散文,特别是亲情散文、民俗散文却也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因此,我便劝其收录成集,以飨文友。杨老师在谦卑中动了心思,于是,文友期待已久的大作便由此付梓面世了。
杨老师的文章大多我都拜读过,同样的一个县城区域,彼此关注似乎不需要理由。当社会浮躁功利或者冷漠疏离的时候,文字的美好和温暖能有别样的风景和希望。杨老师用浅浅的叙事,或用淡淡的抒情,或夹以精到的议论,文章短小有致,趣味独特,有一种简淡平和、天真、自然风调。徜徉在杨老师的文字中,我觉得自己犹如泛舟在一条温馨缠绵的河流上,用大爱编织的时光是那么令人向往和期待……他的作品呈现的是精美的化身,更是心智的穿透,他用真情做引线,用跃动的灵感和敏锐的捕捉,编织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佳作。当零散阅读杨老师的佳作,宛如平和的白芽奇兰茶,茶香袅袅,飘逸升腾。当杨老师把整本书的文稿发给我的时候,我总能在其文章的字里行间发现温暖的情感记忆、深刻的民俗风情、赋予哲思的人生感悟……
亲情是岳母刺字,期儿精忠报国;是孟母三迁,盼儿长大成人;是朱自清父亲留下的蹒跚背影。亲情无时不在,伴随着人生道路到永远;亲情是古往今来文人骚客笔下的一个永远不衰的主题。杨老师一生的步履虽然匆忙,但却难忘对过去的思念。因此,他的亲情作品总能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情味。其中有对亲人的眷恋,对童年的眷恋,对故乡的眷恋,对真善美的眷恋。写姥姥,饱含依恋;写父亲,饱含敬佩;写母亲,饱含深情;写岳母,饱含亲情;写二哥,饱含感激; 写儿子,饱含悲恸……一溜亲人写下来,作者的感情像滔滔江河,难以遏止。这些他所深情倾诉的对象,都是曾出现在他的生命过程中最重要也是他最为至亲至爱的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些文章里充满了对至亲的感恩,对家族每个人的眷恋。由此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多么善良的民族,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大爱之情亦皆有之。这种大爱不须渲染,她是切切实实体现在点滴日常行为上的。杨老师的亲情散文感情炽热、细节生动、记叙真实,从中我分明看到了他阔大的胸襟和博爱的情怀。在杨老师的心中,亲情如蜜糖,可甜蜜回味;亲情如一片雪,滋润他的心灵;亲情是阴云,永远也遮不住一片晴空!无论时间如何磨合砥砺,磨去的是他生命的许多痕迹,但磨不去的是他那永恒的亲情。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这些民俗差异构成了不同地区的民俗面貌,反映出各地、各民族古往今来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创造的精神风貌。杨老师善于用文字符号将鲜活的民俗文化事象原原本本地记录和描述下来,他以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习俗为载体,写出契合北方完整而系统的文化概念,且所有的描述,都烙印了东北独有的特色。如蝇甩子、火绳、土平房、坯模子、榔头、牛样子、夹板、铰锥、火炕、冒烟灯、悠车子、火盆、苞米穿子、鸡毛掸子、鸡锢辘……如果说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宝库,人类就是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如果说人类历史是一部厚重的雕书,杨老师的民俗散文无疑是这本书的门楣和精华。他的每一段文字记载翔实可靠、脉络清楚,甚至声情并茂、血肉丰满,具象完整。相关风俗、习俗传说故事,情节完整连贯、跌宕起伏、紧凑集中,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性和艺术感染力,且处处闪现着民族精神火花和地域特色,并兼有生活性、艺术性、传承性于一体的鲜活绽放。
散文是灵魂最直接的感受器皿,它总是对世间细微的事物张开敏锐的毛孔。在荒野中诞生的散文,定然是浸淫了天地日月的精华,经受了大自然风雨的沐浴,最终打磨成一颗颗沙中金粒,是智慧的闪光和时光的赐予。杨老师的散文题材宽泛自如,不仅写亲情散文、民俗散文,还致力于生活感悟随笔的创作。生活感悟是万花筒,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他的生活感悟同样带有自己的标签。从珍爱生命、感悟幸福,到平和是福、人生应有平和心态;从人生路、路弯弯,到人生无悔、文字伴我度人生;从青春、百味俱全的人生之旅,到重量、思念、岁月……从作品中,你读不到都市女孩的娇嗔气和甜腻气,他的笔触远离小资的矫情,没有现代职场的血肉博弈和写字楼里无谓的人生耗损;展开书页,我们看到的是人生的真实生存图像和深邃的思考。
在一个追求变化,以奇取胜的时代,杨老师的创作从题材到表现方式,均没有追求颠覆性的变异,他在努力体现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痴迷于个性文字的表达,内心笃定,不急不躁。无论是“难忘岁月”,还是“如烟往事”;无论是“辛酸记忆”,还是“历史再现”;无论是“情系故土”,还是“感悟心灵”“坦荡人生”,他的笔皆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把其亲情、友情、乡情、人生悟情书写到极致。生活阅历丰厚的杨老师,没有在文字里夸张自己的苦难和不公,也不在文字里宣泄孤独苦闷、寂寞善感的个人情绪;他把饱满的激情集聚在开阔的视野里,心怀天下,耳闻目睹,自然风俗、生活足迹、生命的感悟等都被纳入笔端,并赋予其温暖的外衣。阅读这样的文字,你会受到鼓舞,得到启发,充满对生活的憧憬、对梦想的追求。
托尔斯泰说:对读者来说最为重要、最为珍贵、最有说服力的东西,便是作家自己对生活所取的态度,以及作品中所有写这态度的地方。阅读这部文集,我能感受到杨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深切关怀。他赞颂大爱如歌的老人和亲人,叙说自己平凡丰满的成长,深情而真挚,给人以温暖。他把犀利的目光总是投放到身边平凡的人和生活的细节,几乎没有为所谓的大人物树碑立传。这是一个经历应该让他复杂、但却不复杂,一个简单而质朴的人,就像田野里一株挺拔秀颀的荞麦。在当下物欲横流、传统道德被践踏的背景下,杨老师秉承传统美德,为读者捧出真挚温暖的文字,显得尤为可贵。文字的记述能够给人带来温暖,那么这些记述就是高尚的。
翻读一本书,能读出作者的气息,这本书就不会白读。杨老师早期写新闻报道、杂文,近几年才开始写散文。他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旋律,或者有了感觉,立马成篇,或者有某个任务,需要在某个时间段提交文章,类似于用倒逼的状态促使他写文章。而无论是何种方式,或者在何种状态下写文章,温暖、感悟、记录是其创作的主基调。他的文章大多是生活的拉近,因为拉近,其文章就具有亲切感,文字的张力就更为明显。精彩都是在过程之中,文字也是如此。
文学尽管不能改变一个社会与一个人的历史走向,但却可以用它深入灵魂的共振,复苏人性的真善美,从而让这个世界与人们的心灵天空变得更加清新。而杨老师的作品正是以这种至善至美的方式,静守着生命的本真。杨老师一生从教,闲暇之余,躬耕文学,力作甚丰。他励志人生,心系乡情,人老笔犹健。散文集《抹不掉的记忆》以情为主线,篇篇一脉通。对故土的眷怀,对家乡的记忆,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乡教育的期待尽入笔中。细腻写出精彩,他的文章渗透着缕缕思绪,并映照着精神世界深叠的文化底蕴。此刻我要说,真正的书没有第一页,也没有最后一页。祈愿已近杖朝之年的杨老师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尽享人生过程的快乐,全身心去拥抱自己生命的深度和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