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一凡的头像

王一凡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7/17
分享

一部弘扬汉水文化的经典力作

一部弘扬汉水文化的精品力作

——王雄长篇小说《金匮银楼》读后

 

王一凡

 

 2006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王雄的汉水文化系列长篇小说《金匮银楼》《传世古》《阴阳碑》(简称“汉水文化三部曲”),曾一度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撰文认为,王雄是中国第一位倡导和实践汉水文化小说的作家。2016年,作家出版社修订再版,推出了“汉水文化三部曲(全新版)”,再次引发汉水文化小说热。

王雄现任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主席。几十年来,王雄一直致力于汉水文化研究和汉水文化小说创作。2005年5月,郑州铁路局作家协会成立,时任郑州铁路局党委宣传部部长王雄当选作协第一届主席。当时我参加了作协成立大会,并当选为理事。会议期间,我们一同共商郑州局作协发展事宜,度过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在此后的作协会议中,我多次与王雄接触,也常拜读他的大作,直到王雄离开郑州局,履新铁道部宣传部领导,后来又任职《人民铁道》报党委书记、社长。

王雄的汉水文化三部曲以清末、民国年间的旧襄阳历史文化为背景,依托真实的历史事件,借助妙趣横生的民俗文化风情,讲述了一系列曲折幽深、扣人心弦的襄阳家族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特色分明的人物形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小说评论等报刊以及铁路报刊都对此有过许多评论,备受文学界、影视界关注。

读完汉水文化三部曲,我用时近一个月。我被作品中神奇的汉水文化和汉水流域的民俗文化所吸引,而作品整体的构思、鲜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令我心驰神往,欲罢不能。

然而,系列作品洋洋洒洒近百万字,自知笔拙悟钝,涵盖乏力,只能就其中一部《金匮银楼》谈点读后感受。

王雄在《金匮银楼》中成功地把富有神秘色彩的汉水流域文化现象作为小说载体。书中一幅幅古老而又新奇的画面、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情节、一种种震撼人心的结果引我一气读完,这在我的阅读经历上是绝无仅有的。

《金匮银楼》是在汉水文化这一厚实的载体上,历史地再现了古城襄阳的自然风貌,特色建筑,诸子百家,民风民俗,人文景观等。从作品对金匮银楼细腻的描述不难看出作者曾经沿着历史的轨迹在百年前襄阳城那座金匮银楼里或寻觅或追溯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因此,作者对旧襄阳打造银器工艺、金银饰品行情以及人物对饰品的审美意识和鉴别能力才能如数家珍;且对古玩玉器,名人字画,甚至对汉水饮食文化也都如数家珍,叫人看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就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幅古老而又新鲜的具有浓郁汉水文化特征的画卷;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和艺术的享受。

《金匮银楼》以道光七年春季为发端,结尾收在抗战胜利那年。在纵伸一百年多年的历史时空里,作者以贾皮两家世代的恩怨情仇为主线,描述了古城襄阳马背巷内贾宗耀皮德茂两户人家。贾家金匮银楼,皮家仓房楼。这两户首富人家雄踞商埠码头,各领风骚,相得益彰。贾皮两家原为莫逆之交且是亲密无间的干亲戚,只因一把长命锁未按汉水流域的习俗打造而意外地引出两家几代人的恩恩怨怨……

皮家子孙从富有陷入贫困,从天堂跌进地狱。这种大起大落是由长命锁导致的吗?答案在作者循循渐进丝丝入扣的故事情节中道破了玄机:是人在天外飞来横祸中难以逆转的命运而已。同时含蓄地揭示了迷信就是愚昧,愚昧就系在民族的劣根之上。

在贾皮两家旷岁持久的矛盾中贾耀宗始终以长者的仁慈和宽厚胸怀包容着令他失望的且已恩断义绝的义子。他的作为不仅仅是善意的挥发亦掺杂着打造长命锁失误的歉疚心态。

随着故事情节的纵伸,作者运用多层面滚动描写的手法成功地刻画了贾义哲的正直与练达、彩凤的聪明与能干、烟馆皮二少爷的阴骘与狡黠、卓氏的心机与无奈、贾二少爷的疯癫与憨痴、烟鬼贾大少爷的苍凉和悲哀以及贾皮两家周围众多的市井人物、封建官员、江湖术士、社会混混儿、地皮无赖、和痞气十足的王司令等等。人物虽是众多,但在作者来神之笔下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出神入化。从这些新奇的陌生的间或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身上繁衍出妙趣横生的故事,亦纷呈出鲜明的真善美与假丑恶。

《金匮银楼》中处处显示着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较量。王雄在发现美的同时总不漏过鞭挞丑恶的一面,以其笔下人物灵魂的扭曲矛盾的冲突情感的裂变和碰撞,实现了对善与恶、丑与美的剖析与批判,把读者的审美取向和激越情绪自然而然地导向光明正义的一面,且频频地用艺术的鞭子抽打丑恶的心灵,使人感到畅快淋漓。

王雄不仅着眼于人物形象的描写还致力于人物心态的素描。他善于把握人物在一些特定生活环境中的冲动与恢复,或一种感慨,一种委曲,一种对世俗的屈就和顺从,一种麻木和满足都描写得细致入微。作品中对卓氏和管家汉皋的描写可谓传神写照。这里不再赘述。

彩凤是《金匮银楼》中一个重要人物,因了她的聪明能干更因为她能够适应并包容贾家花痴二少爷才受到贾义哲老爷的看重,且把她定为贾府二少奶。作品中的彩凤是个开放的女性,她跟银匠小武子发生了难以割断的感情……这在当时半封建的襄阳是社会公德家庭道德所不容的;是大逆不道的伤风败俗行为。但彩凤勇敢地与她生存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和那个她赖以生存的环境抗争。最终易嫁银炉工匠小武子。从彩凤反抗包办婚姻旧制的做法无疑折射出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青年反封建的意识流向。叫人看了耳目一新。

《金匮银楼》的结尾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又掀新高,从而又一次把人性问题推到了一种至高境界……

彩凤易嫁后,一直忙于打点银楼生意,不再接近前夫贾二少爷,且长期把他囚禁在一间房子里。或许是这种缺乏人情味的安排激怒并导致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发生……

应当指出,作者在文中多次点出花痴贾二少爷的病情时好时坏,好时他几乎与正常人毫无二致。由此看来,他神志清醒时把前妻彩凤的所作所为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的。当他偶尔获得自由,大脑又处在清晰状态时就捺不住内心深处的积怨和愤怒把彩凤给杀了;且是在彩凤胸脯上连补数刀。由此可见,贾二少爷对彩凤的仇恨有多么的大有多么的深。

“悲剧发生后,大伙惊奇地发现,二少爷笑得挺灿烂,竟没有丝毫的痴相。二少爷笑起来,面部肌肉很均衡,两个嘴角也很干净,没有一丝口水……这时,背着手的二少爷已悄悄割断了自己左手腕……就着样,二少爷在众人面前非常平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作者上述这段文字不难看出,贾二少爷是在大脑十分清晰时出手的。作者并没有描写贾二少爷的心理,但他以大开大合的写法让读者悟出贾二少爷杀人的动机再也明白不过了:他的心里存在着宁叫玉碎不叫瓦全的毁灭意识。自古以来,杀人偿命。彩凤死了,仍处在清醒状态中的贾二少爷自知罪孽深重。于是就有了一个比正常人还要明智的选择——与他的前妻同归于尽。这样的结局不落窠臼;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结局!

王雄的《金匮银楼》以精深的民族文化和广阔的地域文化为背景,他努力地站在人类自觉意识的高度用心地寻找着传统意识与现代意识的交叉点。而这种交叉的形成就是《金匮银楼》走向成熟的必然之路。

我以为,生活的真实并非艺术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一定是生活的真实。无论什么作品都必须溶解于深厚的生活土壤里,只有源于生活,才能创造出厚实经典而不朽的艺术精品。

我感到王雄先生的《金匮银楼》就非常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汉水流域那方厚土和生生息息在汉水文化氛围中的芸芸众生。作者对汉水文化的热爱和对汉水文化现象的审思与他笔下的众生相有机地融和在一起又升华为一种艺术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实实在在的,是看得见触碰得到的。《金匮银楼》给读者留下很真实的感觉,或许这就是《金匮银楼》的艺术魅力所在。

毫无疑问,长篇小说《金匮银楼》是一部弘扬汉水文化的精品力作。

 

 

                                  2019年7月16日于襄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