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山的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的谁,那就是要命的二妹妹,二妹妹我在圪梁梁上哥哥你在那个沟,看见了那个妹子儿哥哥你就摆一摆手……”,这是广为流传的陕北民歌《圪梁梁》,这首歌不但唱了情,还唱了地理风貌。
圪梁梁,陕西地貌的一种特殊称呼。一道道的山来哟,一道道沟,山高沟深,千沟万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这就是黄土地。两个有情人,隔着一条沟,互相能看见却说不上话,隔沟只能挥挥手。能把圪梁梁形象表达出来的还有很多民歌,以陕北民歌最具代表性。
我说的梁,是我从小生活的嵯峨山。又名乔茂山,古名荆山,为关中之名山。位于陕西省泾阳、三原、淳化三县交界处。我的家乡就在嵯峨山的西北脚下,从头台山梁上的小路绕来转去走下去,就是大盘村也叫大(大夫的大)盘村,这条路直通到我的家门口。嵯峨山距古城西安60公里。山高、险峻,然而虽高却易登攀。从二台山峰起以五条主要山梁向东北方向延伸,形成以东北坡为主的扇形地貌,占地面积约106037亩。五峰为五条山梁的最高点,海拔1405米,峰的南坡陡峭,势如刀劈斧砍。站在嵯峨山顶南眺,泾渭分明,关中平原尽收眼底。唐代诗人王建写道:“烟雾开时分远寺,山川晴处见崇陵。”风景美丽俊秀,物产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一
嵯峨山在我的记忆里美丽如画。小时候,我常常坐在家里小院子,举目向山瞭望。以乔山支脉形成的嵯峨山态,山势挺拔,山峰险峻。历代有诗文记载,其中清乾隆三原知县张魏像的诗:“唐原之北望,清水碧芙蓉。圈设秦非去,门开古帝逢。清池常浴日,雾云数腾龙。欲振新衣者,须兹第一峰。”把嵯峨山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表达得极致。远眺嵯峨山,地点角度不同,嵯峨山呈现出的形态各异。从南边泾阳看,如笔架一般;从东边三原看,则为耸立的一座峰峦,有点像富士山;从北面淳化看,又似大小紧挨的两座山。
如果登上嵯峨山的主峰向北看,五道山梁像一把巨型扇子,那山下的塬上,随着四季的到来,扇出了不一样的风采。
春天扇出的是绿色彩虹。芳草茵茵,百花飘香,春意盎然,五彩纷呈。间畔上,沟沟坎坎的连翘、野玫瑰等相继开花,漫山遍野一片灿烂金黄。时而有山杏、山桃的粉色花点缀其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特别是那黄色的野玫瑰,在道道纵深的圪梁梁上,抹一道道金光,辉煌而壮丽。
夏天扇出的是诗意呤唱。风,炙热得让人狂想奔放;蝉,有韵律的诉说着诗情画意;山山梁梁上满目青翠,微风习习,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含氧。鸟儿鸣,蝉儿唱,山鸡、黄羊穿梭过。山也青,树也绿,天也蓝,回归了大自然的惬意,构成了一幅画是风景美,人在画中行的视觉感受。
秋天扇出的是硕果累累。山山梁梁上的树叶黄了红了,辉煌而壮丽。红红的高粱,黄澄澄的玉米,金额灿灿的黄豆,褐色的谷子……嵯峨山被五彩的关中平原丛拥着,大地飞歌,富丽丰饶。
冬天扇出的风是涛声絮语。褐色的刺槐林,墨绿的油松林,碧绿的侧柏林等嵯峨山约300多种的植物,进入一种灰白黑的素描图态,凝眸而沉思默想。山上山下细密的枝头,如同历经沧桑老人的发丝,青着,灰着,白着。那阵阵摇曳的姿态,乌鸣号哨的声响,分明是说古道今的语音,意味深邃。
“茫茫宇宙竟生余,頫览神州气不舒。” 站在高高的嵯峨山顶,俯瞰壮丽的关中河山,沟壑山梁绵延不断,黄土高原恢弘壮观。我每次攀登嵯峨山后,都会因为她的俊美而激动不已。
二
嵯峨山在我的记忆里物产富饶。我小时候经常上山,不是去观光游玩,而是为了生计。每年夏天,放暑假后,家家大人就会支使着娃们上山挖药。于是,早上鸡叫第三遍,天还没亮,大人就喊着自家孩子起床,大的带着小,挑着担子,扛着镢头,背着馒头,带着水壶,三三两两地走在漆黑的小路上。能听到前面人说话,却看不到前面的人模样,即使睁大眼睛仔细瞧,也看不清人影。离得近了,也只能看到一个影子摇晃着赶路。怕认错人,谁也不敢贸然吱声打招呼。
到了头台山梁上后,大家坐在一片乱石上开始吃馒头、喝水、戴手套、扎裤腿,准备开始干活了。这时,东方第一缕鱼肚白涂抹在地平线上,大地顿时亮堂起来,嵯峨山似水洗过般,轮廓洁净清晰,挖药材的人此时也露出了真面目。互相认识的少不了打个招呼。这阵时间很短,太阳好似与人比赛,再回头眼望东边,天际很快成了橘红色,不等吃喝完,太阳就冒出了个白净净地园顶顶。看到这个情景,大家急忙起身收拾东西,向山的深处奔去。谁都知道,夏天午后的阳光狠毒着呢,不可怠慢。多少年过去了,这个场景,始终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美妙而苦涩。
现在想想,我那时是极不情愿上山的。从小身体瘦小,直到上初中还在打B12营养针。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晒在头上,就会目眩头晕,脊背像无数支针在扎。把镢头高高地举过头顶,落地挖下去的只是一道小口,镢头也随之横躺在了地上。有时我不情愿上山,也不敢言,只能耷拉个脑袋撅着个小嘴,表示不高兴。这时蹲在地上的父亲似看不看我,目视前方,右手扶着旱烟袋,吧嗒吧嗒边抽烟边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山,长着一身的宝,就是养活这一方人呢。不去上山挖药材,你上学的学费哪里来?
好在嵯峨山有符合入药材标准的丹参、板兰、防风、远志、白术、何首乌、仓术等50余种药材。有诗曰:“南之北太华东,千仞嵯峨峙其中。峦突峰兀丘壑壮,山明水秀民物雄”。我想这个“民雄”,就是父亲说的药材了。
从村子里走过,家家院子大门外的路边,大片大片的黄芹、仓术、丹参、才葫、莲乔、芳风……晾晒着。嵯峨山尤产仓术,叶边带小刺,开着菊科类的紫红序花,遇到大个的仓术,挖下去的仓根有拳头大,上面长满了胡须状的细根,每个人都是挖满了框沉沉的挑着担子往回赶。仓术晒干了,还不能拿去卖,点燃一堆篝火,把仓术上的细小胡须燎一下,再放在框里加上些小石子,坐在那里来回摇,仓术在小石子的碰撞下,窜的白白净净才算达到了卖的标准。
休息时候,我是要唱歌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妹妹你莫把它戴耳边,花苞苞映红着妹妹的脸,把哥哥的心搅乱哟……”一起上山挖药的伙伴,一般都各顾各的寻药,离的也较远,不知道他们听到我唱的歌没有。也没人在我当面提起过挖药唱歌的事。当时只是缓解挖药的劳累和疲劳罢了。喊了,唱了,劲头也来了,挖药唱歌,给我了童年充实的生活。
细想想,那些年嵯峨山周边的三个县,人们采挖的这些药材,不知接济了多少家苦日子,这里的娃娃们也因有了学费读书,从而改变了命运有了前途。嵯峨山,不仅给予了我美丽如画的生活环境,还给我了快乐幸福的童年。如今,我走出大山实现了远大理想,长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
嵯峨山在我的记忆里有文化内涵。山上自古是佛教、道教的驰名道场,和南五台(秦岭山里的佛道教圣地)、中五台(咸阳城里的佛道教圣地)、北五台(嵯峨山佛道教圣地)齐名天下。山上五个山头都有佛教寺院,一台为太上老君的真身道观,二台是悟空法师的禅院,三台、四台、五台都有寺院,除了遗址可以追溯,先前的建筑荡然无存。当时,佛家弟子众多,信奉者、朝拜者络绎不绝。唐朝老将尉迟敬德曾在山上屯兵,修铁瓦大殿,美名流传至今。日本法师空海和日本宏仁天皇交往甚密,被天皇派来唐朝学法取经,就学于嵯峨山下佛教寺院,学成归国,宏仁天皇受空海法师影响,随改名----嵯峨天皇,把日本的一座山也取名----嵯峨山,在全国极力推行“唐化”,推行文化改制,嵯峨山那时美名远扬。
《史记》里有黄帝铸鼎荆山之阳,鼎成驭龙升天。唐朝时这里曾设立鼎州,立有“黄帝铸鼎处”石碑;唐司马贞著的《史记索隐》记载有古代著名军事家鬼谷子曾在嵯峨山讲授兵法;老子曾设坛讲道;《陕西通志》作者马理夫妇晚年隐居于此创办精舍讲学。
特别是二台振锡寺,盛传是《西游记》故事发源地。悟空法师,俗名车奉朝,唐京兆伊(今嵯峨山下官道村人),生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八九岁入朝为官,唐天宝10年,奉玄宗皇帝赦命随张广韬一行40人出使忌宾等西域各国,因染病,遂留居健陀罗国,在病中发愿:“入待病愈,愿落发为僧”病愈后,拜三藏法师、玄奘及舍利越摩为师,赐号——法戒。此后去迦弥罗国学习佛学,不久入印度访师求道,巡礼佛迹,历四十年之久。回国时,三藏法师送三部梵文佛经及佛牙舍利一枚。后译出《十力经》、《十地经》、《回向轮经》等数部经文。德宗皇帝赦命住长安敬章寺,并赐法号“悟空”。返乡探亲,家人尽逝。唐永和七年正月,圆寂于长安护法寺,终年82岁。悟空的事迹被当时的人们传为佳话,故事不断丰富和演义,700多年以后,在吴承恩的笔下变成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生活原型。在悟空法师圆寂50年以后,唐懿宗命僧人主持为高僧悟空禅师在他的家乡----嵯峨山上修建一座专门纪念悟空法师的寺院,并亲自赐名----振锡寺。公元860年,在寺院内修建了悟空禅寺灵骨塔,这在当时佛教界是一大盛事,千年流传,从此后振锡寺、悟空禅师灵骨塔就成为嵯峨山一大胜景。小时候,我们采药材经常在那个遗址上东找找,西瞧瞧。不知道在小人书,电视里看到的那个叱咤风云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原型,千百年来就默默地躺在我们每天遥望可及的地方。站在自家院子里,灵骨塔在山上倾斜着,高高的耸立非常显眼。老人讲有人盗走了塔下的金专,才造成了塔的倾斜,不知是真是假。塔为青砖石结构,六棱柱体,塔五层,残高13.3米,各层均砖砌出檐,仿木雕成檐头、斗拱等。塔体边长1.8米,周长10.8米每层各面均有佛龛门。底部开裂,塔顶已残败,塔下鼓型石刻有铭文,记载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年)高僧如通主持重修悟空灵骨塔。
嵯峨山的南麓有唐崇陵北靠嵯峨山,处于几条山脉交会处,恰似一枝九瓣莲花的中央,谓之“莲花穴”。崇陵因山为陵,陵园东西北三神门外阙址,均筑于山上山环水抱的土坳中,全用方形和长方形青石迭砌而成,石块凿出凹槽,卡有铁栓板,浇灌铁汁,极为坚固。陵园有四门,置有石人、华表、翼马、鸵鸟、仗马、王宾石像等。传史载崇陵陪葬墓43座,均无可考。因香港电视剧《珍珠传奇》在中国播出,崇陵名杨四海;山上天井岸旁的“天齐祠”,是汉代皇帝祭天的祭坛;山上有唐德宗李适的陵墓;还有桃花井、潦池凹等遗迹。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实际上,把嵯峨山比喻成赫赫巍巍,是我对家乡山水的一种超凡情缘,嵯峨山并非韩愈《贺册尊号表》里所表达的那么超今冠古,名声在外。我想很多人可能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山呢。说真的,她既没有泰山的雄、衡山的秀、华山的险,也没有恒山的奇、嵩山的奥。但他作为我心声的最音符,昭示着生命过程中往事的记忆犹新,常常想起,而不能忘记。她在我心中是高大,是美丽,是争艳的化身,无论我走到那里,她都是我心中魂牵梦萦的心音。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是啊,做事要先从小事做起,要爱就先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一个人有了小爱,才能有大爱,不爱家乡的人,能爱这个世界吗?
我爱我心中赫赫巍巍的嵯峨山,她是我生命的摇篮!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