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佑湖的头像

魏佑湖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06
分享

快乐在路上


 

诗歌是民族的触角和精神的强力,只有精神的强力之光才能点亮诗歌之光。诗人是时代的一面境子。中国是个诗国大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诗歌传承,而且中国人有着外面含蓄、内心浪漫的性格特点,在文化普及和经济发展稳定的今天,用诗歌抒发人的情怀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作为一个诗人,首先要树立为民族、为人民而写诗的崇高思想,要树立自己在文学上的担当意识,认真学习并学好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在头脑和心目中始终有一个史的概念,沿史读诗,继往开来。探讨诗歌审美的取向,了解社会普通人对诗歌存在什么样的建议。我曾经认为,诗歌首先为自己而写,但这是一个初层次的。真正优秀的诗歌不是为某一小部分人写的,而是为广大人民写的。一个诗人要和人民或民族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让一个人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去创作,并且,不断从人民的情感和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诗歌,把诗歌真正地播种到人民的灵魂深处。

我已过了天命年,愈加珍惜平凡、健康的日子,丝毫不敢懈怠、怕辜负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喝茶、阅读、健身、写作、做公益,已成为我业余生活的主旋律。人过五十,不学艺,已成为人们的定式,我已过天命年又五,好像更不是写诗的年龄,但我还是提笔写我的心里话,我觉得从心底流出的文字是可贵的,并且认为:把自己的心里话用语言从心灵深处表达出来即为诗。正像高尔基所言“诗是心灵的歌唱”,我要把从现实生活情境中的感受、思想、热情、情绪凝聚成语言的花朵与芬香,蒸发成结晶和彩虹慰藉我的人生。我虽已到了人生秋季,但这个季节是最美好的,是最有趣的,也是让人寻求快乐的季节。在辽阔的生命里,总会有一朵或几朵祥云为你缭绕。与其在你不喜欢或不喜欢你的人那里苦苦挣扎,不如在这几朵祥云下面快乐散步。我的前半生属于教育,默默耕耘;后半生将属于自我,快乐生活。天底下赏心快事不要那么多,只一朵,就足够足够。写诗便是我的那朵祥云,我在写诗的路上散步,感到了幸福,充满了快乐……

我于秋有着偏爱,秋不像春那么娇艳夺人撩拨人的心,更不像夏那样热烈烤人,也没有冬的萧瑟寒冷,秋有着苍凉、厚重、古气磅礴的美。这个季节也许到处是残花寂寂,枯树黄叶,但残花枯树却有着一种古韵深沉的美。尽管它们外表没有了繁花似锦的热闹,但却有一种“中膏”之美——丰富的内在含蕴。它的内在是丰富的、充实的、含蓄的、甚至是葱郁的、亲切的。它通过自身的衰朽,隐含着活力;通过自身的枯萎,隐含着一种生机;通过自身的丑陋,隐含着无边的美貌。它唤起了人们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它在生命的最低点,生命的低点孕育着希望,开始了一段新生命的里程。其实人生就如同这岁月四时一样,必定要经这纯熟的时期的。面对秋已尽,冬又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深秋季节,诗人大多怀有一份时光易逝而多情伤感的情怀。“悲秋惜时”“感时花溅泪”仿佛成了诗人们永恒的主题。就在我居所的窗外,绿了整整春夏两季的花木绿树、蔬菜,也仿佛一夜之间步入“苍黄渐落”的境地,目睹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内心难免有些悲凉。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诗人气质”吧?可我道觉得我才进入人生的夏末秋初的旺季。古往今来,如果把“悲秋惜时”的诗作选出来评选个奖的话,我认为杜甫的《登高》一定会得头奖。可我没有杜甫一生的苦况。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也是很好的悲秋佳作。但我也没用李煜亡国为囚的痛死经历。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只好写平淡的感受,平淡才是真实,繁华反而不可信任。让人的心境归于纯净恬淡,才是一个纯熟,一种真实。其实,古人也好,今人也罢,对秋天都有一个误解。好像自然不应该有这样的规律。春去秋来,季节更替,秋天算是最有诗意的季节了。春华秋实,人生莫不如此。不论你开多少花,但结多少果实只有到了秋天才知道。一晃而过春花盛秋无实的现象也确确实实让人眼花缭乱,误了本真。所以对开花过程的过度夸张,对一点小收获的洋洋自得难免落入肤浅。

我写诗不是为了满足私欲,或依恋某人或某物。我是在不间断地魅力自我,对万物充满慈悲善意,让日子充实,让人们不再相互欺骗,不再互相轻视,在愤怒或意志薄弱时,也不会相互伤害,让灵魂养成无止境的开心,对爱意充满无限的期待。无论何时何地,固守一份心灵的家园,坚持阅读、写作,我们寻常的日子就会平添许多的快乐与浪漫!

面对收获的多少,我不应该有半点的颓废,也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自溢,只有感恩的份。因为风调雨顺得益于天时,稻谷满仓得益于地利,花香四溢得益于人和,只有努力奉献、勤劳耕耘得益于自己。我最大的得:就是父母留给我的只有这百十来斤的肉体。我要为道义、为人性而歌。这是我的灵魂,以文字形式的传载,这是长寿,这是永恒。

为此,我何乐而不为?!我在这个路上快乐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