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人生,自有风流
作者;王宇鹏
人有双眼,在多维世界里思辩着看世界。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际上,上帝造人,完美无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全在双眼。然而,历史有它发展轨迹的局限性,我们往往被不同利益与价值观蒙蔽了双眼。人生于世,美于眼,净于听,凝于思,会于神,悟于境。人活一世,俯仰一生,横岭侧峰,岂不妙哉!
历史一回眸,便有了几多错位人生。宋徽宗赵佶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他舞文弄墨,琴棋书画,出神入化;五经六艺,无所不通。他融通儒释道,精于茶道,通晓音律,确实配得上赵宋王朝文艺之冕。但他却是一位实足的昏君,背负千载骂名,受尽万般屈辱,艺术帝王摧毁了政治帝王。徽宗赵佶,治国无能,却在艺术苑林里绝美游冶,他的书法、绘画、园林造诣堪称一绝而名垂青史。偏造化弄人,人间竟有无心做好皇帝而又无力摆脱俗世苦累的内心寥落迷茫者,这人间,竟有不爱江山爱艺术之辈,赵佶钟情于艺术之美,痴情于人情之美。如果赵佶没做帝王,他必成为艺术之王而美名传扬,流芳百世。他也不会有靖康之难,家国之恨了。然而,历史选择了他,他却德不配位,必得大殃;能不配君,终致国亡。错位的人生,让他毁誉集于一身。公元1127年"靖康之耻”致使三千多赵宋皇族、朝臣、婢妾惨遭凌辱,东京国库被一扫而空。赵佶的错位人生,致使北宋灭亡,他也必成了背负千载骂名的狗皇帝。
慧眼观风景,则四时有意境。耳聪听八方,则心境更澄明。那些能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人,无一不是眼慧耳聪的德厚能强之辈。他们能够不偏见不短视,不闭目塞听。可以动静相宜,情理相生,平衡而完美的做人处世。唐玄宗李世民 “ 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 ,因为李世民能察忠臣之逆言,明古今之得失,知文德之要义,从而通权达变、近贤远佞、勤政爱民,所以他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美名。
反观 "词帝李煜", 词风自成一家。他的词风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虽有亡国之沉痛,哀国之悲音。但词意深沉,境界开阔。 那个“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南唐后主李煜,想他于江河日下之时,既无济世救国之才,也无挽澜回天之能,却只能哀怨一世,隐忍苟活,在诗词世界里成就艺术人生,最终因为一曲《虞美人》而饮毒亡命。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首千古绝唱,功名之心未死,必激起宋太宗赵光义的杀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他只能饮恨服毒而亡。试想:如果他只专注于艺术而心无旁骛,不做“违命侯,只做个如刘禅一样的“安乐公",醉心于艺术之美妙,忘世俗之机巧,或许中国文学史上就会有位才华盖世的词帝,而少一位亡国哀痛的国君。
啥是正业?儒家贯之以修齐治平,凸显立德、立言、立功。强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都是引导人积极入世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坐标。有些人,生来乐天安命,自得其乐。他们抛却功名富贵,放下使命担当,只愿寂然沉耽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任高官厚禄名利金钱叫唤不回他们的铁定的心,这是笃定的自我方向。今之视昔,我们应多一份包容和理解。人生之痛与人生之乐是硬币的两面,痛到极致而自得其乐,乐极却生悲。
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的李叔同。他半世才子半世僧,他少时留学日本,回国后积极入世,在话剧、音乐、美术、诗词、书法等方面学养深厚,苦心孤诣,自成一家。他因才华横溢而风靡于世。1918年却突然皈依佛门,受戒于灵隐寺,潜心修行做个苦行僧。他曾创设“南山律学院”,并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他由积极入世转向积极遁世的佛系人生,他在人生极致时却狠心离妻舍子独向佛门,成为中国文化之大谜。但我们也不得而知一代宗师李叔同经历了怎样的精神风暴,为了精神突围而选择灵魂式生活,自成一家而普济众生。因他,民国史上少了一位文化大家,却有了一位伟大的弘一法师,他以佛救国,佛渡苍生,以灵魂修行之正果普渡天下精神困顿落难者,其法度庄严,功德无量。
人有百性,人生百态。每一种生存状态我们理应多一份包容,这样的社会丰富多彩,人生就有了情趣。那些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之人也自有人生的一份无奈和理趣。所以多元化的文明社会更须海纳百川。对于那些懂得用心丈量世界的温情的人,我们更须多一份理解和尊重,无法也不必叫醒他们,那些在功名世界里赤膊厮打的人,我们更须理解。对于各式各样的百态人生,我们要转换角度思辩认识。人各有志,人各有命,宿命不同,状态纷异,人生格局自然大小悬殊。 所以,人生是一个追梦造梦的过程,一路或鸟语花香或小桥流水或杨柳依依或风雪载途或阳光明媚全在个人选择。
总之,人要前行,就须面向阳光,即使人生错位,也要在风雨里看到阳光,一路执著,取得人生真经。
2021.01.23
地址:商洛市商州区大荆中学
电话:15191698921
账号:6228482958686951671
作者简介:
王宇鹏,70年代生于陕西商州,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高级教师,有50余篇诗歌、散文,文论在国省市各类网络平台发表。工作之余常随性练笔,善于将个人对生命和生活体悟思考行诸笔端,喜欢在平淡生活中淬炼个人文学情趣,以文会友,丰富精神世界。愿走进文学百草园,让心灵得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