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延奇的头像

延奇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2/09
分享

乡愁

乡愁

有人说乡愁是一本读不懂的史书,有人说乡愁是一根吸不灭的香烟,还有人说乡愁是一段永远留在游子内心深处的净地,我想说乡愁是母亲的那一碗手擀面。

中国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创造了很多文化,包括饮食也属于文化的范畴。中国因地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古至今在饮食上大致上可以分为“南米北面”由此可以看出大米来自于水稻,水稻则喜欢水,南方大部分地方又称为水乡;白面来自于小麦,小麦则喜欢均衡不怕冷,易于在北方种植。一代代南北农民形成了种植水稻、小麦的耕种模式,便产生了地域饮食文化。

南方人一天不吃米就等于没有吃饭,而对于北方人来说一天不吃面总感觉全身心上下没有力气,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倘若一日三餐均已米汤、米饭为主,说不定还有在餐后吃点馒头,在别人眼里觉得你这个人很奇怪,但这并不是奇怪、看不惯能够解决的问题,只是因为从娘胎里就认准了“面”就是适合自己口味的,吃了很舒服。就拿我这个北方人来说,面条、包子、馒头一类的只要和面有关的食品都将在我这里称得上是上品的美食,这些普普通通的食品不仅可以填饱肚子满足食欲,更为重要的是勾起了那一丝乡愁。

还记得那一年的冬天,看着日历,数着时间,算着日子,兢兢战战的买了一张回家的车票。因为工作缘故,担心着组织不批准探亲假,所以就紧扣着过年前两天到家就行了。假条上的探亲天数也是掰着指头算来算去,要么算超假了单位领导不愿意,要么算少了自己不愿意,假少了就连体会乡愁的时间都没了,又得动身离开故乡。好在组织比较关心照顾,一级一级的批了,批了20天的探亲假。就这样悬着的一颗返乡之心落了下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就在回家前的几天时间里,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电话不断、短信不断,微信更是发了语音,发视频,每天都不会少的那几句台词:“儿啊!你是几号的车票?到家几点钟了?”我便耐心的告诉父母,他们开心的笑了,认真的回了。

回家前的那几日,心里总是想着把手里的工作能干完的尽量干完,不要给单位的同时带来麻烦,可是大家都知道工作是干不完的,我却很认真、很执着心里盘算着能提前干的提前干完,不要给同事留下麻烦,到时候给单位带来不便。就在回家前的第一个晚上,我还在办公室忙碌着自己手上的工作,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语传进了我的耳朵:明天都回家了,还在那装啥呢!我并没有及时回应,当做没听见,继续敲击着我的键盘、赶着手里的工作。对于那些流言蜚语只有静下心来干你喜欢的事情,不要在乎那些不知趣的人。

到了离开第二故乡的那一天,不论是什么总想着多带点回去给父母尝一尝、吃一吃,好好的想孝敬一下父母。但是父母的一句:家里什么都有,你回来就行了,什么都不带。让我没了话说。父母说归说,我带归带,毕竟回家两手空空总觉得少了点回家的味道。于是,就瞒着父母买点新疆的核桃、大枣、葡萄干、慕萨莱思一些再普通不过的当地特产了,大包小包总是塞不满给父母的那份爱,那份情。塞吧!多塞点,多带点。再沉重、再麻烦自己的心里都很愿意,都觉得很值得。背着对父母的独特的爱,一个有故事的人,一张有号码的票,三个有经历的包,寻觅着乡愁踏上了回故乡的火车。

走吧!带不走的皮囊,留不下的灵魂

走吧!放下一切回故乡,看爹娘,寻乡愁

走吧!有故事的他乡,有亲情的故乡

上了火车,大包小包,大人小孩,满车厢全是人、全是包,就连洗手间、茶炉房都站满了人,放满了装满乡愁的行囊,人挤人,包挨包所有能站人、能放包的地方全部没了空间。我提着装满爱心的包,行走在没有立足之地的列车上,找啊找,找啊找,眼睛盯着座位号,手里拿着火车票,找到了座位,放下了包袱,长叹一口气。父母的电话来了,上车前没有告诉他们我在上车,也没有告诉他具体时间,他们也更不会去看列车时刻表,怎么就知道我上火车了,已经坐在座位上了呢!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父母之心与儿女相连,儿女之心与石头相连”的不变规律吗?告诉了父母,自己已经顺利的等车就坐了,紧随其后电话的一端传来了一句:

“儿啊!在火车上买点吃的,不要饿着了!”

“好的,老妈(老爸)我等会就吃,包里有呢!”

接完了电话,打开微信公众号,阅读者推送的文章,说是积累知识,其实是打发时间。

夜深了,看着周围的人们睡姿百态,躺到座位底下的,靠着座位的,坐着小板凳睡着地,还有在列车连接处睡着的,无论列车怎么抖动,也无法震醒熟睡的人们。为了回家,为了记忆中的乡愁,远在他想的人们真是拼了命,费了劲,慌了神。

睡吧!故乡就在前方

睡吧!父母就在故乡

睡吧!乡愁就在故乡和父母之间

列车缓缓驶入了故乡,久违的乡愁扑面而来。车站外家人眼巴巴看着我走出车站,看到他们时,我的内心是激动的、是幸福的,看着父辈们一天天老去的身躯,两鬓斑白,走路也失去了当年的气度,瞬间一阵酸楚涌上心头。

在父辈们的眼中自己不论多大,永远都是个孩子,每一次回到故乡,父辈们都会提前在车站外等候着我,无论寒风刺骨,还是大雪纷飞,车站焦急等待成了他们必做的功课,电话一次次的响起,短信一次次的交替,为的就是准时准点接到我,第一时间看到我,生怕错过了什么?

故乡依旧是故乡,但是每一年回到故乡的心境完全不一样。在岁月的长河里父辈们不再有当年的那一份气度,那一副坚强的身躯,那一种别人身上看不到的独有风范。我长大了,父辈们长老了,我长高了,父辈们变矮了,我成人了,父辈们高兴了,我回家了,父辈们乐呵了。有父辈们的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没有父辈的故乡那是没有灵魂的故乡,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回到故乡,陪陪父辈,看看爹娘,看看故乡。闻一闻有些陌生的乡间气息,走一走简单平坦的泥土小路,听一听村东头的小队新闻,尝一尝世间美味母亲的饭菜,找一找曾经的玩伴,回忆一段过去的故事,与故乡拥抱,刷新记忆里的乡愁。

不要让乡愁成为记忆里的老样子,只是在回忆,一直没有再更新,时不时来到故乡刷新你的乡愁,不要等待下一个明年,下一个明天。如今又能兑现几个明年、几个明天,岁月激流会淹没一切,若是那一天岁月激流跑快了,或许你的明年、你的明天,就不再那么有意义了。

回到故乡,清晨再也不是要闹钟叫你起床了,而是父母把可口的饭菜做好再叫你起床。偌大土炕让你一人独享,烧着通红的火炉让你一人独暖。每日清晨,父亲总会轻轻的推开门,开开火炉是否熄灭,顺带问道:“炕还热不热,昨晚睡得冷不冷。”“热呢!不冷!”父亲看完了炉子,便关上了门,拿起扫把打扫了院子里的卫生。不一会,门又开了,只见母亲提着一装满水的壶放到了炉子上,说道:“都快11点了,还不起来?饭已经做好了,快起,起来吃饭了!”没等我回答,母亲便走了出去。听着父亲扫院子的声音,闻着母亲饭菜的香味,睡意全无,便利利索索的起来了。每日都是如此,一直到假期结束。

短短的20天,仿佛眨了眨眼,恍了个神就过去了。离开故乡的前几天,父母忙里忙外准备着卤肉、茶叶蛋、油馓子、炉盔子还有那看似特产又不是特产的“醋”。

多装点,回去了吃。家里还多呢!放着我们也吃不完。这都是父母对即将离开家的孩子说的话,一个包,两个包,三个包越装越多,拿的包比回来时带的还要多。

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毕竟路途遥远,正赶上春运返程高峰,少拿点,少拿点。坚硬的态度最终终止了父母的心意。

拿着抢了半月的硬座车票,踏上了返程的火车,找着座位坐了下来,看着车窗外熟悉的站台,望着父母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便想起了儿时,在故乡感受春夏秋冬,一切都很简单,吃饱饭,穿好衣,剩下的只有找小伙伴一起玩耍,学习都是排在第三位。那时候,时间过得很慢很慢,曾幻想把全世界的时钟都调的快一点,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忙碌着工作,按时上下班,周六周日买肉、买菜回家做饭享受生活的馈赠和乐趣。

如今,在故乡只有末班的冬季和首班的春季,自己也长大了成为大哥哥、大姐姐,身边的同学已是为人之父(母)了,像我一样千千万万的追梦人为了兑现自己立下的誓言,远离故乡、远离父母,踏上了追梦之旅,在旅途中总觉得时间过得快了。

每逢这个时候,大包小包里装不下的是乡愁,爹娘忙前忙后总觉得自己的儿女没有吃饱家里的饭菜、没有喝够家里的三泡台、没有睡好家里的热烫炕,父母总觉得永远给不够。未来,也许乡愁就成了美好的回忆,没有可装的大包小包了,只有带不走的挂牵。

这几年因为工作的缘故,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远离了勾起童年的万事万物。在我的记忆里还有一些值得去学习的人,值得去读懂的人,看一看那时候的一些事,一些人。如今,走的已经离开我们十几年了,留下的也被岁月激流洗礼着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他们看着自己的子女、看着自己的子孙成龙成风,看着他们有出息,传承者那一句世代不变的立家成事精神。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脉所在,也许就是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自然规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