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再飞的头像

王再飞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04/22
分享

雕刻人生

有一种倾诉无须言语,有一种阐释不用音符,你却用心灵之刀,妆扮美丽人间。


雕刻人生


王再飞


一节普通的树根,经过加工,就成了一件拥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品;一块平凡的木板,经过打磨,就变成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雕像。

一双灵妙的巧手,化腐朽为神奇,一摆弄起这些“朽木”、“树兜”,便是数十载。是什么力量的支撑,值得一个人用一生的精力去求索?

在小城新冠疫情缓解的一天,带着疑惑,满怀崇敬,笔者慕名采访了鄂东木雕艺人王习师,步入他充满神秘的生活领地。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王习师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与安徽省霍山县相临的一个山乡小镇----张家嘴,父母是从事缝纫的手艺匠人,兄弟姊妹7人,在男孩中,他排行老大。

算命先生说,这个孩子命硬,如果不过继他人(鄂东一带农村迷信,孩子自小必须离开原生家庭,要寻找一个养父母家庭),不是“伤”自己,就是“伤”家人。先生还再三嘱告:孩子对亲生父亲,不能称“父”,而只能称“伯”。

崇尚迷信的父母,十分害怕,在他1岁半的时候,只能忍痛把他送到大山深处,一个名字叫胡家山村的一户同姓人家。

巧合的是,在他到养父母家不到一年,养父就因病去世。现实,应证了算命先生的“预言”。

在养父的葬礼上,伤心过度的养母在养父灵堂前哭诉道:“你为什么就这样狠心丢下我们孤儿寡母啊,孩儿的命为什么就这么硬啊!”在一旁的生母听了这话,不乐意了。因为不管怎样,儿子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想当初,把儿子送给人家后,就有些后悔,多少次想念儿子而流泪。现在,既然养父母家里嫌弃,不如就此毁约。

于是,在生母、养母之间,开展了一次争子之战,拉扯之中,生母抢到了孩子不肯放手,养母仅抢到孩子的一只鞋。王习师又回到原生家庭,自此,两个家庭还闹得有些不愉快。

养父母家没有男孩,有一女儿,比王习师大17岁。送走王习师后,养母一直惦念着养子王习师,在他9岁的时候,养母亲自登门向生母认错,好说歹说将他又要了回去。


  二


胡家山,鄂东山头村,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与安徽省霍山县毗邻。

养父在生时,养父母家虽称不上殷实,但也是过得去的人家。养父去世后,坚强的养母,仍然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

家贫孩子早成熟。养父过世后,王习师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不忍心养母的日夜操劳,15岁的他,决定辍学助母。

王习师自小就喜欢绘画,家里墙壁上,稻谷场的地上,路边的竹子上,凡是能够画的地方,都留有他的“作品”。

一天,本村一位姓黄的木匠师傅在他家隔壁打家具,立刻吸引了他,他常常站在旁边一看就是大半天。黄师傅感到奇怪,这孩子怎么了,既不上学,又不务农?

一天,二天,三天……,慢慢地他就与黄师傅混熟了,黄师傅也逐渐了解了他的身世,也就默认了他的跟随。黄师傅也允许他摆弄自己的工具,让他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如木质手枪或玩偶之类,并不时指点一下。

自此,黄师傅走到哪,他就跟到哪,黄师傅十分喜欢这个聪慧伶俐、肯动脑筋的孩子。

拥有一技,可以“仗剑天涯”。原来,在王习师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埋下一颗学习木工技术的种子。

饥荒年代,在中国乡村,农村人能够掌握一门手艺技术相当于找到一个“饭碗”,但是却不是家家所能办得到的。学徒者跟师学艺,必须满3年,而且3年没有酬劳。所以,在农村拜师学艺,首先得有一定家底,还要寻得到技术好的师傅。

黄师傅是一个对木工技术要求十分严格的人,因为他的技术好,乡亲们都喜欢找他,不少人找慕名上门拜师,都被他婉言拒绝。

然而,当黄师傅遇见了王习师这个招人喜欢的苦孩子,他就认定这孩子定是可造之才,决定破例收徒,而且在拜师仪式及费用上,仅仅走了一些形式。

也许是大山的灵气,滋养了王习师的慧根,在3年的学徒时光里,他虚心好学,已经完全学会了师傅的技术,能够单独作业了。王习师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他不急于离开,而是又跟了师傅一年。

名师出高徒。4年的时光,让王习师从一个对木工技术一知半解的毛孩子,成长为一名对木工技艺做到游刃有余的师傅了。


  三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被称为"民间工艺",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刻,是以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它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

木雕历史悠久,始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辉煌于明清,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政府的腐败而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民间工艺得到了保护及挖掘,木雕也重新涣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果说当初拜师学木工是生存的需要,那么从事木雕、根雕行业那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追求。追求艺术的道路艰辛而漫长,王习师历经磨难,吃尽苦头。

迫于生计,出师后的王习师,经常在湖北、安徽两省边界游走做木工,微薄的收入让这个贫困家庭走出了困境,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游走时候,他接触到一些徽派建筑和雕花家具,尤其是对当地在家具上雕刻的一些花鸟、楼阁、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传统的木工雕刻艺术,深受当地人的欢迎。

“如果自己能够制作这样的雕花家具,那该多好啊!”王习师心想。

机会总遇有心人。1976年3月,经人介绍,王习师认识了书画家、时任英山县文化馆馆长的陈昂。在陈馆长的介绍下,王习师参加了英山县首届农民美术培训班,系统学习了素描、色彩等课程。他本来就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并有实践经验,所以培训班使他的绘画水平提高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陈馆长非常喜欢这个肯学习、肯动脑的年轻人,有意把他当做骨干来栽培。陈馆长向他介绍国内木雕、根雕的历史背景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建议他要依山就势,充分利用大山的自然资源,变废为宝,走木雕、根雕艺术发展之路。

陈馆长的话,语重心长,王习师听后热血沸腾,深受启发,他当即决定全身心投入。

1978年,在陈馆长的介绍下, 王习师受聘担任英山县林业局根雕厂技术厂长。当时全省在英山举办“充分利用、变废为宝”试点。不久,英山县林业局举办英山县第一届根雕节,通过专家鉴定,英山根雕厂出品的根雕、仿古雕花家具,水平和质量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3年后,由于产品品种单调,与市场脱轨,导致产品销路不畅,根雕厂随即关闭,无情的现实,给王习师浇了一瓢冷水。

屋漏偏逢连夜雨。王习师放弃热门的家具不去做,而去追求“旁门外道”,搞“不靠谱”的根雕事业,影响了家庭收入,他的第一次婚姻也因此亮起了红灯。

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打击,让他伤心流泪。是就此止步,还是坚持下去?王习师依然选择了后者。

1984年,王习师伤心地离开了家乡,来到河北省正定县,决定重操旧业、东山再起。

起始,他根据市场需要,租了一套平房,成立工艺镜屏和雕花家具加工厂,生意慢慢有了起色;接着又先后受聘当地两家工艺品企业,担任技术指导。

1990年,担任河北石家庄实合装饰艺术公司技术工作王习师,深感理论知识的不足,他进修于河北师范大学三年,专修绘画、雕塑等课程,系统地专业学习,为以后从事根雕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在河北创业的王习师,同时收获了爱情。一次,家住河北省平山县的姑娘安秋书看到老乡推销的工艺石英钟镜屏,为镜中装饰的立体图案所吸引。老乡说这是来自湖北的王习师手工制作的,安秋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是什么巧手能够制作出这样精致的作品,她决定要见识一下这个从南方来的师傅。

在老乡的介绍下,王习师与安秋书这位本地姑娘见了面。憨厚、质朴的王习师,让美丽善良的安秋书心动了,两人一来二去,情投意合,定下终身。可谓:精美石英钟,悄悄牵红绳;莫道君不识,皆为有缘人。

事业的顺畅,爱情的滋润,王习师一路凯歌。在河北省石家庄,他举办过“山人根艺”根雕、仿古雕花家具展示会;在河北省石市留有他创作的大量城市雕塑作品;接下来,王习师受聘于广东珠海、中山多家公司从事雕塑,参加过著名的珠海圆明新园的彩绘设计及绘制工程。


  四


王习师出生在大山,长在大山,不管走到哪里,他的心中始终不忘大山对自己的哺育恩情。

多少次梦里回到大山,回到家乡;多少次梦中惊醒,泪水打湿衣衫。他想念年迈的母亲,善良的乡亲,对家乡有难以割舍的眷恋。

想当年,事业的惨败,婚姻的破裂,他“败走麦城”,来到千里之外的河北寻求发展,或许带有几分莽撞与冲动;那么,如今决定返乡创业,他的心更趋冷静与成熟,他的信心更足了。因为,他拥有近20年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实践和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他对木雕、根雕事业追求的希望之火从来就没有熄灭。

通过市场分析,他认为,家乡旅游业和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家乡有取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家乡有较好的人脉关系和市场。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的根在这里。

贤淑善良的妻子安秋书十分了解丈夫的心思,当王习师与她商量,决定回家乡发展根雕事业,妻子安秋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

2001年,王习师和妻子安秋书从经济繁荣的河北正定,回到了离别17年之久的家乡,开始了他在家乡的事业征程。

王习师投资近20万(其中贷款5万),全部用于“山人根艺雕刻厂”创办与投产,林业、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和单位一路绿灯,给他提供了周到的服务和帮助。

回到家乡后,他如鱼得水,木雕、根雕事业蓬勃发展,产品畅销国内广东、安徽、青海和香港等地。

2008年元月,王习师在英山县成功举办第二届根雕、木雕、奇石展销会;从2014年到2019年,他的根雕、木雕作品先后参加过10多次国家、省、市各级展销会;多次获得奖项,其中:2017年参加湖北省民间工艺技术大赛获纪念奖;2019年参加“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作品《松鹤长春》获木雕竞赛项目优秀奖。

2013年5月中央电视台《乡村发现》栏目专题报道《走进艺术殿堂的木工-----记英山县山人根雕工艺厂厂长王习师》,作为全国优秀电教片展播,2014年7月6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中国行》栏目组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2016年5月31日,《湖北日报》对其作品《盘龙祥云》进行了报道与宣传;2017年《鄂东晚报》头条报道他的事迹----《英山手工艺人变“废柴”为宝》。

王习师还拥有了多个头衔。湖北省和黄冈市两级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英山县民间工艺协会副会长。

全国各省市地慕名来访者多达20 多个;安排本地人员就业30余人。

值得欣慰的是,2018年7月,英山县已经把“英山雕刻工艺”列为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王习师确定为传承人。

但是,王习师说出了心中的忧虑。在他所参加的各级工艺品展出中,优秀作品的作者年龄偏大,年轻作者寥寥无几。如何有效地保护民间艺术,延继民间传统文化已成为政府、学者及艺术家们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要想使木雕作品在市场中站住脚,就必须拿出无法大量机械制造的优秀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制作者有高超的技艺。同时,要求制作者对工艺事业本身很热爱,要专心,肯动脑筋,耐得住寂寞,抵抗得住外界的诱惑。

结束采访的时候,王习师告诉笔者,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几十年所追求的根雕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他还说,不久在电视上看到湖北人赴外省务工就业受阻,他心里非常难过。他愿意尽自己一臂之力,对家乡愿意学徒者一律免费传授根雕技术,并且在学徒期间支付一定工资报酬,以此回报社会,支援家乡。

写到这里,笔者先前的疑惑,顿时云开雾散。几十年来,王习师为何能甘于寂寞,风雨无阻?缘于他对木雕事业的挚爱,缘于他对大山的一片深情,正于本土一位书法家送给他的一副对联所言:木中有人,心中有爱;脚下有路,腐中有奇。


2020.4.16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