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叶向阳的头像

叶向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04
分享

我在塘河畔等你

我在塘河畔等你。这是我的邀请,也是塘河的召唤。温州塘河是温州人的母亲河。她滋养一代代温州人,孕育一段段瓯越文化史。

“一部东瓯史,半部在塘河。”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诗章。

“弭楫向南郭,波波浸远天。拂鲦故出没,振鹭更澄鲜。”(《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南北朝·谢灵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西洲曲》南北朝·佚名)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唐·杜甫)

“朝游北桥上,晚憩南塘畔。”(《南池早春有怀》唐·白居易)

“不如上南塘,萧然散予步。”(《南塘晚步记邻里语》宋·陆游)

“出门日已晚,棹短路何长。赖有风相送,荷花十里香。”(《后永嘉百咏·南塘》宋·杨蟠)

我对塘河有特殊的感情,这感觉就像老朋友似的亲切。我家就住在塘河畔——会昌河水上公园。为自己当初不选择号称温州最生态的金汇昌,却选择临河的金轩嘉园而庆幸,为自己正确的决定而欣慰。

塘河,读你千遍、不厌倦,读你万遍、仍依恋;读你的感觉就如沐春风。我对你是如此的痴恋。说实在的,会昌河对我有特殊的魔力。

塘河沿岸除了十二景,其实还有很多的景观。她就像一颗颗多彩的珍珠散落在塘河沿岸。

塘河两岸畅通无阻、四通八达,况且没有红绿灯;不用横穿马路,或凌空步行桥过、或水上浮桥过,真是方便、舒心。

我家就在会昌河水上公园。平时,经常跟朋友调侃,我家就在“西湖”边,不是“西湖”胜似“西湖”,少了一点“西湖”的喧嚣,多了一份“湘湖”的宁静,感觉自己生活在天堂似的。况且,家门口的景观比较集中,十二景就占据三席,不谦虚地说,“南塘印象”离我家也不远,有时也会往东沿温瑞塘河从葡萄棚到白鹿洲,也就三公里。

因任教的学校就在塘河畔,且离家近,我基本上都选择沿河畔漫步道步行去上下班,沿途还可以欣赏美景、愉悦心情。有一次,甚至看到花港观鱼似的的胜锦,在一个排水口,一张传统四方桌大小的河面,居然密而无缝的游浮着百许尾红田鱼,让人惊艳。不禁感慨,如今塘河的生态真好啊!是的,河蟹、河蚌、河虾、河鳗回来了,它们在畅游、在欢跃。不经意间还经常会看到鱼儿跃出水面的镜头,有时鱼也跃到船里,让船老大不劳而获。也不奇怪,我们更注重环保了,现在修的河堤也更自然、更科学、更适宜它们繁衍生息。

平时上班,会选择南岸步行。南岸往西,没多远就是儿童公园,设施齐全、项目丰富、活动安全,还真是儿童的乐园。经过藏舟桥就是龙舟公园。它集观光旅游、运动休闲、文化传播、教育培训为一体,半岛上有藏舟亭、眺舟亭、同舟亭、同心文化长廊“三亭一廊”。三面环水,环境幽静。台阁就藏身在那,平时很少下水,就在岸上供游人欣赏。台阁,又称水上台阁,是在龙舟上搭建的亭台楼阁,通体彩漆、张灯结彩,上层天花板上是手绘的蛟龙,下层两舷开设景窗,陈列民间三十六行人物。船上还有戏曲人物扮演、乐队演奏,船头船尾有艄公艄婆把舵。

再继续往西,新桥大桥南岸两侧就是“古榕春晓”。古榕春晓西区融入“古榕、古亭、古宅”等塘河文化典型元素,是塘河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棵古榕,见证时代变迁。园内有一棵被誉为“浙江最美古树”中最大古树——千年古榕王。“独木成林,一荫三亩”。树干任意延伸,根须随意伸展,新芽恣意生长,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棵古榕树犹如一位髯须飘飘的道者,历经风霜,默默地站立在公园一角,静待乘凉的游客。

一个古亭 ,增添悠闲惬意。依偎老榕树旁建有一古亭,名为“榕渢亭”。构造精巧,呈正六边形,有六根檐柱,均雕刻精美的图案及楹联“古榕涵养千载情,秀水长映万年景”。古树、古亭相互映衬,也成为游客休憩、纳凉的好去处。

一座古宅,感受文化古韵。园内有一座清代院落式建筑——李和元古宅,坐北朝南,平面呈口形,正厅建筑五开间,东厢房三开间,西厢房六开间。古宅格局合理,建造精巧,乡土气息浓郁,斗拱、雀替、门窗等雕刻风格多样生动,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再看那铺着一大块一大块的厚重的老旧石板路,及石凳和石材花盘,顿觉古色古香。那香樟、那银杏以及绿植,构成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吸引游客前往。公园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与厚重的历史底蕴,成为瓯海塘河最不可或缺的美丽景观。

古榕春晓东区为商业休闲楼群,汇集特色餐饮。粉墙黛瓦的建筑显得古朴淡雅,在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显得特别精致。

我可以说生活在公园,工作在公园,学校也是三面环河,幸福指数爆表。下午放学下班,不赶时间,会故意绕北岸慢悠悠地回家。经新桥文化广场,其实也是塘河文化一张靓丽的名片,过地质桥就来到北岸的法治文化坛。那汉白玉栏杆特别醒目,要是在过去那可是皇宫级别,可见政府是花重金打造塘河的。

继续往东就是“荷塘月色”。九曲桥、清廉亭、小洲渚构成完美的画面,当然还有绿树的点缀。荷花盛开时,会吸引八方游客驻足观光、拍照留念。这美丽的荷花池让我词穷了,想起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过对这荷花池,我还是倾注过感情的。曾写过《秋雨残荷》:

残荷冷冷岂娉婷,秋雨霏霏虚静宁。

岁盛岁衰随荏苒,花开花谢任凋零。

垂垂破碎自忘寂,隐隐凄凉谁念惺。

败叶枯枝立清骨,澄池寒影跃精灵。

其实残荷也有独特的美。是不是写的有点凄凉,有点失落,但还是有残荷的精灵,文人的骨气的。

再迂回前行几步,正面朝西,造型独特的地质大厦作为背景,再加以远山的点缀,此处也是观赏晚霞的最佳点。若邂遇晚霞,真让人陶醉。一抹残阳坠韦堤,晚霞似锦紫烟低;凉风习习闲云淡,暮霭沉沉倦鸟栖;树影横斜浮夕照,湖光跳跃耀虹霓;游人散乱林幽寂,惟有青山相与携。这唯美的画面也是摄影家的钟爱。本土摄影家周笑中,很多摄影作品就以塘河为取景地,荣获全国乃至世界金奖。

再沿岸往东就是会昌阁,也叫思远楼,三层仿古钢木结构,一楼挑空很高,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岿然伫立于会昌河畔。北面挂“会昌阁”匾额,临河边,有另一面“思致幽远”匾额。思远楼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描写思远楼最多的当属居住在附近水心村的叶适。

他在《醉乐亭记》展现这样场景:“舟艇各出茭莲中,棹歌相应和,已而皆会于思远楼下。”

在《雪后思远楼晓望》提到:“腊尽冻初合,风花江欲平。急从高处赏,已向负前晴。莫与鬓争白,试将身比清。楼头接远岫,历历正分明。”写出楼之高。

特别是他还在《端午思远楼小集》的诗中写道:“凭高难为观,楼居势尽倾。思远地不远,空复生遐情。上惟山绕围,下惟溪环萦。此实擅清境,岂以旷朗名。土俗喜操楫,五月飞骇鲸。鼓声沉沉来,起走如狂酲。不知逐臣悲,但恃勇气盈。衰翁茧帐卧,南风吹作棱。”思远楼离他所居不远,无论是寒冬赏雪,春日踏青,仲夏登高,他与友人经常登楼小聚,借助酒兴,赋诗言志。

南戏《荆钗记》里,也唱道:“越中古郡夸永嘉,城池阛阓人奢华。思远楼前景无限,画船歌妓美如花。”被温州人以为自豪的“永嘉学派”和南戏,被名士冒广生先生推崇为是温州在南宋文化史上的“二霸”,它们都与思远楼扯上关系,故将此楼誉为温州古代第一楼当之无愧。

在这里看龙舟,最佳点当属会昌阁,登楼而望,看百舸争流,别有一番滋味。

傍边就是龙舟基地,造型别致的帆影,营造出梦幻的境界,还有大型龙纹浮雕,祥龙踏云而来,栩栩如生,特别引人瞩目。瓯海区龙舟文化底蕴深厚,自唐宋之时起,瓯海就有会昌河龙舟竞渡的传统,每年端午时节都会呈现“千帆竞渡、万人空巷”的壮阔场面。水面上,击鼓声、吹哨声、叫喊声不绝于耳,与岸上的欢呼声汇成节日的乐章。这就是“会昌竞渡”之景。

如此胜状,我还写过一首《会昌竞渡》诗:

争渡龙舟听指挥,喧哗嘈杂勿需讥。

众人齐划如江涌,数舸并驱似燕飞。

桨落还依蹬船势,鼓鸣尚与敲锣威。

肩扛孩子伸长脖,忘我痴情哪愿归。

龙舟已成为瓯海参与广泛的群众性活动和传承文化习俗、保存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记得在此成功举办了浙江省第三届国际龙舟公开赛和“华侨城杯”2019中国温州(瓯海)世界名校龙舟邀请赛。今年也将在瓯海举办杭州亚运会龙舟赛事。

在这塘河最广阔的河面,除了龙舟,还经常会看到皮划艇悠然前行,穿梭河上,也有小帆板横切河面,追波逐浪,这一幕幕都是唯美的画面。其实,各码头停靠的精美的巡逻艇也是塘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些美景串起温州的千年文脉,唤醒山水之城的绵长记忆。

我在塘河畔等你。这是我的邀请,也是塘河的召唤。

塘河一年四季,一日四时,风景不同,各领风骚。春看烟雨,秋赏月色;朝观日出,夕览晚霞。壮美塘河让人陶醉。

醉美塘河让人痴。每当春到塘河,绿闹城;韦堤翠柳,戏禽鸣;丝丝烟雨,笼孤岛;阵阵波涛,惊众莺;紫燕衔泥,风里掠;白鸥逐浪,雾中迎;繁花似锦,招人醉;莫笑痴痴,骚客情。

醉美塘河让人禅。每当塘河秋月,色澄鲜;溪涧寒鱼,情缠绵;山暗林疏,竹涛静;水柔野旷,夜潮平;波光浩浩,明心境;梵呗声声,纳佛缘;一叶扁舟,横自渡;此时此景,最宜禅。

醉美塘河让人怜。每当万顷平湖,犹寂寂;千群落雁,自翩翩;盈盈舞态,醉客笑;嘎嘎鸣声,愁我怜;俯掠盘旋,情切切;戏嬉追逐,意潺潺;无求无欲,随天趣;相伴相依,共缠绵。

醉美塘河,好一派江南水乡风情。为此,我情不自禁的写过一首七言律诗《塘河感赋》:

河水清清可浣衣,又望鱼跃鹧鸪飞。

塘边无数倩娘舞,树顶成群白鹭叽。

两岸柳枝迎客摆,半湖花草尽芳菲。

一蓑烟雨濯心肺,渔叟垂钩不愿归。

我在塘河畔等你。这是我的邀请,也是塘河的召唤。

塘河沿岸也可以说四季如春。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繁花似锦。

感谢园艺师的匠心设计。树木千姿百态、高低错落、相映成趣,有高大的樟树、枫树、柳树,有低矮的石榴、女贞、冬青;花草五彩斑斓,疏密有致,哪怕是夏季,也迷了你的眼,有红的三角梅,有粉的绣球花,有黄的黑心菊,有白的山麦冬,有紫的薰衣草,有蓝的鼠尾草,还有不知名的,数不胜数,更有享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赞语的紫薇;生活在这样的花海里能不幸福吗!昆虫也不寂寞,有鸣蝉在歌唱、有蟋蟀在呢喃、有蝴蝶在翩舞。当然,也有忙碌的环卫工人,感谢他们辛勤地付出;还有那志愿者,感谢他们无私地奉献;伏茶凉亭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每当双休日,在塘河畔支起一顶帐篷,约上三五知己,欣赏沁心的绿意,品尝清新的早茶,聆听林间的鸟鸣,感受生活的安逸,这温馨而美好的时光,真是无与伦比。在享受自然的馈赠时,心情自然是惬意的、愉悦的。这感觉就像是彩票中奖似的,让人欣慰、让人陶醉。

我在塘河畔等你。这是我的邀请,也是塘河的召唤。

每当夜幕降临,会昌河两岸近万盏美丽的灯饰,将“点亮”河岸,以河道水体风光带、沿岸建筑、慢行桥梁以及沿河建筑等为载体,通过有重点、有层次的“美化”“亮化”,形成连贯、整体感强烈的景观。那高楼大厦的外立面,灯光更是绚丽多变,展现了会昌河别样的夜色风情。为市民和游人打造“梦幻会昌”。

在氤氲的暮色中,那“榕宴府”更是璀璨夺目。那延伸至河面的底层架空的三层阁楼,真是美轮美奂,堪比西湖的楼外楼,好似秦淮河的太白楼。据说想预定那阁楼宴请朋友还一席难求。是的,那是欣赏塘河夜色的绝佳位置。河面波光荡漾、影影绰绰,甚是撩人心弦,那远处温州地标建筑闪烁着光芒的世贸、置信也一目了然。在那观光揽胜,还真是景中人、画中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装饰了别人的梦。

朋友,你也可以从白鹿洲乘画舫夜游南塘河。如今的南塘河,再现了“水清可渔、河岸可憩、街繁可商、景美可赏”的江南水乡风貌。画舫从游船码头缓缓驶出,两岸白鹿洲公园与南塘风貌街交相辉映,灯火通明,宛如辉煌夺目的夜明珠。夜间的喧闹被清风拂平,留下的唯有宁静。五彩的射灯与精心设计的烟雾营造出梦幻的仙境,让游客体验到船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的场景。“塘河夜画”以塘河千年的传说和诗词歌赋为主轴,随着游船行进,演绎流光溢彩的塘河故事。

如此夜色真是一河诗意撩人醉啊,随兴赋诗一首《南塘夜色》:

印象南塘落日斜,熙来攘往尽繁华。

仙桥信步犹望月,画舫闲聊且煮茶。

夜店笙歌歌盛世,霓虹映染染澜花。

一河诗意撩人醉,堪比秦淮甚可夸。

塘河,对我来说太有感召力了,我会情不自禁地漫步塘河。平时,沿会昌河从西山大桥到地质桥,要么顺时针,从南岸开始打圈;要么逆时针从北岸开始打圈;当然有时也经过新桥大桥8字绕圈,不走回头路。每天用脚丈量着你,每天用心欣赏着你,每天用情迷恋着你。可以说,爱的执着、爱的深沉、爱的热烈。

甚至,我会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漫步河畔,徜徉心海,静静地享受独属于我的会昌河!此时,摒弃一切杂念、摒弃一切欲望、摒弃一切烦恼,捋平思绪、放松身心、找回宁静。此刻,我想起了一句话:“心若不动,风又奈何?”让自己沉浸在宁静的夜色里,倾听自然的声音,享受心灵的安宁,收获美好的心情。

朋友,我在塘河畔等你。这是我的邀请,也是塘河的召唤。塘河,她以城市客厅的形象邀请八方来客。壮美塘河让人陶醉。若有来生,我还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住在塘河畔。

注:此散文入选《第二届“塘河”杯全国散文征文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