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泽强的头像

文泽强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3/29
分享

流浪汉沈巍精神成因分析

上海审计局一位流浪者公务员沈巍因抖音爆红后,结束了二十六年自在的生活。不是偶然,是观众的窥视,引发其潜意识中的冲突,破坏了意识层面的“自在”。

沈巍衣衫褴褛、须发板结,出口成章、眼神清澈。他是一位真实的流浪者。沈巍喜欢国学,爱看《战国策》、《论语》、《尚书》。观众冠名为“国学大师”。下面,我们来探讨沈巍精神成因。

在精神病学领域,区别有无精神病有三个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人、事、物与外部世界的人、事物是否真实一致。)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该笑的时候哭,该哭的时候笑。)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一直节约的人突然挥霍起来,一直开朗的人突然抑郁起来。)把上述三个标准归纳成三个字就是“知”“情”“意”的统一性。从一些视频和记者采访报道证明沈巍“知、情、意”是统一的。沈巍有自知力,语言表达明白,逻辑思维清晰,无幻觉、妄想等症状。

受其母亲的影响,沈巍童年时代就开始捡垃圾。他没有原生家庭的爱——往前追溯,或许在沈巍受孕期间,其母亲就带着他捡垃圾。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对0到5岁的儿童。除了母亲爱捡垃圾外,他的父亲则是一名出海的船员。儿童时期的沈巍已被忽视,他只能长期与外婆生活在一起。被父母忽视的沈巍,孤独已进入其潜意识。沈巍的父亲控制欲强,受压制的沈巍,控制欲已进入其潜意识。忽视的儿童——孤独=爱,虐待的儿童——暴力=爱,压制的儿童——控制=爱。

沈巍最初流浪不是因为贫穷,其源头活水是因为对垃圾的爱,最初捡拾垃圾不是因为“垃圾分类”,其源头活水是控制“物”的欲望。本我(控制垃圾的本来欲望)不受自我(显意识层面的头脑)的调控。按照弗洛伊德“马车”理论——马儿(本我)脱离车夫(自我)驾控。所以,沈巍才会在错误的时间(上班的时候),将垃圾错放地方(如办公室、教室、桌子上),这就是一种异于常人的行为。火了的沈巍提倡垃圾分类并在流浪中实做实行,与新时代绿色理念恰好吻合。审计局给沈巍带薪病休的处理也没有错,正好为其打开了大门。究竟是哪儿错了呢?应该是物欲泛滥的结果,是时弊久累之过失——前些年的“凤姐”、“小月月”等弱女子就地一滚便飞升上了天。新时代的精神文化导向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是,红尘中审丑、逐利者不绝于耳。

综上所述:尽管沈巍有两次入住精神病医院的病史,其“知”、“情”、“意”三者是统一的,沈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不属于精神病人范畴。沈巍是否有强迫症还有待于继续观察,似乎存在边缘性人格障碍,强迫性倾向明显(见到垃圾要捡,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正是沈巍两次入院治疗的根本原因。荣格认为:所有异于常人志向的人必有异于常人的人格和言行表现。下面,我们来看沈巍“国学大师”的真伪。

沈巍知识丰富,出口成章。网上流行的句子:“先知先觉与疯子仅一步之遥”,“善始者众,善终者寡。”“一丝一楼恒思物力维艰”,“始作俑者,断子绝孙。”“我心明亮、亦复何求。”---沈巍的才智,语言,虽不属他之首创,也是临事而断,应时而生,激辩有智——初具一个开悟者的思辨能力。沈巍到底是不是国学大师呢?个人的分析:他只是一个知识丰富的流浪汉。他的实意,他的坚守,他的慈悲与多情,他的低矮就下,似已近“道”论。可惜,火候不足——格物不清(把垃圾放错地方),志不诚(对亲人抱怨时情绪激动),意不坚(慌乱的眼神,不协调的动作。)家不齐(不愿与亲人生活在一起)---治国、平天下的策略未见细料。所以,他不是一个国学大师——过去、现在都不是。千年难出一个大师,沈巍也仅是虚幻的表象。事实上,沈巍未及蜕变——彻悟后拥有大智慧。故,沈巍称那第一个传他视频上网的人——“始作俑者,断子绝孙。”可见他的遗憾和恨!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芙蓉姐姐”、“犀利哥”等网红者与沈巍有天壤之别。前者是弱死不要脸,以弱图强,以丑博利。后者本身名利色轻,流浪其实自在。沈巍已历经了二十六个春秋,意识层面的色与利很难撬动其心魄,遗憾的是,其潜意识中的世欲(名与利:出将入相,忧国忧民。)与自在的流浪(对垃圾的爱)出现了冲突,导致破茧化蝶前所有的坚守烟消云散,二十六年“小自在”灰飞烟灭——沈巍没有错,只恨他遇到了一群衣衫华丽的“师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