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乔休的头像

乔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3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揭开雨花斋的谜底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在瑞安市区,就有这样的素食餐厅,吃饭不用钱,而且对用餐者,没有区别对待,不管男女老幼,不论身份差异,一概热情接待。这就是雨花斋——一家非营利互助餐厅,无偿为用餐者提供服务。

2016年4月,雨花斋初次出现在瑞安街头时,这间充满神秘色彩的素食馆,便引起我的关注。首次走近雨花斋,却缘于《瑞安慈善》杂志春节时的点题采访。出乎我的意料,采访过程并不顺利。我最先联系的是吴老师,这位发起人之一婉言谢绝:“主要是不值得写,也没啥可写。”我再三交涉,她把“球”抛给了白老师。白老师的回答和吴老师如出一辙:“其实我们做得也不好,没什么可写的。”这话更是引起我的兴趣。经我一再沟通,才和白老师敲定采访时间。

雨花斋是一个谜

——创业的初衷

2月11日,正月十一,街头依然充满节日气氛。上午十时,我带着许多问题,来到玉海街道万松路22号,绵绵春雨中,驻足阶前,细细端详店堂内外。只见,店堂口标牌上写着“瑞安市雨花乐和义工社(简称雨花斋)”字样,并附有详细介绍——

“瑞安市雨花乐和义工社于2016年成立,2017年4月登记注册,是一家非营利性质的社会公益组织,位于瑞安市万松路22号。义工社遵循‘没有杀戮,没有交易,只有感恩’的宗旨,致力于推广健康素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孝道、热心公益事业。现有长期义工600余人,并于2018年5月成立拓展型党支部,有中共正式党员25名……”

雨花斋装潢典雅,古色古香。隔着方格木门,可见十几位义工,统一着装,正在进行餐前集训。我推门入内,向带班组长表明来意,请他们继续培训,自己靠墙就座,环顾四周。

我看到,义工工作服背后,印有“雨花敬老”四个大字,这该是雨花斋的服务宗旨。雨花斋的传统文化气息相当浓厚,足见其在传统美德宣传方面下了功夫。店内布满店训字画,其中明显位置,悬挂着“家”字。正门方向,是瑞安书法名家林峰给雨花斋店名的题款。左右一溜排开的,有志、忈、恳、惜、忠、恒、惒、忍等字,一一附有注解阐述。靠墙书架上,有数十种图书免费赠阅。我粗略浏览一下,大多是劝人积德行善的书籍。店面约有200平方米,凳桌排列整齐有序。门楣和餐车上,贴有“恭敬生命,感恩吃素”以及“有序打餐,吃多少,打多少,不够再添”字样。屏风背后,是厨房、洗碗房等,三五位厨师正着手开工。

白老师是位温文尔雅的知识女性,她和当值店长蔡老师带我上楼。我看见木楼梯底部,堆着大量卷心菜,便好奇询问。白老师说,这是一对义工夫妇的老父亲,在上望农场有一亩多土地,专门为雨花斋种的蔬菜,常年累月坚持不懈。随着季节更替,源源不断地,送来番薯、西瓜、西红柿等瓜果蔬菜,免费供应食客享用。

二楼的办公室不大,大概十来个平方米。一张简易办公桌,三五张椅子,三个人一坐,显得有些局促。白老师向我介绍了创办瑞安雨花斋的来龙去脉。

白老师说,2012年初,瑞安组织大型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讲坛,得到了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文明办的大力支持。参与志愿者人数众多,需要容纳数百人的大厅。有关领导牵线,找到时任瑞安市图书馆馆长的她,借用落实论坛会场。图书馆新馆落成不久,报告厅正适宜举办大型活动。论坛一般一年做一次大型活动,在一两个月筹备时间里,大家变得非常熟悉。论坛活动很成功,名师主讲,引经据典,在报告厅办了三天,她觉得受益匪浅。大家讨论决定,成立一个固定的社会团体,以利于活动开展。于是,以她为法定代表人、经瑞安市民政局依法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瑞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在2012年3月4日批准成立。促进会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公益活动,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各类公益活动,经常在图书馆举办,各行业大师名家纷至沓来。热潮涌动的义工活动,在她眼前打开一个新视界,自此,与志愿者结下不解之缘。

在我们谈话时,楼梯口上来一位男士。白老师介绍,这位是曾老师。曾老师性格豪爽,特别健谈,有着多年乡镇、机关工作经历,是瑞安市传统文化志愿队的发起人之一,负责志愿者们的党政思教宣讲工作。

曾老师回顾道:“过去,我们经常组织各类公益活动,但因没有固定形式、固定场所,每次活动都是借地而为、落幕即终。大家十分向往能有个固定的形式、固定的场地,能日常化、制度化地参与志愿活动。瑞安雨花斋就这样应运而生。我们有促进会、义工社两个党支部组织,党员三十多名。在活动中,党组织发挥了先锋堡垒作用。”

他们三人一起忆起当年:发起人到各地取经,寻找合适的方法形式。听说温州市鹿城区蒲鞋市街道,刚刚开办一家雨花斋,深受群众欢迎。大家前往观摩后,认为这种形式既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又绿色低碳、健康饮食,还能广施善意传播正能量,值得借鉴。如能创办素食馆,义工亦可以抱成团,长期在一起做志愿活动。意见统一了,事情就好办。各发起人纷纷慷慨解囊,在瑞安市万松东路创办了瑞安首家雨花斋。

2016年4月22日,开业当天,便引起媒体和市民的高度关注,之后影响力日益扩大。最高峰时,堂食人数爆满,高达三百多人。人人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当然,也有人担心,免费餐厅办不长。不管怎么看,雨花斋已经办起来了,这是好事。大家拥有一个施展身手的天地。

2017年4月8日,经瑞安市民政局依法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瑞安市雨花乐和义工社揭开面纱。

瑞安是慈善盛行之地,公益事业素有滚雪球效应。他们身边,很快云集大批志愿者,大家志同道合,劲往一处使。雨花乐和义工社组成人员,从成立时的两百来号人,发展壮大到今天的近一千人。固定参加活动的义工,达三百余人。他们把在册人员,划分成十六组,义工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选定一周中服务一天或两三天,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

雨花斋是一座慈善富矿

——义工的日常

瑞安市万松东路的店面,可谓寸金难买寸土。雨花斋刚集聚人气,不久因店租提高,要考虑重新物色新店址。东奔西走,他们看中万松路22号。房东和他们接触洽谈,降了好几万元店租,为慈善事业做贡献。该店原来的装潢,符合雨花斋的传统文化气息,稍加粉刷整理,把老店的家什器皿搬过来,便派上用场。

雨花斋的无偿服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没有一天间断过。许多位身为企业主的义工,平时工作特别忙,顾不上日常义工活动,心里一直惦记着交房租的事,过段时间就会问:“今年的店租要交了吧?说定了哈,今年我要多出点,都别跟我争。”再如重阳节、腊八节临近,大家都争先恐后:“我来我来,今天我来捐。”更多的人,则是悄悄对二维码刷过钱,也不声张,转身就走。记账的阿强老师,他还得通过微信询问:“今天有笔款是你捐的吧?”我们在一楼说话时,有人上楼刷过微信就跑了,阿强老师说:“我们这里,无名英雄特别多。我们要求账目需笔笔有落实,但经常有人不肯要收据,有时候没办法,只好开出署名‘爱心人士’的收据。”

这就是雨花斋义工,不仅争着抢着出勤出力,还硬是隐姓埋名捐款捐物。米、菜、油、蘑菇、水果等等,一直用不完。做厨师的义工还琢磨着,自己做蛋糕做面包磨豆腐,保证质量,节约经费。大家都有一分力,发一分光。

白老师介绍说,自开办以来,义工社就设置了严格管理制度。办公室墙上挂着一溜布口袋,分门别类装着值班组员健康证。雨花斋属于餐饮业,市监、卫生、防疫、城管等部门,要定时过来检查。健康证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都严格遵照执行。菜肴来源要登记,厨具餐具消毒要记录,留样记录要上传系统。民政、审计等部门,都会定期审计。一切按正规餐饮企业管理,一丝一毫都容不得疏忽,要对捐款人和受益人负责。

我打算采访几位一线义工,白老师说,我去餐厅请阿娟姐上来。我认出这位阿娟姐,就是我进门时,为义工做培训的女士。她是传统文化促进会创办时的骨干,因为家里太忙曾离开过。近年稍有空闲,再次回归,担任周五班组长,忙忙碌碌,任劳任怨。我询问他们的工作细节。她说,大家七点钟前要到店里,洗菜切菜,准备妥当。厨师在九点钟开始,加工烧菜。一般是四样菜,一个汤,蒸饭,安排糕点、水果等,然后是送餐,清洁,整理。这便是义工每天的日常。

四十来岁的李老师,家住汀田,属于促进会建立之初的骨干力量,全身心投入,还时常超时工作。家人都支持她的善举。

性情稳重的阿强老师,数年如一日,全职做义工,每周都有三四天在餐厅工作。负责宣传的孙老师,给我发来许多照片,有一张是万松店开业那天的合影,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共有五十五位义工,身着统一工装,端站在店门口,沐浴在阳光下,他们的笑容,像太阳花一般灿烂。前排位置,有五位男士,在五十位女士环绕下,显得相当突出。其中C位就座的,就是阿强老师。他是上望人,过去是制袜企业主,家有厂房。我很感兴趣,年富力强的他,如何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面对询问,他思考后答道:“一户人家,够吃够用就行,我家厂房租给别人,生活过得去。但社会上有很多人需要帮助。人活一辈子,钱是赚不尽的。我年纪还轻,身体也好。能有机会做义工为别人服务,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没有工资也要干。家里人也都很支持我。”和他的经历相似的,还有黄老师、阮老师、池老师等,都是多年义工。

“家里人都很支持我。”——这是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我觉得,这是义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的后盾。有意思的是,在雨花斋感召下,参加志愿活动的义工涵盖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职工、企业主、个体经营户等各领域。有的人未等班点轮到,就迫不及待提早跑来观摩、演练、帮忙;有的企事业单位领导还没退休就开始预约:“说好了,我退休后要来做义工的。”大家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许多义工牵家带口,一股脑儿投入活动。有妻子带着丈夫过来“兼职”。有的先生在家里办企业,忙碌的时间里,还特地抽空学习烹饪技术,有时间就来厨房帮忙。雨花斋严格筛选,培训上岗。义工中,大部分年纪在三四十岁之间,年纪大一点的,七十多岁,最年长的是八十三岁。义工们最赞同的一句话:“吃喝玩乐,有倦时;志愿活动,无穷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2021年5月13日,雨花乐和义工社被聘为瑞安市公益诉讼青年志愿服务联盟队,成为社会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义工角色。

雨花斋带动许多人向上向善,通过开展供餐送餐、感恩孝亲、素食庆生、亲子诵读、亲情筑林、扶贫帮困、支援防控抗灾一线人员等文明志愿活动,使雨花公益成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动课堂,获瑞安市慈善总会2018-2019年度慈善义工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雨花斋是一座桥

——布施的内涵

在平时,也有祖父母、外祖父母做义工,带着孙儿孙女过来跑堂,对小孩进行慈善理念熏陶。孩子们都挺乐意从事这样的活动,打饭打菜,排队引路,送汤擦桌,小毛巾搭在肩膀上,跑个腿,带个座,排个位,管理一米线,宣讲一下“少打一些,吃了再添,一饭一羹来之不易”的道理,让光盘行动落实得淋漓尽致,也让寒暑假生活充满阳光。主持人站在人群里,戴着扩音器谆谆教导,提醒大家伙儿,吃素会有啥啥好处,既环保又低碳,对身体健康有帮助。有的就餐者,自己跑洗碗槽边把碗刷了,一起帮忙干点活儿。

有关领导关心雨花斋的成长和发展,在上望店因店租提高无力续租时,特事特办,划出一片村居用地,供雨花斋使用。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筹资一百六十多万元,以最快速度,建起五百多平方米新店。附近一家地砖专卖店店主,主动提出免费供应地砖材料。有关领导亲自牵线邀请设计公司,为雨花斋免费设计。

上望店的骨干主体,是几位退休干部。上望店地处各海鲜酒店集合地,许多海鲜酒店的厨师们,看见雨花斋的盛况,纷纷表示希望也能参与活动、改变饮食习惯。其他地方的热心人士也说,到我们这里办分店吧。白老师的看法是,稳打稳扎,等条件成熟时再考虑。

疫情改变所有人的生活。以前经过雨花斋门前,我们每天中午都会看见人头攒动的情景。门前排着长达百米等待用餐的队伍,排队的人有保洁员、环卫工、残疾人,大多数是上年纪的老人。疫情时代,他们顺应变化,改堂食为精准送餐。事先入户调查核实,再向社区网格求证,最后确定送餐对象,争取需送尽送。相比堂食,送餐多了更多要考虑的细节,有的老人饭量不大,要求少打点;也有人希望多带一点,晚餐也有了。有的人患糖尿病、痛风等症,不能吃的菜类都要提前标注,事先做好准备。

我向白老师要了菜谱。我看到,周一到周日的点心有,麦塔锅、发糕、面包、红豆糕、饺子或萝卜泡、蒸山药、地瓜、芋头等。当天的菜肴有,红烧白萝卜,甜豆炒地瓜,黄瓜丁、核桃肉、胡萝卜丁,千张丝炒绿豆芽。营养师考虑很周到,色、香、味、营养俱全。

我请白老师、阿强老师带我随机走访。来到菜巷腾退房五幢一楼某室时,接应我们的是位老太太,我了解到,她姓胡,75岁。她笑眯眯道:“你们的服务员态度特别好,下着雨,还这么辛苦送过来。”白老师纠正道:“他们不是服务员,是我们的义工。今天饭干不干?湿不湿?菜好不好吃?不好就提意见。您喜欢饭干一些,或者湿一些,对我们的义工说就是。”老太太说:“好,特别好,饭很对我的胃口,菜烧得也很‘朗口’,花色这么多。你们的义工,态度扎实好啊!”

六幢三楼某室,是一对盲人老夫妇,面对询问笑逐颜开:“好吃好吃。”“烧不好要和我们说哎。”“很好,很好。只是两份我们吃不完,以后送一份就够了。”

回来的路上,白老师说起,除在雨花斋进行服务以外,义工社还免费结对曹村镇养老服务中心,一共有七个五保户老人需要照顾。接手后,投入三十万元。安排义工的父母去照顾,在那里做全年义工。组织人员每月两次去理发,打扫卫生,给老人量血压。五一劳动节、重阳节、年终,买礼品送过去,打扫房间。吴丽平发起一日捐,精准扶贫。九月九,组织慰问义工的长辈,感谢他们的支持。

白老师、阿强老师带我走进上望店。这是一所全新的店堂。青瓦白墙,窗明几净,在雨中显得特别清新。上望店的布置,比万松店的文化气息更浓厚。在店堂前,树有“雨花敬老家园”字样的招牌。在店堂门楣上,镶嵌着为人民服务字样。右联是:存好心说好话年年如意。左联是:行好事做好人岁岁平安。家文化精神淋漓尽致充分体现:“雨花家道:吃了就好,做了就好,够了就好,舍了就好,了了就好。”

点点滴滴细节,都为慈善文化添砖加瓦。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用心良苦,同时,体现出雨花斋具备一座桥的属性,那就是布施的内涵,渡人,渡己。

悠扬的轻音乐响起,他们在朗诵——

感恩与祈盼

让我们以至诚的心

感恩祖先的福荫 国家的护佑

感恩父母的哺育 老师的教诲

感恩社会的支持 大众的帮助

让我们共同祈盼

父母 亲人 老师 同仁 雨花家人 爱心人士

瑞安父老乡亲及所有的人

德日进 过日少

身心安康 四季吉祥……

原是义工要结束半天工作了。我注意到,家人们最后的告别语,不是“大家辛苦了”,而是“大家幸福了”。他们在追求幸福感,做了善事,心里高兴,帮助别人,幸福自己。

做善事不难,但长期坚持下来很难。我了解到,截至 2021年12月底,万松店、上望店已免费为老人及市民供餐近84万人次。此外,逢节日发放传统美食,共计送出午时茶6000余份,芥菜饭2700余份,端午粽子4100余份,清明饼6000余份,中秋月饼17400余份,重阳节630余份,腊八施粥17600余份。开展传统文化学习会100 余场,赠送《弟子规》等优秀传统文化刊物、光盘10000余册。2022年1月1日,启动精准敬老送餐行动,为玉海街道、上望街道88位80岁以上老人免费送餐入户,下一步将成立倾听陪伴组,倾听老人言。

解开重重谜团的我,冒着绵绵雨丝,告别雨花斋。要体验人头攒动的场景,只能留待疫情远去、正常生活重启那一天。下次过来,我要清晰感受那种人情味,记录整个场景,和不断上进的力量。我会多打点饭菜,吃了再添,“饱登登、暖分分”,迎接新时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