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照先的头像

魏照先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27
分享

又见蒲团

蒲团,早年常见,家家使用,替代矮凳,坐着舒适,大家多都喜欢。尤其老年人。近些年,几近消失,又见蒲团,觉得新鲜。

顾名思义,最初的蒲团应该是蒲草编成的,那才是真正蒲团,南方特色。不知什么时候起,北方人也利用条件参照地制作,有了类似形状、作用更是约等于的这座具。一样好用,北方人同样拥有了“蒲团”。虽说取料不同,别具一格,样子无异,沿用地叫成蒲团。由此可见,先有南方蒲团,后有北方的仿品蒲团。

不像南方水乡,北方蒲草很少,乡下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了玉米皮,其舒适,其外观,不输蒲草。

北方稼穑,玉米种植广泛,它也是北方人主要食物来源,甚至比小麦更重要。我小时候就是食用玉米为主,几乎全部,玉米煎饼、玉米煮饭、玉米饼子、玉米窝头、玉米糊,等等。玉米岁月,时刻玉米,不唯玉米粒,它的周身都有用途。秸秆做柴,翠青时喂养六畜,干了的秸秆也是最主要的冬储饲料。庄户生活,离不开玉米的一切。

连扒玉米皮时,俗称玉米裤的部分也要晒干烧柴,摊煎饼最好用。就在这环节,还有了一个细节做法,把里面靠近棒子的几层细软洁净的玉米皮刻意地选出来,特别扎成一把一把,专门存放,晾干。另有用途。

这细致白净的玉米皮,就是编蒲团的好材料。

极小时候,初识物件,见家里有圆圆扁平的东西,用来坐的。母亲坐它的时候多,以后大一点儿,依旧那印象。

母亲吃饭时,习惯拉过一个蒲团坐,院子里簸箕选粮或筛糠罗面做活时,也习惯坐着它,我坐上去特别不舒服,矮得如席地而坐,折腿蜷腹的,很有压迫感,我吃惊母亲坐蒲团的轻松自然。后来才联系地理解,母亲几乎每日蜷曲着身子为一家人摊煎饼做饭,都坐蒲团,那是早已习惯了的。做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玉米皮经过巧手编成的蒲团十分漂亮,细辫顺序,流畅条理,整齐的一圈一圈,温和的漩涡,清晰的涟漪,轴对称,中心对称,又旋转对称,美好丰富,任何角度都好看。这样光滑靓丽的成品须得出自巧手。

因为精巧的蒲团经久耐用,编蒲团便不是经常的事。我曾见过母亲编蒲团,开始几缕玉米皮在手里反转着若干次拧来拧去,编出小巧的花心花瓣,伸长的玉米皮如花瓣四下开放,很像牡丹,又如秋菊。尽管只单调的白色,也美。随后是绞合包裹顺时针方向地编下去,不断地从身旁抽取备用的玉米皮,节奏地添加进去,适时地拧紧编织,我看得眼花缭乱,仿似眼前蝴蝶翻飞。细致注意,编制时,该编哪些,留下哪些,位置、多少都恰到好处。用力也讲究,不急不缓,不紧不松,善始善终,自然流畅,成品蒲团才平整美观,也就实用。

小时候,喜欢拿蒲团滚轱辘玩儿,当眼见其复杂的编制过程后,不再胡乱用蒲团玩闹了,其中就因为应该尊重劳动仰视血汗。母亲平时常系绳提着去卖场秋场劳动时候坐,也夏天树荫纳凉兼搓麻线纳鞋底时提出去坐着。跟来跟去的我也常因此帮忙提蒲团来来去去。也愿意坐坐,直接放地下太矮,我放在石头上,高些,坐上去感觉很不错。

蒲团,在我们以前的生活中,颇有用处。印象很深,很好。

生活水平提高了,蒲团渐被淡忘。有钱了,随便可以买到花样新颖的各种座位,蒲团有些老旧陈腐不合时宜。编蒲团手艺渐渐失传。

偶然发现有人新近又拾起旧活,编起蒲团来,内心十分感触。须得六七十岁年龄的人啊,现在的小年轻,别说编蒲团,好些人没有见过实物,看见蒲团都新鲜,甚至叫不上名字来。

触景生情,引发回忆。任何事都有个深远的过去,编蒲团,能完整起一串一串故事。

过去的,许多是美好的。失去的,常常弥足珍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