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子营的头像

王子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08
分享

一年中的祭奠日

祭奠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怀念。一年有四次重要的祭奠日,春节、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除这四次之外,某些地方还有上新麦子坟的风俗,祭奠日大概是麦收后(公历)五月底或是六月初,并没有确定到哪一天,反正在这段时间里上坟就行。近些年来,这个祭奠日大多不上了,毕竟是生活好了,不愁吃穿了。以前上新麦子坟,主要是怕逝去的亲人担心家里收成不好,心里不安,于是等麦收后去上坟,和过世的亲人说一声今年的收成,让他们地下安心,就这么个意思。这是一种牵挂,更是一种怀念。

春节上坟,俺村里的风俗,都是年三十下午,有上坟的,也有请的(就是把过世的人请家里一块儿过年,这个比较麻烦,年三十下午请,年初一下午送,请来这段时间,一直亲人陪着,一晚上不睡,而且香火不能断,所以很辛苦)。上午赶年集回来,就忙着中午的大餐,肥肉炖白菜,这顿炖菜一年就这么一回,年上炸炸货剩下的油,或是炼出的猪大油多放两勺子,平日不见得姜、花椒、八角等调味品也放足,大片的肥肉片子切上十几片,挂在梁头上的三颗大白菜拿下来,拍打掉灰尘,扒掉外面那层干叶,一刀下去分成两半,白菜叶留着做饺子馅,白菜帮切成大块一锅炖,还放上粉条,猪肉白菜炖粉条,家家都这样,十点钟左右,户户锅子响,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炖菜的香,吃饭的时候一人一大碗,吃得满嘴油腻、脸上泛光。而这种牙祭在我的记忆里,一九七八年的年三十中午才有,一九七八年以前,年三十中午大多人家不做饭,饿了随便吃点,都等着年三十晚上那顿饺子,晚上的那顿饺子往往很早,而且越早越好,三四点就有放鞭炮的,那叫抢年抢福。单干后,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年三十那顿炖白菜变成了炖糊涂鸡,放上山药和粉皮,炖上一大锅子,再后来就是炒菜了,大鱼大肉的炒一大桌子。午饭一壶茶后,女人调馅和面准备包饺子,男人清扫门窗贴春联、上坟,春联贴完后,女人已准备好了上坟的供品,男人提上供品、烧纸,端上酒壶上坟去,往往还让孩子跟着去,当然,女孩不能去,这是男孩的权力,男孩子也争着去,不为别的,只为那口吃的,一个饺子、一块油饼或是一个摊鸡蛋,那是上坟后给男孩子的犒劳。

清明祭祖,俺老家的风俗,七月十五过十四,这天早上,女人去赶露水集,集上一般是卖韭菜和肉的。在生产队时,队里都有菜园子,也养着猪。那时,队队分韭菜、杀猪分肉,所以用不着女人一大早去赶集,只管等着分就是了,特意给妇女放半天假,专门在家里包水饺,男劳力下工也比较早,太阳高高的就散了工,准备上坟的事宜。单干后,生产队解散了,女人才去赶露水集。而男人一早起来去整修坟墓,俺们这儿俗称“培坟”,这是老辈里沿袭下来的风俗,培坟就是清理掉坟上的枯草啥的,培上新土。这是力气活,都是孝子孝孙干。清明的供品主要是饺子,三个碗,一个碗里三个饺子,谁家也是这样。所以,清明的坟对孩子没有吸引力,都是大人催着孩子去,孩子噘着嘴不愿意,跟在大人身后,跟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七月十五是传统里的鬼节,对逝去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节日。但是,人们祭奠却没有年上和清明那么重视,切上几片西瓜、拿上点水果就去上了。这主要是农忙的季节,都忙地里的活,也就慢待了祖宗们。当然,这坟还是必须上的,哪怕再晚,就是天黑了也必须上,这主要是大人的事,孩子们不去也不强求。这和老辈里的传说有关,因为七月十五这天,所有的孤魂野鬼都自由了,可以随意去哪里,有些孤魂野鬼因为没人祭奠就很悲哀,四处游荡,还专门附上小孩子的身上作祟,以发泄不满。所以,七月十五这天,孩子们不上坡割草挖菜,大人也不管,晚回家的孩子大人还去接,以免被幽魂恶鬼缠上。当然,这只是吓唬小孩的,不足信。

十月初一上坟,小时候并没有记起过,只是娘去世后才知道十月初一也是个祭奠日,还要上坟。查阅资料所知,农历的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秋祭等。民间将寒衣节、清明节和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人们为了尊重先人,寄托哀思,寒衣节这天都要上坟祭奠,纪念仙逝的亲人。所以,从母亲去世的那年起,每到十月初一,我都是要去上坟的。

小时候跟着大人上坟,只为了一口吃得,心里还很高兴,完全没有思念逝去亲人的感受。自从娘过世后,每年上坟的日子,心里是伤感的、悲痛的,哪怕祭品再好,从没有吃的欲望,也懂得了上坟的一些规矩。跪在坟前,摆好供品,压上坟头纸,用手指画一个圈,圈里画个十字,把花好的烧纸放上,点起来烧,边烧边念叨着,无非是念叨些家里都好、放心、钱很多、别舍不得花等劝慰话语,在烧纸燃尽之时,放些捎来的供品,再倒上酒,不管逝去的亲人喝不喝酒,也不管是男老的还是女老的,这酒都要倒,纸钱烧尽时,就是磕头了,磕三个头后,祭奠就算完了,收拾起供品,就可以回家了。

当然,由于各地的风俗不同,祭奠也有所不同。俺老家里,女孩子是不允许上坟头的,说是对后人不好,女人上坟,家丁不旺。而离我老家不过几十里北部村里,兴女人上坟,男人上不上坟都可以。问起来,说得很直接,闺女上坟老辈里就这样,光男人上坟才不好呢,说明家境不旺。而我市沾化、无棣等临海地区,都是年初二才去上坟。我在徒骇河旁打工的那些日子里,就见过当地人上坟的情景,年初二一大早起来,也不吃饭,一大家子人带着祭品来到坟旁,上供烧纸,磕头礼拜,完毕后,放鞭炮,都打大盘的鞭炮,噼里啪啦响个没玩,比年三十零时放鞭炮迎新年还热闹。

不管是风俗稍有不同也罢,还是女人上坟好歹也罢,都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决不能给它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博兴是汉孝子董永故里,仁孝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都是孝文化的具体提现。而仁孝文化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弘扬仁孝文化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祭祀并不是迷信,而是践行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仁孝文化,社会才和谐,人民才幸福。

自从母亲离世的十多年里,每一个祭奠日,我都早早的准备,并且祭奠日里,思念倍加,心情沉重。母亲是突发心梗去世的,走得很突然,十多年来,想起来就难以接受,这些年来,总忘不了母亲,母亲的音容笑貌也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虽说十年后思念的情感弱了些,但每到祭奠日,心里就很难过,又无可奈何,只盼着娘在那边好好的,而跪在娘的坟旁,心里有一种别样的内疚和说不出的负罪感。所以,希望所有的人,善待自己还活着的老人,等老人百年后,心里才安些。

在这个祭奠日里,我想了很多,也有很多祈愿,愿天下的父母晚年都幸福,愿所有的子女都有孝心,善待父母!

(2021年11月5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