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回家,父亲和我说,再有半月就去村养老院吃饭了。他说着,一脸的高兴,好像这是多荣耀的事儿。
哦,老父亲今年八十岁了,身份证上的生日是五月十六。其实,他真正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初三,阴差阳错的,就提前了几个月。村里,很多人的实际生日和身份证上的日期都有出入,谁也见怪不怪。原因处在第一次办身份证时要求没那么严,谁也没当回事儿,很随意,不是打印的,都是人工往卡片上写。先照了相,再问你生日,想起来的就按照你说的,想不起来的就按你大体说的随便编一个,谁也不去核实。于是,很多人的出生日都写错了,错了就错了,谁也不会在意。再说,错了改很麻烦,村里要开证明,必须有五个证明人,再去公安局办理。我的身份证上就写错了一个字,本是“营”,写成了“应”,因为关乎学籍,必须改过来。我就去村里开了证明,找了五个从小一块儿玩大的写得证明信,费了好几天功夫才改过来。而村里人,没拿着当回事儿的,错就错了,无所谓儿,老百姓种地,又不办着不办那的,碍不着吃碍不着喝,碍不着儿娶女嫁,找那个麻烦。笑问起来,村里人一样的心思。
能活到八十岁,老父亲很知足。因为,就俺们家族来说,几辈里都没有一个男人活到八十岁,寿限都在七十岁左右,基本是生病亡的。应该说,家族里的男人,父亲是寿命最长的,不但他个人感到高兴,以家人也很欣慰。我也时常和父亲开玩笑说,现在社会好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又没啥要命的病儿,家里人也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好好的活吧,多享几年福。婶子也插话,你爹很知足,你们都有工作,小的们也很争气,你们又很孝顺,他没心没事的,啥负担也没有,心情好,寿命就长,你看看,村里八十岁的没有赶上他身体好的,耳不聋眼不花,像个大小伙子,骑着三轮车呼呼的。婶子说起来一脸的自豪。这个婶子,娘去世还不到一年就来到俺家里,姊妹三个心里对她是有看法的,特别是妹妹,刚开始时特别排斥她。如今十二年过去了,对她稍好了些,不再那么烦她。毕竟,她照顾了父亲十二年,还和爹很投脾气,农村人的话,找对了眼,在一起生活都很满足。只要他们好就行,作为儿女们最希望的也是这样,她一心一意,咱就不能三心二意。而且,她的子女们也不错,每到节日里都去看望他们,买些吃的。一回到家,婶子就和我唠叨,她的孩子啥时来的,卖得啥。爹也常和我说,就像极力表白,婶子的孩子对他很好。而我只是听着,一句话也不说。说啥呢,心里总像有啥东西堵着,这就好像心里的一根线,一提就痛。
但是,我总是避免和父亲交谈这些,那些年里一回家就和父亲因为一些事而争论争吵,使我和父亲总是心情不好。譬如说,年龄大了,该还的人情账咱还,但是不要再来往了,人情来往是有来有往,你光往没来了,还走动啥。再说,一家子的走动有俺们兄弟,俺们能代替你了,你就不要走动了。和他说了很多次,他总是不听,婶子那头的亲戚,俺们一大家子红白事他都走。他就活不明白,那就是白白扔钱。你老了,没啥事了,还走啥呢。可是,父亲很犟,根本听不进别人一点意见去,你越是反对的事他越做,就先跟你赌气一样。就因为这犟脾气,一辈子不知吃了多少亏,一点也不吸取教训。到现在还这样,一家子有事儿,份子钱是份子钱,磕头钱是磕头钱,有时候花的比俺都多。而且,人家的事儿,老两个从头到尾跟下来,比自家事还上心。其实,我知道,一家子对这个婶子背地里都不认可,去谁家谁家烦气。而父亲偏偏啥事也带着婶子去,就像是炫耀一样,有时候真弄不懂他的心思。反正是这些年里,一家子、他的朋友家都带着婶子去过,好像去哪里也离不开这个婶子,完全不顾及孩子们的感受。可是,有啥办法呢,父亲就是这个脾性,虚荣心极强,凡事儿都争个高低,老了还是一副不服输的劲儿。
也就是这几年里,我忽然就想明白了,父亲就这个脾性,一辈子了,吃亏也罢,赚便宜也好,他就这么过来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生定的骨头长定的肉,”怎好改呢?虽说,年龄大了,脾气不再那么火爆,说他也大多不吱声,但他内心是抗拒的,与其惹他不高兴,何不随他怎样就怎样。再说,自己的理解也并不完全正确。于是,我释然了,和哥哥妹妹在一起,说到父亲做的事儿我还劝哥哥妹妹,他一辈子都这样了,说他干啥呢,愿意怎样怎样吧,随他心性,他还觉得自己是一个户主,人情来往是少不了的。就像孩子姥姥,也是这样,你给她送几个大包子,她给你送一碗扒拉子,老了也是来往。人活着就有来往,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就是人生啊。
所以,再回家里,我从不过问父亲的事儿,除非他愿意和我说,我也只是认真的听着,不时地颔首,从不再像过去一样一脸的烦,不愿意听,或者腔调不好的反驳他。我觉得和他计较这些都是我的错,他一把年纪的人了,他自有他的处事规则,何必拿着自己认为对的要老人去改正呢?俗话说“顺者为孝”,经历了很多才真正懂得这句话的真正涵义。而且,我也发现,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和我说话感觉上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似的,这很不像从前那个说一不二,听不进别人半点意见的父亲,是他有啥心虚事特意瞒着吗?不是,“儿大三分疏”这句古话是很有道理的。其实,对于父亲说啥我一点也不在乎,最多的劝他年龄大了,骑三轮车不要那么快,没事儿也不要上公路,要知道公路上的打车太多了,完全用车水马龙来形容,老了手脚、反映都慢了,很不安全。再就是像爬屋上墙这种活儿也不要干,万一磕着摔着了,花钱不说,自己不受罪吗。也就是这些事儿叮嘱几句,别从不再要求他什么,说句不好听的话,都八十了,还有几年活头,开开心心最好。有时我也和父亲开玩笑,遇上了好社会,猛活吧,吃苦受累了一辈子,一定要把晚年过好。
说真的,老父亲还是很知足的,对俺们子女不管是家庭还是子女都很放心,自己又没别的事儿,心情愉悦了,笑总在他的脸上。也是近几年的事儿,他忽就盼着俺们常回家了。特别是逢年过节,早早准备着,菜精心挑选,谁爱吃啥都心里有数。我从小爱吃咸鱼,知道我回家,总是买个咸梭鱼炸好了,临走给我捎上。近些年手里宽裕了,平常或每到年节,总是给他些钱,他就很知足,常和我说谁家谁家孩子一年也不给父母一分钱,总是空手回来,回来总是在门口站站,不到屋里去,嫌弃他爹娘脏。一旁的婶子跟着帮腔,你们不但年节给钱,平日里也给钱,你爹很知足,凑在一块儿光说你们孝顺。父亲接着说,你婶子家孩子每次来没空手的,买这买那的,这次拿来的不等吃完,下一次又接上了。老两个相互夸对方的孩子,间接里告诉我,人家孩子对他很好,很尊重他,这层微妙的关系,谁也小心翼翼的维护着。我希望的就是这样,这比我以前想象的还好。我时常和哥哥妹妹说,这事儿咱做对了,要是爹自己生活,他不会像今天这样自在,不管外面说什么,不管以后怎样,现在好就行了。哥哥和我一样的想法,就是妹妹有时候心里生气,她那是想到了娘。娘走了十三年了,突发心梗走的,当时谁也受不了,谁也难过,就像塌了天似的。可是再难过,活着的人还得一天天过下去,不能说是爹无情,老无所依的他总的找一个相互挽扶的手牵着走下去,啥事也得理解呀。
能吃上村养老院的饭,不但他高兴,我也高兴。当然,不单单是为了那顿饭,不就是每人一碗大锅炖加上一碗汤一个馒头吗?家里的生活可比这好。吃养老院的饭只是说明自己活过八十岁了,这才是最高兴的事儿。村里的养老院已经开了有几年了,平日里十几个老太太住着,一天三顿饭,一月交一百五十块钱。这两年里,面对村里的孤寡老人,又推出了新措施,凡是年龄满八十周岁的,每天中午管一顿饭,不要钱,在食堂吃也行,带回家吃也行,这是弘扬孝道、传承孝道,受到了村里老人的欢迎。能吃上村养老院的饭,说明自己长寿啊。
父亲说起来,村里四十多个老人吃饭呢,生活条件好了,长寿的人多了,多少辈里,村里活过八十的没几个人,现在只要是没要人命得病,活八九十没问题。而且,现在国家很照顾老年人,每月领着养老金,虽说不多,也够吃饭的,饿不着,没儿没女的的五保户,身有残疾的吃低保,派人上门照顾,村里十多个公益岗呢,就是干这些事儿。婶子接过了话茬,腿疼的、腰疼的、赶不了集的上门送菜、上门理发、打扫院子,照顾的可周到了,现在社会就是好,像村里大卫,老婆残疾、两孩子残疾,他也无用,光知道在家种那几亩地,也不出去干活,一家人吃低保,一个月好几千元呢,村里都羡慕呢。
爹和婶子的话代表了现在老人的心声,很满意社会,很感恩时代。爹的话,活在现在的人都是幸福的,不种地了,每年分承包费,比自己种地收入的都多,你看看,年轻的哪里还有在家住的,都进城了,只要好好干,城里买楼,过城里人的生活并不难,怕就怕不务正业的,不进厂子干活,光闷在家里啃爹娘。村里好几个呢,凑在一起玩牌赌博、偷鸡摸狗,媳妇都说不上,三十好几了就在家里拽大鞋,谁见了谁笑话,自己也心虚,闷在家里,昼伏夜出,都是从小惯的,不怨孩子怨父母,惯坏了孩子,老来受罪吧,就像厂爹,一月挣的钱还不够给孩子还赌债的,真是林子大了啥鸟也有。
哦,回家,爹就和我说村里的一些事,其实,平日了我很少回家,很多时候只是打个电话。因为我知道,父亲在家很好,不用我牵挂。中午在村养老院吃一顿饭,他是期盼已久的,好几年里就跟我说过,这马上就吃上了 ,我也为父亲高兴。年上,父亲跟我说过今年的八十大寿要好好过,把两个姑也叫上。我满足父亲的这个愿望,现在就筹备着……
2024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