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
立秋以后,玉米,高粱等农作物长到半身多高时,地里杂草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了,用不着农民再去除草了,人们在夜光下,用砂石精心打磨着锄头、锄钩,然后涂上黄油,预防锄头、锄钩生锈,然后把它放在闲房里搭的木架上,等来年再用,庄稼人这叫“挂锄。”
锄,是一种长柄农具,专用中耕、除草、疏松农作物周围的土壤。由人工拉动。它有铁板、铁钩和锄把三部分组成,锄板和锄钩为铁质,锄扳是一块长方形的铁板,有刃;铁钩用来固定锄扳,上面有裤,用来安装锄把。锄把为木质圆棍,要直、圆、光滑,6尺左右长。锄地时,有朝后拉和朝前锄两种形式。朝后拉时,两手抓住锄把,一步步向后退着锄地,拉时稍向下压一下,锄得可深一些。朝前锄时,一手向前扔锄,双手向后拉锄,同时对除后产生的大土块儿进行破碎、抿平。如此反复进行。
打我记事起,农民就是这样精心的打仗着自已的庄稼,盼望着庄稼有个好收成。俗话说“旱锄地,湿浅园”。意思是说,玉米出苗定苗以后就开始锄地,草能晒死,不能再生根;菜,需要很大的水分,地皮不能发干再浇。那年代,生产队喂养的牲畜也很少,很少用耠子耠地,大部分农田靠人工锄地。耠子是一种用驴、牛等生畜拉的农具用来代替人工锄地。有耠小垅的单齿耠子,有耠大垅的二齿耠子、三齿耠子。每当生产队上的钟声响后,社员们陆续肩扛着锄头出工,男人们为节省衣服,光着脊梁,带着草帽,肩上搭着毛巾,妇女们则头围上薄薄的毛巾。来到地头,生产队长根据地头长短分工,我村村北徐家坟地头280米,男劳力分十楼地,就是来回5圈,妇女分八楼,来回8圈。大垄的得锄两锄,完活后,队长验工合格记五分工,锄地可是个技术活,既需要力气,又会用巧劲儿,下锄深了拉不动,浅了草锄不下来。新媳妇胜意婶子是个锄地能手,只见她不慌不忙,迈着大步,拽着锄把往后退,怀路哥和路四哥等小伙子们不服气,按下劲来紧追,只见得胜义婶子,锄一会儿,把锄头从土里提出来,用脚蹬蹬锄扳上的土,往手心里吐口吐沫接着干,人们怀疑胜义婶子“滑锄”了,就是不下地儿的意思。经队长验收后,各项指标都合格。怀路哥他们才认了头。骄阳似火,社员们在蒸笼般的天气里不顾玉米叶子划胳膊和腿的疼痛,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动人景象。
记忆中,最难锄的地就是麦茬地。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非和爹去锄地,爹娘都说:“你还小,麦茬地你锄不了。”我执拗的说:“老师教我们怎么下锄的方法,保准没问题。”可锄起地来不是那么简单,锄下去深了拽不动,往上一提,锄把正撞心口,没锄一趟,我的手上拧起了好多血泡,胸口被锄把撞的疼痛难忍。队长二大爷走过来,拍拍我的头说:“小子,别哭了,大爷偏着你,给你记上2份工,好好的上学,不然光给锄把子“号脉”。每次下雨后,地皮稍上甘,社员们又重复着艰辛的锄地劳作。爱说笑话的存良哥说:“要是有草死、苗壮、地发暄的药就好了。”这时,队长在验工时发现,海路、群海锄的地时,发现他两偷懒,只锄了地头,不光每人扣了10分工,还在全体社员会上作了检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景县革命老区发展史》记载,景县从2000年开始,玉米田行间使用百草枯、克无踪,除草效果在95%以上,到2003年,全县推广使用50万亩左右,此后,全部玉米田应用。从此结束了农民用锄头锄草的艰苦劳动,农活轻松、快捷,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