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小学三年级时,开始写日记;媳妇说,同事们都说爷爷资源不用太浪费了。于是暑假每天上班时,媳妇开车路过放这里,中午下班接回去。
孙子在我这里上午半天三部曲:自己带书来阅读;逛小区景点、植物园,欣赏各家门前盆景;作文。
他作文速度比较快,写完后,我要他自己认真看两遍,字、词、句、篇。特别看哪个地方还要写细,还可以写细;因为你是在用笔讲故事给我听,要让我听得津津有味,就要写细,越细越好。
为此,我还特意讲讽刺笑话促进他。说有一个好朋友,旅游到北京去登万里长城,站在那里心旷神怡,心潮澎湃,心花怒放,于是情不自禁,情绪激动,声情并茂,摊开手,姿势助:长城长啊!真长啊!真他妈的长啊……
这段抒情,孙子以后重复了无数遍,也因此戒掉了每篇一言以避之的公式:“吃啊吃,吃啊吃,终于吃完了;算啊算,算啊算,终于算完了;争啊争,争啊争,终于停下来了”……
有时我甚至用最蠢最愚昧的方式,说这个地方至少还要写出3行文字;后来又增加说这个地方至少还要写出4行,5行。一篇文章如果有了细节描写,那才算成功。
当然,有时也作适当提示。譬如孙子看海洋馆,写它有时游到玻璃边上来。我就追问:它想来干什么?这一提醒,他补写了一大段:想跟我讲话,想跟我亲嘴,想跟客人们打招呼,想说请求回到它自己的大海里去……
我又顺势提醒他,你问它,就在这里不好吗?像款如上宾啊?它一定会回答,在它自己的大海里,才真正地自由自在。哦,动物的第一追求是自由自在,这就是动物的本性,动物的天性。
他脸上露出欣喜,赶紧又埋头写了一会,看两遍,双手递给我。
我接过作文本,认真看;拍着桌子大声说,好!
又继续看----又拍着桌子大声说,好!好!
又拍着桌子,还调侃,大声搞笑说----好!真他妈妈的好!
特别强调说,大声说好,还拍着桌子,都是自然而然地,由衷地,而绝不是故作姿态,装腔作势。
每篇都希望能尽量多地看出几个好来。然后开始逐一逐二讲,评。好,为什么好?
第一大好,故事纯新,我从未见过,从未听说过。写别人没有的故事,独一无二的故事,这就是独到眼光,这就是慧眼;独特的美被你发现了,难得,珍贵。你写出来,就是独创,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写出了时代社会新气象,新风尚……
停一会儿,我说,你班上同学现在都喜欢做什么?你妈妈现在最喜欢什么?从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看见一群人、一个小社会,这就算小潮流。第二天他就作文“妈妈爱‘臭美’”。他妈看了后高兴得不得了,抱着他头说:儿子真乖!
第二大好,描写有动感,把人写动起来了,活起来了,好像在我眼前晃,好像在向我走来……他那段时间,以儿童心理眼光写故事,童话味很浓。
第三大好,词句都有新意。“眼缘”,我还没听说过,我中学老师都没听说过,说明要不断阅读,获取新知识。你学了就用,好!以后看书,要圈,点,勾,画;好字词画圆圈,好句子画波浪线,好段落在旁边写评语,怎么怎么好:活灵活现;月亮像人,会走,会害羞……
他听得有点得意。被夸奖以后,阅读圈点勾画更多了。
有时媳妇下班来接,恰逢正评点,也听得笑眯眯的。
后看错别字、标点符号,督促他认真,仔细,力戒毛糙,养成良好习惯。并说明,这认真好习惯逐渐养成,终身受用。于是专门用红笔标出错误的标点符号、字词,逐一改正,并讲明原因。这个一定要严格,丝毫不能马虎。还有病句,不讲什么病,病因有语法修辞逻辑等;只要他多读几遍,看通不通。这是语感训练。
最后再说不足,还应怎样才更好?我一般规律是每次只说一个“不足”;如果说多了,这不好,那不好,就打击了他的积极性。渐渐,孙子作文班上第一,年级第一;高中作文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他写的。
送他母子俩走出门,很远还招手,他们也摇下玻窗招手回礼。
回头,转身,进门,老婆就开始批评我,表示极为不满,说对孙子极不负责,太马虎。应该先立中心思想,列段落大意,再按这去写,一步一步,这样文章才有章法……
2019年正月,老婆自己开始动笔,一起步,就上高速公路,发人民网;2022年开始发中国作家网。那时她才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才知道,当时为什么让孙子自由写,不给他定框框;因为文无定法,文无定论。
她一动笔作文,就赶我走,就关门;从不要我参与,更不要我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