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完人”王星拱
1949年10月8日,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八天,王星拱因病不治,不幸逝于上海永川医院。王星拱是近代中国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也是最早将近代化学引入中国的先驱者之一。他把毕生精力献给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民国时期的科学界、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声望。噩耗传出后,在上海的300多名武汉大学校友不约而同聚会在殡仪馆,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广州市中山大学及学术界也召开了追悼与祭奠会。刚上任不久的新中国上海市政府市长陈毅闻讯后,立即派人送去一副挽联,亲笔题写“一代完人”四个大字,以示沉痛哀悼。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众多大学校长中,曾在去世之后被誉为“完人”的,仅有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二人。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陈毅一生中,被公开称王星拱誉为“一代完人”的社会著名人士,也只有教育家王星拱与京剧大师梅兰芳二人。那么,王星拱为什么被陈毅誉为“一代完人”?他的“完”究竟体现在哪方面?
王星拱,字抚五,1888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王家大屋的一个清贫书香人家。他3岁即丧母,同胞兄妹4人,他排行第三。父亲王厚棋,为清末秀才。自幼因家境贫困,他曾就读于外祖父刘家私塾,因勤奋好学,深受外祖父一家人的钟爱。1902年,他考入不久前在安庆设立的安徽高等学堂。
1906~1907年,当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执掌安庆这所安徽新式高等教育机构时,非常赏识王星拱。王星拱后来也成为安徽省第一批官费留学生,远赴欧洲,学习于伦敦理工大学并获硕士学位。1910年,他参加了中国同盟会。1912年,他和皖籍留学生丁绪贤(现代化学家)等人发起组织科学社。为报效祖国勤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为爱国进步侧身反清革命组织。1916年,王星拱完成在英国的学业,获英伦敦大学化学硕士学位。已经离开祖国8年之久的王星拱急于报效祖国,不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启程回国。一踏上祖国的土地,他就接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聘书,邀请他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二院主任。在北京大学执教期间,王星拱遇见两位安徽怀宁老乡,他们是时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院长)的陈独秀和北大预科教授程演生,三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王星拱和陈独秀等教授一起,发起组织成立北京大学俱乐部,投身新文化运动,参与了《新青年》编辑与撰稿工作,发表《科学的起源与效果》等一批在中国青年和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王星拱把科学与哲学相结合,对当时流行的封建迷信和旧宗教意识予以科学理性的分析和批驳。如他依原子论和物质生灭原理,指出“鬼相念写”说“此种玄想在科学上无存在之理由。”在宣扬科学精神的过程中,王星拱介绍了法国马赫主义学者彭加勒、英国马赫主义学者毕尔生等著述。为实证主义一个分支的马赫主义的介绍,使他成为1920年罗素向中国知识界正式导授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马赫主义哲学之前,中国第一位向学术界传播马赫主义之人。五四运动发生时,王星拱不顾危险,与高一涵、程演生等分头秘密散发由陈独秀、李大钊编印的《北京市民宣言》,表明了自己忧国忧民之情。
当王星拱在中国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声誉日隆之际,他的家乡安徽省正在积极筹备组建第一所省属高等学校——安徽大学。1929年6月,他回到安庆,出任省立安徽大学校长。这是他做的第一个大学校长职。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安徽大学完善成立了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和预科,并拟定将来次第扩充农学院、医学院、工学院,项目经费也按项目内容请领和扩大。在20世纪30年代,他还被教育部任用,专注于国立武汉大学筹备和建设,先后任该校化学系主任、理工学院院长、理学院院长、教务长、副校长等职,1933年5月~1945年7月出任国立武汉大学校长。1945年12月至1948年,出任中山大学校长,为中大的复校和建设殚精竭思。在那国祸当头、战乱频仍的艰苦岁月,王星拱坚持提倡用科学理性精神办学,注重培育大学精神。如在武汉大学初任之始,他就提出“要秉承学术独立的精神,以满足我们共同求知的欲望,使武汉大学不愧为全国知识的中心。”
王星拱也是一位乡梓情深的教育家。五四时期,他和陈独秀、胡适等为安徽的新文化运动和新教育事业的开展,积极奔走,贡献良多。抗战时期,他在武大校长任内,帮助过安徽许多师生。这是一位不该被遗忘的皖籍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