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声波
到了绍兴,兰亭像块磁铁始终深深地吸引着我。尽管已去过两次,在细雨朦胧的梅雨季节,仍毅然决定再赴兰亭“深度游”。去观赏厚重且内涵丰富的亭子,去邂逅先贤的书法,去品鉴精湛的遗存了。
兰亭距绍兴市区西南13公里,3号公交专线迅速地把我带到景区。一下车,就见到路旁的巨石上刻着上下排列的“兰亭”两个红色遒劲大字,移步右行,印入眼帘的是“曲水流觞”雕塑,仿佛一下子闻到了文人聚会作诗的气息。
大凡来兰亭者有三看,即:看景、看字,看亭。而我对兰亭的亭子是情有独钟的。辞海中对亭是这么定义的: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园冶》中说: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多用竹、木、石等材料建筑而成,平面一般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扇形等,供游客眺望、观赏和休息。而兰亭内各式亭子大都都有,除此外还有并不多见的三角形亭子、规制极高的御碑亭、古道上的驿亭等。
穿越写有“兰亭古迹”的竹亭后就进入了景区,见戴着斗笠穿着雨披的工作人员正在清扫地上的零星落叶。湿漉但非常干净的道路两旁,群山环抱中的景区尽显“茂林修竹”的意境,置身在能清肺的湿润空气中,在大树下竹林旁行走,顿觉神清气爽。正当我贪婪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美景之时,听到了几声高吭的鹅叫声,那具有穿透力,略带长音、末端还会转个弯的鹅叫声,让人想起了耳熟能详的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诗句,心想:鹅以主人的身份正热情地呼唤着天下的宾客。鹅在兰亭的分量是不轻的,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出现了20次“之”字不同的写法就是依据鹅的不同姿势所成。
兰亭景区内的第一个亭子就是位于鹅池南面的鹅池碑亭。它呈三角形,柱圆飞檐,三根圆柱子托着亭盖,亭内竖着一块高1.93米、宽0.86米、书有黑底白字的“鹅池”两字的石碑,亭子周边没有任何建筑,在树荫下显得非常的显眼。相传这两字为王羲之父子合写。有一天,王羲之正饱墨临书,刚写完“鹅”字,报皇帝诏书到,王羲之于是出去接诏。当时八岁的儿子王献之见其父亲已写好了鹅字,便提笔续上“池”字。父子两人书写风格炯然不同,一瘦一肥,这块碑也成了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了。
鹅池碑右转不远就可迎面看到景区内第二个亭子——兰亭碑亭,它是方形石柱,单檐翘角,北面砌有可透风的墙,亭内立有一块2.2米高、0.95米宽、是康熙御笔黑底白字的“兰亭”石碑。可惜的是,文革时毁后被扔到亭旁的水池中,修复时因碎碑找不全,形成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残碑,但古韵仍存,留下了残缺的美。
兰亭碑亭的东面便是景区最大的亭子——流觞亭,它宽13.33米、深10.56米,形如榭,四周砌墙。三棱花格门窗,外廊相环,单檐歇山造,朝南的门楣正中悬挂“流觞亭”额。亭内后门前有屏障,正中挂有“兰亭曲水流觞图,再现了1600多年前文人雅士聚会作诗饮酒的场景。亭前便是“曲水流觞”实景,恰好有个旅游团前来观赏,景区安排几个穿古妆的美女将盛满绍兴黄酒的酒杯放入流动的溪水中,然后用特制的工具将酒杯舀上来,递给来宾品尝,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古人的雅趣。
墨华亭在流觞亭东面的王右军祠内,祠的正厅陈列着唐、宋、元、明、清各朝著名书法家临摹的《兰亭集序》的各种手迹、刻石。进祠迎面就是1916年建于墨池之上的墨华亭,此亭位于祠的正中,有廊桥联通南北,亭子四面通透,4根方形石柱上挂有两对竹制抱对,前联是“深林闲数新添笋,曲池时观旧放鱼”,后联是“竹荫满地清于水,兰气当风静若人”,亭下石凳供游人小憩,坐在亭中可以远望群山,想着“竹、鱼、水、兰”,意境深远。
王右军祠出后门左转就是兰亭景区内的“镇馆之宝”——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御碑亭,亭为八角攒顶,重檐翘角,每角挂有风铃,当微风吹拂,幽韵不绝于耳。亭内立有我国最大的古碑之一,是高6.86米,宽2.64米,厚0.44米,重达1.8万公斤的御碑。它的正面镌刻着康熙于1693年御笔《兰亭集序》全文,背面镌刻乾隆在1751年游兰亭时写的《兰亭即事》诗,祖孙两代皇帝手书同石刻之国内罕有,堪称江南第一碑。
文革时为避免御碑遭到人为破坏,卫生部门在碑正反面刷上石灰,写上“送瘟神”诗句,画上毛主席的画像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标语,使御碑逃过一劫。人们赞誉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是“如天上的浮云,如受惊的神龙”,康熙字体秀美遒劲,大有雍容华贵之气,乾隆书法潇洒飘逸,在书法圣地比较谁的书法好似乎为后人出了道难题,但乾隆在《兰亭即事》诗句中写道“聚讼千秋不易评”,巧妙地维护了康熙的地位和声誉。
此外,在景区内还有古代的驿亭、乐池上的俯仰亭、东面的山坡上、河边还建有以枯草为顶的凉亭,兰亭江上建有既可作桥又可挡风避雨的长亭、江岸边还有信可乐也亭等建筑。
兰亭的亭子因书法而盛名,园林艺术与自然风光已和谐地融合起来,景中有亭、亭中有字,字中有故事。王羲之即兴写下的《兰亭集序》使兰亭成了文人墨客游览聚会之地,书法艺术与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怀古、仰慕者络绎不绝,让人流连忘返。兰亭为弘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