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声波的头像

李声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08
分享

雪山洞与普陀寺:岁月深处的禅意幽境

在怀宁洪铺镇冶塘湖东南长安岭的半山腰间,普陀寺宛如一颗隐匿于尘世的明珠,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寺后那深五十米、最高达五米的寒武纪石灰岩溶洞 —— 雪山洞,更是宛如一处天然的佛国净土,引人入胜,发人幽思。

踏入这片圣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雪山洞那朝北而开的洞口。高达四米的洞口之上,砖砌牌楼高高耸立,它高出洞口整整四米,三层砖制斗拱精巧别致,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匠心。正身横额之上,楷书石刻 “岩脱金身” 四字苍劲有力,犹如四位护法金刚,镇守住这一方佛门净地。牌楼与洞口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庄严而又神秘的画面,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走进洞内,曲折下行的通道宛如一条时光隧道,引领着人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洞内宽广处仿若大厅,足可容纳百人,空间的开阔让人顿感自身的渺小。石壁之上,一尊依壁而雕的佛像静静端坐,它面容慈祥,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兴衰荣辱。佛像前置香炉供案,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散发着淡淡的烟火气息,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香客们的虔诚祈愿。

普陀寺依洞而建,这座约三百平方米的硬山式建筑布局精巧,南北合面,两座三开间的佛殿相对而立,中隔天井。正殿背后直通山洞,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得寺庙与山洞融为一体,寺中有洞,洞中有佛,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宗教氛围。寺门在两殿之间转折向西,门头横额 “普陀寺” 三字,为清咸丰二年所制,古朴的字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

雪山洞牌楼与普陀寺的起源,如同这山中的晨雾一般,朦胧而难以捉摸。传说其始建于明,然而岁月的长河却无情地吞噬了确凿的文字记载,只留下无尽的遐想与猜测。民国四年的《怀宁县志》也仅仅简略地提及 “雪山洞,有寺”,这简短的六个字,宛如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了后人探寻其历史的大门。

在已发现的碑刻中,洞内石供案上刻有 “雍正八年” 字样的记录,犹如一颗珍贵的历史遗珠,为我们探寻其始建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另有乾隆二十五年残碑上 “建洞门以建石楼” 之句,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寺庙建设的情况。寺内和门前壁上嵌的十余块重修碑记,时间跨度从乾隆二十五年至同治四年,这些碑记犹如一部部史书,详细记载了雪山洞牌楼与普陀寺在这百余年间屡经重修的历程。由此可以推断,其始建时间应在清初康熙至雍正年间。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片佛门净地悄然兴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乾隆至同治的百余年间,社会动荡不安,然普陀寺却屡经重修,这足以证明其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香客们怀着虔诚之心,纷纷捐资修缮,使得这座寺庙得以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每一次重修,都如同一次重生,寺庙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当时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使其更具魅力与内涵。民国年间,寺庙也进行过修整,并在东侧新建佛殿一座,可惜的是,这座佛殿已毁于岁月的洪流之中,只留下些许残垣断壁,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

遥想当年,普陀寺香火旺盛,百里香客云集。每逢佛事活动,寺内钟鼓齐鸣,梵音袅袅,僧人们诵经礼佛,庄严肃穆。香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心怀敬畏,手持香烛,在佛像前顶礼膜拜,祈求佛祖保佑平安、健康、幸福。寺庙周围香烟缭绕,弥漫着一股祥和的气息。那热闹非凡的场景,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强大力量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然而,岁月流转,时代变迁,普陀寺与雪山洞也历经了无数的风雨洗礼。战火纷飞的年代,它们或许也曾遭受破坏与惊扰;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它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但无论如何,这片圣地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与使命,如同一位慈祥的老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与往来的众生。

如今,当我们再次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虽已不见昔日香客云集的盛景,但那份宁静与祥和依然扑面而来。雪山洞依旧深邃神秘,洞内的佛像依旧慈悲祥和,普陀寺的建筑依旧古朴典雅。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先辈们的虔诚与智慧。这片圣地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人文精神。

它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忘记精神世界的滋养与升华。普陀寺与雪山洞,宛如一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品味;又似一曲悠扬的梵音,穿越时空,抚慰着我们疲惫的心灵。在这喧嚣的尘世中,它们宛如一方净土,让我们能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去聆听内心的声音,去感受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安详。(李声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