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常根的头像

徐常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11
分享

炸肉皮

    从小到大,走南闯北,吃过红烧肉、粉蒸肉、梅菜扣肉、腊菜焐肉、焖罐肉……然而,唯有家乡豫南光山县孙铁铺的“炸肉皮”,最是馨香亲切,难以忘怀。

“炸肉皮”是什么?这是家乡孙铁铺人的说法。就是先将整扇五花肉改刀成若干大块,然后再下锅煮,先煮后过油炸,再将其切成两厘米左右厚的一片片肉块蒸制而成,类似于“梅菜扣肉”的一道菜。只是那肉块要比“梅菜扣肉”中的肉块大、厚一些,它是我家乡孙铁铺镇农村红白喜事酒席中一道必不可缺的菜肴,也是宴席的一道灵魂大菜。这道菜在家乡还有一个名称叫“扣碗头”。不过,家乡人总是习称它为“炸肉皮”。我认为,这两种叫法都十分贴切形象。

“炸肉皮”这道菜,不只是一品美味菜肴,它是家乡人“礼节”的另一种表达,是一份待客的庄重,更是主家的礼数。这么说吧,家乡人遇红白喜事置办酒席,如果席面上没有“炸肉皮”这道菜,即使菜品再丰盛、酒再好都不能算是席,有些人、尤其是年长的老辈人定会因此而大发雷霆,拂袖而去的。他们争的不是为了吃上这道“炸肉皮”,争的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面子上过不去。

家乡南临大别山、北临淮河,距中州之南,跨楚汉之要,历史悠久,注重礼仪,待客热情,礼数备至。红白喜事宴席上的“炸肉皮”,就成为主家答谢宾客“礼”的绝妙表达。它只所以能成为传统文化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必定有着其一定人文的意义。

为了解这一风俗的由来,我曾特意寻访深谙本土民俗、年己70多岁的“杏山茶人”老周和我村小学的舒校长,据他俩介绍说,这一习俗应该是很古老了,自他们记事起,家乡一直就有这么个礼数,而且他们爷爷、父辈那一代也是按照这个“礼数”来遵循的。这道菜应该算是家乡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乡人待客习俗是将最大的力量使出,尽量显示热情,设法让客人满意。他们小时候老百姓生活艰苦,有的人家好不容易一年喂养一头猪,有的更为困难的两家合养一头猪,如家遇红白喜事,仅“炸肉皮”一道菜,一场酒席下来,就把这头猪给消耗完了。可以说为了不失礼真的是倾其所有,也可以看出这道菜在村民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珍贵!那时,困难家庭只要上了“炸肉皮”这道菜,其它菜再怎么简单,客人们都能理解,也没人去说三道四。否则,情形就不一样了,大家来的都是客,又都随了礼,没上“炸肉皮”,那就是对来的客人不重视、不尊重,是严重的轻视,不把“我”当客待,那就是看不起“我”,小瞧了“我”!各种说法、气话都会有,用家乡话说,大家肯定会“择精”,就是心里不舒服、有意见,会去争这个“礼”。

随着时代变迁,物资生活的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今家乡农村红白喜事办酒席,不论席面菜品多么丰盛、如何变化,“炸肉皮”这道传统压轴主菜依旧是无可替代的常驻“嘉宾”。要说有变化,也有那么两点:一是扣碗里的肉块数量有了变化。过去农村待客用方桌,宴席都是方桌配4条长板凳,也好区分上下席。而今都是厨师自备自带配套的厨具餐具和桌椅,宴席改用了圆桌。方桌每桌坐8人,那扣碗里放有8块“炸肉皮”;圆桌坐10人,扣碗里就变为10块“炸肉皮”。“炸肉皮”每人一块,是绝然不能少放的,如果要是少放了一块,那就不单单是少了一块肉的问题了!不仅失礼,还容易引发事端。二是“炸肉皮”里添加了些许小块瘦肉。为照顾一些年轻女客减肥不吃肥肉,挑些连精带肥的五花肉切成小块加了进去,这样食材一多扣碗显得更圆,更为好看。

家乡农村红白喜事宴席一般都摆在家门口,既隆重喜庆,场地也宽敞,大多要持续一周的时间。由于接待客人较多,主人家总是要请一位“执宾先”负责待客事宜。本地风俗,“炸肉皮”一直以来都是宴席最后上桌的压轴主菜。随着“炸肉皮”的隆重上桌,唢呐声声奏起,鞭炮齐鸣,在“执宾先”的主持下,喜事时新郎三鞠躬,白事时孝子跪地三磕头,开始面向宴席各位来宾谢客!刚上桌的“炸肉皮”,按规矩坐上席的客人先吃后,其他人才能动筷。往往是上席客人显得矜持、不好意思急于动筷,其他客人又早已按捺不住、也不好去吃,就有人会给上席客人先夹上一块敬上去,然后你敬我一块、我敬你一块,大家其乐融融、又不失礼节的把这道菜很快吃得一干二净。我想,这也是“炸肉皮”这道菜肴仪式感、隆重感的所在。“炸肉皮”,应该是乡宴最具仪式感、富有浓郁地域文化的一道经典传统菜肴。

“炸肉皮”,在家乡除了红白喜事宴席,平时是吃不到的。红白喜事宴席,有两顿餐是正席,也就是说一周的乡宴,这两顿的正餐才被称作为席,菜肴更为丰盛,也只有正席那两顿餐才会上“炸肉皮”。其实说来,“炸肉皮”都不是什么珍贵食材,只是制作起来,有些费时费事。

“炸肉皮”的制作颇有讲究。前年国庆节期间,我回家乡探亲,巧遇同村本家户族堂弟的儿子结婚,我留心观察记录下了“炸肉皮”制作的全过程。

在我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这些“大师傅”没有经过职业技校专门培训,也没有什么等级厨师证书,有的是拜师学艺、先打下手当学徒,有的是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以娴熟的本地菜烹饪技艺被邀往各红白喜事场上。

那天,堂弟家的喜宴场面较大,有四十多桌的客人,传统流水席,席面格局一成不变。所谓流水席,就是由于客人较多,一次性待客开席坐不下,便将客人分成两波次或三波次入席就餐。家乡风俗,不管谁家办红白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这次帮忙的人也不少。主厨的大师傅是我邻村的人,我们彼此都熟悉,他这“大师傅”己干有三十多年了。备宴中,他边干边给我介绍“炸肉皮”的制作步骤,好像他经过专门培训似的。有滋味的东西大都经过比较复杂的制作过程,“炸肉皮”自然也如此。

正餐需摆几十桌的席面,食材要在前一天准备停当。猪肉要选带皮的五花肉,最好是土猪肉。农村土猪肉肉色鲜红,肌肉内脂肪较多,肉质细腻,富有弹性,特别是五花肉层次分明,肥瘦相间,红白相映。先将整扇带皮五花肉切成十二公分左右的一个个大块,洗净加入冷水放进锅中煮,以前是柴灶旺火,现在是大液化气炉灶,把血沫撇干净,然后转中火,煮至八成熟,能用筷子扎透,不会有血水溢出即可。捞出肉块滤干水,再用红糖加白酒调制好汁,然后将料汁均匀地抹在肉皮上。接下来就是过油锅炸,待锅内油温六成热时把肉块放入锅中,中小火炸两分钟左右让肉块定型,把多余的油脂逼出来,直至肉皮炸成老红色捞出用凉水冲一下后,滤干水备存次日用。家乡人只所以称这品美味为“炸肉皮”,我想应该是由此而来。

次日正席前,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先把炸好的五花肉切成片,厚度大概两厘米左右,将肉皮朝下整齐地码放在大碗中,每碗10片肉,再加进些连精带肥的小肉块,浇上用葱花、姜丝、食盐、生抽、老抽等调制好的佐料,放上泡好的干马齿苋或干豆角就准备蒸制了。待蒸锅中冒出大蒸气以后,再将扣碗一一放进蒸笼里,蒸笼一层一层摞起来蒸。蒸好后出锅,一大一小两碗碗口相对,天地旋转,将食材倒扣在另一个碗中上桌。这应该是“扣碗头”这一菜名的由来。

色泽红润、光亮悦目、香味扑鼻的扣碗“炸肉皮”,看着都非常诱人,大块大口地吃着,软烂入味,肥而不腻,越嚼越香,下喉顺溜,吃得满嘴流油,十分解馋过瘾!我特意观察了一下,每个席面上的“炸肉皮”吃得精光,一点儿也没见有剩的。我们村70多岁的杨大嫂吃得意犹未尽地说,这“炸肉皮”是她的最爱,如果让她放开吃,她一顿能吃下两扣碗的“炸肉皮”,常吃也不厌!

家乡的“炸肉皮”,让人难以忘怀。它是那样地为寻常百姓所喜爱,被远方的游子所惦念。这道承载着地域风俗和乡土文化的传统美味菜肴,一定会永远飘拂在家乡人红白喜事的乡宴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