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常根的头像

徐常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11
分享

开在灵魂里的杜鹃花

    当我一次次走进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面对“红田”英烈,尤其是那一张张稚嫩的而青春的脸庞,总会击中内心柔软处,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

1927年11月13日,在中共鄂东特委的领导下,黄安县(今湖北红安县)、麻城县3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攻打黄安县城,一举攻克县城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这是鄂豫皖边区诞生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史称“黄麻起义”。这年冬天,在敌人的疯狂反扑之下,黄安县城再度落入敌手,反动地主清乡团勾结敌军进犯箭厂河地区,把箭厂河一块不足30平方米的稻田当做刑场。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反动派先后残忍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00多人,鲜血浸透了这块稻田的每一寸泥土。从此,再也没有人在这块田里种庄稼,人们把这块被鲜血染红了的整块稻田称为“红田”。

敌人的残暴和杀戮没有吓倒箭厂河乡的人民,“红田”革命火种,让这片红色的大别山星火燎原。

“红田”革命者被害后的第6年,又一名箭厂河乡的年幼女娃被惨遭杀害,这位小烈士的革命事迹一直深刻地烙在我的心头。之所以称其为“小烈士”,是因为她牺牲时年龄仅有16岁。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说:“因为她身体瘦弱娇小,牺牲时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

这位16岁“小烈士”名叫肖国清,大别山区的箭厂河乡油榨湾村肖家湾人。箭厂河乡原属湖北省黄安县,后被划归河南省新县。对于新县,我在少年时期就熟悉它的山山水水,因为我三姨的家就在新县,我出生在新县的邻县光山县,村子正南30余里就是新县的地界。

一个正值花季的年幼女娃,敌人怎么忍心下得了如此毒手!为瞻仰这位少年巾帼英烈,追寻她青春的战斗足迹,在映山红红遍大别山的日子里,我趁回老家探亲之机,满怀虔诚地到箭厂河乡探访她童年的、革命的故事……

1917年杜鹃花盛开的日子,肖国清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在我家乡大别山,人们把杜鹃花称为“映山红”,满山坡的此花一开,可不把整个山都映得红彤彤的。

如此美丽的大别山,大革命时期这里的人民群众过的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据《红安县革命史》记载,土地革命时期,红安县地主阶级占有50%以上的土地,富农占10%,祖田占10%,庙田占5%。如此算来,普通农民只剩25%的土地,雇农没有土地,而当时的箭厂河乡多是雇农和贫农,老百姓只能给地主扛长工,租地主的地种,给地主交租,再加上苛捐杂税,剩下的粮食养活不了一家人。贫苦农民不仅没土地,更没有地位和尊严,甚至没被当人看,很多人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肖国清这个贫雇农家庭,生活是多么地艰辛可想而知。

在血与火的年代,为什么黄安人民会一路追寻,义无反顾地跟党走?在《红安县革命史》里我找到了答案。

1926年,箭厂河乡开始打土豪分田地,当地人把穷人闹革命叫做闹红。闹红,闹红了几乎整个箭厂河乡。第二年,“红田”英烈惨遭杀害的这一年,10岁的肖国清已经参加了革命,成为童子团一员,拿着红黑两色的木棒,站岗放哨。11岁那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肖国清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学唱山歌又快又响亮,这便引起了当地革命领导人吴焕先的注意。吴焕先也是箭厂河乡人,与肖国清的家相隔四五里地远。1927年11月,吴焕先率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肖国清从乡亲们的口中得知,吴焕先早年在家乡发展建立党的秘密组织,组建农民协会,宣传革命思想,得罪了当地的地主恶霸,一家六口惨遭杀害,为了革命他烧毁了家中的地契。肖国清内心对吴焕先非常敬佩,立志要成为吴焕先一样的人。

走进门额上用繁体字书写的“列宁小学”赫红大门,来到传说中的列宁小学,院内矗立着肖国清烈士挎着书包神采奕奕的雕像,望着她幼小的身躯、稚嫩的脸庞,我的泪水从眼眶奔涌而出。在1927年之前,这里是当地吴氏家族的祠堂。而后,随着鄂豫苏区的建立和发展,1929年,为了使根据地的工农儿童、红军子弟有读书的机会,苏维埃政府在这座祠堂创办了“箭厂河列宁小学”。

家境贫困的肖国清从未读过书,12岁这年,也就是1929年,她被吴焕先安排到列宁小学就读。学校老师是苏区干部和红军战士,课程有国语、算数、习字、常识、音乐、体操等,教材都是教师自编的,学生还参与学校管理。在列宁小学,不仅读书免费,一日三餐还有饭吃,学生还光荣地担起“红区小卫士”的职责,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年纪小的学生参加童子团,年纪大的学生参加少先队……苦难的亲身经历,丰富的学习生活,让小小年纪的肖国清对红军和红色政权产生了由衷的热爱之情。

当时学校流行唱《四季读书歌》,肖国清凭着天生的一副好嗓子,不仅学得快,而且唱得很动人,被选为小学宣传队长。她经常领着同学们唱《四季读书歌》:春季读书天气和,好同学,哎哟!理论就是革命舵,看看“列宁报”呀,唱唱战斗歌,身体壮,文化高,胜利才牢靠。夏季读书夏日长,好时光,哎哟!父母劳动热难当。赶走帝国主义,消灭蒋匪帮,为穷人闹翻身呀,胜利有保障。秋季读书百谷收,乐悠悠,哎哟!我们穷人出了头。田地人人有,吃穿都不愁。要保卫,鄂豫皖,人民得自由。冬季读书雪满天,正农闲,哎哟!学习操练不怕寒。交流好经验,技术要钻研,消灭那,包围战。做个战斗员。

肖国清在列宁小学接受了革命教育,在吴焕先的引路下,她明白了穷人之所以受穷是因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反动派的压迫,激发起了革命的激情。上学期间,她经常情不自禁地唱起:“哪朵葵花不向太阳,哪个穷人不向共产党?任凭白匪再猖狂,烧我的房屋抢我的粮,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今天在列宁小学旧址的黑板上,仍可看到当年肖国清和同学们广为传唱的这首红色歌谣。

1930年2月,经鄂豫皖特委研究决定,把革命的大本营建在黄安县七里坪,七里坪改名为“列宁市”,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13岁的肖国清被任命为列宁市紫云区一乡团支部书记兼童子团中队长。她走村串户,动员农民,宣传革命;她巧妙地修改歌词,用歌声向游击队传递信息,使游击队一次次化险为夷;她利用自己年纪小不易被怀疑的优势,巧妙机智的和敌人斗智斗勇,为游击队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她以出色的表现于14岁这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9月,15岁的肖国清参加了游击队,在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她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童子团到游击队,短短6年中,肖国清如一朵绝美的圣洁与芬芳的红杜鹃绽放于白色恐怖的硝烟中,活得壮观而丰富。

1933年8月,红二十五军在七里坪战斗失利后转移到了皖西一带,嚣张的清乡团团长易本应趁机带着队伍反扑回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特别是箭厂河乡的革命群众,遭到惨绝人寰的屠杀。一次突围战斗中,肖国清为了掩护群众撤离,不幸落入清乡团手中。

清乡团团长易本应原以为让这个小姑娘屈服易如反掌,他亲自上阵,先是利诱说:“小姑娘,你要是说出游击队的下落,交代谁是共产党员,我就放你回家。”肖国清闭口不言。

见软的不行,匪徒们就用毒刑威吓,易本应命令打手将肖国清的秀发一缕一缕拔下,头发拔光了,鲜血顺着头皮流了下来……敌人恼羞成怒吼道:“招不招?”肖国清咬紧牙关,冷笑不止。

眼见不奏效,敌人变本加厉,将一根根竹签钉入肖国清的手指。十指连心,肖国清痛得昏死了过去,敌人用凉水将她泼醒,怒吼道:“说不说?”

肖国清将头一扭,斩钉截铁回答道:“不知道!”

兽性大发的敌人对肖国清施行了各种残酷的肉体折磨,上扎杆、火香烧、火钳烙……肖国清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她宁死不屈。

肖国清的母亲闻讯跑来,看到女儿被折磨得半死不活、不成人样,心痛地抚摸着女儿血迹斑斑的身体,嚎啕大哭,咒骂敌人没有人性、连畜生都不如,竟然对一个16岁的孩子下如此毒手。

残忍的敌人并没有因为肖国清母亲的痛哭与吵闹而发慈悲放过她。几日后的一个早晨,气急败坏的易本应将肖国清带到王边村的一块地里,咬牙切齿地说:“小共产党员,难道你就不怕死么?再不说出游击队在什么地方,就活埋了你!”

面对匪徒们事先挖好的深坑,肖国清毫不畏惧,亮开歌喉高唱《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慷慨跳进了大坑。

带着血腥味的黄土慢慢没过肖国清伤痕累累的幼小身躯,虽然她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英勇捐躯,但她那令刽子手们心惊胆战的歌声在大别山上空久久回响!

在肖国清的老家,树立有一座纪念碑,碑文记载了她短暂而又壮丽的一生。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告诉我,当年年仅15岁共产党员刘胡兰壮烈牺牲时,毛主席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早于刘胡兰14年就义的肖国清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刘胡兰,她同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拜谒肖国清烈士牺牲地,跃入眼帘的一片映山红开得分外鲜艳。当地人介绍说,这里的杜鹃花总是比别处的杜鹃花开得更红、更艳,绽放的时间也更长。是啊,出生在杜鹃花盛开时节的少年烈士肖国清,不仅成为人们心中一朵永不凋谢的红杜鹃,还是永远开在我们灵魂里的杜鹃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