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常根的头像

徐常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2/01
分享

送 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我的家乡,很少有人把这个节日叫“元宵节”的,而直接叫“过十五”或“灯节”。这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也是一年一度与逝去的亲人一起团聚欢度的节日。这一天除了中午要祭奠祖先、吃团圆饭,傍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去本族坟地给逝去的亲人们“送灯”。

正月十五送灯(俗称“十五送灯”、“送亮”),豫南民俗,我的家乡光山县独有。“送灯”,是祖宗传下来的“后人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人们给自家的祖坟送去灯盏,为那些已经不和人们在一起、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举行的节日,作为一种古老的文明、文化现象,这种意识在世代村民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它的历史民间众说不一,据光山县志记载,此风俗的形成距今已有数百年的时间,成因大概跟我们祖先的迁徙地有关。但是它的起源在何时何地?为什么正月十五要“送灯”?正史上现已无从稽考。

家乡民间有“正月十五大似年”之说,按乡亲们的说法就是“小年大十五”,“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可见送灯的隆重。春节即使在外不能赶回老家团圆的人,也会向家人许诺,争取过十五回去。十五这天,不管离家多远,远在外地的游子都会尽可能的回到家乡。正月十五之所以在家乡人心目中比过年份量重,因为要“送灯”。“十五”送灯,是一年中家乡人最重要的传统活动。家乡的农村是不大重视过清明节的,人们从心底里认为清明节是公祭,“送灯”是乡祭。

家乡里普通人过世,要安葬在自己宗族的坟地里,是不可随意安葬的。修的墓并不是像城里人用砖砌成的那种,它既无一记生平的墓碑,也无显示身份的标志,而只是一个略高于地面用黄土垒积而成的土丘,乡亲们管那土丘不叫做“墓”,而称之为“坟”。村民们家家都有祖坟,他们尤为看重祖坟的风水,把祖坟叫做“坟山”。把坟叫成山,意义不同。他们从出生每年都去自家的坟山里,视坟山为自家的一部分,那是他们熟悉的将来的归宿之地。不像城里人,对自己将来的归宿之地在何处,不清楚,也不熟悉。

村民们笃信,祖坟就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全家祸福安危所系的地方。正月十五这天,工作在外或家在外地的儿孙们都会千方百计赶回老家来送灯。否则,不但乡亲们会说三道四,自己心中也会有长久的遗憾。因为,如果哪家祖坟没有人送灯,就说明这家人绝户了,没有后人了。这是每户人家都忌讳的。家有后人在外地工作不回来送灯,被乡亲们耻为大不孝。家人齐聚祖坟送灯,显示人丁兴旺,昭告乡邻,令人羡慕。

小时候对送灯打心底里我是十分虔诚的。破“四旧”那阵,我懵懂的少年之心,紧跟时代潮流,附和着认为送灯是封建迷信活动,似乎这才是现代青年。现在不这么认为了。我以为送灯不是迷信,也不是宗教仪式,它只是一种对先人、逝者的深情敬意,是一种寄托哀思、一种传统的“抒情方式”而已,所有的方式虽与迷信活动相似而意义实不一样。

虽然我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但仍对正月十五的送灯情节历历在目,也非常留恋。正月十三或十四这天,乡亲们开始了十五送灯的前奏准备,全家男女老少扛着铁锹、挑着篮子一起来到祖先的坟地里,修坟除草、添上新土,这叫“上坟”。上坟送灯也有忌讳,已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到自己祖先的坟地来上坟的,出嫁的女儿不允许在娘家过十五,更不允许送娘家的灯。否则,就会遭人笑你家里没有儿子,绝后了。嫁出去的女儿如在娘家过十五或送灯,今后娘家人会人丁不兴旺的。有了这禁祀,家乡有“出嫁女不观娘家灯”之说,出嫁的女儿被视为外人;但媳妇可以送灯,因为她是婆家里的自己人。家乡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些皆为女儿的家庭,都会招回一个上门女婿,主要是防老。这个老,还有逝后上坟送灯之事。

“十五”这天,从凌晨开始燃放鞭炮,点燃供奉祖先的香火,到中午吃饭前,在堂屋供桌前摆上供品,烧纸钱祭祖,祈求先人的在天之灵,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生活美满。这天,或者是早几天,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送灯”的事了。那些年,人穷买不起灯笼,也嫌买灯笼太浪费,就自己制作。父亲总是领着我们兄弟姐妹去砍些小树枝、或挑些秫杆,做成筷子般长的灯柱,一只灯需四根,这样每年要做不少根灯柱。然后,父亲把各色的纸裁成七八寸宽、一尺八九寸长的条幅,粘成筒状,这叫灯罩。接下来就是打纸,打纸的工具叫“钱簪”,大约五寸长左右的扁形木块,上窄下宽,底边镶有五个凸出的圆圈薄铁片,每个圆圈中间伸出一截铁钉。将“钱簪”搁在黄裱纸上,用棒槌打,黄裱纸上就出现了铜钱样的花纹。打完纸后要“发纸”,“发纸”,就是将一沓沓打过的纸钱折叠后,用双手抡开成扇形状。没有经过打纸、发纸的纸钱,烧后不会变成冥币。这是家乡大人小孩皆知、笃信的。当然,妇女不能打纸和“发烧”,习俗妇女打的纸钱到阴间不是钱。这项活计都是由家中男人来完成的。大家都想让先人、逝者在阴间生活得富足,保佑家人平安,尽可能的多烧些纸钱,需准备的纸钱量较大。

十五的中午,全家人吃团圆饭前,家里的男长者净身、洗手后,先在供桌上摆上肉菜、米饭和白酒,之后召集全家人举行祭祖仪式。天刚淡黑,家家户户点亮煤油灯,包括每个房间、牛栏、猪圈、鸡棚,彻夜灯明,为逝去的先人们出入门引路。乡亲们要在日落星出之前,挑着鞭炮、烟火、纸钱和蜡烛,打着灯笼,成群结队地赶到自家的祖坟,为逝去的亲人“送灯”。

这一夜,凡是有坟墓的地方,都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祖坟比较远的人家,下午就早早地赶到坟前送灯。我家祖坟地距村子有近两公里远,不通公路,挑着沉重的担子走在田间小道上,深一脚浅一脚的那也是很累人的。来到祖坟前,我们先将四根灯柱按四边形插入坟头土里,蜡烛固定在中央,然后将圆筒形纸灯罩套在灯柱上,这便是“灯”了。按照第一年去世的送白颜色的灯,第二年送黄或紫颜色的灯,第三年以后的送红、绿、粉颜色的灯这一习俗,在每个坟头插完一只灯后,由家里的长者点亮坟头上所有的灯,这叫发亮,照亮先人的家,随后家人便跪在坟前逐坟烧纸钱、磕头、祷告。只听有人在祷告:“奶奶、爸爸…,我们来看您了,活着时您们受苦了,为了我们总是节俭,今天多给您们送些钱,别不舍得花,花完了,明年十五再给您送”。有的在一旁祈祷:“求您老保佑孩子们学习优秀,考上好大学,全家人健康平安”等祈求保佑的话。家人们有的唠叨着,有的静默,各想心事。这是一年之中地下与地上、亡灵与生灵默契交谈的时刻,是家人向先人汇报、求保佑新的一年心想事成的一刻,更是与先人喜气洋洋欢庆团聚的时刻。

随着祷告声,纸灰悠悠的飞上天去,全家人都很开心,意思是先人们今天很高兴,这钱他们已经收下了。在自家坟前烧完纸钱,还要相互到宗族里其它坟前逐一烧纸钱,意思是给阴间的宗亲们拜年。村民们相信人间之外还另有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也是要用钱的。人们在纸钱的燃烧中回忆着亲人在世的情形,那也是一种还念、一种慰藉。

燃放鞭炮和烟花,是送灯中最热闹的时刻。遍野灯光一片,烟花漫天。所有送灯的人们站在坟旁,燃放烟花爆竹之余,边赏灯边评论着,谁家的鞭炮最响,谁家的烟花好看。此时的坟地热闹得如同夜市。元宵之夜,满野的坟灯、特别是坟冢地带,座座祖坟亮灯重重叠叠、错落起伏,一直延伸到几里之外。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灯,一片片、一串串,村里和坟上的灯,星星点点的连成一片,和天上的星星遥相呼应,煞是好看。

家乡十里不同俗。我们镇以南的邻乡人送灯时,每座祖坟前,一个后代送一盏灯,有多少子孙就点多少盏灯,一个家族,人丁是否兴旺,看他家坟前的灯盏就一清二楚。他们还有在坟头上压坟头纸习俗,一般压三叠,正中一叠,两边分别一叠。同时,还有送“孤灯”的习俗。这天夜里他们在离家不远的田地里、池塘边、小河旁,像在坟地一样插上几排纸灯,烧纸焚香,而后发亮,这叫送“孤灯”。是给死在野外或水里的无名无姓的游魂看的。意为这些人可怜,无人管他们,家家户户都来送些孤灯,请他们来观赏。

送灯返回的途中,遇有天决、桥、大路口和回到家大门时,都要烧点纸钱,一则是给先人路过时留下些买路钱,二则祈求出入平安,家有四面八方客。还要到井台烧点纸钱,祈求打水平安。

送完坟灯,村里的小孩子们便成群结队地打着灯笼,相互比着谁的灯笼美,满村跑着玩耍;蜡烛燃完了,便跑到村前坟头上拔根未燃完的蜡烛安在灯笼里,边玩边放炮,叽叽喳喳闹翻了天,直到深夜。

正月十五这天下午,城乡倒置。居住县城、镇里的人们倾家出动,前往各个乡村的祖坟地去送灯。这天的乡村公路上你会看见到处是人,人流、车流穿梭不停,蜂拥塞满通往乡村的各条路。这天,大家一个目标,一个时间、一个心愿,到祖宗坟山、自家坟前汇集——“送灯”“送亮”。百年习俗,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只有这一天,小孩子一个人黑夜里走在坟地也不会害怕;也只有这一天,老人、小孩、姑娘、媳妇齐聚祖坟地,同姓家族共欢乐。这天,人潮倒流,城里空空如也,乡村异常热闹,你会听见到处都是鞭炮响彻声,到处都是绽放的烟花,这是乡村一年中最荣耀的一天。

虔诚的子孙们拖家带口来到祖宗的坟地,去触抚自己的根,言传身教,教育子女孝敬老人,与逝去的先人一起共度这个灯节。在这美好的夜晚里,生者与死者缩小了天地之距离,地下的人,地上的人,和谐相处得这么近,相倚得这么紧,刹那间,又回到了那共有的家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