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一直是我心中的圣地。
革命老区新县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交界处。“革命摇篮大别山,火炬燃遍鄂豫皖。打富济贫谋生路,烈士鲜血染杜鹃”。这首脍炙人口的红军歌谣,一直伴随我的童年生活。学生时代,每当我唱着“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这首红军民歌时,总是向往着去一趟与我县田地搭界的邻县新县,高中毕业后入伍到新疆远离家乡,一直未能如愿。
一
在那慷慨激昂、浴血呐喊的战争岁月,新县(当时称新集),既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也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白色恐怖下,这里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这是一片曾经承载过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土地,一片饱蘸理想、浸染鲜血、高扬胜利旗帜的土地。
三月大别山,阴阴的雨意下是翠绿的青山,一派生机。回家乡探亲期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踏访了这块人杰地灵的红色宝地。这里峰峦叠嶂、山幽石奇、河湖涧溪、飞瀑流泉,处处美如画,步步有景观;这里既有战争年代留下的印记与思考,也有大自然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几十公里的路程,在如诗如画中游走,短暂而惬意。一路上,新县以浸润心灵的美征服了我,馈赠给了我世外桃源般的美好想象。
乘着浓浓的春色,穿行在新县这片红色土地上,我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有关新县的记忆片段涌上心头——
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省委及红四方面军军委在这里办公,指挥和领导根据地斗争。它经历了创建与统一、巩固与发展、坚持与保卫等阶段,一直到迎来全国革命的胜利。这块偏僻山地孕育了我党近百名高级将领,这里有成仿吾住过的中央分局旧址,徐向前住过的中央军委旧址。许世友将军、李德生将军、郑维山将军和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红二十八军军长高敬亭都出生在这里。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鼎盛时期,以大别山为中心,东望安庆,西扼京汉,北临淮河,南濒长江,根据地发展到26个县,人口发展到350万,主力红军45000余人。在血与火的岁月里,共走出了349位将军,留下了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这里的人民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先烈中既有吴焕先、高敬亭这样的著名将领,也有面对敌人屠刀宁死不屈慷慨赴死的肖国清、晏春山这样的女英雄。在这片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众多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而流血奋斗的英雄儿女们,谱写了一卷卷恢宏、悲壮的革命史诗。
二
穿行在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的县城里,踩着被岁月打磨的山石路,我们走进老街,瞻仰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
我轻手轻脚地跨进旧址门坎里,小心翼翼地穿过过厅和青砖、石板铺就的天井,惟恐自己的脚步惊动了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先烈们。置身旧址内,穿越时光的感觉扑面而来。房间里按照当初的使用功能摆放着许多当年的物件,仿佛他们的主人刚刚出门去。一件件老物件,无不演示着当年红军严峻的生存压力。
走出旧址,我的思绪还在历史的岁月里激荡,在对“红四军”的怀想中心生景仰。
在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红四军”无疑是红军时期最响亮的一个番号。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支“红四军”的番号。
第一支“红四军”是毛泽东、朱德于1928年4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第二支“红四军”是1928年6月贺龙在湘鄂西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29年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第三支“红四军”则是1931年在鄂豫皖边区建立的。1931年1月,由许继慎任军长的红一军与蔡申熙等领导的红十五军合编,改称红四军。同年11月7日,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合编成红四方面军。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这三支“红四军”都曾占据重要地位,后来分别发展成为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那么,为什么当时各地成立的红军队伍都要用“第四军”这个番号呢?朱德后来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采访时说,这是为了保持北伐时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发扬第四军英勇作战的优良传统。
我对红四方面军军史的了解,源于我在部队期间系统学习过,同时还参有浓郁的家乡情节。这个诞生于我家乡的红四方面军,其中一部后来抵达新疆,曾经的营房旧址与我为邻。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一部奉中央军委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按中央批示组成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1936年11月至1937年,西路军指战员与凶悍野蛮的马家军主力展开殊死搏斗,他们以血肉之躯写下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率余部3000余人分三路游击。由李先念率领的西路军左支队在冰天雪地里顽强奋战,在无后勤、无弹药补充、无任何救援的情况下,打下了一场场硬仗,陆续到达甘肃新疆交界处的星星峡。
党中央一直关心着西路军抵达新疆事宜,安排陈云从莫斯科到新疆迎接左支队。在陈云带车队赶往星星峡接应下。同年5月7日夜,左支队400余名指战员抵达迪化(今乌鲁木齐),后被整编为总支队,对外统称“新兵营”。
我1982年从家乡参军入伍到新疆,后来曾住过的部队家属院,与挂着“新兵营”牌匾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一墙之隔。我已记不清多少次去参观过这个院落,每次去追溯那段蕴含着悲壮和辉煌的历史,想着这支根在家乡的红军队伍,此情此景总会让我潸然泪下。
三
怀想中,穿过宁静的街巷,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抬头仰望,只见气势恢宏的徽式大门上,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馆题写的馆名金光闪闪。走进馆内,看着一幅幅记录着当年激荡岁月的照片,一件件沾满战火硝烟的实物,听着讲解员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悲愤、时而欢乐的解说,我仿佛被带进了时光隧道,与往日的历史一同前行。
讲解员告诉我们:在那如火如荼的岁月里,老区人民、红军战士和他们的亲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年不足10万人口的新县就有5.5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几乎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此前也看过“红色”的大别山,但目睹这“红色”比书本提到的要活生生和撼人心魄得多。有人说,新县的土地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这话一点也不过分。
走进坐落在新县城南白马山东麓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陵园,沿烈士墓道拾阶而上,环顾四周,这里山峦起伏,树木茂盛,苍松、翠柏、绿竹郁郁葱葱,环境幽雅,陵园显得十分庄严、肃穆。园内陈列和珍藏着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李德生、刘华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及珍贵烈士遗物4500余件,安葬着近百位著名烈士和红军首长遗骨,纪念着13万多名革命烈士,是全国建筑时间最早、烈士资料最齐全的陵园之一。
细雨中,我在革命烈士陵园久久伫立,凝视一个个年轻生命定格的碑墙,心潮激荡:“没有当年这些先烈们舍生忘死战斗的苦日子,哪有今天和平幸福的甜日子!”
想起参观中有人牵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时光飞逝,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一代代新人,会不会将这些先烈们悲壮历史故事湮没在记忆的荒草中?
我想,只要人们铭记着、热望着、赓续着,他们就永远活着。
四
怀着对开国上将许世友的无比崇敬,我们从县城驱车31公里来到许世友将军的故里———田铺乡许家洼。许世友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位传奇将军。1985年,许世友将军魂归故里,遗体安葬在母亲的坟旁,实现了他“活着尽忠,死了尽孝”的心愿。许家洼地处大别山麓一山洼地里,这里山青水秀,满山松竹,挺拔直立,映山红、桂花树、茶树漫山坡。
许家洼,想必是当年建在这个山洼地里的山村、大多人家姓许而得名的吧。在我老家,大多村名由此而来。村里一排普通的山村老宅建在山洼高处,许世友将军故居那几间简陋的老屋前,一棵蓊蓊郁郁的桂花树,让我倍感亲切。家乡人习惯在自家屋前院落种植桂花树,桂花盛开期间,整个村庄都飘溢着沁人的幽香。
许将军故居坐北朝南,共有土木结构房屋五小间,纸糊的窗户,吞字大门,条石门框,大门上方悬挂着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的“许世友故居”牌匾。
走进将军故居,堂屋墙壁上挂着许母的照片,将军的母亲笑得很慈祥,给我留下难忘印象的是许母那中式衣领的干净和挺拔。西墙上有一只相框,里面陈列着许将军1979年写给大儿子许光的亲笔信:
许光:
邮去现金伍拾元整,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
我今年74岁了,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岁,也只有十多年了,你们可以先做准备。
许世友
10月22日
这封信是1979年10月22日写的,这一年,许将军正在指挥着对越自卫反击战。6年后的同月同日,即1985年10月22日,许将军去世,享年79岁。
在许将军故居,我见到了将军写给儿子许光的另一封亲笔信:
“去年,我写信告诉你,让你做棺材的事,不知怎么样了。棺材不要做的太好,比一般的百姓做的棺材要差一点才行,防止人家提意见。做的太好了,老百姓看到会闲话的。”
这两封信让我感受到戎马一生的许将军永远不变的本色:一是永远不舍的乡愁。在老家,老人们都有提前为自己备好棺材的习俗;还有句谚语“当官不打家乡过”,说的是在外面当多大的官,回到家乡也不能显摆、高高在上。还有传说中的许将军待客喝酒之道,也都浸染着家乡的习俗。二是永远不变的初心。自己是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生活上不能优于、高于人民。久别故乡、一生战功卓著的许世友将军对父母如此孝敬,对家乡依然那么眷恋,对故乡百姓如此敬畏,令人唏嘘。
在许将军老屋里,我看到只有山里人家简单的几件家什。房间里有一张又宽又长的单人木床,床沿横亘着一条极端宽厚的木板,那木板通体光滑又气魄非凡。当年许世友将军回乡,就睡在这张粗糙而充满神秘感的大木床上。厨房的墙角还保存着当年许将军为逃避敌人抓捕而扣的一米多高的墙洞。
五
随讲解员走进许将军故居旁西边的一间展厅,这是摆放、悬挂许世友将军生前珍藏的万余枚毛主席像章。我仔细观赏毛主席像章,每一枚都是许将军生前自己收藏,有夜光像章、镀铜像章等品种。展厅里将不同时期像章归类,分别组成了“忠”字图案、“全国山河一片红”图案、“夜光”图案、“朵朵葵花向太阳”图案和其它精品系列。其品种之全、精,珍品之多,制作之精致、独特,存之稀少、珍贵,孤陋寡闻的我认为,这在全国都不多见。于我来说,我观赏过多处个人收藏的毛主席像章,这是其他无法比拟、绝无仅有的。
一边观赏像章,我一边重温历史。可以想见,这每枚像章里凝聚着许将军生前多少的心血和挚爱,这都是许将军生前的至爱啊!在目睹伟人风采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许世友将军对党、对领袖毛主席、对人民的赤胆忠诚。
毛主席对许世友非常信任和器重,许多故事传为佳话,尤其是“四大恩情”影响了许世友的一生。一为改名之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取名更名亦然。1935年毛主席第一次见许世友,就将“许士友”改名“许世友”,既有“世界之友”的寓意,也有视同家人、赋予新生的情意。二为救命之恩。1937年中央批判张国焘错误路线,毛主席否决了枪决许世友的建议,安排他在“抗大”学习,并担任校务部副部长。文革初期“批许”风暴来袭,1967年国庆节,毛主席将许世友请上天安门城楼,之后安排入住中南海40多天,“危机”时刻给了许世友最高规格、最为安全的保护。三为知遇之恩。延安时期,一些领导对许世友去山东有争议,担心许世友脱离中央掌控、独据一方,毛主席力排非议,任命许世友为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不负重托,横扫清河两岸七百里,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不朽功勋。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等职务。毛主席经常给许世友送书,前前后后送了几十本,勉励他读书学习、不断进步,特别是毛主席让许世友读《红楼梦》,而且“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四为土葬之恩。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倡议领导干部去世实行火葬,许世友是唯一不肯在倡议书上签字的中央委员,他当面向毛主席请示,希望死后尽孝,陪伴母亲葬在土里,毛主席默许了。
六
参观许将军生平事迹展,我看到,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为新中国建立了赫赫功勋。仅在红军时期,许世友就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敢死队长,在攻城拔寨的“肉搏战”中,屡立奇功。指挥万源保卫战,迎战川军四个旅轮番进攻,坚守阵地3个月,力挫敌军“六路围攻”;担任红四方面军开路先锋,三过草地,杀出一条血路。在抗日战争中,他组建队伍,创建和发展根据地,粉碎日军多次围攻和疯狂扫荡,保卫人民,扩大地盘,赢得胜利,成为家喻户晓的“红司令”。在解放战争,他带领部属勇猛作战8天8夜,实现“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战役目的,为我军攻占大城市积累经验,创造范例。建国后,许世友将军还参加了抗美援朝、一江山岛战役、西沙群岛海战,打出了国威军威。1979年,已经74岁高龄的许世友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这是将军的最后一战。
观件件展品、张张照片,读篇篇文字介绍,不仅为许将军以身许国、英勇善战,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勋而感佩,更为他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初心不变、矢志不渝的本色而感动。特别是读了许世友常说的:“我心目中总是矗立着三个高大形象:第一是党,第二是人民,第三是战士。”真是震耳发聩!
许世友下连当兵的故事,时至今日仍被人们屡屡提起。1958年,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挂上列兵军衔,来到舟山群岛某步兵连当兵。他对所在班班长说:“我来当兵就是要和大家同吃同住同操作,我不当特殊兵。”许世友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处处拿出“兵样子”,和基层官兵打成一片,连队战士对他的称呼也由首长变为“许同志”,再变为“老许同志”,最后亲切地称呼他“老许”。
在展厅,解说员绘声绘色的讲解听得我入神。解说员介绍,许将军以自己一生的行动诠释了先国后家的人生理念。许将军认为“对父母不孝的人,对国家肯定不会尽忠”。
许世友从小丧父,母子二人生活艰难,8岁时便离家去少林学武,8年后才获准回乡探母,结果路见不平违规生事,不仅未见到母亲,还忍痛离开少林,潜回家中将师傅所赠的8块银圆全部留给母亲,从此踏上寻找红军之路。
在漫长繁忙的军旅生涯中,许世友极少回乡探母,1952年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他,终于请假探亲,一进村远远看见母亲,便快步迎上,跪在母亲面前失声痛哭;1959年秋,年过半百的许世友外出看地形路过家乡,突然归来,远远望见74岁的母亲弯着瘦弱的老腰、提着一把破旧的镰刀在山上割猪草,他大叫一声妈,一路哭着奔过去,硬是把母亲背回老屋……在将军故居门前,有一条小路被当地人称为“孝母路”,说的就是许世友三跪慈母的故事。许将军曾多次要把母亲接到城里同自己同住,照顾余生,但母亲总是不答应,无奈,他只好让大儿子许光从部队转业回老家服侍奶奶替自己尽孝。许世友将军集中华民族忠、孝传统美德于一身,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
走出展厅,沿石阶拾级而上,去拜谒许世友将军陵墓。将军的墓地在一个半山腰处,背靠着两座山相接的鞍部,坐落在青山绿水丛中,西南面为将军父母亲的合葬墓,相距约40米,东面偏北为将军的出生地老屋,相距约50米;正前远方是五虎山,近处是开阔的田野和一方波光粼粼的水塘。圆形的花岗岩墓前方后圆,简朴庄重。墓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讲解员动情地讲解在墓前缭绕,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默立在将军墓前,对这个忠孝两全的、戎马一生的传奇将军深深三鞠躬。
从许世友将军墓地下山时,我特意采摘了一片映山红的叶子,轻轻地夹在笔记本里。我想以后,我会时常看着他,想念这片红色的大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