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常根的头像

徐常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02
分享

鸡菱苞

一日,在老家县城老街闲逛,看见沿街一大盆一大筐地卖着鸡菱苞籽,这鸡菱苞籽比儿时的个大,再问问价钱,竟然卖到三十元一斤,我有些愕然!我儿时在村外河塘里可以任意采摘的鸡菱苞籽,如今成为人们的爱物,被誉为水中之人参。询问方知,这鸡菱苞全是人工栽培的,已成为种植人家一项脱贫致富产业。

买了些鸡菱籽回家,下锅加水煮熟,去壳,剥出籽仁,糯润爽口,清香馥郁。这特殊的甜美味道,正是印在我童年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鸡菱苞的学名叫芡实。在豫南老家,芡实俗称鸡菱苞,称里面的果实为鸡菱籽,也有称其为鸡头米的。鸡菱是一种类似于荷的水生植树,与荷同属睡莲科,它植于污泥,长在河堰区或池塘的水中,球形果实的前端,很象鸡头。鸡菱苞的叫法,也许就是由此而来。鸡菱苞,是我童年、少年时一种十分寻常的零食,也是我们这些顽皮孩子们的专属与最爱。

每当春天来临,当知了扯开嗓子在树上无休止喊叫的时候,小村周围河塘沟渠里,连片的荷叶、菱叶等各种水生植物,竞相争夺着每一寸水面。这其中,有一种形似荷叶、浑身上下长满尖刺的绿色植物铺在水面上,这便是鸡菱。

鸡菱多生长于池塘、河沿岸的浅水之中,也有长在深水区的。它的叶子阔大如只簸箕,也有脸盆面那么大的,一张张飘浮在水面上,叶面从最初的箭形到盾形再到圆形,完整地铺展开来,深绿色的叶面透着光亮,叶子背面是紫红色,叶脉隆起,形似蜂巢。那看似温情脉脉的叶片,却暗藏玄机。叶脉上,一根根细小的尖刺如同黄蜂的螫针,锋利无比。嫩黄或淡紫色的长长叶梗上,圆柱形空心,也都密生着锐刺。

七月为鸡菱盛花期,长满刺的粗壮花梗招摇地伸出水面,在叶片与叶片之间挤顶出一个个花蕾,有的甚至刺破叶皮傲然挺立。向晚时分,花瓣纷纷绽开,紫色的、紫红色的、还有少许白色的花朵,如繁星一般,开满了池塘、河畔,楚楚动人,景色迷人。到了次日清晨,花蕾又闭合起来。

立秋后,鸡菱花谢了,四瓣深绿色的萼片便收拢起来,尖尖的,硬硬的,长在球形果实的前端,宛如鸡喙,与酱褐色的球形果实连成一体。茎杆将其顶出水面,好似一只只好斗的公鸡。等到鸡头般的果实长出来时,它便更像一只带刺的球,毛茸茸的,傲然伫立在水中。面对浑身是刺的鸡菱苞,鸭子、鹅只能退避三舍,鱼儿也只敢在它周边游弋。

鸡菱苞成熟的季节,是我们童年时欢欣鼓舞的日子。哪口水塘里、河中哪片水域有鸡菱苞,哪里鸡菱苞就要成熟,早已摸得一清二楚。当一颗颗饱满如拳头般大小的鸡菱苞在水中时隐时现时,我们这些半大小子早已按捺不住,便下河塘去采摘鸡菱苞了。

柔弱的鸡菱杆撑不起深甸甸的鸡菱苞,那些饱藏果实的鸡菱苞便深藏水中,躲在叶片下面。面对浑身带刺的鸡菱,采摘其果实需要勇气、经验和智慧。最难对付的是它浑身上下的刺,采摘时稍不注意就会被刺到手,那刺细得挤都挤不出来,非得用缝衣针慢慢挑,如果挑不出来,过几天便会化脓,那种如针扎般的疼痛很难忍受。

小伙伴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智取鸡菱苞的办法。我们先摸索着下到水中,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慢慢靠近它,再用脚从它的根部踩出一个小口,慢慢松动它的根须,直到根部完全离开淤泥。失去根基的鸡菱苞变得头重脚轻,连根带叶浮到水面。这时,抓住它的根须再将它慢慢拖上岸。

上岸后,摘下鸡菱苞,用手指尖小心翼翼地剥开“鸡头”,扯着一片片慢慢往下撕,一个洁白的又略带点绿色的球状海绵体状便呈现在眼前。剥开海绵体,便露出晶莹的果实。有时,我性子急,穿上鞋子,用脚踩上密生硬刺的球形鸡菱苞,“扑哧”一声,鸡菱籽被挤了出来,一颗颗晶亮的、淡黄色的籽粒包着薄皮,放进口里一咬,水甜水甜的。我们将掏出的籽粒装进口袋里,边玩边吃。鸡菱籽壳坚硬,里面的仁却很嫩,嗑掉壳后,珍珠般的鸡菱籽仁绵软甘甜,清香可口,能让幸福感爆棚。只是衣服口袋全部被鸡菱籽浸染成了棕红色。

当然,大多时候,我们还是提前准备好工具再去采摘。一根长长的竹杆,一把锋利的镰刀,一个捞鱼的网兜,就是我们采摘鸡菱苞的全套工具。采摘时,将镰刀绑在竹竿顶端,用镰刀将如伞的鸡菱叶子扒开,一颗颗鸡菱苞便暴露无遗,再用镰刀插到鸡菱苞下,迅速一拉,大大小小的鸡菱苞便不约而同地浮上水面,再用网兜将它们一个个捞上岸来。

到了深秋,鸡菱苞就老了。剖开它们,饱满结实的鸡菱籽一层层均匀分布在肉囊中,颗粒如珠,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如石榴籽一样晶莹剔透。捣出鸡菱籽,起灶、烧开水,倒进锅里,看它们在锅中滚跳,一股独特的香味升腾起来,让人垂涎欲滴。煨煮的鸡菱籽仁味道有点像野栗子。

前些年的一个夏季,我去江南某地旅游,在一农家饭庄点了一盘当地的特色菜——清炒芡实梗,说是食用价值高。菜上桌,乍一看,还以为是藕带呢。这道菜的食用方法很简单,将鸡菱梗、也就是鸡菱的茎带刺的皮剥掉,切成段清炒即成。吃着口感绵软,略带咸味,与藕带的味道不同。我边吃边寻思着,小时候,不单是我,全村的人只知道鸡菱苞能吃,压根儿就没听说这鸡菱的梗子也能吃。如果当年村民们要是知道这鸡菱梗还能炒菜吃的话,该有多好啊!那时生活困难,家家户户缺菜吃,那么多的野生鸡菱梗着实给白白地浪费掉了,实在可惜。

写这篇文章时,我特意在手机里百度了一下,搜索出的词条上说:芡实,中药名,为睡莲科植物,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

照此说来,我小时候常吃的这鸡菱苞可谓是大补了。

“湖边谁摘芡,轻度藕花风。贪得鸿头去,惊他雁序空。”宋人许及之的《芡曲》描绘了采摘芡实的快乐和情趣,似乎就是我们儿时的写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