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从长的头像

许从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05
分享

散兵,散兵

巢湖东岸有个散兵镇。这是一个古镇,也是一个名声在外的港镇。银屏山、石材、花炮之外,最有名的还是这个被称之为“散兵”的古镇和镇东不远处的楚歌岭。

来到散兵,如果你问这个地名的来历,他们一定会为你讲述楚霸王项羽、范大将军范增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你不得不信:

话说刘邦、项羽在垓下决战,项羽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被汉军打得大败。溃兵南下,来到巢湖岸边的龙王山下安营扎寨,休整操练,以便伺机东山再起。可就在这时,韩信带领的一支人马也跟着赶到此地。由于楚军驻地面临巢湖,背依大山,地势险要,易攻易守,汉军一时也无法攻取。足智多谋的韩信抓住项羽迷信的心理,用垓下的老办法,一方面在夜间派人用糖水在楚军驻地周围的路上写下“霸王无道,项羽必败”八个大字,引蚂蚁争食,粘聚成八个大字,动摇楚军军心。果然楚军顿时军心大乱。又令另一支人马,带着箫管隐在楚军驻地周围的山岭吹奏楚歌,引动楚军士兵怀乡思亲,泣不成声,纷纷丢弃兵器离营而去。众叛亲离的项羽这时想念起了被自己赶回家乡的范增,于是在混乱中收拢了一些散兵攻上山岭,与汉军展开搏斗。最后,楚军寡不敌众,项羽带着二十八骑亲信,向东北突围,至乌江自刎身死。

可能还有人会告诉你“散兵镇”名字由来的另一种说法是,范增与项羽分手,被迫回乡,病死在回乡的路上。他的亲兵护送他的遗体回到巢城,将他葬在旗山之上。之后,都是楚人的亲兵们在“散兵镇”吃了散伙饭后各奔前程,于是此地就叫“散兵镇”了。

我不知道巢湖人是有意还是无意,其实,“散兵”和“楚歌岭”的由来更可靠的资料并不难找,《巢县志》上就有。查阅《巢县志》,有这样的记述:散兵岭,在楚歌岭下,通大山凹处;楚歌岭,在县南散兵镇,又云踟蹰山;踟蹰山,又名坻箕山,在县南三十七里。《左传》有记载,楚子观兵于坻箕山。这些记载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散兵、楚歌岭可能不是跟范增、项羽有关,而是更早,跟春秋时的吴楚争霸有关。当年那场被称之为“鹊渚之战”的战役,其实分两个阶段:吴军先是在三河一带用水师偷袭得手,并俘获了领军的楚国太子;但接着,楚军为挽回面子,也偷袭了前来“犒师”的吴军,并在无意中也俘获了吴国的一个“大人物”;于是,双方在感觉到互相难占到对方便宜的情况下互换了俘虏,但楚国为了回国后有个好交代,就来了个在吴楚交界处的巢湖东岸的“阅兵”,然后“唱凯”而还。这个“阅兵”就是所谓的“观兵于坻箕山”,地点就在楚歌岭,当时叫“坻箕山”!

依据这个的的确确的史实,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散兵”之名就是从此而来。

而为什么“观兵”地点选在这儿?也很好解释,这儿是吴、楚两国边境的楚国一侧,也是巢湖岸边的重要港湾,以水军为主的楚军在此阅兵,示威!还有让楚人晓得,我们没打败仗!要知道,太子被俘消息传回郢都时,楚王一度动了把都城迁到鄀的念头,所以,俘获了吴国国君之弟的“胜利”当然要大力宣传呀!“观兵”!阅兵是最好的宣传。不仅阅兵,还要高唱凯歌!所以,此地自然被叫做“楚歌岭”!至于“散兵”,很好解释,阅完兵,楚军就从此上船回国呀。郢都人不知道楚军是胜是败,当地人知道呀。

所以,这个地名说的是吴、楚事,而非刘、项事。

吴、楚事为什么被传成了刘、项事?

可能是民间的讹传。毕竟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事情距离太远,而项羽是楚人,自号“西楚霸王”,发生过“四面楚歌”这件事,再加上刘、项事中的重要人物范增可就是居巢人啊。在文化远没有普及的古代,以讹传讹太容易出现,有意或无意,巧合加刻意,久而久之,自然刘、项事就取代了吴、楚事。

汉语中,常把没有依据的说法称为“不靠谱”“没谱”。说实话,“散兵”“楚歌岭”是刘、项事,在我看来是个很“不靠谱”“没谱”的事,项羽到过此地的概率接近“零”!

我非常怀疑刘、项事取代吴、楚事是“故意”的引导,甚至是汉初的有意“黑”化。项羽死后,连当年在鸿门宴上胳膊肘往外拐的“功臣”项伯都被以奖赏的名义赐姓“刘”,抹去“项”的痕迹的,更何况,此地是项羽第一谋臣范增的故乡,范增的“历阳侯”的封地。战火已熄,铸剑为犁,但民心的安抚谁都不敢掉以轻心。硬的不行,不如借助“软实力”。此地不是叫“楚歌岭”吗?正好“四面楚歌”也有“楚歌”,引到这个联想上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逐渐淡化,人们更容易想到的是大势已去、难以挽回的悲观情绪;“散兵”也是,哪怕有人想到范增,那也是不被信任后的“发疽而死”,在感慨卫卒的忠义外,也免不了那种“树倒猢狲散”的悲情!

我想到了“末路英雄”这个词。这是褒赞、弘扬吗?不,它强调的重点不在“英雄”,而是在“末路”!看似“壮”,实在“悲”!这一不着痕迹的“高级黑”不就可以收到涣散、消解的效果了吗?果真如此的话,不能不叹服刘邦的谨慎、细致和老谋深算。

我有此怀疑的另一个不算依据的依据是,对历史有着重大推动作用的范增,被刻意忽略了,连一向给人以公正、客观印象的司马迁,也没给范增一个应有的“待遇”。《史记》中范增无传,仅有的有限文字记录散见在《项羽本纪》等不得不出现的地方。我曾经为写长诗《范大将军歌》,对范增有过一定的研究。一个年已七十的老人,为什么在秦末烽烟一起时,不顾长途奔波,去投奔过江的项梁?为功名利禄?不说别的,在项梁死后,在奔赴巨鹿战场前的“捶杀”上将军宋义时,范增是位在项羽之上的“次将军”,可他却甘愿只做项羽的首席谋臣。再看看他之前的履历,他是秦最后灭楚,攻破楚都寿春时逃回家乡的。他是屈原弟弟的弟子和门人。郢都被破,后继三代国君前赴后继抗秦,尤其是作为质子、已在秦国当了丞相的昌平君熊启毅然在前线反秦,被项梁的父亲项燕拥立为君,大败名将李信。虽然最后在王翦的六十万大军剿杀下失败,其惨烈之状,惊心动魄!由此才有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他楚亡后逃回,并非怕死,而是在练兵!在等待机会!这是一个“士”的信念!还记得汉武帝费尽心机杀郭解那件事吗?摧毁其信念,才是瓦解对手、稳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司马迁欠范增一个公道!历史,也欠范增一个公道!

历史,应该还回一个真实的范增!

现在的巢湖,在大力宣传范增这个历史人物,在旗山和鼓山,在一切能联系上的地方,打上项羽、范增的印记,这无可厚非,但切记,历史是历史,文化是文化。历史讲究真实有据,要经得起时间考验;文化也要关注正能量,关注社会价值的体现和传承。如果只管眼前利益,缺少深层考虑,可能沦为笑柄还是其次,对本地历史文化的长久摧毁才是更致命的!

散兵,散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