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从长的头像

许从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14
分享

霍山乱弹

“漫说”过了六安,就不能不说它的兄弟县市霍山了。

说霍山是六安的兄弟,这不是比喻,是真实的描述。“六”是夏朝建立后分封功臣皋陶的长子伯益的。据古籍记载:皋陶生三子,长子伯益,次子仲甄,三子封偃。据说长子伯益也是位很有本事的人,能驯鸟兽,舜帝时就出仕,大禹时不仅担任要职,皋陶死后,大禹甚至准备禅位给伯益。只是按禅让规矩,伯益推让,避隐箕山时,启袭王位,没按规矩再退让,于是有了“家天下”的夏朝。这么重要的人物,是无暇顾及封地事务的,于是,按当时的通常做法,让伯益的弟弟仲甄去代为管理。为什么必须要仲甄呢?除了血缘外,古代的封国,收益之外,最重要的祭祀,开始重宗法血缘关系的初夏时代,能代替伯益去封国的,首推仲甄了。

还有一种说法,皋陶长子伯益因父子大功,被封于少昊之墟,成为诸嬴之祖;次子仲甄,事夏有功,封六。但我认为这种说法说服力没有前一种强。因为仲甄既封“六”,就没必要另封一个等级低于“六”的小封国“鬵”了。而封仲甄于紧邻“六”的“鬵”,代管哥哥的封地并负责祭祀,就显得合理得多。毕竟这种管理方式到汉代都还存在,比如光武帝刘秀封儿子刘英为楚王时,就因为他封国最贫小,特就近在舒县割一小块地封刘英舅舅之子许昌为龙舒侯(今舒城县前身)做辅佐。

我这么说的另一重要依据是,“鬵”是给仲甄的特别封地,量身定制。仲甄的规范写法是“仲甑”,“甑”是“鬵”的异体字。远古时代,一个不需要与外交流的部落,只有首领需要有郑重其事的“名号”,那就是“氏”,“氏”的本意就是“手握权杖的人”——那个一横的“指事”就很形象——所以有“有巢氏”“燧人氏”等。一般人无所谓姓、名、字、号,只要能区分即可:比如可按特征喊,麻子、秃子、跛子;也可按职业喊,比如厨子、手艺人,庖丁、匠石、优孟等,即使大人物也这样,比如“皋陶”最吸引人的手艺是制陶器——这在当时可能是特别先进的技艺,“许由”特长就是天文历法,尧的特长也是制陶,而舜的特长是农耕;也有的干脆就给个“编号”,一如现今兄弟姐妹多的就喊“老大”“老二”“老三”一路下去,典型的例子就是商代的王,名字中都带表顺序的“天干”,如“帝乙”“武丁”“盘庚”等……仲甑应该是继承了他老子早年的制陶职业(皋陶后来当“理”官,掌管法律了),所以他叫“仲甑”。“甑”是什么?是陶制的鼎!大禹治水,铸九鼎以镇九州,这个鼎是青铜鼎,是最高等级的鼎。这时候的“鼎”,已不是从前的炊具,而是礼器,它是分封裂土的标志,是地位等级的象征。陶鼎比不了青铜鼎,是赐予那些次一两个等级的人,当然,名字也要改,叫“鬲”。而在文字远没有统一的夏初,“鬲”“甑”“甗”“甄”可能就是一字多体,或者“鬲”象形,描画器物,而“甑”“甗”“甄”形似,是会意字,可指器物,也指制作技艺、制作者。我甚至怀疑皋陶三子也是继承了他的职业,因为他叫“偃”,而“匽”也与陶器有关。

仲甄封“鬵”,名字上增加了两个“天”字符号,表意不言自喻。当然,它还有的另一个意义,应是指描画山。仲甄的封地就是如今大别山的东部,也是大别山的几座最高峰所在,所以,夏王有把“鬵”山当作南边的“镇山”的意味。被作为地名和山名的“鬵”在有些刻写不容易的地方被简化成了“朁”。

“鬵”设“灊县”是秦末的事。从仲甄分封到秦设县,历经两千多年,哪怕是楚国被秦撵出郢都,被迫开发大别山以东、以北的“外楚”,这儿都还仿佛“化外之地”。而秦设的灊县范围也大,包括了六安市域南部山区、安庆市域西部山区和湖北的英山、罗田等地。

设县后,域内的河自然就叫做“灊水”了,但“灊水”之名秦国在开发四川盆地时已给出了,所以就简化为“潜水”。而初封地的大河在下游治芍陂时叫做了“沘水”(即今天的淠河),就把这“潜水”的名字给了山东南边的另一大河,这就是今天潜山县的“潜水”。正东边还有条重要的河,就叫做“潜川”(庐江的又称)。山自然叫“灊山”,也被简化为“潜山”。但“潜山”具体指哪一座?大别山的几座主峰可都在“灊县”境内啊。像海拔1777米的主峰白马尖、海拔1763米的次主峰多云尖可都在今天的霍山县境内,但霍山县却把本该是它的名字的“潜山县”弄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追究起“责任”来,这可都算是汉武帝造成的。

汉武帝是个有雄才大略且勤勉的皇帝,但有时也好“偷懒”。元狩二年(前121年),为安抚宗室设六安国,封胶东康王刘寄幼子刘庆为六安王,在劝勉他要让“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外,又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南巡,并郑重其事要来封禅。这封禅可是大事!按管子《封禅篇》所说,远古暨夏、商、周三代,都有封禅的传说。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意思是,我做帝王的,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要亲自到四方的“镇山”祭祀天地感谢皇天后土的厚爱。据说要将封禅所用的文书以“金泥银绳”或“石泥金绳”封之,埋于地下。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就有“飞英腾实,金泥石记”的记载。

但他老先生就有意思了。一大群人前呼后拥顺“沘水”而上,到了今天霍山县城西边的迎驾厂时,可能就被西南面这几座相对高度超过1500米、几乎无路的高山吓到了——这怎么登得上去啊?也亏他能想出办法来,就在“沘水”岸边不远的“灊县”县城南边,找了一个2、3公里处,海拔只有405米的小山作为替代,现辟明堂,并亲笔敕封为“南岳衡山”,做完一套正正规规的仪式。还别说,南坡陡峭,北坡平缓,山顶东西两侧均向南延伸的模样,确实像个“南天一柱”的微缩。然后,一众人又沿着山脚,浩浩荡荡向东南的长江边开去。

也许是心里过意不去,到达皖县(今潜山县)时,发现了虽没主峰高、但比刚封的“南岳”要高峻雄伟的皖山,于是就来了个李代桃僵,把皖山指做了“灊山”,命名“南岳衡山”,更何况它南边还有座天然的仿佛气派的“明堂”的山呢,反正都在古灊县境内。当然,因为有“南天一柱”的称赞,这新“灊山”也霸住了“天柱山”的名字。

就这样,“灊山”“天柱山”的名字被弄跑了。“迎”完“驾”的灊县人,迎来的是一脸的郁闷!

一晃又过了五六百年,到了南北朝时期。为了争战赏功而不断分置新州县的梁武帝,在此地置霍州岳安郡岳安县。这个“岳”,肯定是因为曾经的“南岳”。北齐攻过来后,废霍州,保留岳安县。隋统一,改岳安县为霍山县。为什么叫“霍山”呢?《尔雅·释山》这样说:“大山宫小山,霍。”什么意思?就是“大山围绕小山”。而《白虎通义·巡狩》解释得更清楚:“南方为霍山者何?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应劭《风俗通义》说:“霍者,万物盛长,垂枝布叶,霍然而大。”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家差不多也都算是文人,所以,粉饰、美化之外,穿凿也是常见。所以,我试着查阅“霍”的意义。我发现,“霍”的有一个义项,让我感兴趣。“霍”繁体作“靃”,《说文解字》解释:飞声也。雨而双飞者,其声靃然。《玉篇·雨部》:“霍,鸟飞急疾貌也。”前者让我想到,霍山是我省多雨的地区,年降水超过1300毫米;后者让我想起几次穿行于其境见到的郁郁葱葱的原始生态般的环境。

不管哪种解释,能让人产生丰富且美好联想的,当然就是好名字。反正被人“抢去”的名字要不回来了!

然而,霍山人可能忽略了一点,重取的“霍山”这个名字,却也是“抢”别人的!

“霍山”是个很古老的名字,其地在山西省,是太岳山南端,霍州、洪洞、古县交界处那座高达2746米的那座山。其名《山海经》中有记载。让我眼睛一亮的是后面的文字:“西方之美者有霍山,多珠玉。”

很早就开发的一个地区,因为舍不得“州”或“城”字而舍弃了“山”,而霍山可是舍弃了“州”或“城”字而抢回了“山”!因为只有说“霍山”,才连起“多珠玉”,“霍州”就多了一道曲折了!

我为霍山人发自内心高兴一回。名字可是广告啊!

以上纯属乱弹,都别当真。一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