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从长的头像

许从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22
分享

“年轻”的徽州

“年轻”的徽州

徽州不“年轻”,从北宋设立到现在,九百多岁了。但“徽州区”却很“年轻”,成立才四十几年,妥妥的“小青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伊始,为了将“黄山”旅游牌打响,走向世界,在邓公建议下,决定成立地级黄山市。自然的,黄山毗邻的徽州地区当是理想的

辖区。说实话,为了“黄山”,而舍去存在了千年、早已创造过辉煌的“徽州”这个名字,的确让很多人心里纠结。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地级黄山市

成立时,在市府所在的屯溪区和风景所在地黄山区(原太平县,后县级黄山市)外,从歙县析出岩寺镇和潜口、呈坎、罗田、西南溪、洽舍、富溪、杨村七

乡以及郑村镇的瑶村,另设了一个“徽州区”将黄山区和屯溪区连成一体。

如此说来,这个新的“徽州”算是桥梁,连接着如诗如画的仙境和静穆繁庶的尘世间。事实也的确如此,从岩寺到汤口这条路,一直是黄山的南大门,也是

最重要的大门,上黄山的绝大部分游客经此而上。不过,我觉得有一个词比“桥梁”更形象、更妥帖,这就是“阶梯”。拾级而上,一级级的台阶,让你在

汗下如雨、气喘如牛的体验中,享受着“自找苦吃”的沛然乐趣,进入了你魂牵梦绕的神仙曾住的地方;在从文化土壤深厚的徽州到奇幻的山川美景之极的

峰顶,领悟着从人间到“天上”的独特感受和心得。这种触目可见、亲身经历的“升级”体验,是喜欢旅游的人的渴望和追求。

还有一个特点不知你是否注意,梯级分布的徽州区,山脚是低缓且较为开阔的新安江河谷盆地,这既是崭新的城区,四周又围绕着诸如篁墩、潜口、西溪南这些徽州建筑风格明显的古老村镇,还有把零散的徽州建筑聚拢而成的“仿古”镇,突出的是“徽州”的特色;山上则是围绕黄山风景以观光旅游为特色的区域,突出的是“黄山”的特点;在山上与山脚之间,尤其是以富溪为中心的区域,突出的是“茶”的特征。“徽州”区域内产出的茶,被冠以“黄山毛峰”,融合的自然,仿佛天成。

连接并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的还有这条上山的路。两旁的建筑,基本上是围绕旅游而衍生的服务业和商贸业。让人惊奇的是,从古老到现代,从传统到创新,一路所见,并不突兀,相反,融合得让你都感觉不出来。经营的商品是,经营的方式是,经营的人是,经营者的意识也是……这种感觉,与古城、古镇有明显的传统痕迹不同,也与新城、新区全是现代特征不同。人们常说,历史是财富,历史同时也是包袱。但在新“徽州”,古老和现代,都是财富。据说徽州区是黄山市最富的地区,为什么富?因为经营手段的灵活。徽州区绝大部分是私企,是家族、个体经济,积极性高不说,船小好调头和品牌的依托,让他们哪怕在疫情如此严峻的这几年,依然保持活力。

依托品牌的同时,他们注意维护品牌。徽州区既是“大门”,也是“窗口”,而且如今是面向世界的“窗口”。擦亮这个品牌,全体受惠。在徽州的这几天,我没见到不少景区被曝出来的“宰客”现象和“欺客”现象。超市里买特产,告知你产自何处、有何特点,告诉你正确使用(食用)的方法,甚至留下微信,及时反馈和备询。像在老谢家茶博物馆,面对集约化、现代化生产下“黄山毛峰”到处都是的情况,教你品尝、辨别,提供直销渠道,是营销手段,也是维护品牌的举措。

去年,黄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围绕“支持黄山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这一战略定位,倾情倾力打造“五个之城”,即山水人文之城、创意创新之城、开放枢纽之城、青春活力之城、美丽幸福之城。为此,厚植山水人文优势打通世界文化码,激发创意创新创造成共同精神故乡,纵深推进融杭接沪阔步走向全球化。其实,这个工作从徽州区我看到了他们早已在做,而且做得不错。

不由地想到了前些年的有关“黄山”与“徽州”的名字之争。其实,沉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没一些人说的那么尖锐。事实证明,打响“黄山”牌是必要的,而且是效果良好的,如今的黄山,天下皆知,外国游客如云纷至。“徽州”受影响了吗?当然有影响,但不一定是有些人说的那么大。毕竟徽州文化的底蕴那么深厚,不会因缺一个地级市的名字就消失,更何况还有“徽州区”的名号在。在名与实间,孰轻孰重,谁先谁后,跳出区域,放眼世界,纵观历史,或许就没那么纠结了。

“黄山”已在世界叫响,但仅围绕着自然的风光,黄山的发展将到瓶颈。如果在“黄山”这个品牌里不断注入新资源,让黄山不只是山,尤其是把“人文璀璨”的“徽州”因素加进去,变成“徽州·黄山”呢?那么,无论是“徽州的黄山”,还是“徽州和黄山”,旅游资源都将极具增加,文化内涵必将极具丰富,发展势头也必将势不可挡,那样的话,“老徽州”会焕发出新活力,会让新徽州更加“辉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