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时隔两年,第二次来齐云山了。
上次和老张一起,先是把车开到所能到的极致东门入口,在山腰民宿住下,目的是便于明晨起早去最高峰拍日出。四点多就起来,打着手电攀爬山峰,实在是惊险刺激。好在向导是本地山,有他的引路和提醒,倒是省了很多事。我用手机也拍了不少照片,但有老张的专业拍照在前,我更多是看,是感受,而非拍照。
我更感兴趣的是晨曦初起到天光大亮后的云雾,或者叫“云海”。和黄山云海的厚实、给人以“是在仙境”感不同,齐云山的云海要薄得多,甚至连不成“海”,有很明显的烟火气,遮不住云下的村庄、河溪和农田,倒是有陶渊明笔下的“依依墟里烟”的意境。而随着太阳越升越高,云逐渐淡去,直至完全清晰起来,又是一幅宁静的“只此青绿”的山水画境,让人惊叹、流连。
天柱山上,给人印象最深的,月华天街之外,一是道观,一是摩崖石刻。
道观以玉虚宫、太素宫著名。位于紫霄崖的玉虚宫,是唐寅唐伯虎的隐居处。住在此处的唐才子,深夜睡不着,自然不会留在床上辗转反侧,而是吟诗作文。“水声鸣昼夜,山色永春秋”,据说这是他为养素道长题写的楹联。他还自告奋勇撰写《紫霄宫玄武碑》。说明齐云山的山水,平静了他浮华于尘世的心,他由衷喜爱上了这里。太素宫则更是大名鼎鼎,不仅成了大学课堂讲授“中国建筑文化与风水”的典型课例,更主要的是明世宗嘉靖求子灵验,敕令扩建真武祠,并改名为玄天太素宫。是呀,一座坐落在新安盆地之中、海拔只有五百多米不足六百米的小山成为挽救大明国运的福祚之地,这不是仙山是什么?龙心大悦的嘉靖皇帝顺带将“白岳”赐名“齐云山”,让四海之内仰而宗之。从此,齐云山道教影响远远超过了佛教,齐云山的声名也达到了顶点。乾隆赞其“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虽有拔高,或有他的道理。
某种意义上说,休宁县被称为“乡村旅游福地”,齐云山是最关键元素。当然,这不完全是因为它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还由于这独特的胜景引来了无数的文人、画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据说,山上的摩崖石刻就多达四百多处。朱熹来过,唐寅来过,徐霞客、郁达夫等也来过。徐霞客不畏艰难,“冒雪蹑水”遍游白岳后写下的《游白岳记》,让很多后人有去体验的冲动。而郁达夫在《屯溪夜泊记》中说,他是被“黄山白岳甲江南”吸引来的。
其实,早在唐代,诗人郑玉在他的《白岳》一诗中就赞道:“名冠江南第一山,乾坤故设石门关。重重烟树微茫里,簇簇峰峦缥缈间。五夜松声惊鹤梦,半龛灯影伴人闲。忽闻环珮珊珊度,知是神仙月下还。”
和上次由上而下游览山景为主不同,这次我们由下而上从齐云小镇、横江、八卦葫芦田看起。绿水青山间,白云深处的人家,的确像是住在“仙境”。这样的地方最适合隐居,悟道,读书。对了,忘了说了,齐云山上下,的确有不少书院。
齐云山的书院很有名。如果到唐模旅游过的人,应该会记得唐模有个“同胞翰林坊”。这是清代康熙皇帝为表彰唐模村的许氏两位同胞兄弟皆入翰林院而恩准建造的,这兄弟俩是许承宣和许承家。这个荣耀的获得可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啊。从兄弟俩的曾祖父经商江都发家开始,许家就把读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兄弟俩的父亲叫许明贤,为了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被祖父送回老家,就是在休宁的齐云山静心苦读。
文化底蕴本就深厚的歙县人,却把孩子送到休宁齐云山读书,可见休宁齐云山有更吸引他的条件在。这个条件应该就是如今我们津津乐道的休宁的“中国第一状元县”的名头。据统计,自南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末科举结束,休宁共出了19名文武状元。近1300年中,全国共出状元800多名,一个就是今天人口也才20余万的小县,居然就占了四十分之一,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状元县”!
我很早前就在探寻原因。但说实话,以一个非本地人身份去做这个,颇有些不自量力、缘木求鱼之感。不过职业的好奇,以及对徽州文化的钻研,我还是不怕贻笑大方。或也可以做“他山”的小石子呢。
我觉得首先应该与徽州的环境有关。徽州是山区,“八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环境,随着永嘉以来的三次衣冠南渡,人口渐渐多起来了,土地缺乏的矛盾因此也异常突出起来。这些移民过来的徽州人懂得,走出去,通过获取权力是最好的办法,而获取权力的最好途径是读书。因此,在徽州,读书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家的事情,是一个宗族的事情。聚几代人的努力,举全族的力量去培养可造之材,成了普遍的现象。读不了书,或看着不是读书的料,则是外出经商,或留家耕种。但无论是经商还是耕种,都要反哺读书;读书走出去的更不例外了。因为有了权力的庇护,才能更好经商,更好保护自己的土地。所以,极其重视教育的氛围,导致徽州社会往往亦商亦儒,贾儒不分。尤其是徽州人经商成名后,为了强化自己的“儒商”特色,常会广交天下的文人学士,并建书楼、兴文会、办诗社等。以教育为重的理念,在我国古代,没有哪一个商帮像徽商一样,对教育和文化投注那么大的热情和财力,并始终不渝。
具体说到休宁,又与它的小环境有关。徽州所在的新安江上游可以看作是个盆地,四周都是千米左右的高山,而休宁独居其中,齐云山更是“中”中之中。海拔不算太高的盆地底部,条件比周边要优越些,毕竟“八山半水半分田”之外,还有“一分道路和庄园”嘛。高山,把外面的尘嚣和危险隔开,使之成了域外桃源;不矮的齐云山,不仅让视野不受影响,还是一个人间的“仙境”。真心想念书的人,这绝对是一个最理想的环境,能绝尘,能静心,能思考,能发现……古代的书院为什么多在山上?古代书院的院长为什么称“山长”?齐云山给了你最直观的答案!
休宁为什么取名“休宁”?其实东汉建安十三年建县时叫“鸺阳”,取义“鸺山之阳”。“鸺”是当地的一种鸟,捕食鼠、兔等,对农业有益。三国时为避东吴景帝孙休讳,曾改名“海阳”。到隋文帝杨坚合并州县时,取名“休宁”,既有取休阳、海宁各一字的考虑,可能也是其含有“吉庆、宁静”之意吧。山水之美,之宁静,之适合读书,还有比“休宁”更好的吗?休宁自古文风昌盛,书院、私塾在这里可谓星罗棋布,人称“十户之村,不废诵读”。
再次,榜样的带动。休宁的第一个状元是南宋后期官至左丞相的吴潜。其父吴柔胜仕途受挫后,转而把精力放在儿子的教育上。除了自己的悉心教导,更为儿子遍访名师,当时临川人邹斌负胜名,吴柔胜便让两个儿子吴渊、吴潜前往拜他为师。既有家学渊源,又得名师指点,使吴潜很早就有了士大夫所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得中状元,并不奇怪。自他之后,程若川、任亨泰、沈坤、抗击清兵一个个状元,以各自的人生故事或浮或沉,增加了休宁“状元文化”的厚重和精彩。
我在齐云山小镇,在休宁县城,在屯溪老街,随处可见的文房四宝店铺,随处可见的书屋书店,随处可见的与文化特别是读书有关的景点、商品开发、活动。休宁是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乡,而且据说很早就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木刻出版业,至今仍有不少当年书业作坊的遗址散落于村落中。记得齐云山上有座“梦真桥”,依托千年榉树,开发出旅游景点。但见桥头树枝上挂满的祈福红带,可猜出不知有多少求取功名的学子来此祈祷和还愿。山下的县城还有个“中国状元博物馆”,算是以证此事?不管怎么说,置身休宁,你有一种灵山秀水孕育了徽州人厚学重仕的文化传统的感觉,你能感受到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
灵,清,静,这是我人在休宁的感觉。所以,在徽州,在休宁,你总有一种“文雅”的自觉,而不敢“庸俗”。你可以拿着书,泡着茶,写着字,却不轻易大声喊叫,更不好意思嘴里骂着“粗鄙”的话。
说到茶,我想到了休宁的特产“松萝茶”。我有一个学生在黄山工作,她知道我不抽烟不喝酒,只一爱好——茶,二十多年从不间断,给我寄来几盒茶叶,而且毛峰、猴魁、祁红、松萝等等,换着花样,让我对黄山茶叶有比较具体的了解。这其中,我对松萝茶印象尤其深刻。原因不是它比毛峰、猴魁等味道好,而是它的历史。我在不止一本书上看到过这个名字,说它具有独特香味,明代就已负盛名。明人冯时可在《茶录》中说,徽州“松萝茶最为时尚”,相传此茶苏州虎丘山大方和尚创制,他结庵于休宁城北不远的松萝山,采此山茶回庵焙制,以致“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之为“松萝茶”。
松萝茶是我国最早的名茶之一,也是炒青的始祖,品质独特,闻名全国。谢肇淛的《五杂俎》说得更精彩:“余尝过松萝,遇一制茶僧,询其法,曰:茶之香原不甚相远,唯焙者火候极难调耳。茶叶尖者太嫩,而蒂多老,至火候匀时,尖者已焦而蒂尚未熟。二者杂之,茶安得佳?松萝茶,制者每叶皆剪去其尖、蒂,但留中段,故茶皆一色而功力烦矣,宜其价之高也。”
正因为其制作精细,烘焙得法,因而韵味佳美。许次忬(纾)的《茶疏》说它“香气浓郁”,可与龙井、虎丘等地名茶媲美。其制法也远传至江、浙、闽。张岱在《陶庵梦记》中说,绍兴募徽州人至名茶产地日铸山,制茶之法“一如松萝”,当时称为“兰雪”,很得称赏。
据说前些年,在松萝茶的基础上相继开发出的“琅源松萝”“白岳黄芽”“金龙雀舌”等传统“屯绿”茶,不仅品质好,而且其出口量居全国县级城市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绿茶出口县”,也算是一个“状元”。休宁县现在被称作“中国有机茶之乡”。
绿茶能清心明目。那么,松萝茶的“头泡清,二泡浓,三泡不减味,四泡味还醇”功效,是否也是“状元县”的功臣之一呢?
这么胡思乱想时,我上网搜索了一下有关休宁县发展规划的文章,什么“打造状元文化品牌”、“沉浸式旅游”等名词不时出现。“状元之乡”不缺“智慧”,静心的发展,一定会是一个宁静、美好、吉祥的“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