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了寿县、凤台,该说说淮南了。
淮南是古城吗?在淮南说到“古城”,人们第一反应是古城墙仍存的寿县古城,那是一座已被认可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即使是遗存难见但名称仍在的“下蔡”“州来”所在的凤台,似乎也比它“古”。那么,淮南是座新城吗?也不对。秦在灭楚后设九江郡不久,就将以寿春为治所的淮河以南、江淮分水岭以北的这一部分仍称作九江郡,把江淮分水岭以南的部分析分出来,设置了“庐江郡”。项羽分封,把这二郡封给英布,称“九江王”;英布投汉,刘邦仍以此地封他,改成“淮南王”,国都也从寿春移至六县。此后或为国或为郡,“淮南”存在了很多年。所以,它也应该是一座“古城”。
不过,对淮南成“城”影响最大的,当算是春申君黄歇了。当年,考烈王感激黄歇这个一直侍奉在自己这个“质子”身边,后又谋划他逃秦归国、辅佐他治国抗秦的功臣,特以包括今淮南在内的“淮北十二县”封其为“春申君”,并把今寿县城命名“寿春”,作为封邑的治所。黄歇也不负重望,把寿春城打造得固若金汤,还在国家危难之时无私奉献出来,成为了楚灭亡前的几十年的国都,而自己只接受了在今天的上海周围、当时还是荒凉之地的“补偿”!这也是上海被称为“申城”,其主要河流称为“黄浦江”的来源。春申君和考烈王、项燕和昌平君,几代的楚国君臣前仆后继地抗击强秦,吹响的反抗号角,成为秦末农民大起义和后世抗暴的灯塔!
如果再要追溯,对淮南的开发贡献甚大的,还有春秋时期的楚国令尹孙叔敖。治水能手的孙叔敖在此地殚精竭虑,倾尽家资,历时三载,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至今仍造福淮河两岸民众。成为令尹后,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农商并举,繁荣文化,成就了楚国的一代霸业。他也以其贤能和清廉,为自己树立了一座丰碑。后世的时苗、胡质、蒋钦等一大批廉洁典范的出现,不能说没有前贤的光照。
说淮南就不能不说淮南王和《淮南子》了。异姓的淮南王英布被铲除后,汉高祖刘邦封自己的庶子刘长为淮南王。但有意思的是,刘长、刘安,两代淮南王,身上都带有很明显的对朝廷的“反抗”特征。刘长因自己的遭遇,长大后“不遵汉法”,被贬死在流放的路上;刘安则心怨朝廷的做法,也不满汉武帝改变内外政策,私下谋叛,甚至勾结匈奴,最后被告发,被迫自杀。当然,这种为“私”的倔强,不值得同情。但两代淮南王尤其是刘安在淮南的作为,还是给后世留下了不少遗产。招揽“术士”譬如著名的“八公”,在“炼丹”的外衣下,对化学的探究,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科学的发微,至少给后世留下了“豆腐”。而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编纂的《淮南子》,是一部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精华的哲学著作。该书又名《淮南鸿烈》。“鸿”即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刘安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梁启超曾评价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淮南丰富的文化积淀,有淮南王刘安的一份大功劳!
淮南作为政区再次出现,并在现代设“市”,则是与发现煤炭有关。淮南煤田储量丰富,早在明朝中叶就有开采,但真正大规模开采始于清末。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在淮南三镇(田家庵、大通、九龙岗)的基础上设立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一年后建县级淮南市,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随后,凤台县、长丰县部分乡镇、寿县相继划入,构成了今天的淮南市。淮南市是随着煤炭大批开采而壮大起来的,甚至成为了安徽省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中国13个亿吨煤炭煤炭基地之一。淮南由此被称为“华东工业粮仓”。电力工业由煤矿附属地位走向独立发展道路后,淮南成了“皖电东送”当之无愧的“领军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火电三峡”,是长三角尤其是上海的能源基地,为中国经济的大步迈进发光发热!
现在,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淮南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但淮南自古传承的“牺牲小我,服务大家”的奉献精神依然熠熠闪光。在继续寻找能源新基地的同时,依靠自身,探寻转型发展的道路。随着“引江济淮”的江淮运河即将开通,依托淮南自身独有的位置优势,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淮南再次为国人竖起一座灯塔,发出明亮的指引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