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场
时间:七月,下午
场景:公路上
人物:赵新华,出租车司机
青山如黛,风景如画。
一辆出租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
可航拍,镜头随车移动且逐渐降低。要拍出崇山峻岭的感觉。
旁白(唐兴文的声音):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我们闽东地区山高路险,交通极为不便。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大山深处的下党村,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七月一日,我跟赵新华书记,哦,我还是叫他赵叔叔吧,在路上不期而遇……
公路上坑坑洼洼,汽车起伏颠簸。
(旁白应与上述镜头音画同步,同时推出主创人员名单。)
第2场
时间:七月,下午
场景:公路上,出租车内
人物:赵新华,司机
赵新华(衣着休闲得体)坐在后排座上看着车窗外。
出租车经过一个坑,剧烈颠簸,赵新华的头被撞到车顶上。
赵新华用手摸着脑袋,呲牙咧嘴,看样子有点儿难受。
赵新华的手机响了,他刚掏出手机准备接电话,出租车又经过一个坑,车身又剧烈颠簸,手机没拿稳,从车窗里飞了出去。
第3场
时间:七月,下午
场景:距鸾峰桥不远处
人物:赵新华,唐兴文,司机
赵新华的手机刚好落在唐兴文的脚边。
唐兴文脚部(连带手机)特写。
赵新华下车。
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背着竹篓,她弯腰捡起手机,递给赵新华。
赵新华接过手机,说:“谢谢!请问下党村到了吧?”
唐兴文伸手指着一排土黄色的房子说:“这就是。”
赵新华看了一眼远处的房子,又转头看着右前方的一座拱桥,桥头上写着三个大字“鸾峰桥”。
赵新华指着桥问:“为什么叫鸾峰桥?”
唐兴文说:“你看那桥身,像不像一只展翅的大鸟?”
赵新华点点头说:“嗯,有点儿像。”
唐兴文又说:“听老师说,鸾峰桥还是中国虹桥之最呢。”
赵新华就问:“小姑娘,懂得还挺多,读几年级了?”
唐兴文没有回答,转身走了。
赵新华望着唐兴文的背影,露出不解的神色。
第4场
时间:七月,下午
场景:古村村口
人物:赵新华,林向勤,陈春英,唐立奋
赵新华拖着行李箱往村里走。
赵新华看着右边的青山和绿水说了一句:“好山好水……”
正斜靠在一棵柳树上的林向勤接了一句:“好无聊!”(要快速接上赵新华的话)她看上去长相一般,满面愁容,头发衣服有些邋遢凌乱;她手里拎着一瓶啤酒,样子有些怪异。
陈春英(衣着朴素大方)和唐立奋(衣着紧凑光鲜)跑了过来。
唐立奋气喘吁吁地说:“您是……赵、赵书记吧?”
赵新华点点头,问:“你们是?”
唐立奋伸手接过赵新华手里的行李箱。
陈春英赶紧上前说:“我是下党村主任陈春英,他是村支部委员唐立奋。赵书记,欢迎您来我们这里驻村扶贫。”
林向勤走到赵新华跟前,说:“扶贫?嗨,年年扶贫年年贫。我劝你早点儿打道回府吧,别在这儿浪费时间。”说完举起瓶子喝了一口啤酒。
唐立奋说:“林向勤,闭上你的乌鸦嘴!”
林向勤抬手把剩下的啤酒泼在唐立奋身上。
唐立奋说:“你?放肆!”
林向勤昂首走过。
林向勤走上了鸾峰桥,忽然跪在桥头叩首。
赵新华问:“她这是?”
陈春英说:“桥上供着临水夫人,她信这个。”
第5场
时间:七月,下午
场景:古村街道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立志,路人
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从古村往新村走去。一辆皮卡车迎面开过来,卷起一片尘土。
赵新华向左边的古村看去,只见古村沿街的房屋大都为土墙黑瓦,有些墙体已开裂剥落,破败不堪,很有些沧桑感;有些房子紧闭房门,显得非常冷清;有些则敞开大门,里面胡乱堆放着砖头、木材等物品。
赵新华向右边看去,古村旁边就是街道,街道旁边就是修竹溪,在街道和修竹溪之间搭建着几个旱厕(露天简易厕所),行人皆掩鼻而过。
赵新华走近一个旱厕,看见旱厕的墙上写着“唐家专厕”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唐立志(衣着窄小怪异)刚好从旱厕里走出来,他留着光头,穿着背心短裤,显得有些肥胖。他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用田螺做成的吊坠。他一边提裤子一边对陈春英和唐立奋说:“领导们也亲自上厕所呀?”唐立志说话时语速极慢,语言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嘴里蹦出来,表情严肃且有几分呆萌,所以整个人显得既与众不同又滑稽可笑。
陈春英和唐立奋露出厌恶的表情。
唐立志又看看赵新华,伸手挡住厕所的门,说:“私家专用,不得入内。”
赵新华没有理会唐立志,他看到“唐家专厕”下面就是修竹溪,粪便直排到溪水里。一溜好几个旱厕都是这样,散发出难闻的臭气直往鼻孔里钻,几乎让人窒息。
赵新华皱起了眉头,捂住了鼻子。
唐立志斜靠在厕所上自言自语道:“虽然我很穷,也有一个梦!”
第6场
时间:七月,下午
场景:新村村口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立正,陈启智,村民(四十多岁)
两排灰白色的楼房相对而立,大都三四层高,一楼是店铺,却只开了三四家,经营日常用品,其它店铺都关门了;两排楼房中间便是街道。
几个村民坐在一家店铺门口打麻将。
唐立正(背影)将手里的麻将一扔,起身就走。
从背后看,唐立正头发白多黑少,凌乱不堪,腰身弯曲,衣服陈旧皱巴,步履缓慢。
陈启智(衣服灰暗干净)说:“老、老、老立正,怎、怎么又赖账?”
唐立正站住,头也不回地说:“我给你写幅字。”
陈启智说:“谁、谁、谁稀罕你那破字?还、还不如茶叶实惠!”
打麻将和围观的人笑了起来。
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走了过来。陈春英一边走一边对赵新华介绍说:“下党村有七个自然村,这是新村,乡政府所在地……哎,老立正,赶快把摸底调查表交上来。”
唐立正吐出一句:“有个屁用!”他没有回头,说完就走了。
陈春英看了一眼赵新华,无奈地摇了一下头。
第7场
时间:七月,下午
场景:村委会办公室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
村委会外景,大门口挂着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块牌子。
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走进村委会大门。
村委会办公室里。赵新华看着墙上的村情介绍和各种表格。
陈春英端一杯茶水递给赵新华。
陈春英指着墙上的表格说:“全村共有三百零九户,一千三百四十一人,人均年收入四千二百元,村财是赤字,欠债七万元;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是三十二户,大都因为生病或者缺乏技能。”
唐立奋说:“还有游手好闲不愿干活的。”
赵新华看着墙上写的“以干得助、久久为功”几个大字陷入沉思。
唐立奋看了一下手机说:“书记,去我家吃晚饭吧?”
赵新华说:“不用了,在街上吃碗拌面就行。”
陈春英就笑着说:“街上没小食店哦。”
赵新华盯着杯子看了一会儿。杯中的绿茶如小鱼游水上下翻动。
第8场
时间:七月,晚上
场景:村委会办公室旁边宿舍里
人物:赵新华
房间里的电灯发出苍白的光芒。
赵新华靠在床上给陈春英打电话:“陈主任,明天入户调查吧,哎,好嘞……”
赵新华打开电视机,信号时断时续,屏幕上大多数时候是雪花点。
赵新华关灯睡觉。四下里静悄悄的。传来两声狗吠。
赵新华辗转反侧睡不着,就去倾听外面修竹溪哗哗的流水声。
流水声渐弱的时候,传来公鸡打鸣的声音。
第9场
时间:七月,上午
场景:后村唐立正家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立正,唐兴文及其妹妹
赵新华(拎着一个皮包)、陈春英(肩挎皮包)、唐立奋来到后村。
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走进一座土墙黑瓦的院落。刚走进院子,就听见唐立正的声音:“你长大了,也该干活了,学就不要再上了。”
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说:“我就要上学!”
唐立正说:“不上!”
唐兴文说:“就要上!”
唐立正打了唐兴文一巴掌,说:“叫你不听话!”
唐兴文哭了起来。她的妹妹(穿着小学校服)陪着她一起哭。
赵新华急忙过去推开唐立正,说:“你干什么?不许打人!”
唐立正趔趄了一下,他有点儿不高兴,就白了赵新华一眼,说:“你谁啊?”
陈春英说:“这是我们村新来的赵书记。”
赵新华仔细看了一下,只见唐立正眉头紧锁,神情憔悴,胡子拉碴,衣衫陈旧。
赵新华对唐立正说:“孩子想读书,你要支持她。”
唐立正说:“说得轻巧,费用你出啊?”
赵新华愣了一下。
唐立奋上前说:“你怎么这样跟书记说话?”
唐立正轻轻吐出几个字:“狗腿子!”
唐立奋红着脸指着唐立正说:“你……放肆!”
赵新华按下唐立奋的手。
赵新华掏出三百块钱递给唐立正。
唐立正伸手接过钱,顿了一下,却扔在地上,说:“不要你可怜!”
赵新华脸色很难看。
陈春英走过来用手指点着唐立正,说:“赵书记的一片心意,你居然不给面子?你呀,死要面子活受罪!跟谁过不去也不能跟钱过不去。”
唐立正转过身背对众人别着脖子不说话。
陈春英捡起钱塞进唐兴文手里。
赵新华看了一眼唐立正的背影,低声对陈春英说:“走吧。”
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走出唐立正家大门。
陈春英转身指着唐立正家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问赵新华:“赵书记,这字怎么样?”
赵新华看了一下,回答道:“不错。”
陈春英说:“唐立正写的。没想到吧?”
赵新华露出惊讶的表情。
第10场
时间:七月,傍晚
场景:古村巷子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林向勤,唐立志
林向勤坐在一座破旧的院落前。唐立志站在林向勤旁边,手里拿着一瓶啤酒。他上身穿着不适宜的紧身衣服,肥胖的身体显得更加肥胖,下身穿着一条花短裤,样子十分滑稽可笑。
赵新华(拎着皮包)、陈春英(肩挎皮包)、唐立奋走了过来。
林向勤说:“哟,领导们挨家挨户发钱呀?”
唐立奋说:“想得美!”
林向勤招一下手,唐立志把她扶了起来。
唐立志把啤酒递给林向勤,她接过来喝了一口。
林向勤说:“不发钱,怎么扶贫?”
唐立奋说:“你就知道伸手要!”
林向勤哈哈一笑说:“不要白不要。”
唐立志表情严肃地补充道:“白要谁不要?”
赵新华跟陈春英对视一眼,摇了一下头。
古村的房屋里亮起了灯。
第11场
时间:七月,上午
场景:新村街道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陈启发,商贩,村民
太阳从楼房顶上露了出来。
这天逢集。新村街道上摆满了各种山货、药材、服装,村民们在摊位前挑挑拣拣。
赵新华(拎着皮包)、陈春英(肩挎皮包)、唐立奋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陈春英忽然拍着一个人的肩膀说:“启发。”
那个人转过身,只见他衣着随意,身材高大,长相英俊。
陈春英指着陈启发对赵新华说:“这是陈启发,大学毕业后在寿宁开超市。”
赵新华看着陈启发说:“想不想回来发展?”
陈启发愣了一下,说:“回来?干什么哦?”
赵新华说:“村里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回来吧?”
陈启发笑着说:“我去办点事,回头再聊啊。”说完就匆匆走了。
第12场
时间:七月,晚上
场景:鸾峰桥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
一弯新月挂在天上。鸾峰桥巍然屹立在修竹溪上。
桥上廊道里一盏电灯发出不太明亮的光芒。赵新华倚靠在桥身上.
赵新华透过窗户,看着对面黑灯瞎火的古村。偶尔有几声狗吠,打破了夜的宁静。
赵新华转身看着鸾峰桥壁上写的毛主席语录:“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赵新华凝神思考。
陈春英和唐立奋走了过来,也看着墙上的语录。
赵新华指着桥面问:“这桥,有年头了吧?”
陈春英说:“两百多年了。可别小看了这座鸾峰桥,它两头都连着古道,曾是出山的唯一通道,后来修了公路,这条古道才荒废……”
赵新华在桥面上来回走动,一边走一边说:“也就是说,这里原本没有桥,后来才修了桥?原本没有路,后来才修了路?”
陈春英点点头。
唐立奋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是熟悉的歌曲《敢问路在何方》的前奏音乐。他看了一下手机,到一边接电话去了。
第13场
时间:七月,早上
场景:文昌阁下面的山路上
人物:赵新华,唐兴文
文昌阁像一把撑开的巨伞,罩着下党村。一条山路从文昌阁旁边伸展下来。
赵新华穿着运动装沿着山路往山上爬去,脚步稳健,动作有力。
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脚部的特写。
唐兴文从山上下来,肩上背着竹篓。
赵新华对唐兴文打招呼说:“小姑娘,早啊。”
唐兴文笑了一下,低头走了。
第14场
时间:七月,早上
场景:文昌阁前
人物:赵新华,村民(四十多岁)
赵新华站在文昌阁前,往山下看去。
修竹溪蜿蜒而来,像臂弯一样把下党古村揽入怀中。鸾峰桥就像雄鹰的翅膀铺展开来。
晨光照在古村屋顶上,腾起一片金黄。
不时有卡车从路上经过,扬起一片尘土。
往近处看,是绿油油的茶园,茶树层层叠叠,满山遍野都是。
几个村民上山来到茶园里干活。一个村民带着收音机,正在播放《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江西近郊乡村游红火,催生农村第三产业,带动农民就业、致富(2014年7月19日)。
第15场
时间:八月,上午
场景:茶园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立正,村民(四五十岁)
陈春英(肩挎皮包)指着茶园说:“我们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茶。”
唐立奋说:“要是种不好茶,老天都不答应。”
赵新华问:“那,种好了吗?”
唐立奋说:“我们自己没有茶厂,加上山高路远,采下的茶青不能放久,否则会烧掉,只能贱卖给贩子,赚几个辛苦钱。”
唐立正忽然从茶园里站起来说:“我早就说过要就近建茶厂,可你们听不进。村官无能,害苦百姓!”
唐立奋伸手指着唐立正说:“你……放肆!”
陈春英急忙走过来推了一把唐立奋,低声说:“少说两句不行吗?”
赵新华看着唐立正欲言又止。三五个正在旁边劳作的村民远远地看着他们四人。
唐立奋拉着赵新华的胳膊说:“书记走吧,别跟这种人多说。”
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转身走了。
赵新华一边走一边说:“看来,我们的工作……”
陈春英立即接过话头说:“没搞好,群众有怨言。”
赵新华低头走了两步,忽然抬头说:“明天给你们看一篇文章……”
第16场
时间:八月,中午
场景:新村唐立奋家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及其妻子
唐立奋家餐厅宽敞明亮,橱柜里摆着各种酒、茶。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坐在餐桌旁吃饭。
唐立奋的妻子从厨房里端出一个菜放在餐桌上。
赵新华说:“嫂子,别忙了,来一起吃吧。”
唐立奋的妻子说:“你们先吃,我再做个汤。”
赵新华夹起一口菜放在嘴里,嚼了几下说:“嗯,正宗的地瓜扣!”
陈春英给赵新华夹菜,说:“喜欢吃就多吃点儿,我们这里除了地瓜扣,还有米糕、黄粿、鼠曲糍,乡下的味道虽比不上城里,可食材都是绿色健康无污染的。”
赵新华盯着陈春英,嘴里念叨:“乡下的味道……”
陈春英不解地问:“赵书记,您看我干什么?”
赵新华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从旁边的椅子上拿过皮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张报纸,翻开,递给陈春英,说:“瞧我这记性,差点儿给忘了。”
陈春英问:“什么呀?”
赵新华说:“昨天说的文章呀。”
陈春英放下筷子,接过报纸看了起来。
特写:《下乡的味道》(2014年4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特写:陈春英看得很认真。
赵新华看着唐立奋说:“立奋,下午到溪边走走。”
唐立奋咽下一口菜说:“好的。”
第17场
时间:八月,下午
场景:修竹溪边
人物:赵新华,唐立奋,陈启智,两个村民(四十多岁)
赵新华和唐立奋沿着修竹溪走动。
赵新华说:“要搞旅游开发,必须整治环境。”
陈启智和两个村民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一个村民吐出一口烟,接过话头说:“鸟不拉屎的地方,谁来呀?还旅游?”
赵新华指着对面的旱厕(有人提着裤子从旱厕里出来),没好气地说:“鸟不拉屎不重要,人到处拉屎就不行!臭气熏天的,你们就受得了?”
修竹溪水面特写:肮脏,上面漂浮着垃圾。
陈启智说:“领、领、领导,习惯了就好。”
赵新华看了陈启智一眼,说:“麻木!”随后迈步就走了(脚步显得有些急)。
第18场
时间:八月,上午
场景:古村老房子前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两个年轻人
赵新华和陈春英在老房子前交谈、比划。一个年轻人在查看土墙。另一个年轻人在忙着拍照。
赵新华说:“情况摸得差不多了,思路也定下了,这两天就召开村民大会吧。”(赵新华说话的时候,镜头要从古村老房子前拉起,逐渐呈现出古村及古村四周山水、茶园的全貌,可航拍)
第19场
时间:八月,晚上
场景:村委会会议室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立正,林向勤,唐立志,陈启智,其他村民代表们(四十至六十岁)
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村民们正在说笑聊天。有几个人抽烟,一片烟雾缭绕。
陈春英站起来说:“大家安静了。现在开会,请赵书记讲话。”
赵新华站起来说:“经过调研,我们决定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业。先说茶产业吧,可以成立合作社,建茶厂,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路子,集中管理茶园,统一销售茶叶;我们还要注册一个‘下乡的味道’茶叶商标……”
陈启智说:“建、建、建茶厂,可、可能吗?”
唐立志说:“再说,我们也不会制茶技术啊。”
唐立正咳嗽了一声,冷冷地看着赵新华。
赵新华继续说:“现在说旅游业。我们有一片绿水青山,还有鸾峰桥、古村落、文昌阁、饭甑岩、修竹溪等景点,这些都是开发旅游的优势,只要方法对头,苦练‘做’功,完全可以变成金山银山……”
陈春英插话说:“入村公路今年也要拓宽。”
村民们安静地听着。
赵新华接着说:“搞旅游,那些路边的旱厕,要全部拆除,一个不留!”说完重重地挥了一下手。
唐立志说:“啊?拆除了,拉屎怎么办呀?”
陈春英说:“建水冲式厕所。”
唐立志摇摇头说:“不好,会打湿屁屁。”
村民们哄笑起来。
陈春英白了唐立志一眼。
林向勤站起来说:“别光讲大道理,就说给多少钱吧?”
唐立奋说:“钱要靠自己挣,路要靠自己走。”
林向勤问:“路在哪儿?”
赵新华说:“路在脚下。”
林向勤低头看着地板,故作惊讶地说:“脚下是地板,没路啊?”
村民们又笑了起来。
唐立奋撇了一下嘴,说:“要干活,明白吗?”
林向勤说:“我是贫困户,你们要照顾我,哪能让我干活?”
赵新华说:“越贫困越要干活。”
林向勤转身走了。
几个村民也起身离开了。
赵新华的脸色不太好看,忽然就冒出一句:“不在贫困中爆发,就在贫困中灭亡。”
唐立正冷笑一声。
唐立志坐在唐立正的旁边,就问:“笑什么啊老立正?你是爆发还是灭亡?”
唐立正不紧不慢地说:“我要……爆你的头,灭你的口!”
唐立志板着脸孔说:“哇,你好暴力!”
村民们一片哄笑,场面几乎失控。
唐立正站起来离开会场。
绝大部分村民都走了。
赵新华低头看着笔记本,一言不发。他快速地翻动笔记本,翻过来又翻过去。(此镜头应与唐兴文的旁白音画同步)
旁白(唐兴文的声音):那晚回到家里,爸爸跟爷爷说起了开会的情况,言谈之中有一点儿看笑话的意思。我不知道爸爸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村民有这种想法的可能也不少。我虽搞不懂大人们的事,但我却有点儿替赵叔叔担心。
第20场
时间:八月,下午
场景:鸾峰桥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
三个人站在桥上。
赵新华透过窗户望着桥下的溪水,说:“麻木不仁,得过且过!”
陈春英说:“群众一时半会儿理解不了,跟不上,怎么办?”
赵新华说:“那就干部先带头。”
陈春英说:“怎么带头?”
赵新华说:“先加入合作社,把茶厂办起来。”
陈春英跟唐立奋对视一眼。
唐立奋说:“这……原来没干过。”
陈春英说:“万一搞不成……有风险……”
赵新华说:“正因为有风险,所以才让你们带头。你们不仅要做致富能人,也要做致富带头人!入合作社,办民宿,开农家乐,你们都要带头。你们做成了,村民们看到了希望,自然就会跟上。”
唐立奋说:“要不,再开一次大会?”
赵新华忽然提高声调说:“你思想就没通,光开会有鸟用?”
唐立奋愣了一下,随即把目光转向鸾峰桥尽头的山林。一只鸟孤零零地站立在枝头。
陈春英说:“有难度……就怕……”
赵新华大吼一声:“不想带头就辞职!那篇文章白读了吗?”
陈春英低头不说话了。
赵新华猛然转身说:“全体都有,爬山!”
第21场
时间:八月,下午
场景:文昌阁旁边的山路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兴文,村民(五十多岁)
赵新华快步上山,陈春英、唐立奋跟在后面(镜头要带出文昌阁)。
赵新华走在前面,渐渐跟陈春英和唐立奋拉开了距离。先拍赵新华的小腿和脚快速移动,然后拍三人的小腿和脚,最后拍三人的全景。
陈春英气喘吁吁地说:“赵书记,等等我。”
赵新华回头说:“加快速度,目标——山顶!”
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和两个村民正在茶园里劳动,惊讶地看着他们三个人。
唐立奋一屁股坐在地上说:“实在走不动了。”
赵新华回头说:“起来,快跟上!”
唐立奋坐着不动,大口喘气。
赵新华走回来把手递给唐立奋。
唐立奋犹豫了一下,拉住了赵新华的手。
赵新华拉着唐立奋往山上走去。
唐立奋注意到,赵新华的背上汗湿透了,走路也有些吃力,可他仍然坚持着。
走到一处土丘旁时,两人坐下来休息。
赵新华犹豫一下说:“刚才我态度有点粗暴……”
唐立奋摆了摆手。
赵新华说:“群众都看着你们,你们不带头,谁来带头?”
赵新华站起来又坐下。
唐立奋注意到,赵新华的嘴角起了两个水泡,肯定是着急上火所致。
特写:赵新华嘴角的水泡。
唐立奋说:“书记,我……”
陈春英跟了上来,说:“……懂了……”(声音快速接上,可后出画面)
赵新华用袖子擦了一把汗,说:“不好意思,我太心急了,要给你们时间,可也不能太久,因为我们拖不起啊。无论如何,合作社、茶厂要尽快办起来,茶厂股东要赶快确定,村里要占两成股份。另外,办茶厂需要大师傅,村里有合适人选吗?”
陈春英想了一下说:“唐立正还可以。”
第22场
时间:八月,下午
场景:后村唐立正家客厅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正
赵新华环顾四周,只见客厅里物品摆放凌乱,地面潮湿污秽。靠墙摆着一张书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显得很醒目,却很不协调。客厅的墙上贴着两幅书法作品,一幅是“福寿安宁”,一幅是“祝女儿唐兴文生日快乐”,字体圆润飘逸,非常漂亮,都写在白纸上,却没有装裱;落款均是“唐立正”,却没有印章,并且纸上有茶水的残迹。
唐立正正在泡茶。赵新华和陈春英坐在唐立正对面。陈春英把皮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
赵新华喝了一杯茶,说:“好茶。”
陈春英说:“唐师傅自己做的。”
赵新华说:“果然名不虚传。”
唐立正面无表情地继续泡茶。
陈春英说:“老立正,我们准备办茶厂,想请你入伙。”
唐立正说:“可我没钱。”
赵新华说:“可以技术入股。”
特写:唐立正正在倒茶,他的手抖了一下,茶水洒在案几上。
陈春英继续说:“另外,请你担任茶厂的技术总监,每月工资五千块,怎么样?”
特写:唐立正的手又抖了一下。
特写:茶水漫出了杯子,流在了茶盘上,可唐立正却浑然不觉,继续往茶杯中倒茶水。
唐立正起身说:“我给你们写幅字吧。”
赵新华跟陈春英走到一张桌子前面。
唐立正铺开一张报纸,开始写字:我拿技术入股,要占一半股份。
赵新华吃惊地说:“一半?”
唐立正继续写字:茶厂由我来建。
赵新华跟陈春英对视一眼,摇了一下头。
赵新华思忖片刻,说:“老唐,股份可以商量,只是这基建工程,不是我们两个能决定的,需要招投标,你可以把方案提出来,交给村民大会讨论。”
唐立正说:“两个条件一个都不能少。我的技术值这个价。”
陈春英低头不出声。
赵新华来回走了几步,说:“恕我直言,两个条件都不能答应。”
唐立正看着赵新华说:“你们看着办吧。”
赵新华犹豫一下,说:“谢谢你的茶,走了。”
赵新华和陈春英(拎着皮包)走出客厅。
唐立正盯着桌上的字,脸色很难看。
唐立正冲到茶几旁端起茶杯往墙上泼去,书法作品上又多了一些茶水的残迹。
第23场
时间:八月,下午
场景:后村巷子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
赵新华快步走在前面。陈春英(拎着皮包)跟在后面。
赵新华突然转身,对陈春英说:“没想到他狮子大开口。”
陈春英说:“他这是在逼迫我们。”
赵新华说:“简直就是趁火打劫……村里还有会制茶的吗?”
陈春英说:“有,但没有唐立正技术好。”
赵新华沉吟一下说:“技术差点儿也没关系,关键是要尽快办起来。”
陈春英说:“几个股东都定下来了。”
赵新华看着远处的茶园,说:“好!明天研究基建方案……我就不信,离了他唐立正,茶厂就办不起来?”
赵新华抬脚踢飞了一个石子。
特写:石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在一个工地上。
第24场
时间:八月,上午
场景:茶厂工地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几个建筑工人
工地上堆着石子、水泥。
几个建筑工人正在架设钢构。
赵新华(胳膊夹着皮包)、陈春英(肩挎皮包)、唐立奋(服装都与上一场不同)在一边交谈。
第25场
时间:九月,上午
场景:茶厂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十几个村民,林向勤,唐立志
雄壮的音乐响起。
一座两层绿色铁皮屋矗立在眼前,上面竖着“梦之乡”三个大字。
一群人在门口站立。雄壮的音乐停止。
赵新华大声宣布:“梦之乡茶厂今天正式成立……”
众人鼓掌。鞭炮响起。
林向勤和唐立志躲在一个拐角处向茶厂张望,表情有些怪异。
第26场
时间:九月,下午
场景:古村街道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三个义务消防队员,林向勤,唐立志,村民(四五十岁),陈启智
特写:“唐家专厕”。
三个义务消防队员伸出双手顶在“唐家专厕”的墙上。几个村民在旁边看热闹。
突然“啪”的一声,一个啤酒瓶落在旱厕旁边砸碎了。
义务消防队员赶紧往四周看。
又是“啪”的一声,另一个啤酒瓶也落在旱厕旁边砸碎了。
唐立奋紧张地往啤酒瓶飞来方向看去。
林向勤冲了过来,大声说:“我看谁敢拆!”
义务消防队员看着唐立奋,唐立奋看着赵新华。
赵新华走上前对林向勤说:“这些旱厕杵在路边,严重破坏了环境,也影响修路,必须拆掉!有几家已经拆了,剩下的几家都看着你,支持一下工作吧!”
林向勤一屁股坐在地上说:“谁爱拆谁拆,反正我不拆。”
唐立志走过来递给林向勤一瓶啤酒,说:“老婆,喝口酒压、压惊。”
林向勤喝了一口啤酒,说:“要拆,得给补偿。”
唐立奋说:“你这是违章建筑,补偿个屁!”
林向勤说:“老娘就违章,怎么啦?”
唐立奋说:“违章就得拆!”
林向勤把啤酒瓶子朝唐立奋砸去。
唐立奋闪身躲开了。啤酒瓶砸在地上发出“砰”的响声(画外音)。
陈春英赶紧推走唐立奋,转身对林向勤说:“林姐,有话好好说!”
林向勤说:“好好说就好好说,先给一万块钱吧!”
陈春英被噎住了,转头去看赵新华。
赵新华脸色铁青,转身就走。
陈启智迎面走来。
第27场
时间:九月,早上
场景:茶厂里
人物:陈启智,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茶厂工人(四十多岁),村民(五十多岁)
“梦之乡”茶厂矗立在茶园之中(可从茶树的间隙拍摄茶厂的外景)。
陈启智背着竹篓走进茶厂。
特写:茶青被装在一个竹筐里,肥壮,挺拔,翠绿。
唐立奋检查验收,说:“两叶一芯,过!”
赵新华和一个工人过磅称重。
陈启智从陈春英手里接过钱,紧紧地攥在手里,喜滋滋地走了。
另三个村民擓着装茶青的竹筐走了过来。
第28场
时间:九月,正午
场景:一条山路上
人物:唐立正,收茶青的商人,陈启智
陈启智挑着茶青走了过来。唐立正和一个年轻人站在路中间。
唐立正伸手拦住陈启智,问:“想不想多赚钱?”
陈启智说:“想、想啊,怎么不想?”
唐立正说:“那就把这些茶青卖给刘老板。”一边说一边指着年轻人。
陈启智说:“可、可、可是,我加入了合作社,茶、茶青已被村里的茶厂预定了,保、保底价包销,怎么能……再卖给别人?”
唐立正说:“你真是死脑筋!茶厂预定了没错,可没说要全部上交呀?交一部分给茶厂,剩下的嘛,你可以自主销售,对不对?”
陈启智说:“这、这样不好吧?”
唐立正说:“有什么不好的?你想想看,你这茶青卖给茶厂平均下来才三块钱一斤,做成干茶了就是几百块一斤,他们赚的是你的几十倍,好处都叫村支部那帮人得了,你成了冤大头知不知道?”
陈启智想了一下,说:“你、你说的好、好像有道理。”
陈启智放下竹筐。年轻人过来给茶青称重。
第29场
时间:九月,傍晚
场景:古村林向勤家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林向勤,唐立志
赵新华和陈春英(肩挎皮包)走进林向勤家。
赵新华环顾四周,只见土墙破败,家具陈旧,物品凌乱。墙角横七竖八地放着十几个啤酒瓶。
林向勤正坐在桌子前喝红曲米酒。桌子上摆着一盘花生米,一盘卤猪肉。
陈春英说:“林姐,好酒量!”
林向勤说:“还是为那事儿吧?”
赵新华刚要回答,陈春英拉了一下他的胳膊。
陈春英说:“没什么事儿,就是来看看你。”
林向勤说:“那,喝杯酒吧。唐立志,倒酒。”
唐立志拿出一个碗,倒满一碗红曲米酒递给陈春英。
林向勤却站起来从唐立志手中拿过酒碗递给赵新华。
赵新华摆摆手说:“我不能喝,明天一早还要收茶青。”
林向勤说:“不给面子?”
赵新华拱拱手说:“理解一下。”
林向勤说:“唐立志,人家不喝你倒的酒,打脸啊!”
唐立志就打了自己一耳光。
林向勤看着赵新华说:“喝吧?”
赵新华还是摇摇头。
林向勤说:“唐立志,打脸!”
唐立志又打了自己一耳光。
陈春英急忙贴着赵新华的耳朵小声说:“这里的习惯,进门都要喝一碗,入乡随俗吧?”
赵新华犹豫了一下,接过酒碗一饮而尽。
林向勤说:“唐立志,倒酒。”
赵新华手里的酒碗又被倒满了。
林向勤说:“干一个?”林向勤端起酒碗一口喝干。
赵新华犹豫了一下,也一饮而尽。
唐立志拎着酒坛子走了过来。
赵新华端起第三碗酒喝了下去。
赵新华拿着空碗,扶墙站立。
林向勤笑着说:“这个赵书记,有点意思!唐立志,扶他回去。”
唐立志过来扶住赵新华。
第30场
时间:九月,下午
场景:茶厂
人物:陈春英,唐立奋,赵新华
唐立奋拿着本子走过来,说:“今天才收了三百多斤茶青,不正常啊!”
陈春英惊问:“什么?才三百多斤?”
唐立奋说:“是,昨天也这样。”
陈春英抓过本子看了一眼,说:“采下的茶青肯定不止这么多。”
赵新华走过来,一边拍着脑袋一边说:“昨天那米酒后劲儿还挺大,到现在脑袋还昏沉沉的……这么说,我们收到的茶青与实际产量不符?”
陈春英把本子递给赵新华,说:“严重不符。”
唐立奋说:“是不是有人瞒报了?”
赵新华看了看本子,点了一下头。
第31场
时间:九月,正午
场景:茶园里
人物:村民(五十多岁),收茶青的商人(三十多岁),赵新华,唐立奋
村民和商人正在交易茶青。
赵新华和唐立奋从旁边转了出来。
村民紧张地看着赵新华。
赵新华说:“一女二嫁,不厚道吧?”
村民说:“我、我、我……”
赵新华提了提村民装茶青的竹篓子,说:“原来一亩茶青卖不到一千块,如今给你两千块,你还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真是不知好歹!”
收茶青的商人一看势头不对,赶紧骑上摩托车跑了。
唐立奋抓住村民的领口说:“谁让你这样做的?”村民浑身颤抖,说:“是唐立正……”
赵新华转身就走,一边走一边说:“麻木,穷麻木!”
第32场
时间:九月,正午
场景:古村村口
人物:赵新华,唐立奋,唐立正,村民(五十多岁)
赵新华跟唐立正在古村村口相遇。
赵新华黑着脸说:“老唐,是你鼓动村民把茶青卖给贩子的?”
唐立正看着赵新华,并不回答。
赵新华说:“为什么跟茶厂过不去?”
唐立正冷笑一声,仍不回答。
唐立奋说:“你这是对赵书记的报复!”
唐立正“哼”了一声,昂首走了。
赵新华看着唐立正的背影,忽然对着旁边的柳树打了一拳,大声说:“依我看,不但要挖穷根,挖懒根,还得挖邪根!”
第33场
时间:九月,上午
场景:村委会门口
人物:唐立志,唐立正,三五个村民(四五十岁)
村委会门口的告示栏里贴着一张纸。
唐立志正在念:“近来发现有村民受唐立正鼓动,私自将茶青卖给他人,这种行为严重不守信用,给茶厂造成损失,必须提出批评,万望引以为戒……”
唐立正走了过来。
唐立志指着告示栏说:“老立正,恭喜你,上榜了!”
唐立正阴沉着脸,一把撕掉那张纸。那张纸飘落在地上,叠映出另外一张纸。
第34场
时间:九月,上午
场景:村委会办公室里
人物:赵新华,唐立奋,纪委吴主任,纪委徐主任
茶几上放着一张纸。
吴主任指着那张纸说:“赵新华同志,有人反映你在办茶厂的过程中贪污……”
赵新华“腾”地站起来说:“胡说八道!”
吴主任打着手势说:“赵新华同志,不要激动,坐!”
赵新华坐下后低头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赵新华忽然抬头说:“有烟吗?”
徐主任递给赵新华一支烟。
唐立奋从茶几上拿起打火机给赵新华把烟点着。
赵新华吸了一口烟,被呛得咳嗽起来。
第35场
时间:九月,下午
场景:古村街道上
人物:赵新华,村民(五十多岁)
赵新华走在古村街道上,一个村民在后面指着赵新华的后背说:“听说贪污了,上面来调查。”另一个村民说:“原来也是个贪官!”
赵新华脚步停了一下,又快步走了。
第36场
时间:九月,上午
场景:茶厂里
人物:陈春英,纪委吴主任,纪委徐主任
陈春英把三个账本放在桌上,说:“账目都在这里。”
吴主任和徐主任开始翻阅账本。
第37场
时间:九月,下午
场景:古村一户村民家里
人物:纪委吴主任,纪委徐主任,村民(四十多岁)
家里陈设简单,但很干净。村民一边泡茶一边说:“赵书记是被冤枉的……”
第38场
时间:十月,晚上
场景:鸾峰桥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吴主任,徐主任,二十几个村民代表(四十至六十多岁),(赵新华的妻子)
灯光从鸾峰桥的窗户里倾泻出来,明亮温馨。
鸾峰桥内正在开会。吴主任讲话:“针对前段时间对赵新华的举报,我们做了调查,没发现任何问题。今天我代表乡纪委,来还赵新华一个清白!”
陈春英站起来说:“有些情况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赵书记自从到我们村来,没报销过一分钱,车是他自己的,油钱也是自己出,到县城办事住最便宜的宾馆,还是自掏腰包。他总说村里目前没钱,以后有了再说……这样的人怎么会贪污?真是无中生有!”
吴主任对赵新华说:“赵书记,你也讲几句吧?”
赵新华站起来环顾一下众人,表情有点儿严肃。
赵新华刚准备说话时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就按掉了。
赵新华说:“下党是我的第二故乡,更是大家的故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下党好,更是为了大家好。我离开的时候,最多带走一盆土……我做事有些急躁,请大家多多谅解……”
吴主任赞许地点点头。
赵新华的手机又响了。
吴主任说:“赵书记,先接电话吧。”
电话接通了。赵新华的妻子在电话里质问:“为什么不接电话?”
赵新华压低声音说:“正在开会。”
赵新华的妻子哭着说:“开会,开会,整天就是开会!大家重要,小家就不要了?儿子感冒发烧好几天,爸妈也病了,你都不问一声,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待在下党别回来!”说完就挂掉电话。
赵新华盯着手机愣了一下,猛然转身面墙。
众人吃惊地看着赵新华的背影。
特写:赵新华转过身来,眼圈红红的。
陈春英递给赵新华一张纸巾。
一个老人上前拉住赵新华的手说:“赵书记,我也……加入合作社。”
吴主任站起来说:“赵书记,方向是对的,大胆往前走吧!”
第39场
时间:十月,下午
场景:古村街道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兴文,工人师傅
赵新华和陈春英(肩挎皮包)从大路走到古村街道上。
赵新华一边走一边说:“听说修路进展很快,马上就要完工了。”
陈春英一边走一边说:“是啊,从此就告别‘按摩路’啦。”
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背着竹篓迎面走来。两个工人师傅正在测量老房子的墙体面积(与唐兴文同框)。
赵新华问:“哎,你怎么没上学?”
唐兴文低头说:“我爸不同意。”
赵新华一跺脚,“嗨”了一声,快步往后村方向走去。
陈春英跟上来问:“赵书记,你要去哪儿?”
赵新华说:“去找唐立正。”
陈春英说:“你就不怕……热脸贴他冷屁股?”
赵新华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下,说:“我也是要面子的人,可兴文那孩子实在可怜,我怎能不管……唉,走吧!”说完就迈开脚步。
第40场
时间:十月,下午
场景:后村小巷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村民(四十多岁)
赵新华走在前面,陈春英(肩挎皮包)跟在后面。
赵新华一边走一边说:“这个唐立正,不可思议!”
陈春英一边走一边说:“说实在的,他也不容易。”
赵新华扭头看着陈春英说:“说来听听?”
陈春英说:“怎么说呢?老立正这个人从小就很聪明,跟着父亲练了一手好字,又从舅舅那里学会了制茶手艺,可他长大后却很不顺,先是母亲生病,欠了一屁股债还是没治好;后来他勉强娶个媳妇生了两个女儿,可媳妇嫌这里穷,卷走家里仅有的积蓄跑了;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他小弟又得了癫痫病,一家四口都靠他养活,难啦……”
赵新华停下脚步说:“是挺难的。”
陈春英也停下脚步,叹了一口气,说:“其实,最要命的是他性格不好,凡事只想着自己,跟谁都搞不到一起,好几个茶厂都想用他的技术可又不喜欢他的为人,他就这样一直呆在家里,靠卖茶青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一个村民从旁边经过,嘴里冒出一句:“人不正,天注定。”
村民顺着斜坡走了下去。赵新华看着村民的背影欲言又止。
第41场
时间:十月,下午
场景:后村唐立正家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正父亲,唐立正,唐兴文
唐立正家大门开着,陈春英(肩挎皮包)和赵新华走了进去。
陈春英走到客厅门口问:“家里有人吗?”
出来一位老人(唐立正父亲,七十岁),满面愁容,一身破旧。
陈春英问:“大叔,老立正在吗?”
唐立正父亲说:“刚……还……在写字,又……出去了。进来坐吧?”
陈春英跟赵新华走进客厅。
地上有一张白纸。赵新华捡起白纸一看,上面写着一个“苦”字。
陈春英拿起桌子上的一张白纸,上面也写着一个“苦”字。
墙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还是一个“苦”字。
赵新华对着“苦”字看了好一会儿。
赵新华忽然走到桌前拿起毛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努力奋斗,苦尽甘来。
唐立正(手里拎着蛇皮袋子)和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走了进来。唐立正看着赵新华愣了一下。
赵新华笑着对唐立正说:“老唐,我来是为了你女儿读书的事儿……”
唐立正面无表情地站在客厅里。
赵新华说:“孩子读书才有前途……若是钱的问题,村里想办法解决。”
唐立正猛然说:“不要你可怜,请走吧。”
赵新华愣住了,脸色有些难看。
片刻后,赵新华转身走了出去。
陈春英指着唐立正说:“你呀……”也跟着走了出去。
唐兴文想追出去,刚走到门口,唐立正却喝道:“回来!”(画外音)
唐兴文就站在门口不动了。
唐立正微微转头看着门口。
唐父递给唐立正一张纸,说:“好好看看吧。”
唐立正接过来一看,愣了一下,忽然把纸揉成一团扔到地上。
唐兴文走过来把纸捡了起来,展开抚平。那张写着“努力奋斗,苦尽甘来”的纸上先后叠映出唐立正和赵新华的面孔。唐立正愁眉苦脸,赵新华眉头紧锁(此镜头应与唐兴文的旁白音画同步)。
旁白(唐兴文的声音):赵叔叔说的很有道理,可爸爸为什么就听不进去呢?或许,生活的艰难已让他麻木?我想不明白。更让我不明白的是,爸爸为什么不让我读书?我多么渴望重返学校!赵叔叔能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吗?
第42场
时间:十一月,上午
场景:进村公路上,汽车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
车窗玻璃上显出赵新华的面孔。
赵新华一边开车一边说:“不错,又快又平稳。”
陈春英说:“当然了,现在叫‘小高速’。”
汽车从古村街道上往新村方向开,路的右边赫然出现几个旱厕。
赵新华突然把汽车停在旱厕旁边。
赵新华说:“看了新路,又看了旱厕,两位有何感想?”
陈春英说:“扎眼。”
唐立奋说:“呵呵。”
赵新华看了一眼唐立奋,说:“呵你个头,下车。”
第43场
时间:十一月,上午
场景:古村小巷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林向勤,唐立志
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沿着斜坡往上走。
赵新华指着旁边的老房子说:“争取把这些老房子都改造成民宿。”
老房子的画面。同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破房子,谁来住?脑子进水了!”(画外音)
赵新华扭头看去。
一个人从旁边的菜地里站了起来,原来是林向勤。
赵新华停下脚步说:“哎,林向勤,正要找你……那旱厕得赶紧拆!”
林向勤说:“好啊,补偿拿来。”
赵新华说:“都没有补偿,你不能特殊。”
林向勤说:“我是贫困户,必须有。”
唐立奋说:“你贫困户倒光荣了?”
林向勤说:“就光荣!”
赵新华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唐立志忽然现身,接了一句:“虽然我很穷,也有一个梦!”
陈春英和唐立奋看着唐立志那呆萌滑稽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赵新华有些不高兴了,就说:“我就不信治不了你!”
林向勤说:“你是省里派来的大官,没有你不敢的。”
赵新华忽然就火了,大声说:“都下去,强拆!”转身往下走。
陈春英追上去一把拉住赵新华,说:“不行。”
赵新华挣脱了,说:“有什么不行?出了事儿我担着!”
陈春英又拉住赵新华,说:“冷静。”
赵新华说:“我无法冷静。”
陈春英大声说:“你必须冷静,赵书记!”
赵新华忽然就爆发了,转身指着陈春英说:“你这不是冷静,是胆怯!遇事就往后躲,就当缩头乌龟,这是没有担当的表现。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村里的工作为什么搞不好,就是因为你们软弱涣散没有战斗力!”
唐立奋吃惊地看着赵新华。
陈春英愣了一下,脸色涨的通红。
陈春英忽然坐在旁边的石头上。
赵新华叹了一口气,忽然说:“走,爬山。”
陈春英大吼一声:“不去,谁爱去谁去!”
陈春英把头伏在膝盖上,双肩微微抖动。
赵新华快步往文昌阁方向走去。
唐立奋看了一眼陈春英,犹豫一下,转身去追赵新华。
第44场
时间:十一月,上午
场景:村委会办公室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
赵新华正坐在座位上看《摆脱贫困》这本书。
陈春英拎着皮包走了进来,坐到座位上,把皮包放在办公桌上。
赵新华起身,手里拿着两泡茶叶。
赵新华走到唐立奋旁边,把一泡茶叶放在他的桌子上。
唐立奋笑道:“哟,书记发福利了?”
赵新华走到陈春英旁边,犹豫了一下,把一泡茶叶放在她的桌子上。
陈春英却没有抬头。
赵新华咳嗽一声,说:“昨天……我有点儿冲动……别介意……”
陈春英的眉头跳了一下。
唐立奋笑了一下,猛然站起来说:“泡茶,泡茶。”
唐立奋过去把陈春英拉到沙发上坐下。
唐立奋坐下开始泡茶。
赵新华坐在沙发上问:“立奋,最近销售怎么样?”
唐立奋回答:“很难卖,一直亏损。”
赵新华喝了一杯茶,放下茶杯说:“说实在的,我觉得卖茶叶还不如卖茶园,整亩整亩地卖出去,或者叫定制出去——对,就叫‘定制茶园’,招募爱心茶园主,实行消费扶贫。客户直接对接茶园,茶园直接对接茶杯,减少中间环节,如此一来我们就有了价格优势,还便于集中管理,统一销售。你们觉得怎么样?”(赵新华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
陈春英想了一下,说:“这就叫只卖茶园不卖茶,对吧?”
赵新华说:“对!”
陈春英端起一杯茶说:“书记,我敬你!”
赵新华指着陈春英说:“瞧你这架势,怎么有点像林向勤?”
第45场
时间:十一月,傍晚
场景:古村林向勤家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林向勤,唐立志
林向勤正在擦桌子,偶然望向门口,愣住了。
赵新华拎着一壶米酒走进林向勤家。陈春英(肩挎皮包)跟着走进来。
林向勤紧张地问:“你们要……”
赵新华笑了一下,把酒壶放在桌子上,说:“喝酒。”
唐立志严肃地说:“不好,老婆,他要把你灌醉了再强……拆。”
林向勤说:“真的吗?”
赵新华笑呵呵地说:“今天不谈工作,一醉方休,如何?”
林向勤不解地看着陈春英。
陈春英拉着林向勤的胳膊说:“送上门来,还不把他灌醉?”
林向勤笑了,一拍手,喊:“唐立志,来一盘地瓜扣。”
赵新华和陈春英在桌子旁坐下。唐立志端来一盘地瓜扣。
赵新华倒满两碗酒,端起一碗说:“先干为敬!”
赵新华仰起脖子喝掉一碗酒。
林向勤也一饮而尽。
林向勤说:“你们来……还是为旱厕吧?”
赵新华摆摆手说:“喝、喝酒。反正旱厕离我远,臭气熏不到我。”
陈春英说:“临水夫人倒是天天被熏到……”
林向勤放下酒碗,不解地问:“你说……临水夫人?”
陈春英说:“你也知道,那饭甑岩是临水夫人吃饭的地方,可饭甑岩对面是什么?是旱厕,散发出来的臭气污染了饭香!时间长了,临水夫人不生气才怪!所以说旱厕杵在那里,破坏风水,不吉利哦。”
林向勤愣了一下,说:“对呀,我怎么没想到……明早得去拜拜,求临水夫人原谅。”
第46场
时间:十一月,下午
场景:古村村口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郑建设及助理,林向勤
林向勤从古村街道上往鸾峰桥走去。赵新华、陈春英(肩挎皮包)、唐立奋站在村口,像是等人。
一辆轿车开了过来,在三人旁边停下。
车门打开,郑建设和女助理下来。郑建设穿着西装革履,身材中等,稍微发福。女助理年轻时尚,衣着高档,手里拎着皮包。
赵新华迎上去握住郑建设的手,对陈春英和唐立奋说:“这是郑董,富不忘本,饮水思源,到我们这里扶贫来了!”
郑建设笑着摆摆手说:“别给我戴高帽子,我就是从小穷怕了,见不得别人苦。”
几个人笑了起来,转身往新村方向走去。
第47场
时间:十一月,下午
场景:古村街道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郑建设及助理
赵新华跟郑建设走在前面。赵新华指着修竹溪向郑建设介绍。其他人走在后面。陈春英和女助理都拎着皮包。一条狗好奇地看着他们。
道路右边,几个旱厕仍立在修竹溪边。
郑建设和女助理经过旱厕时捂住鼻子皱起了眉头。
第48场
时间:十一月,下午
场景:茶园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郑建设及其助理,村民(四五十岁)
虽是深秋,茶园里仍绿意盎然。八九个村民正在给茶树修剪枝叶。
赵新华带着郑建设走了过来。陈春英(拎着皮包)和唐立奋陪着郑建设的助理(拎着皮包)在后面交谈。
赵新华指着茶园对郑建设说:“我们的立村之本是‘诚信质朴原生态’,就是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严格按照科学方法管理,确保茶叶品质……”
郑建设点头说:“这个思路好。那么,如何定制呢?”
赵新华说:“茶园租给你,租金每亩一年两万元;生产交给合作社,我们每年每亩供应一百斤茶干给你;你还可以到茶园采摘,参与制茶,体验茶文化。”
郑建设想了一下,回头对助理说:“平均两百块钱一斤,值!”
女助理点点头。
第49场
时间:十一月,上午
场景:鸾峰桥头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郑建设及其助理,下党乡领导,三名村民代表(四十多岁),陈启发
鸾峰桥头拉着一个横幅——某某公司与下党村扶贫定制茶园签约仪式。
赵新华和郑建设坐在桌子前签约。其他人站在后面。
赵新华和郑建设站起来握手。众人鼓掌祝贺。
陈启发开车入村时停了下来。他的车里正播放刘德华演唱的歌曲《恭喜发财》。他调小了音量,看着眼前的一幕,特意鸣响了三声喇叭。
第50场
时间:十一月,下午
场景:村委会办公室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
唐立奋进来说:“报告书记,郑董把钱打过来了。”
赵新华正趴在桌子上在本子上写着什么,抬头说:“这么快?”
唐立奋说:“大老板就是讲信用。”
陈春英兴奋地说:“好!这下村财有收入了。”
赵新华沉吟一下说:“哎,立奋,那个……生物防虫剂和有机肥需要多少?你统计一下,到时候由村财统一支付。”
唐立奋说:“好嘞。”
赵新华看着茶杯,杯中的绿茶叶芽鲜嫩、伸展。
镜头切换至茶树枝头上刚冒出的碧绿的嫩芽,并且逐渐长大。
第51场
时间:三月,早上
场景:茶园里
人物:陈启智,唐立正,村民(四十多岁)
特写:茶树上长大的碧绿的叶片。
镜头逐渐推开,呈现出几株茶树。
早起的鸟儿欢叫着,在茶树上吃虫子。
陈启智正在采茶,他两只手在茶树上飞快地翻动,并不时地把采下的茶青丢进地上的竹篓里。背景深处,五六个村民正在采茶。
唐立正走过来说:“茶厂按十块钱一斤收茶青,价钱不低啊。”
陈启智说:“良、良、良心价。”
唐立正说:“我还听说有多少收多少,是真的吧?”
陈启智说:“应、应、应该不会假。”
唐立正采下一片茶叶放在嘴里嚼,表情怪异。
第52场
时间:三月,凌晨
场景:一条僻静的山路上
人物:陈春英,唐立正,茶农(四十多岁)
一条僻静的山路上,一个茶农把装茶青的竹筐递给唐立正。唐立正抓起一把茶青查看。另一个竹篓被放在唐立正的脚边。
茶农说:“放心吧,这茶青不比你们村的差。”
唐立正把钱递给茶农,说:“有多少我收多少,记住,不能告诉任何人。”
(注意:此时应把茶农竹筐里的茶青转移到唐立正的竹篓里)
茶农点点头,接过钱,拎着空的竹筐,转身走了。
唐立正背起装满茶青的竹篓快步走了。
陈春英(背着竹篓)从暗处转了出来,看着唐立正的背影。
第53场
时间:三月,上午
场景:茶厂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立正,村民(四五十岁)
茶厂里一片忙碌,人声嘈杂。
收茶青的地方排起了长队。地上摆满了装茶青的竹筐,一直延伸到道路拐弯处。村民们有说有笑地等待着。
轮到唐立正了,他挑着竹筐过来称重。
陈春英(背着竹篓)满头大汗地跑过来。
陈春英对赵新华耳语几句。
赵新华走过来从唐立正的竹筐里抓起一把茶青看了一会儿。
赵新华问:“老唐,你这茶青是自家的吗?”
唐立正眉头跳了一下,赶紧说:“是,怎么不是?”
赵新华说:“真是?”
唐立正说:“奇怪,为什么这么问?”
赵新华对唐立奋说:“立奋,来看看他这茶青。”
唐立奋走过来抓起唐立正的茶青看了一下,说:“我们的金牡丹叶片厚,两叶之间距离短,这……不像是我们村的。”
赵新华对唐立正说:“你这茶青,我们不收。”
唐立正说:“凭什么?”
赵新华冷冷地说:“你心里有数。”
唐立正说:“你……故意找茬!”
赵新华说:“你,以次充好!”
唐立正突然抓起一把茶青朝赵新华的脸上扔去。
茶青打在赵新华的脸上,又掉落在地上。
赵新华冷眼看着唐立正,站立不动。
其他村民惊讶地看着唐立正。
唐立正转身走了。走的时候还踢了一脚地上的竹筐。
第54场
时间:三月,上午
场景:茶厂办公室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
柜子上摆放着样品,包装袋上印着“下乡的味道”。
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坐在茶几旁。
唐立奋正在泡茶,他递一杯给赵新华,说:“书记喝杯茶,消消气。”
赵新华端起茶杯一口喝干,放下茶杯说:“这个唐立正,太不像话!必须退出合作社!”
陈春英说:“不在茶青上把好关,茶叶品质就不敢保证。”
赵新华点点头说:“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建立一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各个环节不出问题。”
陈春英说:“是啊,要让客户放心。”
赵新华拿起手机看了一会儿,忽然一拍桌子说:“可视化系统。”
陈春英点点头,似有所悟。
赵新华说:“在茶园、路口和车间都安装探头,在办公室里安装屏幕,这样就能监控到整个生产过程……然后,再开发一款APP放在手机上,客户就能随时看到我们这边茶叶的生产情况,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哎,你们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吗?”
陈春英和唐立奋对视一眼,点点头。
陈春英说:“那,接下来我们……”
赵新华说:“下周我去找省广电……”
第55场
时间:三月,下午
场景:村委会办公室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林向勤,唐立志
赵新华正在电脑上看新闻《人勤春来早采茶捕鱼忙》(人民网2015年3月16日)
陈春英、唐立奋也趴在桌子上忙碌。
门外传来一声林向勤的喝叫:“进去!”(画外音)
唐立志走了进来,一脸苦相。他后面跟着林向勤。
陈春英站起来问:“你们这是?”
林向勤说:“让他自己说。”
唐立志吭哧一会儿,说不出口。
林向勤揪住唐立志的耳朵说:“你这猪头,干的好事儿!”
赵新华走到林向勤面前问:“到底怎么了?”
林向勤说:“让人骗了!一个外地贩子来收茶青,说给十五块钱一斤,这个猪头就信了,收了贩子两百块定金,给了人家一百斤茶青,结果那人再也没来,坑了老娘一千多块钱……”
林向勤伸手又要打唐立志,唐立志赶紧躲到赵新华后面说:“她好暴力,领导救我。”
赵新华说:“你打他有什么用?现在得想办法追回损失。”
唐立奋站起来说:“这事儿找派出所啊。”
林向勤说:“我跟他们不熟。”
唐立奋说:“我们也没办法。”
林向勤说:“你们是村支部,当然有办法。”
唐立奋说:“又不是我们收了你的茶青。”
林向勤说:“要是你们收就好了,可你们偏不收。”
唐立奋说:“哎哎哎,林向勤,说话要讲道理啊,当初我们动员你加入合作社,嘴皮磨破了你都不同意,如今出事儿了还赖上我们了?”
林向勤坐到沙发上翘起二郎腿说:“反正你们得想办法解决。”
唐立奋挥挥手说:“你这不是耍赖吗?出去!”
林向勤猛然一拍沙发扶手,说:“老娘就不出去,怎么啦?”
唐立奋指着林向勤说:“你……放肆!”
陈春英急忙过去拉住唐立奋的手,说:“有话好好说,有话好好说。”
赵新华给唐立奋递了一个眼色,说:“这样吧,林向勤,你们先回去,我来想办法,保证帮你们追回损失,好不好?”
林向勤看着赵新华说:“真的?”
赵新华说:“军中无戏言。”
林向勤一拍手说:“好!”
林向勤跳起来狠狠拍了一下赵新华的肩膀,赵新华趔趄了一下。
林向勤拽着唐立志走出办公室。
赵新华开始打电话:“姚所长,有这么个事儿……”
第56场
时间:三月,上午
场景:古村林向勤家院子里
人物:赵新华,唐立奋,林向勤,唐立志
林向勤正坐在院子里择菜。
赵新华(胳膊夹着皮包)和唐立奋走进院子。
赵新华从皮包里掏出一沓钱递给林向勤。
林向勤站起来惊讶地说:“这么快就追回来了?”
赵新华点点头。
林向勤接过钱,忽然冲屋里喊一声:“唐立志,拿酒来!我要敬赵书记!”
唐立志端着两杯酒走了出来。
赵新华和林向勤碰杯,干掉。
林向勤说:“听说加入茶业合作社的都赚了不少,我们也要入伙。”
赵新华笑着说:“好!欢迎!另外……旱厕的事儿?”
林向勤说:“你这人够意思,那就……拆呗。”
第57场
时间:三月,上午
场景:古村街道旁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三个义务消防队员,九个工人师傅
义务消防队员合力推倒“唐家专厕”。现场腾起一片烟雾。
赵新华脸上露出笑容。
赵新华扭头朝对面的古村看去,只见五个工人师傅正在给古村房屋的墙上刷土黄色的涂料,陈春英正在指挥另外四个工人师傅翻修自家当街的老房子(后面的“下党人家”餐馆)。
赵新华的手机响了,他接通电话:“胡总你好,……明天来装监控,太好了……”
第58场
时间:三月,下午
场景:茶园里
人物:赵新华,唐立奋,工人师傅,村民(四十多岁)
茶园里绿意盎然,碧波荡漾(可航拍)。
八九个村民正在茶园里人工除草,施猪粪肥料。
一根白色的电杆矗立在茶园里。一个工人师傅正在电杆上安装探头。
三个工人师傅正在地上铺设电缆。
赵新华、唐立奋正在跟一个工人师傅交谈。
第59场
时间:四月,上午
场景:茶厂办公室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
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正盯着一个电视屏幕看。
电视屏幕被划分成若干区域,分别显示茶园、路口、茶厂生产车间、结算处等。所有景物、人物看得一清二楚。
赵新华点开连接茶园的屏幕,清楚地看到林向勤正在给茶树喷洒生物防虫剂。
第60场
时间:四月,下午
场景:古村小巷里
人物:陈春英,林向勤,工人师傅
四个工人师傅正在小巷里铺设排污管道。
陈春英(肩挎皮包)走了过来,迎面遇到林向勤。
陈春英说:“林姐,明天去参观啊,赵书记点名让你参加。”
林向勤略感惊讶地说:“我也参加?不都是积极分子去吗?”
陈春英笑着说:“你也不落后呀。”
林向勤的眉头跳了一下,看着陈春英笑了起来。
第61场
时间:四月,早上
场景:古村村口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林向勤,二十几个女人(三四十岁),司机
一辆大巴车停在路边。女人们排队上车。赵新华(拎着皮包)、陈春英(肩挎皮包)、唐立奋站在旁边。
一个工人师傅正在给水冲式厕所钉“公厕”的牌子。
大巴车启动,开上公路。
第62场
时间:四月,上午
场景:赤溪村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林向勤,二十几个女人(三四十岁),司机
大巴车开进赤溪村。
一块巨石矗立眼前,上面写着“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
两排房屋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白墙黑瓦,飞檐翘角。街面上干净整洁。
赵新华(拎着皮包)、陈春英(肩挎皮包)、唐立奋带着二十几个女人走在大街上。
一群游客从对面走了过来。
林向勤(衣着整齐干净)惊讶地说:“这么多人啊?”
赵新华说:“听说人家一年的旅游收入就有好几十万。”
林向勤惊叫一声。她扭头朝旁边看去,一个女人正在店面前打扫卫生。
陈春英迎上游客说:“大家好!我是寿宁县下党村的主任,我们那里风景也不错,还有一个古村,被列为传统村落了,欢迎大家去看看……”
一个美女游客说:“你们那里环境不行,脏乱差!”
陈春英一下子红了脸,说:“那是过去,如今变了……”
游客们走过去了。另一群游客从他们对面走过来。
下党村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林向勤也红了脸,低了头。
第63场
时间:四月,下午
场景:大巴车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林向勤,二十几个女人(三四十岁),司机
大巴车行驶在公路上。
车厢内有轻微的晃动,几个女人在小声交谈。
赵新华站起来说:“看了别人的村子,大家有什么感想啊?”
唐立奋说:“我们差距太大了!”
陈春英说:“赤溪村有个女子保洁队,要不,我们也成立一个?”
几个女人一起说:“行!”
林向勤举起手说:“算我一个吧。”
第64场
时间:五月,上午
场景:鸾峰桥头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林向勤,二十几个女人(三四十岁),村民(四五十岁)
二十几个女人(包括陈春英)排成两排站在鸾峰桥头。几个村民在好奇地围观。
林向勤走出队列。赵新华将一面红旗交给林向勤。
林向勤挥舞旗帜,上面绣着“下党村巾帼义务保洁队”。
旗帜与红花叠映。旗帜渐隐,红花渐显。
第65场
时间:五月,下午
场景:古村对面修竹溪畔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林向勤,另两个女人(三十多岁)
特写:红花。
一丛山花开得很热闹。山花旁边是一条石子路。石子路与溪岸并行。
林向勤和两个女人正在石子路旁捡拾地上的落叶、果皮和烟头。林向勤身穿运动装,显得很干练。
赵新华(手里拿着文件袋)和陈春英(肩挎皮包)、唐立奋沿着石子路走了过来。
林向勤抬头冲赵新华和陈春英、唐立奋招了一下手。
赵新华、陈春英也招了一下手。
赵新华一边走一边对陈春英和唐立奋说:“我有一个想法,现在村财有了收入,对一些能力差的贫困户,可以由村里出钱安排一些公益劳动,比如林向勤两口子,还有唐立正,陈启智,还有……”
陈春英立即接过话头说:“嗯……林向勤两口子身体都不好,可以让他们打扫卫生、清运垃圾;至于唐立正和陈启智嘛,可以让他们到茶厂上班……书记您看这样行吗?”(清澈的修竹溪水面上倒映出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的身影,此画面与陈春英的声音同步)
赵新华想了一下,点点头。
第66场
时间:五月,下午
场景:后村唐立正家院子里
人物:陈春英,唐立正
唐立正正坐在院子里喝茶,愁眉苦脸。
陈春英(拎着皮包)走了进来,说:“老立正,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唐立正看着陈春英不说话。
陈春英说:“村里决定让你去茶厂上班。”
唐立正说:“工资多少?”
陈春英说:“每月两千六。”
唐立正却说:“不去。”
陈春英惊讶地问:“为什么?”
唐立正说:“我不是一般工人。”
陈春英说:“你不是不愿当大师傅吗?”
唐立正说:“那是因为你们不答应我的条件。”
陈春英说:“你不觉得自己要价太高吗?”
唐立正低头喝茶。
陈春英说:“茶厂刚起步,大家都不容易,你不能只顾自己……”
唐立正却不耐烦地挥挥手说:“让赵新华来跟我说。”
陈春英耐住性子说:“他到北京推销茶叶去了。”
唐立正开始闭目养神,不搭理陈春英了。
陈春英站了一会儿,说声“德性,活该你穷”,转身就走。
第67场
时间:五月,上午
场景:福州长乐机场大厅出口
人物:赵新华,(唐立奋),路人
福州长乐机场外景。
赵新华(背着双肩包,拉着皮箱)走出机场大厅。旁边有其他人进出。
赵新华的手机响了。赵新华接通电话。
唐立奋说(画外音):“书记,两个大客户明天要来村里,你能赶回来吗?”
赵新华说:“没问题。”
第68场
时间:五月,下午
场景:进村公路上,汽车里
人物:赵新华,唐兴文,(陈春英)
烟雨蒙蒙,道路弯弯。一辆汽车行驶在公路上。
赵新华正在开车。由于连日奔波,他有些疲倦,不住地打哈欠。为了提神,他就使劲儿地拧自己的大腿。
赵新华左手握方向盘,右手拿过茶杯,夹在两腿之间,右手去开杯盖,可怎么也打不开。他就两手并用试图打开杯盖。
汽车一瞬间突然偏向右边,撞在岩石上。
情急之下,赵新华用左手轻拉一下方向盘。
汽车偏向左边,离开了岩石。
一辆货车从身边驶过。
赵新华把汽车靠边停下。
豆大的汗珠顺着赵新华的脸颊往下淌。他长出了一口气。
电话又响了,是陈春英打来的。
赵新华接通电话。陈春英说(画外音):“赵书记,唐立正又去告状了,说您偏心,不公平,给林向勤每月工资四千元,收了她的好处……”
赵新华一听就来气,大声说:“放屁!林向勤两口子加起来才四千,还负责把垃圾送到集中点,再说,这都是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他唐立正哪有那么多臭意见?”
挂掉电话,赵新华索性靠在驾驶座位上休息,就打开音响。
一首老曲,旋律有些伤感。
赵新华听着听着,把头埋在方向盘上。
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背着竹篓)从旁边经过,站在车窗外静静地看着赵新华。
特写:汽车轮子受损,前面的保险杠也受损。
特写:汽车后视镜中反射出一条公路向远处延伸。
唐兴文坐在赵新华的汽车副驾驶座位上。赵新华开车往村里驶去。
(上述镜头应与唐兴文的旁白音画同步)
旁白(唐兴文的声音):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赵叔叔一定遇到了什么难事儿,我能帮他做些什么呢?可我什么都做不了啊!我连读书的愿望都无法实现,想到这些,我的心里也很难过……可赵叔叔却反过来安慰我,说“哭完了还得向前走”,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第69场
时间:五月,下午
场景:新村街道上
人物:林向勤,唐立正,赵新华,陈春英,村民(四十多岁)
几个村民坐在餐馆门口聊天,嗑瓜子。
唐立正走了过来。
林向勤迎上前说:“唐立正,你哪只眼睛看见赵书记收了我好处?”
唐立正不回答,转身就走。
林向勤跟在后面说:“你说话呀?哑巴了?”
唐立正继续往前走。
林向勤追上去一把拉住唐立正的袖子说:“你把话说清楚。”
唐立正停下说:“他就收了你的好处。”
林向勤大吼一声:“放你妈的屁!老娘我……”
林向勤朝唐立正的脸上抓去。
唐立正伸出手臂一挡。
赵新华(胳膊夹着皮包)和陈春英(肩挎皮包)刚好路过。
赵新华喊了一声“别打了”,急忙上前拉架。几个村民站在旁边围观。
林向勤抓住唐立正的领口。唐立正推开林向勤,挥拳就打。
赵新华扔下皮包急忙冲上前护住林向勤。
唐立正对准赵新华的脸就是一拳。
赵新华的鼻子流出了血。
赵新华圆睁双眼,额头上青筋暴突,吼叫一声:“你他妈的……混账!混账!”
赵新华左手捂住鼻子,右手紧握拳头对准唐立正的脸打去。
陈春英死死地拉住赵新华的手,大声喊:“有话好好说……快报警!”
第70场
时间:五月,下午
场景:下党乡卫生院门口
人物:林向勤,赵新华
赵新华从医院里走出来,鼻子里塞着医用棉球。
林向勤对赵新华说:“赵书记,对不起!”林向勤双手把赵新华的皮包还给他。
赵新华接过皮包说:“以后说话……别那么冲……”
第71场
时间:五月,傍晚
场景:下党乡派出所里
人物:唐立正,警察,唐兴文,村民(三十多岁)
一个民警打开留置室的门。
唐立正坐在椅子上低垂着脑袋。
警察走进去说:“唐立正,你可以回去了。”
唐立正站起来就走。
警察拦住唐立正说:“要不是你们赵书记替你求情,就再关你一天,好好让你反省反省!”
唐立正惊愕了一下。
唐立正低垂着脑袋走出派出所,来到街上。
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迎了上来。
街上的路灯亮了。两三个村民从街上走过。
第72场
时间:五月,晚上
场景:鸾峰桥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
鸾峰桥内亮了两盏灯,一片通明。
陈春英坐在唐立奋和赵新华的对面。
赵新华问:“立奋,定制的茶园有两百多亩了吧?”
唐立奋说:“嗯,差不多。”
赵新华问:“陈主任,村财现在有多少了?”
陈春英说:“还了债,还剩十几万。”
赵新华说:“这些钱怎么花?大家说说看。”
唐立奋说:“把路面铺上沥青吧?”
陈春英说:“给茶叶打个广告吧?”
赵新华站起来说:“你们说的都很重要,可有件事我觉得是当务之急。”
陈春英和唐立奋齐声问:“什么事?”
赵新华说:“我在想啊,村里有好几户都是因病致贫,往往一场大病就让一个家庭重返贫困。怎么避免?买保险呗!给每个村民买一份医疗保险,村财负担一半,个人出一半,怎么样?这个方案可行吗?”
陈春英竖起大拇指说:“高!”
唐立奋说:“妙!”
赵新华摆摆手说:“哎哎,低调,低调。陈主任,保险的事儿就拜托你了。立奋,郑董这几天要过来,你跟我接待一下。”
镜头从鸾峰桥的窗户里慢慢拉出来,画面是鸾峰桥,声音如上对话。
灯光透过鸾峰桥的窗户照射出来,柔和温馨。
第73场
时间:六月,下午
场景:古村“党川客栈”门口
人物:赵新华,郑建设及助理,唐立奋,唐立志,陈启发,工人师傅
赵新华跟唐立奋站在“党川客栈”门口迎候。
一辆汽车停在“党川客栈”门口,郑建设和女助理(肩挎皮包)下车。
赵新华和唐立奋迎上前去跟郑建设握手寒暄。
郑建设朝右边看去,原来的旱厕已荡然无存,五个工人师傅正在路边安装木栈道。
郑建设朝左边看去,三个工人师傅正在“党川客栈”左边的小巷里铺设水泥台阶。唐立志在旁边观看,同时哼唱《乡愁》歌曲中的一句“乡愁是一碗水”,他的样子有点儿搞笑,表情有点儿严肃,嗓音有点儿沙哑,歌曲有点儿跑调。
郑建设笑着点了一下头。
旁边一家店铺门口,陈启发正在指挥师傅安装招牌。
招牌上“绿豆汤”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陈启发冲着赵新华打招呼说:“领导们,来喝杯绿豆汤。”
赵新华拱拱手说:“改天,改天,谢了!”
第74场
时间:六月,下午
场景:古村“党川客栈”茶馆里
人物:赵新华,郑建设及助理(肩挎皮包),唐立奋,(唐兴文)
几个人落座。唐立奋开始泡茶。
唐立奋递给郑建设一杯绿茶。
特写:杯中绿茶。
郑建设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砸吧了一下嘴,说:“好山,好水,好茶!”
其他几个人笑了起来。
郑建设抬头看到了对面墙上挂着的唐立正书写的两行字“谁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他点了一下头。
赵新华说:“郑董,要不要去你茶园里看看?”
郑建设说:“不急……哎,手机看不是一样吗?”
郑建设打开手机APP,点开,他公司定制的茶园便呈现在眼前。手机屏幕上出现一个瘦小的身影(穿着小学校服),正在给茶树锄草,她的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印着“某某公司扶贫定制茶园”(可植入公司名称)。
郑建设指着那个身影问:“这谁呀?我在手机上看见好几次了。”
赵新华拿过郑建设的手机看了一眼,说:“她叫唐兴文,唐立正的大女儿。”
郑建设想了一下,忽然说:“走,去老唐家。”
第75场
时间:六月,下午
场景:后村唐立正家客厅里
人物:赵新华,郑建设及助理(拎着皮包),唐立奋,唐立正
唐立正刚要出门,迎面看见郑建设、赵新华等人进来,他愣住了。
郑建设伸出手。唐立正迟疑了一下,握住了郑建设的手。
唐立正说:“随便坐吧。”
几个人在客厅里的椅子上坐下。
郑建设说:“老唐,听说你大女儿没读书了?”
唐立正说:“女孩子家,小学毕业就够了。”
郑建设说:“嗨,你这观念真落后!”
唐立正低头不说话。
郑建设说:“老唐,我想资助你女儿读书……”
唐立正低头想了一下,摇了摇头。
郑建设说:“一切费用由我来。”
唐立正突然站起来说:“不需要!”
郑建设愣了一下,说:“老唐,你听我说……”
唐立正说:“不要你可怜!”
郑建设望着赵新华,脸色有些难看。
赵新华就说:“郑董也是一番好意。”
唐立正看着赵新华说:“都是你,瞎指挥!”
赵新华勃然就恼火了,猛然站起来说:“我怎么就瞎指挥了?”
唐立奋、郑建设及助理面面相觑。
赵新华气呼呼地说:“真他妈不识抬举!”
赵新华转身摔门而出。
第76场
时间:六月,下午
场景:后村小巷里
人物:赵新华,郑建设及助理,唐立奋
郑建设从后面追上来,喊道:“新华兄……”
赵新华面对墙壁站了一会儿,猛然转身看着郑建设,说:“唉……”
郑建设拍了拍赵新华的肩膀,笑了一下,随后递给赵新华一支烟。
郑建设笑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哦。”
唐立奋和女助理(拎着皮包)站在远处看着赵新华和郑建设。
赵新华吐出一口烟,浓重的烟雾遮挡住赵新华的脸。
第77场
时间:六月,下午
场景:村委会办公室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
三个人分别坐在各自座位上。
赵新华正在笔记本电脑上查找资料。
赵新华抬头问:“陈主任,医疗保险进展怎么样?”
陈春英说:“只有一户不愿买。”
赵新华问:“谁呀?”
陈春英说:“唐立正。”
赵新华说:“为什么?”
陈春英说:“没钱。”
赵新华想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
赵新华犹豫了一下,把钱递给陈春英,说:“我替他交。”
陈春英接过钱,吃惊地问:“书记您替他交?”
赵新华沉吟一下说:“你可以看不起任何人,但不能看不起病……唉,只当捐款了。”
唐立奋伸了一个懒腰,说:“但愿他能明白书记的良苦用心。”
赵新华扭头看着唐立奋,说:“立奋,听说你家的老房子也改造好了?”
唐立奋说:“再不改造,还不被你骂死?”
赵新华露出一脸的无辜,耸了一下肩说:“我有骂你吗?”
陈春英站起来说:“每间补贴五千块,你占便宜啦!”
赵新华说:“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唐立奋笑了一下。
赵新华问:“为什么叫85民宿啊?”
唐立奋说:“在我们本地话中,‘85’就是帮我的意思。”
赵新华点了一下头,忽然扭头又问:“陈主任,你的农家乐生意怎么样?”
陈春英笑着说:“争取明年开始盈利。”
赵新华问:“听说唐立志在你那儿上班,你给他发工资?”
陈春英笑了一下,拢了一下头发。
第78场
时间:六月,中午
场景:古村“下党人家”餐馆门口
人物:游客,陈春英,唐立正父亲,唐立志,村民(三十多岁)
陈春英站在“下党人家”门口招揽游客,笑着说:“欢迎来下党人家,吃正宗土鸡土鸭。”
几个游客走进“下党人家”。
唐立正父亲擓着一个篮子,慢慢走到“下党人家”门口。
陈春英急忙迎上去接过篮子,说:“哎哟,您老亲自送来,老立正呢?”
唐立正父亲说:“给他弟弟……拿药去了……明天……还收吗?”
陈春英说:“您老种的菜我们全买,有多少要多少……哎,唐立志。”(扭头向着餐馆门口)
唐立志从餐馆里走出来从陈春英手里接过篮子拎了进去,他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道:“虽然我很穷,也有一个梦。”
唐立正父亲慢慢往新村方向走去。几个村民骑着摩托车迎面驶来,出画。
第79场
时间:七月,下午
场景:后村小路上
人物:唐立正及父亲,唐兴文,村民(四十多岁)
特写:唐立正和唐兴文匆匆的脚步。
唐立正背着父亲(衣服与上一场不同)匆匆走在小路上。
几个村民惊讶地看着唐立正。
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在后面扶住爷爷的背。
第80场
时间:七月,下午
场景:下党乡卫生院门口
人物:唐立正及父亲,唐兴文
唐立正背着父亲走进卫生院,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紧随其后。
第81场
时间:七月,上午
场景:下党乡卫生院收费室门口
人物:唐立正,收费人员
唐立正在门口徘徊。
收费人员问:“你有什么事吗?”
唐立正迟疑一下,随后问:“我爸住院,要花很多钱吧?”
收费人员翻了一下本子说:“你们村里给每人都买了保险,这次住院自己花不了几个钱。”
唐立正似乎不相信,说:“也给我们……买了?”
收费人员举起登记本说:“是的。”
唐立正愣了一下,随即眉头舒展开来(剧中首次出现)。
第82场
时间:七月,上午
场景:下党乡卫生院病房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正及父亲,唐兴文,(学生)
唐立正坐在他父亲旁边。父亲睡着了。
赵新华跟陈春英(肩挎皮包)走了进来。
唐立正赶紧站起来。
陈春英把一个红包递给唐立正,说:“这是村支部的一点儿心意。”
唐立正摆摆手说:“不、不、不……”
赵新华笑着说:“收下吧,唐师傅。”
唐立正接过红包,双手微微颤抖,他转过身看了父亲一眼,忽然又转过来,说:“医疗保险的事儿,谢谢……兴文,拿矿泉水……”
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拿着两瓶矿泉水分别递给赵新华和陈春英。
陈春英拍了拍唐兴文的脑袋说:“兴文,还想不想读书啊?”
唐兴文低头不语,她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她穿着崭新的初中校服站在学校大门口,看着“希望学校”几个大字。两三个小学生从大门里走了出来。唐兴文笑了,笑得很开心。她的笑脸上渐渐叠映出游客(一个女孩)的笑脸。
第83场
时间:十月,早上
场景:古村街道上
人物:赵新华,游客
一个女孩(第62场中与陈春英对话的美女游客)的笑脸,出现在镜头里。
镜头推开。女孩衣着时尚,挎着单反相机,走在古村街道上。她后面跟着一群女孩,一边走一边指指点点。一条狗趴在地上悠闲地看着游客。
女孩们走向路边木栈道上的观景平台。这里曾经是“唐家专厕”所在的位置。女孩们摆好姿势准备拍照。
赵新华刚好经过。那个挎单反相机的女孩走上前对赵新华说:“帅哥,帮我们拍张照。”一边说一边把单反相机递给赵新华。
赵新华举起相机“咔嚓”一声。
上述那张照片出现在赵新华的微信朋友圈里(此微信是那个挎单反相机的女孩发的),照片上有几个美女,美女背后是鸾峰桥,鸾峰桥后面是青山,标题是“美丽下党红色之旅”。有朋友在照片下面评论道:景色好,颜值高!还有人评论:宝宝也要去!
第84场
时间:十月,晚上
场景:鸾峰桥上
人物:赵新华
镜头从赵新华的手机上拉开。
赵新华手里拿着手机伏在廊桥壁上,透过窗户向古村看去。
繁星闪烁在古村的上空。
古村里的路灯都亮了,一片通明。
赵新华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随即,赵新华的笑容上叠映出一片竹林。
第85场
时间:十月,中午
场景:修竹溪边
人物:唐兴文及其妹妹,铲车司机
修竹溪边的竹林里,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正在采摘鲜嫩的竹叶。
唐兴文的妹妹(穿着小学校服)问:“姐姐,摘那么多竹叶干什么?”
唐兴文回答:“爸爸说用竹叶熬水给爷爷治病。”
唐兴文把竹叶塞进妹妹的书包里。
唐兴文和妹妹走到修竹溪边,看着溪水中的红鲤鱼。
唐兴文脚部特写。
溪水清澈见底,水中的红鲤鱼游来游去。
一台铲车沿着修竹溪边的土路开了过来。一辆汽车冲着铲车开了过去。
铲车急忙避让,却突然失控,向下面直冲过来。
唐兴文和妹妹浑然不觉,继续看着红鲤鱼。
铲车冲了下来。
唐兴文猛然抬头看见铲车,她露出惊恐的表情。
唐兴文一把将妹妹推开,自己也急忙躲闪,可已经来不及了。巨大的铲车撞向唐兴文。
唐兴文的妹妹哭着喊叫:“姐姐……快来人啊……姐姐……”(表情惊恐万状,甚至歇斯底里)
唐兴文倒在溪水里。铲车那巨大的坚硬的铲头压在唐兴文的腿上。
第86场
时间:十月,中午
场景:村道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
一辆私家汽车紧急刹住。
车门打开,赵新华和唐立奋、陈春英跳下车,往溪边跑去。
特写:车门来不及关上。
第87场
时间:十月,中午
场景:修竹溪边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兴文及其妹妹,铲车司机,三个村民
赵新华和唐立奋冲到铲车前面。赵新华大喊一声:“搬开铲头。”
几个人合力把铲头搬开。
赵新华抱起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转身就跑。
唐兴文的左脚皮开肉绽,鲜血淋淋,染红了赵新华的裤子。
第88场
时间:十月,中午
场景:汽车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兴文
赵新华抱着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坐到汽车后座上,说:“福州,快!”
陈春英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唐立奋启动汽车,疾驰而去。
特写:唐兴文脸色苍白,双眼紧闭。
第89场
时间:十月,中午
场景:公路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
唐立奋一直按着喇叭,汽车飞一般前进。
第90场
时间:十月,傍晚
场景:福州一家医院门口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
街上的路灯亮了。
汽车开进福州一家医院。
第91场
时间:十月,傍晚
场景:福州一家医院走廊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兴文,医生
唐兴文(穿着小学校服)躺在一辆推车上。赵新华、唐立奋和医生推着车往手术室跑去。
第92场
时间:十月,早上
场景:医院病房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兴文,其他病人
陈春英拉开窗帘,阳光照射进来。
唐兴文(穿着病服)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睡着了。
赵新华和唐立奋坐在床边。两人的眼睛都有些红肿。
旁白(唐兴文的声音):当我处于半昏迷状态时,隐隐约约听到赵叔叔那急促的呼喊,我知道他怕我永远昏睡过去。可我还没读大学啊,我怎么能死呢?我不想死!在一种神秘力量的驱使下,我相信赵叔叔感受到了我心底的渴望……(第90、91、92场应与唐兴文的旁白音画同步)
第93场
时间:十月,上午
场景:医院病房里
人物:唐兴文,唐立正,其他病人
唐立正坐在床头拉着女儿唐兴文(穿着病服)的手,轻轻地摩挲着。
唐兴文睁开眼睛。
唐立正急忙俯身说:“爸爸给你煲了鸡汤,想喝吗?”
唐兴文说:“爸爸,我不饿。”
唐立正看着女儿不说话了。
唐兴文小声说:“爸,多亏赵叔叔、唐叔叔和陈阿姨,我捡了一条命,可少了一只脚。”
唐立正转过头擦眼睛。
唐兴文说:“爸,不要难过,脚没了,还有手,还有脑,我还能读书!”
唐立正哭着说:“爸爸答应你!”
唐兴文又说:“爸,你还要答应我,以后不能太自私,不能再为难赵叔叔……”
唐立正抓起唐兴文的手放到自己脸上,使劲儿地点点头。
第94场
时间:十月,中午
场景:医院病房门口
人物:唐立正,林向勤,唐立奋的妻子
唐立正开门出来,愣了一下。
林向勤(衣着鲜亮,肩挎皮包)和唐立奋的妻子(手拎旅行袋)站在面前。
林向勤说:“发什么呆?不认识了?”
唐立正问:“你们这是?”
林向勤说:“来照顾兴文啊。”
林向勤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唐立正。
唐立正接过信封,有点儿不解地看着林向勤。
林向勤说:“这是大伙儿给兴文的捐款,赵书记让我带给你。”
唐立正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忽然说:“我去给你们买饭。”
唐立正匆匆走了,一边走一边擦眼角。林向勤看着唐立正的背影说:“这里交给我们。赶快回去吧,茶厂需要你。”(画外音)
第95场
时间:十月,上午
场景:梦之乡茶厂生产车间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立正,唐立志,陈启智,工人师傅
梦之乡茶厂招牌。
唐立正走进茶厂生产车间。
唐立正穿着一身整洁的西服,理了头发,剃了胡子,显得很精神。
赵新华和陈春英正站在门口说事。
唐立正走到赵新华跟前看着赵新华。
唐立正的嘴角抖动了一下。
赵新华笑了。
唐立正给赵新华鞠了一个躬。
唐立正说:“赵书记,我现在来,不算晚吧?”
赵新华拉住唐立正的手说:“好菜不怕晚啦!老立正,大师傅的位置,我们一直给你留着呢!”
唐立志正在搬运竹筐,忽然停下说:“老立正,你也想爆发吗?”
唐立正说:“我想……暴富!”说完却笑了起来。
赵新华哈哈大笑。
其他几个人都跟着笑了。
第96场
时间:十月,早上
场景:茶园里
人物:唐立正,赵新华,村民(四十多岁)
几个村民正在给茶树施肥。
唐立正和赵新华走了过去。
唐立正指着茶树对村民说:“在茶树行间挖条浅沟,把猪粪埋下,上面盖层土,这样才能充分吸收。”
第97场
时间:十月,中午
场景:茶厂生产车间里
人物:唐立正,陈启智,其他制茶师傅
唐立正正在揉捻茶叶,动作张弛有度,就像行为艺术。
唐立正和陈启智把揉捻好的茶叶放到箩筐里发酵,累得满头大汗。
唐立正拿着温度计给箩筐测量温度。
唐立正把发酵过的茶叶放到架子上用马尾松烘烤、熏焙。他一边忙活一边对陈启智说:“制作红茶,要根据高山气候和原料特性,采取萎凋偏重、干式发酵、适度偏轻、烘焙强化的办法,温度、火候都很重要。”
三个年轻制茶师傅(二十五六岁)静静地看着唐立正忙活,他们不时用眼神交流一下,竖起了大拇指。
第98场
时间:三月,晚上
场景:茶厂办公室里
人物:赵新华,唐立正,唐立奋
茶厂门口的路灯亮了。
办公室内的橱柜上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印着几个大字“中国高山茶地理标志”。
赵新华、唐立正、唐立奋坐在办公室里。唐立正的服装应与上一场不同。
唐立正正在泡茶。
唐立正用夹子从泡茶杯中夹起一片茶叶,用手拉了一下,说:“叶子泡出来有弹性,拉一下不会断,这才是好茶。”
唐立奋笑着说:“行啊老立正,不愧是大师傅!”
唐立正笑着摆摆手,端杯喝茶。
赵新华说:“茶王赛的事儿,准备得怎么样了?”
唐立正说:“差不多了。”
第99场
时间:四月,下午
场景:宁德市一个会议室里
人物:茶叶专家,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在每个茶叶专家面前放一杯茶水。
茶叶专家端起茶杯品尝。
特写:杯中红茶。
专家们在一张纸上打分。
第100场
时间:四月,下午
场景:宁德市一个会堂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立正,主持人,与会者
会堂主席台上方悬挂一条横幅“宁德市茶王比赛大会”。
台下人头攒动,很是热闹。
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立正坐在前排座位上。他们四人都身穿马甲,上面印着“中国下党”几个醒目的大字。
主持人走上主席台宣布:“好,经过紧张的角逐,获得本次茶王比赛金奖的是——”
赵新华紧张得大气不敢出。
唐立正低头用双手捂住眼睛。
主持人大声说:“‘下乡的味道’。”
赵新华欢呼一声,跳了起来。
陈春英、唐立奋也跳了起来。
唐立正笑了起来。
赵新华跑过来跟唐立正热烈拥抱。其他与会者热烈鼓掌。
第101场
时间:四月,上午
场景:古村村口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立正,林向勤,唐立志,陈启智,陈启发,村民们(二十至四十岁),游客
赵新华(胳膊夹着皮包)、陈春英(拎着皮包)、唐立奋、唐立正走进村子。
林向勤、唐立志、陈启智、陈启发等人迎了上去。
林向勤把一碗酒双手递给赵新华。赵新华端起来一饮而尽。
唐立志把一个用绳子穿起来的地瓜挂到唐立正的脖子上。陈启智说:“颁、颁、颁奖。”
众人笑了起来。
旁边的停车场上停了三四辆旅游大巴车。一群游客正在下车。
游客们走进古村小巷里。
特写:小巷两边的房屋土墙被粉刷上土黄色的涂料,显得焕然一新,路两边装上了指示牌和垃圾桶,地上铺着青石板,整洁漂亮。
第102场
时间:四月,中午
场景:古村小巷里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游客,工人师傅
赵新华和陈春英、唐立奋在小巷里散步。
目光投向远处,对面的鸾峰桥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鸟。
山上的文昌阁就像一把撑开的巨伞。
一座老房子正在改造。一个中年工人师傅把手机放在旁边,正在播放蒋大为演唱的歌曲《敢问路在何方》中的一句“敢问路在何方”。
前面第62场中与陈春英对话的美女游客拖着箱子走过来,问:“帅哥,如归民宿在哪儿?”
赵新华看着美女笑着说:“是你呀。”
赵新华扭身指着高处的一幢房子说:“那就是。”
最高处有一幢房子,门口挂着红灯笼。
赵新华一边走一边对陈春英和唐立奋说:“民宿现在也慢慢做起来了,我就想,能不能从每间客房收入里提取二十元作为扶贫基金?”
陈春英想了一下说:“这个主意好!”
唐立奋说:“有远见!”
赵新华说:“好,那就提交村民大会讨论吧。”
陈春英看了一下手表,说:“哟,中午了,我请你们吃饭吧?”
赵新华问:“有什么喜事吗?”
陈春英笑着说:“最近喜事还少吗?”
第103场
时间:四月,中午
场景:新村街道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林向勤,村民
几辆小车停在“下党的味道”餐馆门口。
餐馆里的电视上正在播放新闻——健康扶贫工程:贫困人口县内就医可先看病后付费(2016年4月29日《新闻30分》)(画外音)。
赵新华和陈春英、唐立奋(都穿春装)从“下党的味道”餐馆里走出来。
赵新华一边走一边用牙签剔牙。赵新华说:“听说几个年轻人回来办养殖场了?”
唐立奋说:“对,而且也搞‘私人定制’模式。”
赵新华笑着说:“好!村里太需要专业人才了!”
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一边说一边往古村方向走。
一辆车身上印着“星农禽畜养殖场”字样的货车开过来挡住了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要给快速转动的车轮一个特写镜头,车辆驶过后他们的衣服已换成了秋装。他们后面跟着三五个村民(四五十岁)。
一辆车身上印着“旅游公司”字样的大巴车开过来挡住了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车辆驶过后他们的衣服已换成了冬装。他们后面跟着八九个村民(三十至五十岁)。
五个骑摩托车运送茶青(装在竹篓里)的村民挡住了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摩托车驶过后他们的衣服已换成了春装。他们后面跟着一大群村民(二十至五十岁)。
迎面走来一群女人(村民,二十至四十岁,应与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同框),说说笑笑,其中就有林向勤,她边走边跳,非常兴奋(都穿春装)。(响起音乐《最炫民族风》)
第104场
时间:六月,晚上
场景:新村广场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林向勤,女人们(三四十岁)
响起音乐《最炫民族风》。
陈春英、林向勤跟一群女人正在跳广场舞。
赵新华跟唐立奋走了过来。
林向勤喊:“赵书记,来跳一曲。”
赵新华摆摆手说:“不会,不会。”
林向勤过来把赵新华拉进队伍。
唐立奋也被陈春英拉进队伍。
林向勤教赵新华跳舞。赵新华硬着头皮学了一会儿,动作有点儿笨拙。
赵新华和唐立奋趁林向勤和陈春英不注意撒腿便跑。
赵新华转身朝女人们拱了一下手。
一群女人笑了起来。
特写:林向勤的笑脸。(本场所有人都穿夏装)
第105场
时间:六月,早上
场景:林向勤家里
人物:林向勤,唐立志
接上一场:林向勤的笑脸特写。
林向勤正坐在桌子旁吃饭,碗里装着米糕。
唐立志(戴着围裙)看着林向勤,忽然问:“老婆,真的要走?”
林向勤答:“真的。”
唐立志问:“不多待两年?”
林向勤答:“我也巴不得。”
唐立志忽然模仿林向勤跳舞的动作,一边跳一边唱:“斟满美酒让你留下来……”
林向勤笑得前仰后合。
第106场
时间:六月,上午
场景:古村街道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村民(二十至七十岁)
赵新华在陈春英(肩挎皮包)、唐立奋的陪同下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一群村民。
一群人从“百口食堂”、“幸福茶馆”和“绿豆汤”店铺门前走过。
路边的灯杆上挂着红灯笼,上面印着“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和“清新福建、难忘下党”、“生态进城、财富进村”字样。
赵新华胸前戴着大红花,面带微笑,走得很慢。
赵新华的表情应与店招、红灯笼反复切换。
第107场
时间:六月,上午
场景:鸾峰桥桥头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林向勤,唐立志,陈启智,唐立正,陈启发,唐兴文及其妹妹,其他村民五十余人(二十至七十岁)
赵新华、陈春英(肩挎皮包)、唐立奋走到鸾峰桥头。
陈启发点燃鞭炮,劈里啪啦响了起来。
其他人也点燃鞭炮。一阵震天的轰响。
陈启智(衣着整齐光鲜)把一面锦旗送给赵新华。
锦旗上绣着“倾心帮扶恩重如山”八个大字。
赵新华接过锦旗,向大家挥手致意。
赵新华把锦旗交给唐立奋。
唐立正走了过来,双手把一张宣纸递给赵新华。
赵新华接过宣纸打开一看,抬头写着“敬赠赵新华书记”,中间写着一个字——“甘”,字体苍劲有力,潇洒飘逸,落款是“唐立正书”,落款处盖着鲜红的印章。
赵新华笑了。
唐立正也笑了。
赵新华忽然愣住了,眼睛朝前面看去。
唐立奋赶紧过来从赵新华手里接过宣纸。
唐兴文(穿着初中校服)步履蹒跚着慢慢走了过来,手里抱着一盆兰花。她的妹妹(穿着小学校服)扶着她的胳膊。
唐兴文走到赵新华跟前说:“赵叔叔,您曾说过离开的时候只带走一盆土,这盆兰花是我在山上挖的,送给您了!”
唐兴文微笑着举起兰花。
特写:开放的兰花。
赵新华接过兰花放在地上,忽然抱住了唐兴文。
赵新华热泪盈眶。
其他人也红了眼圈。
众人在鸾峰桥头合影留念。
第108场
时间:六月,上午
场景:入村路口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林向勤,唐立志,陈启智,唐立正,陈启发,唐兴文(穿着初中校服)及其妹妹(穿着小学校服),其他村民五十余人(二十至七十岁)
唐立奋把汽车开了过来。
唐立正替赵新华打开车后门。陈春英拉开副驾驶室的门。
赵新华弯腰准备上车,忽然又回身向众人挥手致意,说:“乡亲们,回去吧!”
赵新华上车。唐立正替赵新华关上车门。
唐立正跑到对面拉开车门上车。
汽车启动了,慢慢地往前开。
赵新华把手伸出车窗外挥手致意。村民们跟在车后面送行。
村民们跟在车后面送了很远(可航拍)。后面传来林向勤的声音:“赵书记,常回来看看,我请您喝酒……”(画外音)
第109场
时间:六月,上午
场景:公路上
人物:赵新华,陈春英,唐立奋,唐立正
汽车在公路上疾驰。
公路两边仍然是莽莽群山,密密树林(可航拍,镜头慢慢升高)。
汽车渐行渐远渐无踪(淡出)。
旁白(唐兴文的声音):望着赵叔叔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眶不觉湿润了。三年来,赵叔叔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如今,赵叔叔走了,可我们还在,生活还得继续。我已经十五岁了,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唯有好好学习,练好本领,怀着感恩之心去回报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和那些善良的人们!(旁白应与上述镜头音画同步,旁白快结束时出片尾字幕)
2020年3月18日定稿于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