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在太奇妙。上至天文地理,治国大略,下至生活小事,百姓吃喝;从圣贤名著,到日常口语,好像处处都离不开一个“三”字。
从圣人到布衣百姓都“一日三餐”;见“三臡八菹”,会“垂涎三尺”;修养要“一日三省”;行事需“三思而后行”;做事不能“三心二意”;思考问题要“举一反三”;规范制约称“约法三章”;一人为单,两人为双,“三人为众”,“三人行必有吾师”;“状元三年一个,美人千载难逢”;佳句常常“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感在心“一咏三叹”;口才好的人必有“三寸不烂之舌”;慎言之人常“三缄其口”;“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时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只要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人不可妄为,因为“三尺之上有神明”;胆小的人“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三围”过大就是肥胖,过于干巴会“三根筋挑着个头”……甚至,鉴别玉石也得“试玉要烧三日满”,就连“烂船还有三斤钉”……
中国古人认为,“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即“数成于三”;认为宇宙原始之气为“太极元气”,而“太极元气,函三为一”;阴阳三合而生宇宙,屈原因此而问天:“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太极图有八卦,而每卦都是三条线,要么是三条断线,要么是三条连线,要么是断线和连线的不同组合。这三条线的八种组合,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事物与自然现象,象征世界的变化与循环。
孙膑兵法言:作战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在姜太公看来,“大工、大农、大商”为国之“三宝”。
传说尧舜都有三只眼,大禹一耳三孔,鬼神有“三头六臂”。
所谓“参合”是指德、正、直;“参耕”是指三耦耕;“参坐”是指三人对坐;“参悟”,是指三个人共语。
写诗作词吟歌也爱用“三”。写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万里河入东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长竹犹带三分翠,老杏已开七成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三身红萏菡,四智碧芙蓉”;抒情,“低头愧斯人,三叹不能已”;“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年空见雁,两鬓易惊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吟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王昌龄)
……
如果,你认为上述的“三”仅仅是数目、数词、量词,那未免太偏颇。“三”,在中国,既是个数字、数目,又远远超越了数词和量词的范畴,人们赋予了“三”深邃宽泛的文化内涵。
儒家“垂世立教”的目标追求在于其“三纲八目”中。所谓三纲,即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所谓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包括了“内修”和“外治”两个方面,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要达到这个目标,孔子告诫: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此乃立世之本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的学生子夏也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追求“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的君子人格,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梦想与理想状态。据说,历史上能做到这“三不朽”者只有孔子和王阳明。
王国维发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老子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郑板桥有“三绝”:诗、书、画;而苏东坡有“谪居三适”:晨起梳头,午窗坐睡,夜卧濯足。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关乎“三”:
佛教、道教都有“三界”之说。佛教的“三界”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是处于生死轮回中的、迷妄有情的众生生存场所,故三界又称为苦海。道教的“三界”虽有“天界、地界、人界”,“天界、地界、水界”,“天、地、人三才”,“天、地、水三元”的多种分法,但,都离不开“三”。
佛教中“世界”的概念为:“三际”为世,“十方”为界(三际: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佛教有“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佛教三宝的一切诸佛;法宝,即诸佛的教法;僧宝,即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
道教有所谓“三气”,即玄、元、始。
天主教、基督教将圣父、圣子、圣神(圣灵)视为“三圣”。
伊斯兰教斋戒的意义有三,即“省过”、“节欲”、“清心”。
基督教教义中有关于三位一体的说法。而佛教徒则把知识(菩提)称为“三全”,由此又派生出具有象征意义的“三大法宝”:戒律、佛和芸芸众生。
佛、道都提出了修行和历炼的三个境界,内涵高远。
佛教所谓修炼的三个阶段是:第一阶段:“山是山,水是水”;第二阶段:“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第三个阶段:“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道家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大赤天太清境;禹余天上清境;清微天玉清境。”
“三宝殿”泛指一般的佛殿,因佛殿神圣,不可喧哗嬉戏,故而才有“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俗语。中国的老百姓也将“饭厅、卧房、厕所”视为自己的“三宝殿”,因此才有了“小媳妇无事不登三宝殿”之说。
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也充满了“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运动是自然界的三大物质循环;
自然界色彩缤纷,五颜六色,但基本色即三原色只有黄、品红、青;
人类存在于三维空间之中;
水在自然界中只有三种形态:液态、气态、固态;
力学认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结构,中国人深谙此理,常说“三足鼎立”;
……
外国的智者也喜欢“三”:
外国作家爱写“三部曲”。譬如:法国的博马舍、萨特,英国的高尔斯华俀,苏联的高尔基、阿·托尔斯泰……当然,中国的作家就更多了,譬如:巴金、茅盾、郭沫若、洪深、郭小川、沙丁……
德国的漠克利特说:“智慧有三种:一是思虑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爱因斯坦有著名的“三大工作定律”:在凌乱中可发现单纯;由不和谐产生和谐;在困难中藏有机会;
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Helen keller),一生生活在黑暗和无声之中,她只希望:
“啊,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看见多少东西啊!”……
“三”,早已成为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概念,最著名的要算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了。《易经》把“天、地、人”称为“三极”,认为是组成宇宙的三元。荀子认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是说,天的时能、地的财能、人的治能,并使三者参合为一,便能形成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是中国人的大智慧。这三者参合为一的全部历史,就是中国的文明史。可见,“三”在中国文化中,是如此的奇妙,如此的高深莫测。因此,著名学者庞朴说:“中国文化体系有个密码,就是‘三’。”
要解开这个密码,离不开认知能力。庄子曾将人的认知能力分为“以俗观之”、“以物观之”和“以道观之”三个档次。“以俗观之”是指以常人的主观角度去认知,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常识性的。我是俗人,对“三”只能“以俗观之”,俗眼看到的仅仅是“三”的神奇表象,至于奇妙在何处,奥妙在哪里,哲理有哪些,根本无力“以道观之”,因此只能罗列出来,恭请智者高士们“以道观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