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的“粉丝”当然不是中国传统食品的“粉丝”,而是英语“Fans”的谐音之“粉丝”,意思是明星的追随者。
“粉丝”,既是网络用语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些粉丝对“粉主”宗教般的狂热,以及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灼伤,达到了让人惊愕的程度。这种因一个人的突然出现而心头一亮,从未必美的具象中获得美感并引起心理激烈波动的现象,不知美学和心理学中哪一个概念能说清楚?又是哪一种契合因素把粉丝的审美取向、追美行为和心理结构黏合在一起,形成无法遏制的冲动而直往前趋,追寻不舍?
如果说,特喜欢和欣赏某一个人,就算是这个人的粉丝的话,那么,无论草民还是精英,人皆可有之,无非疯狂的程度,自制能力的强弱,爱得深浅浓淡,持续的时间长短有所不同而已。
粉丝,即明星的追随者,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
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的谢朓,五言诗写得语言精美,音韵和谐,清新俊逸,精警工丽,许多名句被广为传诵,很有些名气,上至皇上下至百姓,粉丝众多。梁武帝就是谢朓的粉丝,他自言:“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喜欢到了如此地步,算得上铁杆粉丝了。谢脁的另一位粉丝沈约,对谢脁崇拜的不得了,认为谢脁的诗至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狂狷的李白,眼空古人,却只对谢脁最为倾心,再而三地表示非常佩服谢朓。清代王士禛在《论诗绝句》中评论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即谢朓)。当时,谢朓的光艳,让粉丝们有望尘莫及之感,即使“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整日吟诵推敲,整夜点缀修饰也写不出象谢朓那样的诗。有的粉丝有明显的排他性,讥笑曹植、刘桢,认为谢朓才是今古独一无二的人。当然也有嫉妒谢朓的,钟嵘就是一个。他甚至讽刺和挖苦谢朓的粉丝,说他们劣等得象“一只黄嘴小鸟飞过青涩枝头”。
有一类“粉丝”是令人称道的,那就是智者之间的惺惺相惜,相互倾慕,即“互粉”。杜甫与李白,辛弃疾与陆游从相互倾慕到相会的感人故事,已成千古美谈,堪称互粉的典范。
杜甫是李白的粉丝。当李白已是名声远扬的大诗人的时候,杜甫还默默无闻。李白的才气让杜甫无比仰慕,他在诗中称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三十三岁时于洛阳初识李白,这就是被闻一多先生称为的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认为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相比,并把这次相遇比作“太阳和月亮的相碰”。两位诗人一见如故,携手同游,举杯畅饮,谈诗论文,议论时事,非常投机。自此之后,多情的杜甫一直处于对李白深深的思念之中,写出了二十多首思念李白的刻骨铭心的诗词。
杜甫对李白的倾慕,不是盲目也不从众更不排他,是理智的,是在深知基础上的崇敬。这种认知和崇敬不因李白得宠或落魄而改变,也不随着朝野的舆论变化而改变。当李白遭受打击时,杜甫会挺身而出,为李白抱不平、为其剖白辩护。
共同的志向,卓越的才情和相近似的品行,使得名满天下的陆游与辛弃疾互相倾慕,互相敬佩,互为粉丝。22岁的辛弃疾以惊人的果断和勇敢冲入敌营生擒叛将,并突破围堵策马南归,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辛弃疾英武的形象和超群的才华也让陆游赞叹不已。陆游的诗词集众家之长,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黄钟大吕般振作了南宋后期的诗风,深刻影响了南宋诗歌的走向。当辛弃疾读到了陆游那首名震京城的《临安春雨初霁》诗后,为陆游的才华所深深折服。
在经历了时代的动荡和人生的坎坷之后,1203年6月,在浙江绍兴山阴一所破旧的草堂边,78岁的陆游和63岁的辛弃疾终于相遇了。两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久久不肯放开,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互粉间毫无功利所求的真挚友情。
陈亮是辛弃疾的挚友和铁杆粉丝,同样也不盲目不从众不排他。他深知辛弃疾思想的高度和厚度,知道辛弃疾可垂万世名的不朽品格在哪,他称赞辛弃疾“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不知须鬓之既斑,庶几胆力无恐。呼而来,麾而去,无所逃天地之间;挠弗浊,澄弗清,岂自为将相之种。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为天宠也。”
“挠弗浊,澄弗清”,意思是说辛弃疾有稳定的人格结构,无论外界是混是清,都不受干扰,都有自己清晰中肯的见解,都一如既往,理解包容人类的一切天性,但又能选其一端,在实践中建功立业。
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高尚品格,不是人人都能有的,也不是读了几本书就学会的,更不是官高位显就自然具备的。辛弃疾和杜甫就具备了这种高尚的品格,他们的超凡脱俗,伟大高尚也正在这里。陈亮看到了,挖掘了出来,宣扬了出去。这才是真正的知音,这才是真正的粉丝。
无论风云如何变换,能做到“挠弗浊,澄弗清”实属不易。世界,到处充满美好和希望,也到处充满悲惨、冷酷、愁闷、罪恶和龌龊,时而左风刮起,时而右风飘过,时而雾霾遮天,时而混沌肆虐的飓风带着尘沙劈头盖脑般吹来,蓝天白云,微风拂面的日子总是不多。没有深厚的学识,没有信仰的坚定,没有分辨的能力,没有良好的人格构成,是会眼花缭乱,摇头晃脑,莫衷一是的,是很难做到不受干扰,有自己清晰中肯的见解的。因此,能否做到“挠弗浊,澄弗清”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人格构成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这,应该是当下那些粉丝们努力的方向。